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8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罕见的垂体区肿瘤(附七例报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8年第6期第14卷 经验介绍
邬祖良 谭启富 李南云
210002 [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邬祖良、谭启富),病理科(李南云)
 

    近年我科收治7例十分罕见的垂体区肿瘤,其中垂体腺癌2例、肺癌垂体内转移1例,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3例(其中1例合并垂体瘤)、垂体瘤术后放疗继发神经节细胞胶质瘤1例,均由病理证实。它们的临床、影像学、病理各有其特点,对诊断与治疗都有参考价值,报道如下。

临 床 资 料

  例1 男,31岁。头痛1年,加重2月,伴呕吐、**减退入院。查体:视觉正常,蝶鞍扩大,垂体激素正常,CT见鞍区肿块。经右额下切除直径2.5cm肿瘤,实质性,边界清,质脆,出血少,恢复良好。标本镜检:瘤细胞丰富,成片,成巢分布,呈短梭形,多边形,有异型性。部分瘤细胞胞浆丰富,淡染。核多形性并见畸形,深染及核分裂相。病理诊断:垂体腺癌。3年后病情恶化去世。

  例2 男,35岁。肥胖6年,视力下降、**减退2年入院。查体:均称肥胖,颞侧偏盲,视**原发性萎缩,蝶鞍扩大,气脑造影示鞍区占位。经额下切除3cm肿瘤,恢复良好。术后放疗。病理诊断:垂体恶性腺瘤(切片经南京市会诊)。1996年随访正常上班。


  例3 女,57岁。左眼睑下垂伴头痛1月,左面麻木入院。5年前有肺结核史。左瞳4mm>右瞳3mm;左外展受限,复视;左侧脸痛、温觉迟钝;左肺门上方球形病灶,断层诊断肺癌。蝶鞍扩大破坏。CT示鞍区球形占位。经蝶手术,见肿瘤突入蝶窦,质硬,血管丰富呈粉红色,大部切除。镜检:瘤细胞呈巢或腺样分化,细胞大小不一,有异形性,胞浆丰富,部分泡沫状,网状纤维呈巢。鞍内外骨组织有癌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垂体转移癌。


  例4 女,32岁。最后诊断:垂体瘤术后放疗继发垂体神经节细胞胶质瘤。闭经1年,双眼视力减退半年,双颞侧偏盲。原发性视**萎缩。蝶鞍扩大。经额下切除肿瘤。病理诊断:垂体嫌色细胞瘤。术后放疗64Gy,恢复原工作。7年后左鼻孔流液,视力下降,诊断复发伴脑脊液鼻漏经蝶再手术。见瘤质硬而脆,刮除1cm直径。在鞍底左侧找到漏口并修补成功。病理:瘤细胞较肥胖呈溶浆性弥漫性分布,核较大,可见大核、双核。并见神经节细胞,胞浆嗜硷。病理诊断垂体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复查首次切片为嫌色性垂体瘤,1996年查CT无复发。


  例5 女,23岁。停经4年,药物调经无效,婚后3年未孕,溢乳8个月;泌乳素(PRL)>2300μg/L,生长激素(GH)3.1μg/L,甲状腺**素(TSH)17.1mU/L;CT诊断垂体微腺瘤。同年12月经蝶手术,发现淡黄色瘤,稀软,约0.5cm3。术后两天多尿,溢乳、头痛消失。病理诊断: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


  例6 女,30岁。月经量少、不孕4年,尿崩2年,血PRL3250μg/L。MR诊断垂体微腺瘤。经蝶手术,切开垂体见灰色质软的肿瘤,约6mm直径。镜检:大片出血区,一处见瘤细胞呈梭形弥漫性排列,细胞突细长,核圆或卵圆,深染。病理诊断: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近期随访健在。


  例7 女,44岁。闭经、**减退2年,尿崩1年;血PRL>2500μg/L;MR见鞍内低信号结节7mm。经蝶手术,见鞍内灰色胶样组织约9mm3。切除术后恢复良好。诊断:垂体瘤合并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现仍用尿崩停,无复发。

讨 论

  1.关于垂体腺癌:垂体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垂体癌仅占垂体瘤的1%~2%(1)。早期文献中,只要有局部侵犯就是恶性肿瘤,现已否定。我们术中取检鞍底硬膜受侵犯者达78%,有的高达85%(2)。即便微腺瘤亦高达69%。这些肿瘤临床和组织学上属于良性,但不能全切除,从基底和侵袭的硬膜可以导致局部复发。故有作者称其为恶性腺瘤,但多数持不同意见。作者认为称“侵袭性腺瘤”较为恰当。若不考虑生物学特性,Landolt(1975)用电镜研究侵袭性和非侵袭性腺瘤间没有区别。若组织学上为良性,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或躯体远隔部位转移者,可称“转移性腺瘤”若起源于垂体,有恶性上皮的组织学特点;生长较快及其不成熟性,浸润硬膜、海绵窦、骨与脑;在CNS播散或周身转移者称“垂体腺癌”。多数作者对此无争议(1~4)。按上述标准,全球报道的真正的垂体癌不足40例(2)。本组例1、2显微镜下有恶性特点,无转移,称恶性腺瘤较合适。
  至于垂体的转移癌并不多见,来自乳腺、肺、前列腺、结肠、肾和血液的恶性肿瘤。而且好发在垂体后叶,这与后叶直接从颈内动脉获得血供有关。虽垂体内转移癌大多数高度恶性,但后叶的转移却可能是最先征象(1)。常有尿崩(垂体瘤罕见),其他有头痛、视野缺失、垂体功能低下及海绵窦综合征。例3症状、手术和病理特点,诊断肺癌垂体内转移成立。
  原发与继发的垂体恶性肿瘤,靠病史、手术、光镜很难鉴别,电镜下垂体起源者特征地见到分泌颗粒。免疫组化可协助诊断。
  2.关于垂体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也称错构瘤或迷芽瘤,是CNS神经节细胞和胶质细胞混合成份的原发于神经垂体的罕见肿瘤。在Cushing组占脑瘤的0.3%,Zulch组占0.4%,占青少年胶质瘤的7.6%。好发于颞叶、第三脑室底、脑干、小脑和脊髓(1,5~7)。位于鞍内者实为罕见。它可释放下丘脑激素导致腺垂体细胞增生。偶然地合并垂体瘤,提示分泌过量的下丘脑激素对垂体瘤的形成起诱发作用。位于鞍区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也能产生和释放**释放激素,故青春期性早熟比例高。此外尿崩症常见。
  本瘤的特点为瘤体小、坚硬、灰红、颗粒状、单发、界限清、有钙化和囊变。诊断按目前一致公认的Russll和Rubinstein的标准。
  例4从发生学分析与接受放疗有关。根据1984年Cahan提出的放疗诱发肿瘤的四项标准:(1)肿瘤位于原来的放射野之内;(2)放疗之前肯定不存在此型肿瘤;(3)从放疗到诱发肿瘤的间隔时间在5年以上;(4)必须有诱发肿瘤的组织学证据。例4复查了首次病理切片为典型的垂体腺瘤,无两种肿瘤合并存在,放疗后7年发病,经病理证实。这是真性肿瘤但手术可治愈。
  3.关于垂体的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此瘤好发于小脑、脑室附近(8)。起源于垂体柄和垂体后叶者是另一种原发于神经垂体的肿瘤(2)。或起源下丘脑、第三脑室或视神经而降入鞍内。瘤体一般较小,本组3例都在10mm以下,限于鞍内,可能原发于垂体后叶。3例PRL都显著地增高,可能是肿瘤压迫垂体柄导致PRL抑制因子传递受阻。但Ransohoff等(1)强调PRL水平高于100μg/L,是PRL肿瘤所为。例7PRL>2500μg/L,标本病理证实伴发垂体瘤。
  鉴于此肿瘤一般较小,部位重要及惰性的生物学特征,只有在少数有症状者手术减压,不强求作肿瘤全切除。由于该部位的放疗并发症,放疗仅给予证实有肿瘤长大的患者。本病预后良好,3例术后分别7、2、3年,未作任何治疗,恢复原工作,现身体状况良好。

参 考 文 献

1 Fink DJ, Murphy GP.American cancer society textbook of clinical oncology. First Edition 1991. In: Ransohoff J,Koslow M, Cooper P. eds. Chapter 24 cancer of the cental nervous system and pituitary. New York: 1991: 329-337.
2 Murphy GP, Lawrece W, Lenhard R.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textbook of clinical oncology. second edition. In: Phapar K. Laws ER. eds. Chapter 25 tumors of the pituitar gland. New York: 1995:411-427.
3 张福林.脑垂体腺癌的光镜与电镜研究.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1,14:210-212.
4 董伟毅,周范民,张福林.左颞叶垂体腺癌1例报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2,18:287-292.
5 李南云,张太和,钱源澄,等.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与病理观察.中华病理学杂志,1993,22:214-217.
6 谭启富,刘承基,李南云.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9,5:7-9.
7 Demierre B, Stichnoth FA, Hori A. Intracerebral ganglioglioma, J Neurosurg, 1986,65:177-182.
8 李南云.小脑毛细胞性星形细胞瘤.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7,13:163-165.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syq88818+1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6-7-11 13:2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支持!内容不错,有学习价值。鲜花鼓励。
3# 板凳
发表于 2006-7-24 10:47 | 只看该作者
有影像图片会更好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3 11:0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