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85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咽喉疾病] 慢性咽囊炎的等离子治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慢性咽囊炎系咽囊的慢性化脓性或增生性炎症.由于咽囊位置隐蔽,常规前鼻镜下难以发现慢性咽囊炎。
临床体征:在1%地卡因表面麻醉后,行鼻内镜检查,鼻咽均见鼻咽正中部黏膜呈局限性隆。起,可见咽囊开口,咽囊局部表面黏膜呈慢性充血、水肿、肥厚;咽囊黏膜表面见有脓性分泌物;咽囊内有黄白脓液或白色粘液;挤压瘘口上方可见粘液脓性分泌物自瘘口排出。术后病理检查均为慢性咽囊炎。术前常规进行鼻咽部CT平扫,提示鼻咽顶后壁黏膜增厚,局限性隆起,或提示鼻咽部囊性占位可能。必要时进行增强扫描或MRI检查。
检查与诊断:目前对于慢性咽囊炎国内外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现在主要依据以下诊断标准:①主要症状:鼻后滴漏症状明显,较多粘稠、脓性痰 自鼻后部吐出或回吸出,可伴有干酪样物,以清晨量多,伴有异味或腥臭味。患者自觉呼吸时有臭味,用力进行后鼻孔回吸动作时,可以自口中吐出粘稠、脓性物或干酪样分泌物。②常有枕后部头痛,部位多位于枕后粗隆下方,与蝶窦炎引起的头痛相似。③炎性肿胀明显时或脓性物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出现同侧耳闷、耳鸣、听力下降。④病史3个月以上。⑤鼻内窥镜检查:鼻腔黏膜色泽及鼻甲形态基本正常。鼻咽顶后壁中央部可见灰白色或暗红色、半圆形隆起,表面光滑之囊肿或息肉样组织。有时上覆有脓痂,除去脓痂可见咽囊开口或瘘口;探针探入囊腔或挤压囊肿上方,可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外溢。⑥鼻咽CT均未见明显肿瘤征象。⑦ 术中部分囊壁送病理证实为上皮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的炎症表现。
治疗方法:患者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及安定10mg,半卧头后仰位,在直径4mm、o鼻内窥镜下,用1%地卡因10ml加0.1%肾上腺素2ml浸泡的棉片,行鼻腔及鼻咽黏膜表面麻醉2次,每次5min。取出棉片后吸尽鼻腔及鼻咽分泌物,置入0。鼻内镜,   
寻找咽囊及咽囊开口,用筛窦钳咬去囊口周围少许组织后,将等离子低温射频双极刀头接触咽囊壁黏膜,并刺入约1~2mm,输出功率设定于0.2hms,持续约2S 后可见刀头周围囊壁组织变白。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可以根据咽囊大小的不同而重复数次,直至整个咽囊壁变白,整个治疗过程约5~10min。伴有残余腺样体者同时对其射频治疗。术中无烟雾,焦痂,基本不出血。治疗由手控开关控制。术后鼻腔及鼻咽部不需要填塞,口服广谱抗生素3d以控制感染;1%**滴鼻,每日4次,及生理盐水500ml冲洗鼻腔,每日1  
次,以保持鼻腔通畅。术后3d鼻内镜复查可见术区黏膜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肿,并覆盖白色伪膜。患者手术后均无活动性出血,仅 自觉鼻咽部异物感或稍有烧 灼感和分泌物增多。术后1周,水肿基本消退,伪膜开  始脱落;约2周伪膜完全脱落,创面基本光滑。
咽囊系腺样体后上方的咽壁隐窝 ,其位于咽上缩肌之上,在两侧咽隐窝的平面,居于头长肌之间,向上可达枕结节,多见于鼻咽顶中线附近。大约3%的成年人有持续存在的咽囊。咽囊炎,又名咽粘液囊炎、鼻咽部正中瘘或鼻咽囊肿。因德国医生GustavLudwigThornwaldt(1843~1910)于1885年首次报告此病,故又称桑汶地氏病(Thornwaldt,sdisease) 。咽囊感染化脓可形成咽囊脓肿,其自行破溃可形成脓性瘘管。由于咽囊位置隐蔽,致使临床工作中往往将之误诊为 “慢性鼻炎”、“蝶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对以“脓涕倒流”为主诉的患者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并注意观察鼻咽部,必要时加行鼻腔鼻窦CT以排除慢性鼻一鼻窦炎,使本病的误诊、漏诊率大大减少。研究表明,鼻内镜检查在慢性咽囊炎的诊断中具有准确、无创的特点,对于正确诊断本病有较大帮助,应用鼻内镜作鼻 咽部检查是诊断慢性咽囊炎的一种重要方法。
   慢性咽囊炎传统治疗方法有烧灼、搔刮、微波、激光、冷冻、手术等。烧灼搔刮是在间接鼻咽镜下用50%硝酸银等化学药物腐蚀、破坏咽囊壁,或用刮匙破坏咽 囊壁。由于暴露差、视野小、操作困难、无法保证咽囊壁彻底去除、易复发等原因,临床已经很少用。咽囊较大时,可经软腭切开后切除之,但损伤较大。微波治疗的温度较高,治疗时问长,组织碳化明显,有气雾产生,易破坏局部黏膜,造成鼻咽粘连。激光、冷冻疗法需要特殊设备,医疗成本过高,临床开展困难。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原理是射频电极和组织间形成等离子薄层,层中离子被电场加速,并将能量传递给组织,在低温下(39~70~C)打开细胞中分子结合键,造成组织凝固坏死,坏死组织脱落或产生瘢痕收缩,达到靶组织破坏或体积减容的效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内镜下进行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慢性咽囊炎的优点 为:①切割温度不超过70℃,远低于传统电外科设备和激光的工作温度;②无辐射,创伤小,无碳化,无烟  雾,无深部组织热损伤;术后鼻咽部黏膜水肿期短,愈合快,对黏膜损害小,不易造成鼻咽部粘连或继发闭锁;③内镜引导电视监视下能够始终保持术野清晰,解剖层次分明;治疗边界清楚,深浅一致;④一次性刀头较细,质地硬而韧,同时具备切割、打孔、收缩和止血等 多种功能,能够同时处理残余的腺样体;⑤操作方便, 手术快捷,约5~10min,均在门诊进行,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
       进行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治疗慢性咽囊炎时应注意:术前尽量收缩鼻腔,选择鼻腔较宽侧操作;尽量减少治疗面表面黏液,以保证治疗效果;治疗范围不宜过大,以免加重患者咽部异物感。
收到10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3-6-10 22:4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非专业人员有些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5 14: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