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巨细胞病毒感染免疫逃避机制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2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巨细胞病毒感染免疫逃避机制研究进展

    巨细胞病毒(CMV)属于疱疹病毒的一种,为双链DNA病毒,人群感染率较高。免疫力正常的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临床症状复杂多样,轻重不一,绝大多数为隐性感染。而对于HIV患者、行移植术患者和婴幼儿等免疫力低下或抑制的特殊人群,CMV感染可出现较重的临床表现,累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
    1 流行病学资料
    在人群中,CMV感染率可因各地区经济条件、人种不同而波动于45%--100%,其分布特点为: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处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南美、亚洲、非洲)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如北美、欧洲);白种人低于非白种人20%--30%。
    目前已知人是HCMV唯一的宿主,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分泌物如尿液、唾液、宫颈**分泌物、**或乳汁等感染,病毒经过黏膜感染以及一系列免疫应答后大量**,侵犯淋巴及内脏组织如肝脏和脾脏,并长期定植。除接触传播外,母婴之间传播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即宫内经胎盘感染、分娩时经产道感染和出生后经母乳传播,而在孕早期母胎之间经胎盘的垂直传播率可达23.6%。
    在发展中国家,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率为2%。在发达国家,CMV感染是最常见的先天性病毒感染,发病率接近0.6%,其中约10%先天性感染的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临床表现。有研究发现,住院患儿中约12%存在CMV感染,CMV感染主要见于1岁以内的儿童,尤其是3月龄以内的婴幼儿。

    2 CMV免疫逃避机制
    CMV能通过多种途径逃避机体抗病毒免疫而形成慢性或潜伏感染,但其确切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CMV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和基因的多变性,主要通过阻止感染细胞表面病毒抗原的表达来影响T细胞的识别,以及调节NK细胞表面抑制性/活化性受体-配体之间的平衡来抑制NK细胞的杀伤作用,使机体的免疫系统无法有效控制CMV感染。

    3 免疫治疗
    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药物如更昔洛韦、阿昔洛韦静脉或口服抑制CMV病毒**,但仍无法避免CMV的潜伏感染,且具有加重肝功能损害和引起血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研究表明CMV感染的患儿T细胞及辅助T细胞降低,经抗病毒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因此在CMV感染后,机体免疫平衡遭到破坏,细胞因子分泌失调,提示在CMV感染时除常规抗病毒治疗外,尚应重视免疫调节治疗。
    IFN是机体被病毒感染或受其它干扰素诱生剂作用后,由感染细胞所产生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可溶性小分子蛋白质。IFN具有抗病毒作用,可增强宿主获得性免疫反应,尤其是INF-y,较INF-a和INF-B更有效。

     刘逦玮(综述)  钱继红(审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新生儿科

国际儿科学杂志2014.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9 00: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