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85|回复: 0

[经验交流] 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原来是晕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7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昨日夜班,一名支气管炎学龄期患儿行血常规检查,静脉抽血前患儿自诉害怕,抽血后1分钟患儿开始出现头晕恶心、面色口唇苍白,四肢湿冷,心律50次/分,自诉极度恐慌,感觉“自己要不行了”。

据患儿家长称患儿日常心律在80-90次/分,既往无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呕吐后症状明显缓解,心律恢复至85次/分。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患儿一系列反应呢?

上述患儿是临床中常见的晕针现象,其实是因为抽血后迷走神经反射引起来的。儿童由于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育阶段,在门急诊工作中,常常会遇到抽血时出现晕针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湿冷等,给患儿、家长以及医护人员带来负面影响。虽然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晕针可自行缓解,但是作为儿科医务人员,掌握晕针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处理办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晕针,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是由血管迷走性晕厥引起的。自主神经协调功能差是晕针发生的基础,**疼痛、心理过度紧张是出现的诱因。对于自主神经协调功能差的患儿,**后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心律减慢,血压下降,身体自我调节失控,甚至大小便失禁,脑供血不足晕厥等。

一、引起晕针的常见原因

1、体质因素体质虚弱、劳累、空腹或饥饿状态下,神经机能不稳定,脑血流量减少,容易发生晕针。

2、**因素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了脑部供血,可能发生晕针。

3、环境因素夏季气候闷热,诊室空气不流通,人多声音嘈杂等环境因素,以及患者所感觉到的其他不适(如亲眼见到前一个患者晕针时的情景等)均可促使晕针。

二、出现晕针后的处置方法

1、安抚患儿,消除紧张情绪,适度通风;

2、口服热水或红糖水,适当保暖;

3、采取平卧位,避免扶持方法搬动患儿;

4、鼓励患儿呕吐或排便;

5、必要时给予阿托品或山莨菪碱等M受体阻断剂治疗。

通常晕针后患儿无不良后遗症,但最好对患儿留观1小时,待患儿无明显不适后方可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