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4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护理] 15个护士7个护士要生二胎,护士长愁死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7-1-3 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二胎政策开放,护士最关心的排班话题,如何解决?
要说平日里护士最关心的事儿莫过于排班了,每个护士长没少因为排班的事儿被护士嚼舌根子吧:我都上2个月的夜班了,还没轮到大班;去年国庆节我值班,今年还是我,我怎么就那么悲催呢;小高怀孕的时候就没上夜班,看着吧,等我怀孕的时候,护士长给我排夜班我也不上;小王的哺乳期早过了,护士长还不给她排夜班,等我哺乳期的时候也得这样上;真是人善被人欺呀,这个责任组就是天天忙的命,护士长就是瞎子,为什么就不能调调.......


二胎政策带来的排班难题
话说二胎政策刚放开,A医院的某个科室 ,15个护士就有7个护士要二宝,你说这班可怎么排,备孕的、早孕期的、孕晚期的,可把护士长给愁死了!


要命的是,小高护士因为不孕症四处求医,花费10余万,万般无奈之下准备行试管婴儿的时候,送子观音开光了!一家子那喜出望外的,前3个月直接休假保胎,3个月的早孕期过后,闲不住的小高不顾家人的劝说,极力要求上班。护士长可就犯了难,让上夜班吧,这千难万险的要个娃,夜间出个什么差池可怎么整,不让上夜班吧,后面一群的未婚、已婚未孕、二胎的人都眼睁睁看着呢!最后在权衡利弊之后,和科里的姐妹协商,还是没给小高安排夜班。


科里四个姐妹先后在一年里怀孕,你说这种情况,还怎么照顾?如果大家计划性生育,科里好歹还能安排,只好照章办事:孕七个月后不参与夜班。这可好了,怀孕的四个人中,1个姐妹一天夜班也不想上,你护士长排夜班我就休病假,其余2个人在上班与休假交替中度过了孕前的7个月,只有1个姐妹始终未曾休假,坚持到分娩


好在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了,今年科里只有一名姐妹怀孕,虽然是二胎,高龄孕妇,但是按照规章制度,似乎也难逃上夜班的命运。可是护士长考虑,该护士平时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工作,况且其本人也没有提出不上夜班的过分要求,最重要的是科里同时期只有她一人怀孕,也就动了恻隐之心,不想安排其上夜班,当然也在晨会上征求了大家的意见,有些人虽然有意见,但碍于情面当众也没说什么!


应如何对待二胎排班问题
护理人员多为女性,身担护士、妻子、母亲等多重角色,这种角色冲突和矛盾,在节假日、周末、孕期及哺乳期显得更为突出。其实,不论从情理还是法理上来说,照顾怀孕和哺乳期的护士都是理所应当的事儿,大家思想上要明了,每个人都会有这个时候。如果你在这些时期没有得到相同的照顾,是不是因为科室当时的情况不允许,所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作为护士长要一碗水端平,要和科里护士就排班之事进行沟通交流,征求全科护士意愿,晓明大义,抚慰人心,能照顾的尽量照顾,让护士全力支持工作,共渡难关。在平时工作中也应广泛征求大家意见,注重排班技巧,采用激发快乐、激发活力的方法,分层次管理,排出一线护士,隶属责任护士,做出绩效倾斜,以保证患者安全。怀孕、生病护士列入二线护士管理,确保护士特殊时期身心健康、快乐工作。


遇事多沟通,想让别人理解你,首先要让别人了解你,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大家才会心平气和的来看待。对褒贬评论坦然对待,不燥不恼,求大同存小异,心态平和做事情。平时加强对护士人文素养的培养,让护士眼界更为开阔,关注职业发展,体现自身价值,而不去关注排班这点事儿!

当然,作为护士也要学会自我调节,我们都知道,越斤斤计较的人,在团队中越不受欢迎。哪怕你的工作再优秀,你读的学校再好,在人与人的世界里,你还是首先得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人。尽量不和科室最能八卦和抱怨的人聊天,团队中的心情是会相互影响的。休息时间多出去玩玩,培养自己好的生活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相信大家都会成为最美丽的女人!


护士长和护士本来就是一个战线的,护士长应该向护理部反应护士的心声,帮助护士处理好护患沟通上的一些问题和误会,平衡一个科室之间各方面的关系。护士也应理解支持护士长工作,合力做好科室护理工作,大家才能在和谐团结友爱的氛围[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同成长!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来源护士学习笔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8 05:0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