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发热、乏力版皮肤瘙痒是为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第一部分:临床资料


患者女,42岁,因双下肢水肿5月,发热、乏力、皮肤瘙痒、口干1 月入院。


查体:BP 200/140 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无龋齿,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重度水肿。


辅助检查:尿蛋白(2+),尿潜血(2+)。尿蛋白量1.4g/24 h。血红细胞3.50×1012/L,血红蛋白95 g/L,血小板20×109/L,网织红细胞36%,外周血涂片破碎红细胞4%,抗人球蛋白试验(-)。总蛋白53.3 g/L,白蛋白23.7 g/L,球蛋白29.5 g/L,谷氨酰基转移酶11U/L,乳酸脱氢酶369 U/L,碱性磷酸酶478 IU/L。肾功能正常。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血IgG 17.60 g/L,C3 0.40g/L,C4 0.17 g/L,CRP 0.112mg/L。


免疫学指标:抗SSA抗体(3+),线粒体(AMA)M2亚型(3+),抗核抗体(ANA)(-)。


肾组织活检结果:19 个肾小球中有2个球性硬化,其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弥漫性增生、肿胀,毛细血管基底膜弥漫性增厚,部分毛细血管腔闭塞,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刷状缘脱落,肾间质小灶状淋巴、单核细胞浸润,肾小动脉管壁可见“葱皮”样增厚。


胃镜检查示:十二指肠球炎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腹部CT 示:肝右叶稍大,大量腹水。唇腺活检示唇腺腺泡间单一核细胞浸润,可见两处灶状细胞浸润,细胞数>50个,网状纤维染色未见特殊异常。唾液腺同位素扫描示双侧腮腺及颌下腺摄取功能差,分泌功能尚可。


第二部分:诊断与讨论


诊断:(1)血栓性微血管病;(2)干燥综合征;(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治疗:给予血浆置换1.5 个血浆容量1次/d,7 d后血小板基本正常,因经济原因未继续使用。同时静滴甲泼尼龙40 mg/d和环磷酰胺;琥珀酸美托洛尔、非洛地平、奥美沙坦联合降压治疗;并加用熊去氧胆酸胶囊。


3周后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乳酸脱氢酶转为正常,血压正常,水肿逐渐消退。激素逐渐减量。


讨论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由长期持续肝内胆汁淤积最终演变为再生结节不明显的肝硬化。血清AMA诊断PB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超过95%,为本病最突出的免疫学指标。


根据2000年AASLD标准,如患者AMA/AMA⁃M2高滴度阳性,存在典型症状(乏力、瘙痒等)及生化异常,无须肝穿活检即可做出PBC的诊断。PBC 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并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SS)。


SS 也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外分泌腺进行性地破坏,导致口和眼干燥症。两者伴发可能有共同的免疫病理学基础有关。该患者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网织红细胞升高,肾脏内皮下大量绒毛样物质沉积,动脉内膜“洋葱皮”样改变,提示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肾功能正常可能与就诊较早有关。本例患者血C3 下降,提示补体旁路途径异常活化,当补体活化旁路途径中抑制补体活化的调节蛋白H 因子的生物利用度或活性存在先天缺陷,C3b Bb转换酶的形成和补体沉积则失控,可能是发生TMA 的原因。


本例PBC、SS 及TMA 同时存在的原因尚不清楚,是否因为补体成分缺乏影响了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使患者易罹患PBC 及SS。还是在PBC 及SS 基础上,由于自身免疫性因素,造成了内皮损伤而导致血栓性微血管病。尚需更多的病例和深入的研究来解释。


2# 沙发
发表于 2015-4-30 23:4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支持!{M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16:2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