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49|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脉学2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1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王金石
啄指的死脉(是一种疾脉),但若在孕妇见之,即非死脉。孕脉见于两尺,尺脉滑利,其动搏指。所谓少阴动甚,谓之有子。因精气流溢,转相灌溉,加速脉的转动所致;同时,冲脉复还于心,有此现象。左疾为男,右疾为女。结合色诊:女腹如箕,色见三阴,丹田石门气海有青纹,随月份深浅,由大至细,由下而上。此外,胎女,母食欲强,动先右足而后重。男腹如釜,色见三阳,丹田石门气海有紫纹。母不思食,动先左足而前重。滑疾不散,胎必三月,但疾不散,五月可别。以脉息论:三个月的妊娠,脉的至数开始变化;三月多一至,四月多二至,五月以上多三至。有孕的脉的特征,是三部的脉至(波)有一线相连住。身虽有病,但无邪脉,亦为孕子,但脉下必有一线,方为有喜。左脉滑疾特甚,是重阳,是二个男胎;右脉滑疾特甚,是重阴,是二个女胎。重阳重阴的意思,指脉波旺上加旺。
还有宫外孕的脉,虽然有啄脉,流利滑大,但这样脉不调节,还一面出现不足的现象,而见涩脉。结合色诊:在瞳人处及眼下胞下黄黯色。同时人中向外侧左右翻。
还有:将产的脉,甚至离经,水下乃产。所谓离经,是离开了寸关尺的部位,而直上鱼际。
再谈谈胃溃疡的脉象:右关多见弦大。浮中沉三部,随着这种脉形的出现,可以定其上中下胃脘的病变。
               潮阳县人民医院院长钟少卿
脉象所反应的实,其意有二:一为正实,一为邪实。虚脉所反应的,是正虚。
脉象总以胃、根、神三者为最重要。胃是胃气,根是有根脚,神是脉的精神。三者不失,病虽垂危,犹为可治,三者一失,不论呈现何脉,总非佳兆。
有一种病,病势很危重,而脉反和缓如常脉,若经验不够的医者诊之,往往断为“无虞”!可是不旋踵而患者即告毙命。这是一种回光返照,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病例。当医生离开病家还未走远的时候,病人即死。若医生对临床诊脉无体会,那就要发生误会。这是属于应该舍脉而从症的例。
又有一种“外候”极危,而脉的胃、根、神三者均不失,或者独尺脉及踝中不歇,这是所谓树无叶而有根,有理由认为“垂死乃当更治”。所以这样的病例,每在投药之后,即可能转危为安。
脉的吉凶宜详为审辨,已如上述。而它与五行生克,犹为有关。在**,我曾诊过一例患肺结核的**,时值
农历十月(冬令),脉象洪大弦硬,绝无柔和的状态。我把我的诊断告诉她的
家属说:“今年可能会好些,到了明年夏至,病就会复发,那时便没有办法。”
家属很不高兴,请了很多医生治疗。第二年一交夏至,病势复发,经好几位
医生治疗,无效而死。我的诊断所依据的理由是:这**是肺病,十月冬令
属水。在水令出现了明年夏季火令的脉,如果脉象带柔和些,就是到了明夏
也还可以医治。为什么呢?肺属金,金畏火刑;脉象洪大属火,硬而无柔和
之象,为脾胃气行将告竭。倘使能够柔软些,柔软为土,土为万物之母,主
生气;则为脉有胃气。同时,土能生金,故尚可治。一方面,冬令应该呈现
石脉,而现在反现洪大而硬,是明明为火已刑金。这种真脏脉的出现,加上
明年夏令的季节,其火炽甚,克金更是厉害。而且胃气又竭,这样,何能幸
免!这是一个例。
还有另外一个病例。是 60 多岁的老翁,身体很胖,能够吃饭。因为近些
时饭吃得少些,胃口较差。他的儿子陪同他来请我诊察;脉象很沉,将见伏
象,又兼带有弦细,却没有丝毫的和缓之气。这时正当农历九月,我对他儿
子说:“这病交十月冬令必然会发肿,而不能治疗”。叫他趁早送回家乡去。
他儿子不大相信,以为这不过是少吃些饭的小毛病。我的根据是:李濒湖说
“沉潜水蓄阴经病”。果然一到十月,两脚发肿。他的儿子便带他回家,积极
治疗,终于死亡。诊脉而知本病的预后不良,是因为秋有冬脉,而又无和缓
之气,这表征胃气先匮,土不制水,而且水反侮土;加上胃纳不佳,所以知
道它的后果危殆。
梅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钟思潮
中医的切脉,对于头痛、胁痛、胃痛的测诊,却很准确。三部九侯的诊法,应该很好地体会。
同时,脉学必须贯穿五行的理论。五行反应在脉学上,应该不是玄谈;事实上,脏腑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如不联系起来,不贯穿五行,脉法就搞不通。而左右三部的脏腑配属也是有事实做根据的。比如说:弦为什么出在关上?并且左关脉弦,则为头痛口苦。这里面的理由就不简单。还有弦脉出现在右关,便有胃痛的征候,这不是木克土吗?讲脉学,必须运用五行的理论,这是一个证明。同时辨证论治的辩,也不能离开这个道理。
汕头专区人民医院林维镛
左寸浮主外邪,右寸浮主内伤。有一女人患紫斑病,病情好了很多。有一天我去查房,诊其脉:左寸人迎独浮大,但体温和脉搏的跳数都正常:T37. &P 88/m 。我说:这是感冒。这时正是下午,她父亲来探望她,我把病情告诉了他。并且说明因为此刻情况还正常,所以我未开给方药。到了半夜,患者即发冷发热,体温升至 39℃以上。她的出血症,刚刚才好,目前出发热外,还觉得心中不舒。但由于是失血病的患者,虽有表症,应该考虑到“不可汗”的问题,于是给予栀子豉汤,先降热;然后看具体情况如何,再考虑发汗。这时古书方法的灵活运用。
梅县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刘竹林
高血压脉象 不少的高血压病,是肝阳上升,由于是肝阳为病,所以泻肝凉肝的方药,为不可少。但是,所有的高血压病,是否都一概使用黄芩、赤芍、石决明、杜仲或马兜铃根(青木香)呢?有些高血压患者的脉,两尺脉象极虚,给他用上淮山药、山萸肉“六味”,在久用凉血泄肝的疗法失效时,换上这些方药便好很多。
高血压的脉,多数又见脉形洪大,但如果是由于脉管硬化的,必然兼见很显著的弦脉。故脉象又洪大又弦,我每每见到这样血管硬化的患者,便力戒他不要饮酒动怒。
孕脉脉波如何在指下冲过 孕脉,在脉书上和大家的意见,都讲少阴动甚;如珠走盘,;这方面我在临床中有些体会:女子受胎二月,有些人在尺脉部位,按重些即不来,随即冲过指下,而且有力,这便是怀孕的现象。
喉症的脉 春初白喉发生,脉象也提供了有利的鉴别方法。白喉脉象很少浮数,而见细滑带沉——大多数是这样。若遇到喉痛的病人,脉现浮洪而数,就要考虑是否为扁桃体炎。出现细滑的时候,那必须考虑到上述白喉的可能
湿温与热疟的脉 病人如果发热、头痛、厌食、体倦,类似感冒的倘脉现濡数,应该估计到湿温伤寒的方面。倘脉现弦数,应该设想到热疟的病候据脉选方比如流行性感冒,所需要和可以采用的方剂很多,荆防败毒散也好,九味羌活汤也好,以及银翘散、桑菊饮等也好。若遇脉现浮虚或兼有宿疾而体弱的病人,那就采用人参败毒散(这里只是举例),以达扶元驱邪的目的。
脉象反应一定的病情 下痢发热者危,下痢脉大者危;这是前人经验之谈,按之临床体会,确是如此。在遇到久痢患者有脉大现象时,应该做好思想准备,早为之计。因为这是古人所说的邪盛正衰为病进的征兆。关于疾病的诊断,预后的测量,许多方面都是要靠诊脉来做最后决定的。而且,许多病症,都有它一定的脉象出现。只要我们能够做到细意审察,病候是无可遁形的。
                隆丰东海公社卫生院 侯绍平
对于脉诊,主要是看有力无力。例如温病,口渴、呕恶、面赤,形
成手太阴足阳明热症,脉象浮洪,白虎汤里的石膏,可以重用至三四两。如果脉无力的话,那么白虎汤要加人参。如果脉浮而散,有虚脱的现象,就得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又比如胃府有热(肠有燥矢),唇焦干,舌苔黄而干燥,脉形虽然细,但若有力,仍当用承气汤,急下存津。同时,还有那出汗、口渴、发高热,和白虎汤见症相同的,而饮水不多,气色不光泽,带有暗涩,唇淡白,舌苔白润的,脉象浮软无力,这是气血俱虚,给予当归补血汤。我曾治一例,体温在 39.0℃左右,脉来浮大洪数,一息六至以上,本来这是一个热症,应当用凉药以解热,但是患者的右寸不洪,浮涩虚弱,“脉洪阳盛血应虚”,而右寸浮弱为气分不足,涩弱为营卫不和。因此本例是虚热症,处方用补气血之药而愈。所以我对脉诊的经验,认为最要紧的是有力无力,有力为阳,无力为阴。
感冒的脉一般当然是浮,但感冒也有沉脉的,则是表邪已经入里。②泄痢之脉不能洪大,水肿不宜见沉细的脉。③麻疹初起,脉象浮则多易治,适于清凉疏表;若初起脉沉,那便不好,症情是不顺的。④吐血患者若出现浮洪的脉,那么,血不能止;如果这时血是止了,而脉仍
洪,可以断定血仍未止,毕竟还是要出血的。
真寒假热     有一个病例姓徐的,年 50 岁,初患感冒,吃了很多凉药,仍有发热。我诊察他:脉搏无力。同时唇不红,舌白润,我说是气虚,是一种假热真寒。这是有好多医生会诊,讨论着偏于凉药的处方;我极力主张不要吃。我说:我订一张处方吧,用附子理中汤:附子用五钱,白术用四钱。这是热病用热药的例子。
如果脉象五部都好,只有左尺部脉浮而散,那有如树木无根,是一种危象。有一个病人,从乡下走了五里路来我诊所,我看他的尺脉出现浮散,没有结合四诊,我便预断他:过几天便要死。
有胃无胃 脉书上所说的有胃无胃,怎样去看?大家也讲了一些。我的意思是:按脉浮取是表,中取是胃,沉取是肾。脉弦“若不食者,是木来克土,必难治”。但是脉弦有胃亦毋须害怕。若无胃,则浮中沉都见弦,那就不好。

2# 沙发
发表于 2016-6-16 10:2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好,正在拜读
3# 板凳
发表于 2021-6-22 22:59 | 只看该作者
实用型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 08:3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