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929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伤医学]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8-13 1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包扎的作用: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和减轻疼痛

     常用包扎方法:绷带包扎和三角巾包扎。
     1.绷带包扎之环行包扎(还有蛇行、螺旋、螺旋反折包扎等):
     绷带作环行重叠缠绕。用在胸部、腹部、手腕等粗细大致相等的部位。为了便于固定,使之不滑落,第一圈可以梢斜,第二、三圈环行,并把斜出圈外的绷带尾部平均剪开,先打半结,绕一圈后,再将两尾用活结结扎。
 
     2.三角巾(边长1米的直角三角布块)包扎是广泛用于较大创面的一种包扎方法。三角巾包扎包扎要做到: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消毒纱布要结实,否则会影响包扎质量。
     三角巾头部包扎(还有面、胸背部、手足包扎等):
     先沿三角巾的长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从前额包起,把顶角和左右两角拉到脑后,先作一个半结,将顶角塞到结里;然后再将左右角包到前额作结。
     也可以把三角巾的顶角放在鼻尖,底边放在脑后,把左右两角拉到前额作结,再把顶角上翻固定。

     手足包扎:
     把手指、足趾放在三角巾的顶角部位,把顶角向上折,包在手背或足背的上面;然后把左右两角交叉,向上拉到手腕或踝的左右两面缠绕作结。
①包扎术是战场救护及家庭医疗救护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它可直接影响伤病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常用的包扎材料有三角巾和绷带,也可以用其它材料代替。

    ②三角巾包扎法:

    (1)头部包扎:将三角巾的底边折叠两层约二指宽,放于前额齐眉以上,顶角拉向后颅部,三角巾的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向枕后,先作一个半结,压紧顶角,将顶角塞进结里,然后再将左右底角到前额打结。
    (2)面部包扎:在三角巾顶处打一结,套于下颌部,底边拉向枕部,上提两底角,拉紧并交叉压住底边,再绕至前额打结。包完后在眼、口、鼻处剪开小孔。
    (3)胸背部包扎:取燕尾巾两条,底角打结相连,将连接置于一侧腋下的季肋部,另外两个燕尾底边角围绕胸背部在对侧打结。然后将胸背燕尾的左右两角分别拉向两肩部打结。
    (4)膝关节包扎:三角巾顶角向上盖在膝关节上,底边反折向后拉,左右交叉后再向前拉到关节上方,压住顶角结。
    (5)手、足包扎:手(足)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上,手指(足趾)指向三角巾顶角,两底角拉向手(足)背,左右交叉压住顶角绕手腕(踝部)打结。
    ③绷带包扎:

    (1)绷带包扎法:用绷带包扎时,应从远端向近端,绷带头必须压住,即在原处环绕数周,以后每缠一周要盖住前一周1/3~1/2。
    (2)环形包扎法:在肢体某一部位环绕数周,每一周重叠盖住前一周。常用于手、腕、足、颈、额等处以及在包扎的开始和末端固定时用。
    (3)螺旋包扎法:包扎时,作单纯螺旋上升,每一周压盖前一周的1/2,多用于肢体和躯干等处。
    (4)8字形包扎法:本法是一圈向上、一圈向下的包扎,每周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并压盖前一周的1/2。多用于肘、膝、踝、肩、髋等关节处。
    ④包扎时应注意:

    (1)动作要迅速准确,不能加重伤员的疼痛、出血和污染伤口。
    (2)包扎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太松会使敷料脱落或移动。
    (3)最好用消毒的敷料覆盖伤口,紧包时也可用清洁的布片。
    (4)包扎四肢时,指(趾)最好暴露在外面,以便观察。
    (5)应用三角巾包扎时,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包扎要贴实,打结要牢固。


edited by 大勇 on 2005-8-13 at 08:06 PM
2# 沙发
发表于 2005-8-13 18:0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止 血


  为更加适应现场及时、有效地抢救外伤出血伤员的需要,介绍以下几种简便可行、有效的止血方法。
  (一)指压止血法
  指抢救者用手指把出血部位近端的动脉血管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目的。这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首选止血方法。止住血后,应根据具体情况换用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如填塞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这种方法仅是一种临时的,用于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不宜持久采用。下面是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采用的不同的指压止血法。
  1.颞动脉止血法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垂直压迫耳屏上方凹陷处,可感觉的动脉搏动,其余四指同时托住下颌;本法用于头部发际范围内及前额、颞部的出血。
  2.颌外动脉止血法 一手固定伤员头部,用另一手拇指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5厘米处,向下颌骨方向垂直压迫,其余四指托住下颌;本法用于颌部及颜面部的出血。
  3.颈动脉止血法 用拇指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沟内搏动处,向颈椎方向压迫,其余四指固定在伤员的颈后部。用于头、颈、面部大出血,且压迫其他部位无效时。非紧急情况,勿用此法。此外,不得同时压迫两侧颈动脉。
  4.锁骨下动脉止血法 用拇指在锁骨上窝搏动处向下垂直压迫,其余四指固定肩部。本法用于肩部,眼窝或上肢出血。
  5.肱动脉止血法 一手握住伤员伤肢的腕部,将上肢外展外旋,并屈肘抬高上肢;另一手拇指在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搏动处,向肱骨方向垂直压迫。本法用于手、前臂及上臂中或远端出血。
  6.尺、桡动脉止血法 双手拇指分别在腕横纹上方两侧动脉搏动处垂直压迫。本法用于手部的出血。
  7.股动脉止血法 用两手拇指重叠放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大腿根部搏动处用力垂直向下压迫。本法用于大腿、小腿或足部的出血。
  8.腘动脉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在腘窝横纹中点处向下垂直压迫。本法用于小腿或足部出血。
  9.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止血法 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间近脚腕处(足背动脉),以及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处(胫后动脉)。本法用于足部出血。
  10.指动脉止血法 用一手拇指与食指分别压迫指根部两侧,用于手指出血。
  (二)加压包扎止血法
  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纱布、棉花、毛巾、衣服等折叠成相应大小的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紧紧包扎,以停止出血为度。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
  (三)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松紧以达到止血目的为宜。本法用于中等动脉。大、中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还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
  (四)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干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结扎止血带的操作方法
  (1)充气止血带 如血压计袖带,其压迫面积大,对受压迫的组织损伤较小,并容易控制压力,放松也方便。
  (2)橡皮止血带 可选用橡皮管,如听诊器胶管,它的弹性好,易使血管闭塞,但管径过细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操作时,在准备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带的一端,另一手拉紧止血带围绕肢体缠绕一周,压住止血带的一端,然后再缠绕第二周,并将止血带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夹紧,向下拉出固定即可。还可将止血带的末端插入结中,拉紧止血带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3)绞紧止血法 如无橡皮止血带,可根据当时情况,就便取材,如三角巾、绷带、领带、布条等均可,折叠成条带状,即可当做止血带使用。上止血带的部位加好衬垫后,用止血带缠绕,然后打一活结,再用一短棒、筷子、铅笔等的一端插人活结一侧的止血带下,并旋转绞紧至停止出血,再将短棒、筷子或铅笔的另一端插入活结套内,将活结拉紧即可。
  2.注意事项
  (1)止血带不宜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
  (2)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端(上方)。上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上臂的上1/3处,避免结扎在中1/3处以下的部位,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大腿中部。而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
  (3)结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结扎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4)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每隔40~50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MOD}。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指压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带松解1~3分钟后,在比原来结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结扎。松解时,如仍有大出血者或远端肢体已无保留可能,在转运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带。
  (5)结扎好止血带后,在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尽快运往医院。
  (6)解除止血带,应在输血输液和采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后方可进行。如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带。

   包扎

  (一)包扎的目的
  1.保护伤口,免受再次污染。
  2.固定敷料和夹板的位置。
  3.包扎时施加压力,以起到止血作用,为伤口愈合创造良好条件。
  4.扶托受伤的肢体,使其稳定,减少痛苦。
  (二)包扎的具体要求
  1.迅速暴露伤口,判断伤情,采取紧急措施。
  2.妥善处理伤口,应注意消毒,防止再次污染。
  3.所用包扎材料应保持无菌,包扎伤口要全部覆盖包全。
  4.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当,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敷料易松脱或移动。
  .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的外侧或前面,避免在伤口处或坐卧受压的地方。
  6.包扎伤口时,动作要迅速、敏捷、谨慎,不要碰撞和污染伤口,以免引起疼痛、出血或污染。
  (三)包扎所用的材料和方法
  包扎的材料分别有制式材料(如三角巾、四头带、绷带等)和就便材料两种,以下主要介绍三角巾和绷带这两种材料的基本用法。具体如下:
3# 板凳
发表于 2005-8-13 18:0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1.各部位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包扎面积大。三角巾不仅是较好的包扎材料,还可作为固定夹板、敷料和代替止血带使用。三角巾急救包使用方法是先把三角巾急救包的封皮撕开,然后打开三角巾,将其内的消毒敷料盖在伤口上,进行包扎;还可将三角巾叠成带状、燕尾状或连成双燕尾状和蝴蝶形等。这些形状多用于肩部、胸部、腹股沟部和臀部等处的包扎。使用三角巾,两底角打结时应为外科结,比较牢固,解除时可将其一侧,边和其底角拉直,即可迅速地解开。
  (1)头部包扎法
   ①头巾式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的中点放在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垂向枕后,再将底边经左右耳上向后拉紧,在枕部交叉,并压住垂下的枕角再交叉绕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掖在底边内或用安全针或胶布固定
   ②脑组织膨出的包扎法:遇有脑组织从伤口膨出,不可压迫包扎,要先用大块消毒湿纱布盖好,然后再用纱布卷成保护圈,套住膨出的脑组织,再用三角巾包扎。
   ③头顶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齐眉,顶角向后盖头上,两底角经两耳上缘拉向头后部,在枕部交叉压住顶角,再经两耳垂下向前拉,一底角包绕下颌到对侧耳垂前下,与另一底角十字交叉后,又分别经两耳前上提到头顶打结,再将顶角反折到头顶部,与两底角相遇打结
  (2)面部包扎法
   ①单侧面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对折双层,一手将顶角压在伤员健侧眉上,另一手将底边的一半经耳上绕到头后,用底角与顶角打结,然后将底边的另一半反折向下包盖面部,并绕颏下用底角与顶角在耳上打结。
   ②面具式包扎法:用于广泛的面部损伤或烧伤。方法是将三角巾的顶部打结后套在下颏部,罩住面部及头部拉到枕后,将底边两端交叉拉紧后到额部打结,然后在口、鼻、眼部剪孔、开窗。
  (3)眼部包扎法
   ①单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的带状巾,以三分**向下斜放在伤眼上,将下侧较长的一端经枕后绕到额前压住上侧较短的一端后,长端继续沿着额部向后绕至健侧颞部,短端反折环绕枕部至健侧颞部与长端打结。
   ②双眼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的带状巾,将中央部盖在一侧伤眼上,下端从耳下绕到枕后,再经对侧耳上至眉间上方压住上端,继续绕过头部到对侧耳前,将上端反折斜向下,盖住另一伤眼,再绕耳下与另一端在对侧耳上或枕后打结,也可用带状巾作交叉法包扎。双眼包扎法还可用三角巾折叠成四指宽的带状巾横向绕头两周,于一侧打结。
  (4)胸背部包扎法
   ①一侧胸部伤包扎法:伤在右胸,就将三角巾的顶角放在右肩上,然后把左右底角从两腋窝拉过到背后(左边要长一些)打结。再把顶角拉过肩部与双底角结系在一起。或利用顶角小带与其打结。如果是左胸,就把顶角放在左肩上。使用在左背和右背也和胸部一样,不过其结应打在胸前。
   ②全胸部包扎法:用一个大三角巾的顶角在中间直向剪开约25~30厘米,分别放在颈部左右两边,然后把基底的左右两角在背后打一半结,再把本结两角上提和顶角撕开的两头相结。
  (5)肩部包扎法
先把三角巾的中央放于肩部,顶角向颈部,底边折达二横指宽横放在上臂上部,两端绕上臂在外侧打结,然后把顶角拉紧经背后绕过对侧腋下拉向伤侧腋下,借助系带与两底角打结。
  (6)腹部包扎法
把三角巾横放在腹部,将顶角朝下,底边置于脐部,拉紧底角至围绕到腰后打结,顶角经会阴拉至臀部上方,用底角余头打结。此法也可包扎臀部,不同的是顶角和左右两底角在腹部打结。
  (7)单侧臀部包扎法
将三角巾置于大腿外侧,中间对着大腿根部,将顶角系带围绕缠扎,然后将下边角翻上拉至健侧髂嵴部与前角打结。
  (8)四肢包扎法
   ①前臂及上臂包扎法:此法用于上股大面积损伤,如烧伤等。将三角巾一底角打结后套在伤手上,结留余头稍长些各用,另一底角沿手臂后侧拉到对侧肩上,顶角包裹伤肢,前臂曲至胸前,拉紧两底角打结,并起到悬吊作用。
   ②手部包扎法:将伤手平放在三角巾中央,手指指向顶角,底边横于腕部,再把顶角折回拉到手背上面,然后把左右两底角在手掌或手背交叉地向上拉到手腕的左右两侧缠绕打结。
   ③尽部包扎法:与手的包扎法相似。
   ④小腿及以下部位包扎法:脚朝向三角巾底边,把脚放近底角底边一侧,提起顶角与较长一侧的底角交叉包裹,在小腿打结,再将另一底角折到足背,绕脚腕与底边打结。
   ⑤膝部包扎法:根据伤情把三角巾折达成适当宽度的带状巾,将带的中段斜放在伤部其两端分别压住上下两边,两端于膝后交叉,一端向上,一端向下,环绕包扎,在膝后打结,呈 “8”字形。
   ⑥大腿根部包扎法:把三角巾的顶角和底边中部(稍偏于一端)折迭起来,以折迭缘包扎大腿根部,在大腿内侧打结。两底角向上,一前一后,后角比前角要长,分别拉向对侧,在对侧髂骨上缘打结。
  (9)三角巾悬臂带
   ①大悬臂带
将前臂屈曲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叫悬臂带,用于前臂损伤和骨折。方法是将三角巾放于健侧胸部,底边和躯干平行,上端越过肩部,顶角对着伤臂的肘部,伤臂弯成直角放在三角巾中部,下端绕过伤臂反折越过伤侧肩部,两端在颈后或侧方打结。再将顶角折回,用别针固定。
   ②小悬臂带
将三角巾折达成带状吊起前臂的前部(不要托肘部),适用于肩关节损伤、锁骨和肱骨骨折。
  2.全身各部位绷带包扎法
绷带适用于头颈及四肢的包扎,可随部位的不同变换不同的包扎方法。使用适当的拉力,将保护伤口的敷料固定及达到加压止血的目的。因此,绷
带有保护伤口、压迫止血、固定敷料和夹板的功能。
  (1)绷带的基本包扎法
   ①环绕法(也叫环行带):把绷带作环形重叠的缠绕。多用在胸、腹部和粗细相等的部位。各种不同的绷带的开始和终了都用这种缠法。要使绷带牢固,环行包扎的第一圈可以稍斜缠绕,第二、三圈用环行,并把斜出圈外的绷带的一角折回圈里,再重叠缠绕,这样就不会滑脱了。
   ②螺旋法:把绷带逐渐上缠,每圈盖住前圈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成螺旋形,用在粗细差不多的部位。如粗细相差较大时,可作反折包扎法,并把反折排在一条线上,呈人字形。
   ③ “8”字带:在弯曲关节的上下方,把绷带由下而上,成“8”字形来回地缠绕。
  (2)全身各部位绷带包扎法
   ①头顶部包扎法
   风帽式绷带:先将一条长约0.5米的绷带放在头上,两端经两耳前方下垂由助手拉住固定。另一绷带绕头一圈。当绷带缠绵到右侧轴带时,绷带绕过轴带经前额上部到左侧轴带绕过左侧轴带再转向后头部,然后再转向右头部到右侧轴带,再绕过轴带与第二道绷带并行并压盖呈屋瓦状。反复缠扎直到把头发全部盖住为止。最后将绕头绷带绕几圈后固定。轴带的两个头在下凳下面打结。风帽式绷带固定性好,伤员后送途中或烦躁不安的伤员均宜选用。
   ②下颌包扎法
   从一侧枕部开始,经枕骨粗隆下方,斜向对侧耳后绕到头顶,再经头顶部到起始部,继续经颈后到下凳部,再到颈后成“8”字形环绕。如此反复缠绕将下颌部固定妥善。
   ③肘部“8”字形包扎法
于肘上环绕,斜经肘前向下。环绕肘下部,然后斜经肘内侧及肘后至开始处。如此反复包扎,直至肘内侧均被包盖,最后于开始处环绕打结。
   ④手部包扎法
   a.半手套式包扎法:先在指部环绕,从小指侧经手背向拇指根部、向掌面绕至背侧,再绕经食指基部,绕到小指侧,如此反复缠绕,每圈覆盖前一圈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然后经手背至腕,环绕腕部,在腕部打结。
   b.拇指包扎法:先于腕部环绕,经手腕掌侧、拇指桡侧,至手背虎口处,斜绕向拇指端,再经手背至腕,绕经拇指桡侧至拇指。如此反复包扎,直至覆盖完全,最后在腕部打结。
   ⑤足部包扎法:先于踝部环绕2-3周,再经足背至拇趾基部,然后环绕足趾基部,斜经足背至开始处。如此反复包扎,覆盖足背与足弓。最后于踝部打结。
   ⑥残端包扎法:于残端近侧关节下方用绷带环绕数周后,先以螺旋缠法固定包扎残端的敷料,再在关节下侧环绕一圈。然后将绷带反折由近瑞到远端,再由远端到近端成扇形,如此反复包扎,直至将残端完全覆盖打结。
  3.腹部内脏脱出的包扎方法
当腹部受到撞击、刺伤时,腹腔内的器官如结肠、小肠脱出体外,这时不要将其压塞回腹腔内,而要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包扎。先用大块的纱布覆盖在脱出的内脏上,再用纱布卷成保护圈,放在脱出的内脏周围,保护圈可用碗或皮带圈代替,再用三角巾包扎。伤员取仰卧位或半卧位,下肢屈曲,尽量不要咳嗽,严禁饮水进食。
  4.异物刺入体内的包扎方法
  异物包括刀子、匕首、钢筋、铁棍以及其他因意外刺人体内的物体。
  异物刺入胸背部,易伤及心脏、肺、大血管;刺入腹部,易伤及肝、脾等器官;刺入头部,易伤及脑组织。
  异物刺入体内后,切忌拔出异物再包扎。因为这些异物可能刺中重要器官或血管。如果把异物拔出,会造成出血不止。
  
4
发表于 2005-8-13 18:0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正确的包扎方法是先将两块棉垫或替代品安放在异物显露部分的周围,尽可能使其不摇动,然后用棉垫包扎固定,使刺入体内的异物不会脱落。还可制作环行垫,用于包扎有异物的伤口,避免压住伤口中的异物。搬运中绝对不许挤撞伤处。
   外伤固定术

  外伤后的固定是与止血、包扎同样重要的基本的救护技术。过去认为,固定术是针对骨折的治疗方法,其实,固定术不仅可以固定骨折,防止骨折断端移位,造成其他严重损伤,还能对关节脱位、软组织的挫裂伤起到固定、止痛的效果。
  (一)固定材料的选择
  1.木制夹板
  最常用的固定材料。有各种长短不同的规格以适合不同部位的需要。
  2.塑料夹板
  事先用热水浸泡软化,塑形后托住受伤部位包扎,冷却后塑料夹板变硬起到固定作用。
  3.颈托
  专门用于固定颈椎,颈椎外伤后,怀疑颈椎骨折或脱位时必须用颈托固定。
  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用硬纸板、衣物等做成颈托而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
  4.充气夹板
  为一种筒状双层塑料膜,使用时将塑料膜套在需要固定的肢体外,摆好肢体的功能位,下肢伸直,上肢屈曲,再向进气阀吹气,充气后立刻变硬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二)外伤固定的注意事项
  1.有开放性的伤口应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如有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先抢救,病情稳定后再固定。
  2.怀疑脊椎骨折、大腿或小腿骨折,应就地固定,切忌随便移动伤员。
  3.固定应力求稳定牢固,固定材料的长度应超过固定两端的上下两个关节。小腿固定,固定材料长度超过踝关节和膝关节;大腿固定,长度应超过膝关节和髋关节;前臂固定,长度超过腕关节和肘关节;上臂固定,长度应超过肘关节和肩关节。
  4.夹板和代替夹板的器材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应先用棉花、碎布、毛巾等软物垫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尤其在肢体弯曲处等间隙较大的地方,要适当加厚垫衬。
  (三)具体的固定方法
  1.上臂的固定
  (1)病人手臂屈肘90度,用两块夹板固定伤处,一块放在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在外侧,然后用绷带固定。
  (2)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将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
  (3)固定好后,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伤肢。
  (4)如果没有夹板,可先用三角巾悬吊,再用三角巾把上臂固定在身体上。
  2.前臂的固定
  (1)病人手臂屈肘90度,用两块夹板固定伤处,分别放在前臂内外侧,再用绷带缠绕固定。
  (2)固定好后,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伤肢。
  (3)如果没有夹板,可利用三角巾加以固定。三角巾上放杂志或书本,前臂置于书本上即可。
  3.大腿的固定
  (1)将伤腿伸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足跟,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大腿内外侧,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2)如无夹板,可利用另一未受伤的下肢进行固定。
  4、小腿的固定
  (1)将伤腿伸直,夹板长度上过膝关节,下过足跟,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2)如无夹板,可利用另一未受伤的下肢进行固定。
  5、脊椎的固定和搬运
在脊椎受伤后,容易导致骨折和脱位,如果不加固定就搬动,会加重损伤。搬运时,要由医务人员负责,并指挥协调现场人员3人以上实施。不要使脊柱受牵拉、挤压和扭曲的力量。
  (1)颈部的固定
用颈托固定。或用硬纸板、衣物等做成颈托而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
  (2)胸腰部的固定
胸腰部用沙袋、衣物等物放至身体两旁,再用绷带固定在担架上,防止身体移动。
怀疑脊椎损伤,切忌扶伤员行走或躺在软担架上。
            摘自急救医学网
5
发表于 2005-8-13 18:1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相关图片 和原文对照
此附件已经损坏等待作者修复
6
发表于 2005-8-13 18:1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相关图片   还有一些
此附件已经损坏等待作者修复
7
发表于 2005-8-13 18:3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谢谢共享。
8
发表于 2006-3-14 21:2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谢谢共享。
9
发表于 2006-3-19 19:5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谢谢共享。
10
发表于 2006-3-20 10:1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顶。保存了。
11
发表于 2007-8-19 09:5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谢谢分享,图文并茂!:)
12
发表于 2007-8-19 16:47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lol:
13
发表于 2007-11-22 21:22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谢谢
14
发表于 2008-8-2 16:3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顶,谢谢了
15
发表于 2008-8-2 22:4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 :) :)
16
发表于 2008-8-3 18:2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内容很详细 多谢LZ
17
发表于 2008-8-8 14:3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很好很强大
可以多点图
18
发表于 2009-4-16 21:4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很实用呀
19
发表于 2009-4-29 22:3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谢谢x1 (3)a
20
发表于 2009-5-10 20:4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包扎术的总结

很好的外科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15: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