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原发性纵隔滑膜肉瘤二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7 1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例1 患者女,27岁。2012年5月前因咳嗽伴黄痰行CT检查,发现左前纵隔肿物,外院行放化疗无效,于2012年9月入我院。胸部CT检查显示,左前纵隔肿物,约4.5 cm×5.8 cm,边界较清楚,不均匀强化,与心包贴邻。于2012年9月行左前纵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前纵隔心包前,凸向左侧胸腔,侵及左纵隔胸膜。病理结果: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肿瘤。术后未行进一步治疗。2013年4月CT复查显示,左肋膈角区新出现肿物,中等均匀强化,最大截面约2.5 cm×3.3 cm。于2013年6月在我院行肿物姑息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侧心膈角。

术后病理诊断:软组织肉瘤3级,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病理检测结果支持滑膜肉瘤。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果:AE1/AE3-、Bcl-2+++、CD117-、CD1α-、CD34-、CD35-、CD99++、CK18-、Ki-67为25%+、S-100-、vimentin++、EMA+、CK19-、CK7-。分子病理检测显示,SS18(18q11.2)染色体易位。

例2 患者男,29岁。2013年1月出现胸背疼痛,5个月后症状加重,于2013年7月入院。胸部CT增强检查显示,右前纵隔可见巨大肿物,约12.8 cm×11.2 cm×14.5 cm,内部密度不均匀。病变侵犯右前胸壁,压迫心脏及大血管向左移位;右侧胸腔积液,右下肺膨胀不全。会诊外院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少许梭形细胞肿瘤,考虑恶性度较低的软组织肉瘤。2013年7月行纵隔肿瘤切除及部分肺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纵隔偏右侧,肿瘤侵犯胸壁及部分肺叶。

术后病理诊断:首先考虑滑膜肉瘤,肿瘤累及肺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AE1/AE3-、Bcl-2+++、CD1α-、CD35-、CD99+++、CR-、EMA-、MC-、S-100-、vimentin+++、WT1-。建议加做SS18染色体易位检测,患者拒绝。2013年10月胸部CT检查显示,前纵隔新出现多发肿物,大者约7.9 cm×5.7 cm,右侧胸膜增厚,双侧胸腔积液,考虑肿瘤复发及胸膜转移。

讨论

滑膜肉瘤是罕见的具有侵袭性的恶性软组织肿瘤,其发生率占软组织肉瘤的5%~10%。滑膜肉瘤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形成两种基因SYT-SSX1或者SYT-SSX2。滑膜肉瘤好发于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其主要发生在四肢,其次为躯干,还可发生在多数无滑膜部位,如眼眶、肺、胸膜、纵隔、心脏、腹部、前列腺和结肠。滑膜肉瘤并不一定为滑膜来源。由于滑膜肉瘤临床发病率低,且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征象,故临床误诊率极高。

原发性纵隔滑膜肉瘤于1989年由Witkin等首次报道,其4例双相梭形细胞型滑膜肉瘤均为成年男性,病灶临近胸膜,与心包贴邻。原发性纵隔滑膜肉瘤的生存时间在数月至数年不等。Spillane等报道,年龄>20岁、肿块>5 cm者预后差。近年来,积极手术治疗加上强有力的化疗,使得滑膜肉瘤患者的预后有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达到50%以上。原发性纵隔滑膜肉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咳嗽、体重减轻,确诊有赖于病理、免疫组化及分子病理学检查。

原发性纵隔滑膜肉瘤多位于前纵隔,呈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肿块,体积较大,密度可稍高于肌肉的密度,多发生囊变坏死,偶见钙化,可致心脏、大血管向健侧移位,继而形成对周围软组织的侵犯和浸润。肿瘤压迫支气管时导致肺不张,侵犯胸膜时合并胸腔积液,侵犯心包时合并心包积液,肿块还可能侵犯肺动脉、主动脉等。

原发性纵隔滑膜肉瘤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皮分化的软组织肉瘤,组织学上有双相性和单相性。双相性滑膜肉瘤由不同比例的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成分组成。单相性滑膜肉瘤常只含有梭形细胞成分。免疫表型:CK、CD99、Bcl-2和vimentin阳性,而CD34、desmin一般阴性,SMA偶尔局灶阳性。t(X;18)(p11;q11)是滑膜肉瘤的细胞遗传学标志,超过90%的滑膜肉瘤存在此标志物,可用于滑膜肉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原发性纵隔滑膜肉瘤应注意与高危胸腺瘤或胸腺癌、恶性淋巴瘤、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等鉴别诊断。①高危胸腺瘤或胸腺癌: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患者,低危胸腺瘤通常为良性肿瘤的特征,鉴别不难。原发性纵隔滑膜肉瘤主要与高危胸腺瘤或胸腺癌鉴别,后者多边界不清、分叶肿物,坏死及囊变多见,与纵隔大血管无分界。②恶性淋巴瘤:肿块多向两侧生长,纵隔内多个融合的结节,可发生囊变坏死,周围相邻的淋巴结常肿大。③纵隔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畸胎瘤常为混杂密度肿块,鉴别不难。精原细胞瘤好发于30~40岁男性,表现为前纵隔均质实性肿块。血液生化指标β⁃绒毛膜**(β⁃HCG)水平可升高。内胚窦瘤占纵隔肿瘤的1%,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增强CT实性成分呈中、高度强化,坏死、囊变多见,多数患者伴有血清甲胎蛋白(AFP)、β⁃HCG明显升高。④胸膜孤立性纤维瘤:多为边界较清晰的肿物,突向纵隔生长,纵隔内脂肪组织或退化的胸腺组织呈受推压改变,多数密度比较均匀。

综上所述,原发性纵隔滑膜肉瘤多发生在中青年,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CT主要表现为前纵隔肿物,密度不均,常侵犯、挤压周围组织,导致心脏、纵隔移位,侵犯胸壁导致胸膜增厚,胸腔积液、肿瘤易复发是其特点,最终的诊断仍需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

(作者:陆雯雯,王建卫. 中华肿瘤杂志,2015年2期:159-160)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zhbwxy+1 感谢支持本版!谢谢分享啊!送花鼓励一下!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5-11-9 19:0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支持本版!谢谢分享啊!送花鼓励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6 19:2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