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85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规制度] 构建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8-23 21: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构建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
2005-程永忠 石应康   

摘要  医院安全管理不仅包括消防、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突发性事件的处理,还涉及医院空间动线规划、设备仪器保养、耗材物资补充以及信息系统安全等因素,贯穿诊疗过程、手术安全、感染管理、血液安全、用药安全、膳食{MOD}等多个环节。安全管理已逐渐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中预防和减少病人及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是关键。
关键词  医院安全管理   不良事件   新体系
Constructing a new system for hospital security management, Cheng Yongzhong, Shi Yingkang,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610041, Chengdu
Abstract Hospital security management not only includes the traditional contents like fire control, personal security, property security and paroxysmal accident disposal, but also includes the new contents like space and approach layout, equipment and apparatus maintaining, material and stuff supplement and ***rmation system security. It also involves many processes lik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peration security, infection management, blood security, drug-use safety and meal supplement. Security management is becoming the core of hospital management. Prevention and abatement of adverse effect during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oncerning with patients and medical staff is a key point.
Key Words  hospital security management,  adverse effect,  new system
医院安全管理是近几年来医院管理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特别是在经历SARS感染和HIV快速蔓延这样的高危害性公共卫生事件后,医院安全管理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外延。传统的医院安全管理包括消防(防火、防水)、人身安全(防伤)、财产安全(防盗)以及突发性事件处理(防灾、防震)等。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模式的逐步建立和病人自主意识的提高,在推进医院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医院安全管理有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涉及医院空间动线规划、设备仪器保养、耗材物资补充、信息系统安全等因素,贯穿诊疗过程、手术安全、感染管理、血液安全、用药安全、膳食{MOD}等多个环节,囊括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医疗过程所涉及的人、物、信息、事等全部要素(见图1)。安全管理已逐渐成为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中预防和减少病人及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是关键。
一、构建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的重要性
WHO最近报告指出,病人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研究表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住院病人中发生医疗不良事件的比例约3.5~16.6%[1-3],因医疗伤害导致的成本费用每年约60亿~290亿美金[1,4,5]。事实上,这些显性的对病人造成伤害的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发展中国家约50%的医疗设备存在安全隐患,77%的药物使用存在安全隐患,49%的给药过程中至少发生一次错误,其中1%为严重错误[6]。我国尚无这方面的大宗调查资料,但因安全因素导致病人不良后果的报导时有发生。
在病人受到安全隐患威胁的同时,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受到的医源性安全事件和非医源性安全事件也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受到人为因素导致的人身安全性事件也层出不穷。医患安全、院内外安全已成为今后医院安全管理的焦点。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诸多不安全因素?如何预防和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医院应在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对员工负责”信条的基础上,构建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
二、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的架构
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架构以人本主义管理为基础,除包括传统的医院安全管理范畴外,还涉及医院空间动线规划、设备仪器保养、耗材物资补充、膳食{MOD}、信息系统安全等方面,贯穿诊疗过程、手术安全、感染管理、血液安全、用药安全等多个环节。这一新体系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              人的安全管理
人的安全管理是新体系的核心,包括对病人和员工的人身安全保障和财产安全保障,通过加强对医疗过程中人员的有序化安全管理,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为员工营造温馨的工作氛围,杜绝人身伤害事件(自残、自伤和他伤)的发生。院内门禁系统有助于这一目标顺利实现。
2、物的安全管理
物的安全管理包括传统医院安全管理中的消防管理(防火、防水)以及物品安全管理(防盗)。除此之外,尚包括空间动线规划、设备仪器保养、耗材物资补充、膳食{MOD}等方面的内容。
(1)空间动线规划:空间规划能直接切中医院安全管理的要害。空间规划时应考虑建筑物布局的合理性,建筑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如是否使用防火、防水材料),安全通道和火警设置的合理性,电气管道系统设置的合理性等因素。对手术室而言,还需要考虑气流循环方式、空气洁净度、压力、温度、湿度、照明、亮度等因素,特别要注意提供不间断电源和备用电源,建议采用防爆隔离式电盘。
动线设计则包括各楼层之间的水平动线和垂直动线,如电梯升降垂直运输系统,人与物通道分离,员工与病人通道分离,手术区与办公区分离,清洁物与污染物通道分离等。良好的空间布局和动线设计有助于我们在实施医院安全管理时事半功倍,因此需要将安全管理的理念融入医院建筑物的设计之中。
(2)设备仪器保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和仪器应用于诊疗过程中,但设备仪器有如双仞剑,稍有不慎,后果难料。对病人而言,使用侵袭性操作设备和体内植入设备时一定要核实其安全性评价报告、按照程序实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对于起搏器这类特殊电子产品应随时检查工作状态参数,实时调整;对于需要调校标准的设备仪器,一定要定期调校,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对员工而言,要预防设备仪器使用不当造成的伤害,特别要注意放射性设备的跟踪检查,严防放射性危害的产生;对从业人员应提供良好的防护设备,定期检查,在工时安排和薪酬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此外,尚需建立设备仪器的保养维护制度,在出现隐患前就采取措施解决,防患于未然。
(3)耗材物资补充:耗材物资管理部门应保证品质和时效。不管是医疗材料还是药品,在{MOD}环节、入库环节一定要严把质量关,要按规定的抽查比例进行开箱抽查,确保品质;对于退库,一定要履行严格的退验手续;对于药品一定要注意进行效期管理,入库验收更应严格无误;库房环境应满足贮存资材的属性需求,并应按不同属性设置足够库存量,杜绝耗材物资和药品出现断货从而不能满足临床需求的现象出现,特别是急救物资和药品;对于耗材物资和药品的配送应注意时效性。
(4)膳食{MOD}: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在膳食配送环节把好安全质量关,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此外,对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理和传染病房隔离病区物的管理应专人负责,专人核查。
3、信息的安全管理
随着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特别是近年推行电子化医院(E-hospital)和无纸化医院(Paperless hospital),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rmation system, HIS)和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rmation system, CIS)包含的资料和数据越来越全面,越来越重要。因此,系统的安全性管理已经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系统安全性是信息化建设的生命线,在系统构建和程序开发过程中不能以牺牲安全换取性能,同时应使用合理的备份技术,对重要信息随时备份。
从病人角度出发,信息的安全管理就是要注意病人信息的保密,保护病人的隐私权;从医护人员角度出发,信息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对庞大的病人诊疗信息数据库细致维护,合理利用,避免资源的流失(CIS);从医院管理者角度出发,信息的安全管理就是确保医院运营过程中的数据在不同授权层级人员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做到决策科学化(HIS)。
4、医疗过程(事)的安全管理
做好医疗过程的安全管理是提高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医院安全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早在1999年,WHO就鼓励进行异常事件通报(Incident Reporting System,IRS),要求建立全国性对于重大或致死性医疗不良事件的强制通报制度,医院内部可建立自主性医疗不良事件通报制度,并在今年提出了病人安全工作今后发展的六大方向:(1)院内感染的控制与降低;(2)病人团体与个人参与病人安全工作;(3)病人安全相关的名词定义;(4)推动病人安全的研究,特别是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调查;(5)推广提升病人安全的方法;(6)鼓励通报与从通报中学习。基于此,我们认为在进行医疗过程安全管理时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诊疗安全性:各种诊疗措施、特别是新开展的项目必须进行安全性评价,目前可使用的方法学为循证医学;
(2)手术安全性:实行手术医师资格认证和分级准入制,每位手术医师必须经过统一的资格认证并经授权后方能申请开展已获授权的手术;对新开展的手术方式必须经过医院专门小组评估确认;
(3)感染控制:主要指传染性疾病的申报和院内感染的管理,通过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传染性疾病的申报是基本职能,手术室和各病房无菌操作区是实施感染监控的重要对象。
(4)血液安全性:近年来HIV的医源性感染呈上升势头,保障病人和员工在诊疗过程中的血液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方法之一是实行有效的血液隔离,采取紧急防止措施并实施备案制度。
(5)用药安全性:包括药物配送过程中如何保证药品安全性,如何加强毒、麻药品的管理,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耐药菌株出现,如何加强安全性用药指导,如何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问题,均与医院安全管理紧密相关。
此外,对于非医疗过程中的相关安全管理问题,如增加病房安全性设施以避免病人摔伤,诊疗传输过程中使用腕带、脚带或专用标识以确保病人一致性等,都需要在今后医院安全管理工作中加以实践。
三、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构建的体会
医院安全管理是目前医院管理过程中的重点。按照以上构建的医院安全管理新体系,实施综合方案,将真正体现医院“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良安全事件对医院造成的影响,进而全面提升医院服务品质,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加强院内感染控制、***血液安全管理细则和医护人员HIV防止紧急处理细则、实施手术分级负责制、加强空间动线的安全性设计、加强设备仪器的检测和维护、加强临床安全性用药指导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门禁系统等有效措施,大大减少了安全隐患对病人和员工造成的损害,取得了良好效益,目前拟建立院内不良安全事件通报系统。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5-8-23 21:03 | 只看该作者
此帖是转帖!不错! 请加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05-8-23 21:04 | 只看该作者
不加分也表示感谢!
4
发表于 2005-12-23 19:0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请加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2:2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