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3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普外科] 求助,上午做了个滑动性斜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上午做了个滑动性斜疝,心理很没底,以前只是见过,没做过,当时打开疝囊就郁闷,只好又关闭了疝囊,然后把整个疝囊回纳进内环,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肌腱和腹横筋膜加强了后壁和前壁,然后把腹外斜肌键也间断缝合在精索后加强后壁,精索放在皮下~!哎~!内环口一小指尖通过。
郁闷就郁闷在,会不会还没出院,或者短期内就复发?机率有好大?
各位前辈给个意见吧~!!谢谢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大鹏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7-7-13 17:58 | 只看该作者
腹股沟滑动性疝是指自腹股沟管突出的脏器和/或其系膜构成部分疝囊的疝。滑出的脏器右侧常见为盲肠,左侧则为乙状结肠。盲肠或乙状结肠的浆膜层构成疝囊的后壁,并向两侧返折构成疝囊的两侧和前壁。有时滑出的脏器为膀胱。
腹股沟滑动性疝均应手术治疗。关于手术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传统的腹股沟疝治疗原则是高位结扎疝囊颈,加强腹股沟管前壁或后壁,结合现代观点还必须加强利用腹横筋膜修补内环口,而后者又是构成修补的重点和基础。当然滑动疝的修补,也必须遵循这三个原则,但滑动疝组成具有特殊性,它由内脏构成了疝囊的一部分,手术时首先要避免损伤内脏,并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术前诊断为滑动疝,一般不会损伤内脏,术前疑为或可疑滑动疝者,应高度警惕,当打开腹外斜肌腱膜,遇到疝囊壁肥厚,又有多量脂肪组织,或在逐渐分离过程中见到较大血管或粗大肌肉时,不应继续分离深入,疑为膀胱可用针头穿刺抽吸证实等。
(2)要切实回纳内脏,真正做到高位结扎疝囊颈,这就要求事先将精索完整地游离才能处理疝囊。较小的滑动疝多用腹腔外方法,使组成囊壁的内脏彻底腹腔内位化,并小心地把内脏两侧剪到内环口处,以形成新的腹膜和完整疝囊;待切实还纳内脏后,再在尽量接近内环处做有效的内荷包埋入;较大的滑动疝,尤其是疝囊外滑动疝多用腹腔内方法,即外上扩大皮肤切口后,在内环外上肌肉做2~3cm切口入腹腔,明确为滑动疝后再切开下口中未含内脏的疝囊壁,并将组成疝囊的内脏从精索上游离下来,就可把内脏完整地纳入腹腔内进行处理,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滑动疝内脏回纳法。对于复发性滑动疝,因有粘连与疤痕,更应小心分离,仔细识别组织,防止内脏损伤。
(3)缩小内环,选择合适的增强腹股管后壁的修补方法,为此在完整游离精索的基础上,提起精索,避开腹壁下动脉和腹内脏,在精索进入内环的内下缝合数针,即可缩小内环,又加固了陷窝韧带(类Maddcn似法),此后再依滑动疝的大小腹壁肌肉强弱,选择下述方法,一般采用无张力修补法,较小的滑动疝用Bassini法修补,较大滑动疝或复发疝用McVay法,巨大滑动疝用Halsted法修补。当腹内斜肌、腹横肌(联合腱)与腹股沟韧带缝合时在内一针一定把陷窝韧带缝在一起,使耻骨结节处不留空隙,最后将腹外斜肌腱膜重叠缝合于精索下。修补滑动疝时脱出的内脏以盲肠、阑尾为多见,阑尾经过手术**易引起炎症,术中应将阑尾一并切除为宜;疝囊一定要剥离至内环以上,如分离不够而将疝囊颈内翻,一定会在内环远端残留部分疝囊,成为复发的因素之一,如脱出的内脏不易被回纳到腹腔,可将腹内斜肌与半月线交界处做纵向切开,使其与下方腹股沟切口相通,即可将内脏回纳,切除疝囊后缝合腹膜切口,再缝合切口的肌肉。特别注意切勿将疝囊与肠管有粘连的腹股沟斜疝误作滑动疝处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大鹏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07-7-13 17:58 | 只看该作者
是左侧还是右侧,滑动疝是由什么构成疝壁的一部分?做法欠妥。
4
发表于 2007-7-13 18:16 | 只看该作者
滑动性疝手术应用补片无张力修补即可,疝囊不用高位结扎,只在于颈肩部的高位游离,注意点防止疝囊壁的肠内容物的损伤。
5
发表于 2007-7-13 19:14 | 只看该作者
滑疝手术的关键在于要“重建疝囊”到达疝囊颈部,滑动的脏器如为腹膜内位器官应置于疝囊内,如为腹膜外器官应置于疝囊外,而后将重建的疝囊高位结扎或是闭合后放置聚丙烯网塞,其余的工作就和普通的疝修补没有什么区别了,没有误开脏器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你的做法是有些欠妥的,但愿你运气好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大鹏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07-7-13 19:37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同志,说得好呀,主要是疝囊
7
发表于 2007-7-13 22:4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遇到一例,术前没发现,术中发现疝囊内侧壁由膀胱构成,幸好有巴德补片,缩小疝囊后加强后壁,随访半年,无复发。但愿你运气好吧:victory:
8
发表于 2007-7-16 17: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呵呵,我会一直留言患者动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