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5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别让小小体温计惹出大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2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医院,体温计破碎、血压计漏水银是很常见的现象。这会给医护人员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护士怎样处理泄漏的水银?

  水银洒落是常事

  “啪”,体温计掉在地上碎了,水银碎成小珠,洒落一地。护士叫来清洁工,扫走了碎玻璃,对地面上的水银却视而不见。

  在某医院急诊室出现的这一幕情景让北京化工大学石淑仙教授惊讶不已,她催促护士找硫磺覆盖住水银。但护士却不以为然,笑着对石淑仙教授说:“让我上哪儿找硫磺去啊!”

  北大医院一名病房护士告诉记者,普通病房的病人每天至少量2次体温,特殊病人会增加到4次,重症患者按小时记录体温,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水银体温计。有些患者意识模糊夹不住体温计,也有些病人忘记了腋下夹的体温计,活动时把体温计摔碎或折断了,这些情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护士有时也会失手打碎体温计。“体温计专用架子上面有40个孔,每周都会插满40支体温计,但一周下来总要碎几支。”

  在医院中,血压计常发生水银外漏,多种药品、医疗设备、照明灯具、暖水瓶、电池等也都含有汞。汞有毒且易挥发,长期在有汞的环境中工作,医护人员的安全有待监测。  

  汞危害的知晓率低

  

  2007年,中美合作开展医疗环境中含汞产品与废物研究,结果显示:一支水银体温计被打碎后,如果外泄的汞全部蒸发,可使一间密闭的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间空气汞浓度达到22.2毫克/立方米,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最大容许浓度0.02毫克/立方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告诉记者,汞的挥发能力较强,但不是瞬间作用,它会经历一个缓慢的过程,逐渐蒸发到空气中。如果通风条件良好,当通风排毒量大于挥发量时,就不会达到中毒的浓度。目前也没有医护人员汞中毒的实例。但应该提醒医护人员,提高安全意识,注意收集散落的汞,如果有体温计或血压计漏汞,一定要开窗通风。

  水银收集是最佳途径

  面对洒在地上的水银,石淑仙教授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倒出了一半,并用身边的纸张将散落在地面上的液体汞珠一个个拨进矿泉水瓶中,拧紧瓶盖。液体汞沉入水底,在瓶底处汇聚成一个汞珠。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在每个护士站配一小瓶硫磺。洒落的水银只要遇到硫磺就会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挥发的固体硫化汞,也就是朱砂。自然界中的汞就是以硫化汞形式存在的。但如果不进行处理,或只是用卫生纸收集起汞,扔到垃圾箱里,汞依然会继续蒸发,或随垃圾填埋污染土地,破坏生态环境。如果汞随污水被冲走,也可能会污染地下水。因此,只有将这些汞回收利用才是最佳的途径。最简单的处理办法是液封,就是将汞放进水中,送到回收部门。”石淑仙说。

  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护士长王小红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医院有回收水银的完整措施,对护士也有相应的培训。“遇到体温计破损或者血压计漏水银,我们会用注射器或是废纸将水银收集到密封的药瓶或者安瓿里,加入水并盖紧瓶盖,送到保卫处。保卫处收集到一定数量后会交给环保部门。以前不知道水银有危害,经过医院这两年的培训,我们都会处理了。”

  石淑仙认为,现阶段控制汞的使用量并不太现实,电子温度计、电子血压计普遍存在着计量不准、经常需要调试等问题,不能替代经济、准确的水银器械。因此,每家医院都应建立相应的汞收集程序,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安全教育。
2# 沙发
发表于 2009-5-26 13:2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谢谢分享!以前还没有注意过这个情况,现在看过之后真是学到了不少!呵呵
3# 板凳
发表于 2009-5-26 14:0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学习了,不以善小而不为
4
发表于 2009-5-26 14: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5
发表于 2009-5-27 21:26 | 只看该作者
是要注意,毕竟身体是自己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7 11:5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