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6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肺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4-8-7 1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单肺通气时间 -- 低氧血症的预防问题:
单侧肺通气较两侧肺通气量减少22%,SpO2下降1.2~3.6%,造成低氧血症,其机制为:
1、 通气侧肺VA/Q比值异常。
侧卧位受重力影响下肺部血流多,纵隔和心脏重力压迫,加之膈肌上升,肺顺应性受影响,通气量减少,形成通气不足,血流偏多,VA/Q<0.8,通气不足发生肺小叶不张,残气量减少,PaO2下降。
2、 非通气侧或开胸侧肺泡通气少或无通气而萎陷,而肺血流未相应改变(减少)。
随时间推移,流经无通气肺的血流无氧供吸收,PaO2下降,未氧合血进入循环,造成静脉学掺杂,肺内分流(Qs/Qt)增加。肺泡低氧产生HPV,使非通气侧血流减少转向通气侧而使静脉血掺杂减少,保持通气与血流比例尚可正常。
吸入麻醉药、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肺血管扩张药或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均有抑制HPV作用,使HPV反应时间延长甚至历时1小时以上,而使肺内分流增加伴低氧。(临床上有时发现当全侧肺切除或一侧肺动脉结扎后PaO2可迅速升高,Qs/Qt比值及A-aDO2显著改善)。
有关HPV是人体肺因急性低氧产生一种代偿性保护机制,但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HPV的体液机制有重要意义。低氧(主要是肺低氧)直接与间接地作用于肺组织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其合成与释放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肺动脉收缩,肺血管阻力增加,即HPV,这一机制对降低单肺麻醉低氧血症,提高麻醉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体液机制对HPV影响(参考)。
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发生抗率较高达 20% 或更多,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单肺通气时间应作一些限制,认为单肺通气 40 ~ 50 分钟后应行双肺通气 3 ~ 5 分钟以防低氧 血症的发生。随着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这一自身调节控制的深入了解和各种即时性的血氧监测仪器的广泛应用,单肺通气时限已无必要作出规定。我院 200 多例肺手术,从进胸 -- 术 比膨肺拔管,手中除应术者要求膨肺以检查残端或修补处有无漏气而作过 2 ~ 3 次双肺通气外 多数均为单肺通气下完成手术全过程,时间一般为 2 ~ 3 小时,最长达 6+h 、 SPO2 监测无低氧血症发生。主要做注意了以下几点:
1 足够的潮气量 -- 接近双肺通气时的澎气量和较块的呼吸频率 -- 相当于双肺通气时的 频率,使通气侧肺膨胀完全,不致产生局限性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而降低 V/Q 比值。
2 提高吸入气氧浓度,甚至吸入纯氧,以提高通气侧肺动脉血氧分压更多地接受非通气侧 肺氧氧性肺血管收缩而转移过来的血流。
3 保持充分的肌松,使下侧肺及胸壁顺应性增大,以便通气侧肺内压、气道压不致过高而减少血流。
4 保持通气侧肺管腔和气道通畅,有分泌物应及时吸除。
5 不滥用血管活性药物。
6 持续监测 SPO2 , 若出现下降, 可在非通气侧肺加用高频喷射通气或使用持续呼吸道正压 (CPAP)5 ~ 10CmH2O 纯氧吹入,使术侧肺不完全塌陷,改善残气中氧浓度,有效地减少肺内分流,从而迅速纠正低氧。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wgdzxm+1感谢参与,期待您的精彩!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07-9-20 22:07 | 只看该作者
哪儿摘抄的吧
3# 板凳
发表于 2007-9-20 22:5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参与,期待您的精彩!
4
发表于 2007-12-1 21:39 | 只看该作者
: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07: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