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56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问题求助] 【分享】简述重症肌无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4-16 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重症肌无力,主要是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介导的,细胞免疫依赖的,补体参与的,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阴性病人,是因为有抗体针对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的受体酪氨酸激酶。
   
    肌肉的运动,是由运动神经支配的。通常情况下,运动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并不做直接的接触,而是被充满了细胞外液的间隙隔开,这个间隙,就是通常所说的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当有神经冲动传来时,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前膜)是通过释放信使(乙酰胆碱)到接头间隙的细胞外液中,然后乙酰胆碱再与肌肉细胞膜(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而传递运动的信息,从而引起运动。打个比方,乙酰胆碱是运动神经送出的钥匙,而肌肉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就像门锁一样,只有用钥匙才能打开门锁,而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是由于体内产生了阻止或破坏钥匙(乙酰胆碱)与锁(乙酰胆碱受体)结合的物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酪氨酸激酶抗体),才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发生。
   
    本病的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呈波动性肌无力,常具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和晨轻暮重等特点。本病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8~20)/10万,患病率为50/10万。
   
    病因与发病机制
    正常的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T细胞可介导免疫耐受,以免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由B细胞在增生的胸腺中产生。重症肌无力患者中,胸腺几乎都有异常,10%~15%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胸腺瘤,约70%患者有胸腺肥大,淋巴滤泡增生。
   
    本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为:患者体内产生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补体参与下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应答,使80%的肌肉乙酰胆碱受体达到饱和,经由补体介导的细胞膜溶解作用使乙酰胆碱受体大量破坏,导致突触后膜传导障碍而产生肌无力。在80%~90%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抗体,而在其他肌无力中一般不易检出,因此对诊断本病有特征性意义。
   
    另外,在胸腺中已检到乙酰胆碱受体亚单位的mRNA,在正常和增生的胸腺中都能发现具有横纹并载有乙酰胆碱受体的“肌样细胞”,因此推测在一些特定的遗传素质的个体中,由于病毒或其他非特异性因子感染胸腺后,导致“肌样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构型发生变化,**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胸腺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促进T辅助细胞的分化,但长期过量合成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发生重症肌无力;终板乙酰胆碱受体抗原免疫原性的改变也是可能的诱发因素。
   
    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贫血和天疱疮等,也提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重症肌无力患者HLA基因型(B8、DR3、DQB1)的频率较高,提示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病理
    约70%成人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不退化,重量较正常人重,腺体有淋巴细胞增殖。约10%患者存在胸腺瘤。
   
    约50%病例肌肉内有淋巴细胞聚集,其周围有小坏死灶,但无周围血管受累。少数病例,尤其是无胸腺瘤的患者,有散在的肌纤维坏死,伴炎性细胞浸润。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病理改变明显,突触后膜皱褶丧失或减少,突触间隙加宽。在残余的突触皱褶中,用免疫化学方法可证实有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存在。

临床表现
    1、女性多于男性,任何年龄组均可发病。40岁前女性患者患病率为男性的2~3倍,中年以上发病的,则以男性居多,10岁以前发病者仅占10%;家族性病例少见。由于基因不同,中国人和其它亚洲人都比欧美人较多,且少年起病,以眼肌为主症状。
   
    患胸腺瘤者,主要是50~60岁的中老年男性患者。
   
    感染、精神创伤、过度疲劳、妊娠、分娩等可为诱因。有些药物(如奎宁、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青霉胺、心得安、苯妥英钠、四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使症状加剧,应避免使用。
   
    2、大多起病隐袭,首发症状多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如眼睑下垂、斜视和复视,重者眼球运动明显受限,甚至眼球固定,但瞳孔括约肌一般不受累,双侧眼症状多不对称。10岁以下小儿,眼肌受损较为常见。
   
    3、主要临床特征是受累肌肉呈病态疲劳,连续收缩后发生严重无力甚至瘫痪,经短期休息后又可好转;症状多于下午或傍晚劳累后加重,早晨或休息后减轻,呈现较规律的晨轻暮重波动性变化。
   
    受累肌肉常明显地局限于某一组,如眼肌、延髓肌和颈肌等。常因面肌、咽肌受累,表现面肌皱纹减少,表情动作困难,闭眼和示齿无力,连续咀嚼困难使进食常中断,以及构音障碍、饮水返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带鼻音。颈肌受损时,抬头困难。
   
    肢体无力很少单独出现,一般上肢重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
   
    4、呼吸肌、膈肌受累,可出现咳嗽无力、呼吸困难。重症者可因呼吸麻痹或继发性吸入性肺炎而死亡。
   
    心肌偶可受累,常引起突然死亡。一般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均不受累。
   
    5、患者如急骤发生延髓支配肌肉和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即为危象。
   
    发生危象后,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病人生命,危象是重症肌无力死亡的常见原因。肺部感染或手术(如胸腺切除术)可诱发危象,情绪波动和系统疾病可加重症状。
   
    临床分型
    1、Osserman分型,被国内外广泛采用,便于临床治疗分期和预后判断。
   
    I型:眼肌型(15~20%),仅眼肌受累。
   
    IIA型:轻度全身型(30%),进展缓慢,无危象,可合并眼肌受累,对药物敏感。
   
    IIB型:中度全身型(25%),骨骼肌和延髓部肌肉严重受累,但无危象,药物敏感性欠佳。
   
    III型:重症急进型(15%),症状危重,进展迅速,在数周至数月内达到高峰,有呼吸危象,药效差,胸腺瘤高发,常需做气管切开或借助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死亡率高。
   
    IV型:迟发重症型(10%),症状同III型,但从上述I型发展为IIA型、IIB型,经2年以上的进展期逐渐发展而来。
   
    Ⅴ型 肌萎缩型,即在起病半年内即开始肌萎缩。
   
    2、重症肌无力的其他分型
   
    ⑴青少年型和成人型:重症肌无力常见于20~40岁。85%~90%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可发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单纯眼肌型发现率为50~60%。抗体阴性患者多于青春期前出现症状,其临床表现及免疫治疗反应与阳性者无不同。
   
    ⑵新生儿重症肌无力:约有12%重症肌无力母亲的新生儿有吸吮困难、哭声无力、肢体瘫痪,特别是呼吸功能不全的典型症状。生后48小时内出现症状,持续数日至数周,症状逐步改善,直至完全消失。母亲、患儿都能发现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症状随抗体滴度降低而消失。
   
    血浆置换可用于治疗严重呼吸功能不全患儿,呼吸机支持和营养也是治疗关键。
   
    ⑶先天性重症肌无力:少见,但症状严重。新生儿期通常无症状,婴儿期主要表现眼肌麻痹和肢体无力,有家族史。
   
    先天性重症肌无力症有很多种,包括缺乏乙酰胆碱、神经-肌肉接头处、以及受体的病理。患者都没有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已知乙酰胆碱受体亚单位的24种突变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造成终板乙酰胆碱受体严重缺失。
   
    抗胆碱酯酶药物可能有效。
   
    ⑷药源性重症肌无力:可发生在用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类风湿关节炎和硬皮病的患者。临床症状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与成人型重症肌无力相似,停药后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
    1、血、尿和脑脊液常规检查均正常。
   
    2、胸部电脑断层扫描可发现胸腺瘤,常见于年龄大于40岁患者。
   
    3、神经重复频率**检查:常规检查分别用低频(2~3Hz和5Hz)和高频(10Hz以上)重复**尺神经、腋神经或面神经,如出现动作电位波幅递减10%以上为阳性。约80%重症肌无力患者于低频**时出现阳性反应。应在停用新斯的明24小时后检查,否则可出现假阴性。
   
    4、疲劳试验(Jolly试验):受累肌肉重复活动后,肌无力明显加重。
   
    5、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检测: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检测阳性率为85%~90%。一般无假阳性。
   
    高滴度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支持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但正常滴度也不能排除诊断,一些眼肌型、胸腺瘤切除后缓解期患者,甚至有严重症状者可能测不出抗体,抗体滴度与临床症状不一致。而临床完全缓解的患者,其抗体滴度也可能很高。其特异性可达99%以上,敏感性为88%。
   
    肌纤蛋白(如肌凝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抗体可见于85%胸腺瘤患者,是某些胸腺瘤的最早表现。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甲状腺抗体也较正常者多见。
   
    6、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①新斯的明试验:新斯的明1~2毫克肌注,20分钟后肌力改善为阳性,可持续2小时,因其所需时间较长,主要用于对肢体、呼吸肌的评估;可同时肌注阿托品0.4毫克以对抗新斯的明的毒蕈碱样反应;
   
    ②腾喜龙试验:腾喜龙10毫克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毫升,起始量2毫克静注,以后15秒加3毫克,另15秒加5毫克至总量10毫克。30秒内观察肌力的改善,并持续数分钟,症状迅速缓解为阳性。由于见效快,该药主要用于眼肌和其他头部肌肉的评估。
   
    诊断及鉴别诊断
    1、根据病变主要侵犯骨骼肌,症状呈波动性,以及晨轻暮重的特点,诊断不难。必要时,可通过疲劳试验、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神经重复频率**检查、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检测等检查辅助诊断。
   
    2、临床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⑴伴有口咽、肢体肌无力的疾病(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肌萎缩侧索硬化、神经症或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引起的肌无力;其他原因引起的眼肌麻痹。
   
    另外,眼肌痉挛偶见伴有轻度眼肌肌无力,但其眼睑闭合力弱,涉及上、下睑。
   
    ⑵Lambert-Eaton综合征:也称肌无力综合征,症状与重症肌无力类似,但多见于男性,约2/3伴发癌肿,尤以肺癌常见,而重症肌无力以女性患者居多,多伴发其他自身免疫疾病。
   
    另外,Lambert-Eaton综合征下肢症状重,颅神经支配肌受累轻或无,疲劳试验显示患肌休息后肌力减退,短暂用力后增强,持续收缩后又呈病态疲劳,而重症肌无力患者休息后症状减轻;
   
    同时,Lambert-Eaton综合征患者电**试验,低频使动作电位下降,高频使动作电位升高;而重症肌无力低频和高频均使动作电位降低10%以上。
   
    ⑶肉毒杆菌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蛇咬伤所引起的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用新斯的明,或腾喜龙后临床症状也会改善,但这些疾病都有明确的病史,有助于鉴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17: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