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52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针灸] 【转贴】张士杰教授经验 望大家珍惜 受益良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3-28 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张士杰古法**验案偶拾

作者:张少杰 刘 冰
主题词 刺法 名医经验
业师张士杰系北京鼓楼中医院主任医师,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卫计委中医国促会会诊中心顾问。业医40余年,擅长应用“援物比类”及“得气有如鱼吞钩饵之沉浮”等古法诊治疾病,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曾发表多篇论文并著有《古法**举隅》一书。兹将偶拾之其尚未发表之验案举3例供同道参考。


1 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张×,女,30岁。患白塞氏病10余年,虽未间断治疗但不已。怀孕3次非宫外孕即流产。1986年7月来诊。诉:10余年来时发口腔及**溃疡,双目亦时而发炎,伴心悸、失眠、腰酸膝痛、四肢乏力、月经不调、腹痛腹泻及食纳呆滞等症。查:脉浮濡,舌淡有痕,苔白微腻。左颊粘膜、舌缘、齿龈及唇之右内侧,可见不规则或圆形溃疡多处,深浅不一,边缘清楚,基底红晕,底面中央有黄色坏死,伴剧痛。**及**亦有类似之溃疡数处。眼科表现为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液。西医认为此病病因不明,近来虽有人提出此病与免疫异常有关,但尚缺少充分依据,致使病名也难统一,因其累及多器官而出现多种症状,故尚有称之为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 syn-drome)者。中医典籍亦未见有关此病之详尽记载,只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证治第三》有如下一段文字:“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于是就有人将白塞氏病与之相类。权且不论“目赤如鸠眼”究属狐惑抑或阴阳毒,仅就狐惑之蚀喉而论就和白塞氏病有所差异。白塞氏病之口腔溃疡是见于颊粘膜、舌、齿龈及唇,而非蚀于喉。早在仲景以前之典籍中即有口腔器官之解剖概念,因之仲景绝不会以喉概括口腔中之诸多解剖部位,何况类似蚀于喉之疾病而今也见于临床及文献,如由肠道病毒所致的疱疹性咽峡炎,就只见于咽峡及软腭,也就是《金匮要略》所谓之喉,而不是颊粘膜、舌、齿龈及唇。若将狐惑之“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嘎),……蚀于下部则咽干,……蚀于肛者”等,以及与蚀喉或蚀阴同时发生的“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等症与白塞氏病两相对照,其差异又何止毫厘。即使如此,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还是根据辨证将白塞氏病分为湿热毒结、肝肾阴虚、脾肾阳虚三类,并因之而论治,这也就避免了因牵强附会而致之流弊。治疗取太溪。用因呼纳针(患者呼气时进针),轻而徐入,左旋行九阳数(拇指向前推动九次)乃至老阳数(即未得气可继续行九阳数之意),直至得气有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有电击感及其反应),亦即气调。乃因吸而发针(即于患者吸气时出针),疾闭其孔。隔日一次。未及20次症征皆已。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每周1次,又为之**20次,迄今已逾十载,仍未复发。按:足少阴肾乃先天之本,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滋肝木复贯中土而上济心肺,假卫气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肾者主蛰,乃封藏之本,肾失所藏则固密无权,是以感邪而发是病,故为之**肾原太溪以调治。现代医学文献,均认为此病当避免注射或**,而且将**反应阳性列为本病诊断标准之一。此例于**初期也的确是于所刺之处出现红色丘疹,甚至脓疱,二三日后方消退,以至不得不时而用肾经之邻近穴位透刺太溪,但针数次后,即不再发生该阳性反应。


2 病毒性脑炎后遗失语及肢体障碍  刘×,男,7岁。1997年11月20日就诊。患儿于1997年10月13日,因病毒性脑炎住院经对症治疗好转。于1997年10月27日出院。遗有语言功能障碍及肢体活动功能障碍,经CT检查为脑萎缩。出院后立即就诊于某中医院,服中药及**治疗一个月,肢体障碍有好转,但失语依旧,故前来要求为之诊治。查:脉沉弱,舌淡且轻度萎缩,不能伸至唇外,苔白微腻,面色萎黄,神情呆滞,除哭叫外,不能发出其它声音。右上肢平举、抬高、外展、外旋、背屈皆障碍。肘、腕及五指关节屈曲,嘱其用右手试持物时,前臂及手五指强烈震颤,尤其于接近目标时震颤愈益剧烈,静止时震颤消失。行走时摇动不稳,状似醉态,跨步较大,足着地轻重不等,有向患侧倾跌趋势,两手摇摆不自然,右肘屈曲,动作笨拙而快慢不齐。指鼻试验,右指于闭目时明显误差;翻手试验右手旋转过度,内收拇指朝向下方,右上肢反冲力消失;振子样运动,误指试验呈阳性反应;右肱二头肌张力增高,反射活跃;股四头肌反射有小腿向前后振荡数次之振子样现象;跟膝胫试验由于辨距困难,双下肢动作性震颤强烈,而不时滑向小腿外侧,尤以右下肢为剧;起身试验时臀部躯干联合屈曲,从而两腿明显抬高。治疗:取太溪、足临泣、右腕骨及廉泉穴,用例1之刺法。除廉泉外,皆使之得气有如鱼吞钩,至第4次时,右手虽尚震颤,但已能伸展且能持物,双下肢步态亦好转,舌也可伸出唇外且能发声叫“爸”。第6次后,已能发出部分双音节词,惟极费力且字音含混。第12次后,语言爆发已明显缓解且能复诵多音节词汇,上下肢症状和体征也大为改善。共针40次,语言恢复正常,肢体之症征亦尽皆消失,脑CT复查亦近正常。按:《灵枢·忧恚无言》:“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者也,……舌者音声之机也,悬雍垂者音声之关也,颃颡者分气之所泄也,横骨者神气所使主发舌者也……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则厌不能发,发不能下,至其开阖不致,故无音……足之少阴,上系于舌,络于横骨,终于会厌、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会厌之脉,上络任脉,取之天突,其厌乃发也”。故为之首选双侧肾原太溪及肾之结穴廉泉代天突以治失语。少阴为枢,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少阳属胆,行身之侧,少阳枢折则骨摇而不安于地,故辅足临泣以治少阳枢折之骨摇而不安于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之主气。《灵枢·经脉》:“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灵枢·终始》:“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在筋守筋。”手足太阳同气,故又刺手太阳之腕骨,以调肘腕及五指之屈曲。诸穴合用,共奏良效。


3 突发性耳聋  半田×,男,9岁,日本人。1996年7月7日,自觉周身关节疼痛,7月8日高热,继而结膜充血,口唇糜烂,并迅速扩展至全身,遂于7月9日入院,诊为“多形浸生性红斑,流泪,感音性难听”,予对症治疗,10天后热退。住院20天,因左耳失聪及流泪不止而转院,诊为多形糜烂性红斑(Steven’s Johnson Syndrome)后遗难听及流泪。住院1个月,其间于8月22日发现血尿,考虑为长期高热及皮肤渗出等因所致水分丧失过度而致肾结石所致,遂予大量输液使结石排出。但耳聋、流泪及腰膝关节疼痛仍无改善,遂出院前往日本某著名耳科专家处治疗,时逾半载,非但左耳听力无改善,右耳听力亦下降,遂来中国沈阳,用**及中药治疗半月仍未收效,因而于1997年7月来京就医。诉:1997年5月12日在日本诊断为“左耳中程度难听,右耳进行中。”现左耳鸣、耳聋,只能用右耳听人讲话,整天流泪不止,腰膝酸软疼痛,懒言嗜卧。查:脉沉弱,舌淡,苔薄白,面色晦暗,语声低微,精神萎靡。治疗穴取太溪。仍用例1之刺法,使之得气有如鱼吞钩,即发针。每日1次,10次后已能用左耳听电话,22次后,双耳听力均已恢复,经纯音听力测定,双耳听力正常。按:肾者主蛰乃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灵枢·口问》:“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素问·解精微论》:“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故水不行也。”肾者主骨生髓乃作强之官。故此例之诸般症征实为肾虚之所致也,故取肾原太溪以治之。4 小结上列3例,当属较为疑难之病症,而张老医师仅用少量穴位且于较短时间内将之治愈,是因为他在临床时,不仅严谨地别异(辨证分析)而且还要比类(归纳综合)以治病必求于本。辨证一词始见于《伤寒杂病论》,仲景为该书以平脉辨证而格物致知,设六经及脏腑等病脉证并治以论疾病,故属撰用了《素问》、《九卷》及《八十一难》等方技,并运用了经络腑腧。但毕竟是侧重方脉之著述,而其辨证论治乃是因证而施药,药又各有其性味及君臣佐使之别。而**乃通过经穴调整脏腑经络之气,以治疗疾病,亦即“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刺节真邪》),“凡刺之道,气调而止”(《灵枢·终始》)。故而不能仅靠辨证,还要援物比类,方可“治之极于一”(《素问·移精变气论》)。受师不卒,难免谬言为道之处,尚望同道及先辈批评指正。
2# 沙发
发表于 2008-8-7 13:06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张士杰其它案例?:handshake :call:
3# 板凳
发表于 2008-8-7 18:52 | 只看该作者

多了,买本老头出的书看看,还不到10块钱,学习他的东西说简单很很简单,说难很难,老头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太溪,如鱼吞钩,可以说已经包罗万象了。很可惜偶95年至现在还未到达如鱼吞钩境界,张老头(可不要说我不尊重他,只是这个老头真的很可爱:P )贺普仁(3通法尤其是火针治疗攀睛手法简直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罗师荣(蒲蛇灸虽然我没用过,但是我已经感觉到他的效果了)张世雄(知道什么就回答什么,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从不遮遮掩掩)陈子复(绝对的铁杆老中医呵呵这个老头儿脾气爆的很)等老先生都是偶的偶像。偶有本《中国中医针灸临证精要》催月梨题字,里面有好多中国近现代名老针灸**的东西,他们的东西有的要绝对遵守,有的可以搬在很多地方:) :) :)
4
发表于 2014-8-4 16:00 | 只看该作者
“鱼吞钩”的境界究竟是怎么达到的?真是不可思议!
5
发表于 2014-8-5 14:09 | 只看该作者
“鱼吞钩”的境界  
6
发表于 2014-8-5 15:36 | 只看该作者
姜还是老的辣。哈哈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0 23: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