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楼主: 白发三千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火神派是中医学界一个时代的错误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7-11-5 11:01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5 08:30
温病学派一提到大黄与芒硝时,就脸色大变,吓到手软而不敢使用
--------------------------------------你纯 ...

仲景的大小承气汤,简单效宏,是最有效的方剂。

温病派发明什么增液承气汤等等,本末倒置,画蛇添足,对于大的疾病没有用处。

攻下派吴又可认识的最深:他说:“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

白话一点就是,有邪就尽快用仲景承气汤,什么等到大便干结了再用,或者等

看到干结了,用什么滋阴补液法 ,导赤法 + 承气汤,完全是错误的。

因为

“血液为热所搏,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医之咎也。

况多有溏粪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或如藕泥,临死不结者。

但得秽恶一去,邪毒从此而消,脉证从此而退,岂徒孜孜粪结而后行哉”

这就是吴又可高明的地方,用仲景攻下法去掉邪毒,抓主要矛盾,邪去自正一切平安。

吴又可因为知道,仲景承气汤的宏效,

所以在瘟疫最厉害的时候,舌头发黑,只用仲景的承气汤可救。

温病派画蛇添足,虽然漂亮,但是没有用处。

中医治疗发热应该是麻黄把皮毛的表打开,再用生石膏把肺里面的火散掉

防止肺瘘的发生,

温病怕只知道清热,一看热加深了,没有别的办法,就猛量加石膏

本末倒置 ,应该大剂量麻黄桂枝解表

表里双解,邪自去。这就是中医高明的地方,也就是邪从哪里来,就让他从哪里去。

清瘟败毒饮用来治疗瘟疫热毒,本身就是错误的,温病派根本连《瘟疫论》都没有理解

瘟疫论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白话一点:中医没有特定疫苗,所谓的清热,都是治标,邪在热永远也在,

邪去热自去,怎么去邪,就是解表和攻下,

《经》曰∶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

白话延伸一点也就是 在表一定要解表,在胃一定要攻下。

在瘟疫里已经讲的很清楚,什么时候用石膏,

只有在病毒由膜原将出表的时候,可以用石膏为主的白虎汤

如果病毒还在膜原,这时候用石膏越多自能伤胃气越大,瘟疫越来越深

治疗瘟疫,只能初期用 达原饮,把病毒驱离膜源

如果瘟疫病毒到了表层,用伤寒论白虎汤

如果瘟疫继续发展,到了胃,就必须大黄攻下,再大剂量攻下

如果瘟疫发展到最后,舌苔发黑,只有仲景的承气汤可以挽救。

这就是瘟疫最完美的治疗方案。

吴又可,是经方派的传承者,所以他才会强调,清热败毒是治不好瘟疫的,只会越来越重

只有利用人的防御系统,把病毒排出去,人才会康复,这就是中医最高名的地方,借助人体自身。

从寒疫到瘟疫,所有的治疗技术,都脱胎于伤寒论

伤寒论是无所不包的平台,一定要贯彻正统的伤寒论,中医才能正本清源,大的发展。



152
发表于 2017-11-5 21:1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您好请教你一下:
       1:  您发表的吴茱萸汤神效一得,用的是寒凉药吗?为什么有神效?
        2:该帖火神派是中医学界一个时代的错误,是你个人的认知问题。你认为对的不一定对,你认为错的可能对。理由,回看你发帖的内容。
         3:假如,热性病证,用温热药,寒性病证,用寒凉药或热性病证,用寒凉药,寒性病证,用温热药,那个符合用中药药的原则?请您解释。
           4:以上会员朋友凡是未按楼主帖子内容回复,均为违背主题但也包括楼主本人。   
153
发表于 2017-11-5 23:13 | 只看该作者
温病派发明什么增液承气汤等等,本末倒置,画蛇添足,对于大的疾病没有用处。

攻下派吴又可认识的最深:他说:“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

白话一点就是,有邪就尽快用仲景承气汤,什么等到大便干结了再用,或者等

看到干结了,用什么滋阴补液法 ,导赤法 + 承气汤,完全是错误的。

因为“血液为热所搏,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医之咎也。

况多有溏粪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或如藕泥,临死不结者。

但得秽恶一去,邪毒从此而消,脉证从此而退,岂徒孜孜粪结而后行哉”

这就是吴又可高明的地方,用仲景攻下法去掉邪毒,抓主要矛盾,邪去自正一切平安。

吴又可因为知道,仲景承气汤的宏效,

所以在瘟疫最厉害的时候,舌头发黑,只用仲景的承气汤可救。

温病派承气汤画蛇添足,虽然画的漂亮,但是没有用处。



154
发表于 2017-11-5 23:17 | 只看该作者
温病,尤其是瘟疫,清热是治不好的。

什么清瘟败毒散,什么加石膏,加的再多都是白搭。

如果病毒还在膜原,这时候用石膏越多自能伤胃气越大,瘟疫越来越深。

除非有疫苗,否则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处理,

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统(汗,吐,下)这就是中医高明的地方。

治疗温病,就是最厉害的温病(非典),根本不在于用清热

清热是治标,对于一般热病,也可能越治越重,

对于厉害变化极快的传染病,完全是在浪费危机的生命。

温病派的清瘟败毒散,用清热治疗瘟疫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清热的时候+石膏,想退热,而不顾病毒在不在表,更是一个错误的决断

完全是一个错误的方剂,温病派连《瘟疫论》都没有学好,

只有利用人的抵抗力把病毒排出去,才是唯一的正路,这就是治本。

瘟疫论之所以有效,他就是基于伤寒论的基础,而不是不顾根本,颠倒主次。




155
发表于 2017-11-6 10:56 | 只看该作者
地分南北,年有四季,人有男女老幼妇孺,病有轻重缓急,辨证施治,各有所长。支持学术争论,不要互相攻击,此乃学术界一大劣习。
156
发表于 2017-11-8 09:17 | 只看该作者
a159123 发表于 2017-11-5 21:11
楼主您好请教你一下:
       1:  您发表的吴茱萸汤神效一得,用的是寒凉药吗?为什么有神效?
         ...

中医治法有八,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一法也不可偏废。中医注重辨证论治。你们根本没有仔细看主题。我不是反对温阳一法,我反对的是现在一些所谓的”火神派“不管什么病都胡乱诊断为虚寒。我发表的”吴茱萸汤神效一得“是为了告诉火神们,只有这样的脉证才能诊断为虚寒,才能用温阳。
157
发表于 2017-11-8 09: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白发三千尺 于 2017-11-8 09:51 编辑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5 23:17
温病,尤其是瘟疫,清热是治不好的。

什么清瘟败毒散,什么加石膏,加的再多都是白搭。

你知道清温败毒饮在医学史上的地位吗?你搜素一下清温败毒饮在历史上大疫流行时是怎样力挽狂澜的,再来胡说。
158
发表于 2017-11-8 09:43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5 23:13
温病派发明什么增液承气汤等等,本末倒置,画蛇添足,对于大的疾病没有用处。

攻下派吴又可认识的最深: ...

我要是不和你讨论吧,你还理由一大堆,我要是和你讨论吧,又不知有哪里开始?因为要从根本上讨论,就离不开《伤寒论》,离不开《温热论》《温病条辨》《湿热病篇》,从根上讨论,内容太多。建议你先学习一下《伤寒论》禁汗,禁下的条文,然后在谈麻黄桂枝,再谈解表,再谈承气汤,再谈攻下。那些温病大家都是《伤寒》高手,如果用伤寒论上的方子能统治温病,他们何苦那么费劲?
159
发表于 2017-11-8 10:07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09:30
你知道清温败毒饮在医学史上的地位吗?你搜素一下清温败毒饮在历史上大疫流行时是怎样力挽狂澜的,再来胡 ...

白发三千尺 。你修改帖子干什么

你刚才的帖子,不是写了 清瘟败毒饮 是吴又可发明的,

不是说打了倡导伤寒论者一耳光吗,怎么马上又改了,到底打了谁?

清瘟败毒饮 ,是清代余霖所制。

温病派连《瘟疫论》都没有学会,连吴又可是谁都不知道

连吴又可发明了什么理论,什么方药都没有搞清楚,只会颠倒黑白

吴又可是坚定的伤寒论继承者,他是治本的大家,

清瘟败毒饮是清代余霖综合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而组方

吴又可已经反复强调了,瘟疫只能治本,不能治标

吴又可具体提及了, 黄连解毒汤,黄连泻心汤都不能用,因为这些都不是治本,都不是疫苗

瘟疫病毒只要在,热就不会退,只有利用汗吐下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才能把瘟疫病毒排除

温病派只颠倒主次,不顾根本,只有贯彻正统的伤寒论,才是中医正道。

160
发表于 2017-11-8 10:11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09:43
我要是不和你讨论吧,你还理由一大堆,我要是和你讨论吧,又不知有哪里开始?因为要从根本上讨论,就离不 ...

温病派从根上,就错了

温病派从攻下派吴又可《瘟疫论》那里,受了启发,发明了温病学

吴又可的《
瘟疫论》,是针对急性高热传染病,也就是非典

不是针对一般的疾病,如果用治疗瘟疫的思路,

来理解处理一般的疾病,那完全是偏离主题。

正因为温病派,后来发现根本没有办法用 《瘟疫论》里面的

戾气(非典病毒)从口鼻入,引发急性传染,来解释所有问题,

因为忽略了通常的治病因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

所以 又开始从 伤寒论的角度,来填补自己

因为伤寒论,已经完全覆盖所有的面,温病派 只能来偏离主题,

颠倒主次,来保护自己。

从 清朝开始,到民国 ,温病派的疗效,一天比一天差,

所以才有了 中医是骗子的论断,

只有恢复正统伤寒论才是中医的正道!

161
发表于 2017-11-8 10:33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09:17
中医治法有八,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一法也不可偏废。中医注重辨证论治。你们根本没有仔细看 ...

中医不能见病治病,头痛治头,脚痛治脚,那不是长期疗效

因为人是一个整体,你整体病,局部才会有表现。

中医要的是疗效,而且是大的疗效,不从根本整体出发,哪来大的疗效。

伤寒论之所以可以,任何疾病都可以治疗,就是因为他没有偏离人的根本

一部伤寒论,113方,使用桂枝者43方,干姜24方,附子34方,

温通阳气之剂占总方的百分之七十强。

张仲景医圣的着眼点、立足点,全在卫护元阳上下功夫,

扶阳为根本,八法不可废,这就是中医的正道。

急则救标,缓则治本,

好的中医,任何时候,都不会去伤害人的根本,也就是阳,也就是正气。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只有保护正气,维护正气,才是中医的根本出发点。



162
发表于 2017-11-8 10:53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8 10:11
温病派从根上,就错了

温病派从攻下派吴又可《瘟疫论》那里,受了启发,发明了温病学

我让你看看《伤寒论》哪些情况忌发汗,哪些情况忌泻下。再看看《伤寒论》第六条,温病的治疗禁忌,然后再看看返回头来看看温病学是怎样兴起的?咱们都是搞专业的,不要空谈大话。没有接触过非典,没有战斗在抗非典第一线就高谈阔论,一是不尊重学术,二是对牺牲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亵渎。你这么能耐怎么不去前线抗非典?无聊!
163
发表于 2017-11-8 10:59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8 10:33
中医不能见病治病,头痛治头,脚痛治脚,那不是长期疗效

因为人是一个整体,你整体病,局部才会有表现 ...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曾经提醒你看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右归饮的方药组成。你看看是阳重要还是阴重要?做学术的,搞专业的切记空洞的高谈阔论。你搞几个病理谈谈理法方药比高谈阔论强。
164
发表于 2017-11-8 11:25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10:53
我让你看看《伤寒论》哪些情况忌发汗,哪些情况忌泻下。再看看《伤寒论》第六条,温病的治疗禁忌,然后再 ...

***6作为出品方有一部电影叫做《大明劫》,讲的是明朝的瘟疫,在片尾:

有一段中英文文字,上面写的是,吴又可的达原饮对中国的非典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先有了瘟疫论,然后才有了温病学,

温病学最大的问题,就是借用《瘟疫论》的戾气理论,来处理理解一般疾病

而忽略了六淫的致病因素

瘟疫论所有的技术理论脱胎并继承于《伤寒论》

吴又可从技术上说是攻下派

从理论上说吴又可是经方派

只要是一个良心的医生,他研究医学,就不会颠倒主次,

如果只知道清热,不顾及什么原因造成的,对病人尤其是急性传染病完全是危及生命

只有正本清源,不颠倒主次,中医才有疗效,才不会险症百出。


165
发表于 2017-11-8 11:30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5 23:17
温病,尤其是瘟疫,清热是治不好的。

什么清瘟败毒散,什么加石膏,加的再多都是白搭。

温病,尤其是瘟疫,清热是治不好的。

---------------------------------------------------------------无知者无畏,真是胡说八道不犯罪就可以满嘴里跑火车了。
166
发表于 2017-11-8 11:32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10:59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曾经提醒你看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右归饮的方药组成。你看看是阳重要还 ...

温病派颠倒主次,对于大的疾病是危险的

对于大的疾病,医生一定要时刻清醒,不能治标清热,只能治本

伤寒论共397法,高度概括就是两***:保胃气以救肾气,救肾气以保胃气之法,

伤寒论,强调的是保护两本,先天之本,后天之本

伤寒论之所以可以,任何疾病都可以治疗,就是因为他没有偏离人的根本

一个人只有先天之本(肾气),后天之本(胃气)都充足,这个人才会健康。

先天的元阳通过元气遍布全身,这个人才不会生病,阳气一处不到就是病。

在大的疾病面前,不能治标,只有治本,才是长久稳定之道。



167
发表于 2017-11-8 11:35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11:30
温病,尤其是瘟疫,清热是治不好的。

------------------------------------------------------------ ...

温病学连《瘟疫论》都没有继承好,

非典来了,还是靠《瘟疫论》达原饮+ 辨证施治,才挽救了很多中医病例。

瘟疫论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白话一点:中医没有特定疫苗,所谓的清热,都是治标,邪在热永远也在,

邪去热自去,怎么去邪,就是解表和攻下,

只有利用人的防御系统,把病毒排出去,人才会康复,这就是中医最高名的地方,借助人体自身。

168
发表于 2017-11-8 11:43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8 11:25
***6作为出品方有一部电影叫做《大明劫》,讲的是明朝的瘟疫,在片尾:

有一段中英文文字,上面写的 ...

我就知道你不会从正面解释《伤寒论》的汗法禁忌,下法禁忌,和第六条的温病治疗禁忌。你一再攻击温病学说,你知道什么叫温病?温病包括哪些方面的疾病?温病有哪些辨证论治体系?你说温病从根上就错了,你说说温病治疗原则的根儿是什么?我让你看看温病学上有多少承气汤,你看了吗?你攻击温病学用药轻灵,我告诉你有一个治疗原则叫”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你避而不谈。你知道什么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吗?你就是。
169
发表于 2017-11-8 11:47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8 11:35
温病学连《瘟疫论》都没有继承好,

非典来了,还是靠《瘟疫论》达原饮+ 辨证施治,才挽救了很多中医病 ...

《瘟疫论》就是温病学的专著,,达原饮就是温病学的方剂,你到底是支持温病学还是攻击温病学?
170
发表于 2017-11-8 11:47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11:43
我就知道你不会从正面解释《伤寒论》的汗法禁忌,下法禁忌,和第六条的温病治疗禁忌。你一再攻击温病学说 ...

温病派,医不好病,药不死人,用轻灵来当借口掩盖疗效

用中医名家姜春华(1908~1992年)先生对叶天士尖锐的批评,可以概括

他说:“我们看清代许多名医医案,治疗温病(包括湿温)险证百出,

令人惊心动魄,其效果之所以不佳,正是受此老之教,清淡如儿戏。”

鲁迅发现了温病派最大特点,故弄玄虚,所以在 父亲的病 名篇里面,

对浙江温病创始人叶天士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示描写。

现在的温病派,如果还是和过去一样,

还是只能是鲁迅说的有意,无意的骗子。


温病派发明什么增液承气汤等等,本末倒置,画蛇添足,对于大的疾病没有用处。

攻下派吴又可认识的最深:他说:“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

白话一点就是,有邪就尽快用仲景承气汤,什么等到大便干结了再用,或者等

看到干结了,用什么滋阴补液法 ,导赤法 + 承气汤,完全是错误的。

这就是吴又可高明的地方,用仲景攻下法去掉邪毒,抓主要矛盾,邪去自正一切平安。

吴又可因为知道,仲景承气汤的宏效,

所以在瘟疫最厉害的时候,舌头发黑,只用仲景的承气汤可救。

温病派承气汤画蛇添足,虽然画的漂亮,但是没有用处。



171
发表于 2017-11-8 11:50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8 11:32
温病派颠倒主次,对于大的疾病是危险的

对于大的疾病,医生一定要时刻清醒,不能治标清热,只能治本

避实就虚一直是你在这个主题下的态度。请你分析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右归饮的方药组成的意义。
172
发表于 2017-11-8 11:50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11:47
《瘟疫论》就是温病学的专著,,达原饮就是温病学的方剂,你到底是支持温病学还是攻击温病学?

吴又可是《伤寒论》经方派,不是温病派,

吴又可《瘟疫论》序一,里面详细记述了,

吴又可所有的技术和理论,脱胎于《伤寒论》,

他是对《伤寒论》里面关于瘟疫方面做了一个总结合

添加自己的心得,发明了一个专科《瘟疫论》,

《瘟疫论》只是《伤寒论》的一个专科集成和心得添加。


在吴又可《瘟疫论》的序一,吴又可的孙子做了详细解读,

他的原文很长,白话一点精简一些,他是说:

瘟疫,这种疾病,仲景有很多有效治疗的方剂和治疗方式,

然后他具体列举了很多,说为什么仲景不发明瘟疫这个词,

因为仲景的伤寒论,是一个全科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方剂,

他的承载面更广,不是专门针对瘟疫这一种病的,

而且,过去的人,言简意赅,详于辨证,而不详于立名,想要人从证上细辨,

则不必于名上区别,所以仲景伤寒论在瘟疫治疗上没有任何失误。

然后,又列举了后来专门研究瘟疫的人的一些方子,这些人都没有发明瘟疫这个词

到了吴又可,侥幸把前人的知识汇总了,加上自己的心得

专门成立《瘟疫论》这一专区。

希望后来的医者,都要详细辩证,不要只看书

如果用《瘟疫论》,能造福社会,减少瘟疫死亡,将是太好了。


从上面可以看出,吴又可是《伤寒论》经方派的传承者,不是温病派。



吴又可 和 温病派的区别:

温病派,诞生于清朝时浙江杭州,绍兴,创始人是叶天士

叶天士治温病不仅用大黄非常谨慎,就是其他苦寒药,也反复告诫,不可轻投

我们再看他的《临证指南医案》,温、暑、湿温、燥、疫诸门所有医案,竟无一例用大黄者。

正是因为叶氏治疗温病用药轻淡,即当用大黄等苦寒药时也不用,

所以遭致中医名家姜春华(1908~1992年)先生尖锐的批评,

他说:“我们看清代许多名医医案,治疗温病(包括湿温)险证百出,令人惊心动魄,

其效果之所以不佳,正是受此老之教,清淡如儿戏。”

对于非典,吴又可会在初期会“达原饮”+大剂量大黄攻下,再大剂量攻下,直到热退。

实际,在非典中,广东中医就是采用这种办法,来[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非典高热。

吴又可是激烈的,不是清淡无为的,

这就是吴又可 和 温病派的区别。
173
发表于 2017-11-8 11:52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8 11:47
温病派,医不好病,药不死人,用轻灵来当借口掩盖疗效

用中医名家姜春华(1908~1992年)先生对叶天士尖 ...

说正题,别大喊大叫转移话题。
174
发表于 2017-11-8 11:54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8 11:50
吴又可是《伤寒论》经方派,不是温病派,

吴又可《瘟疫论》序一,里面详细记述了,

你嘴里的温病派只是你自己的温病派。你买本《温病学》看看吧。不然我还真是和鬼讨论了。
175
发表于 2017-11-8 11:55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8 11:50
吴又可是《伤寒论》经方派,不是温病派,

吴又可《瘟疫论》序一,里面详细记述了,

我去上班了,你继续研究吧。
176
发表于 2017-11-8 12:57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11:52
说正题,别大喊大叫转移话题。

金匮肾气丸对于初期阳虚是适用的

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右归饮,都是错误的,

偶尔用还可以,一旦常用,对人有不可避免的伤害,或者兹腻或者败中等等

阴阳平衡理论误区的根源,就在于朱丹溪的滋阴论、张景岳的折中派。

朱丹溪创进了“阳有余阴不足论”,

张景岳把阴阳错误理解成平起平坐的关系。

《内经》讲“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只有当你的阳气处于一个固秘(饱满)的状态下的时候,才能达到阴平阳秘

阴阳是浑然一体的,阳为主导。其不平衡是阳虚造成的,

只有助阳,即阳旺以后,阴阳自然就平和了。

阴阳的重要性就在于阳密,只有当人身的阳气处于茂密的状态下,

真火才能潜藏到水中,命根永固,健康长寿

滋阴派的阴虚火旺,都是浮阳外越,而不是阴虚,

张景岳则是个折中派,强调了“阳虚多寒,宜补而兼温;阴虚有热,宜补而兼清。”

试想脾阳虚的发热(气虚发热)怎么可以用“清热滋阴”

阳伤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

所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可忘;

如果只是阳伤,一般的高血压,糖尿病病可以用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主要从三阳经的那个阳的方面来敛,不是大量添水,

阴阳的不平衡,就是由阳虚造成的,阳永远是主导,因为阳虚才造成不平衡。

所以还是要助阳,你把阳虚扶得差不多了,阳旺了以后,阴阳自然就平衡了 。

如果你得了初期糖尿病,初期糖尿病可以用 金匮肾气丸 ,但是

但是对于重病的患者 ,他的元阳,已经亏损,进入残局了

这个时候他面临的阴寒,是层层冰山,不是一般情况,只有大剂量的四逆汤给他们元阳

也就是大的疾病救阳为主。




177
发表于 2017-11-8 13:00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11:54
你嘴里的温病派只是你自己的温病派。你买本《温病学》看看吧。不然我还真是和鬼讨论了。

温病派就是这个特点,医不好病,药不死人。

不管多大的疾病,都用一些寒凉,轻柔的药(美其名曰用药轻、灵、巧……)

不顾病人根本,让疾病慢慢加重,最甚至后死亡。

温病派创始人叶天士连大黄都当用不用,美其名曰:轻灵治病,

被人讥笑为:轻灵如儿戏

病有轻重缓急 ,一般的病人,可以缓缓为补

但是对于大的疾病,如果还是缓缓为补那是在草菅人命

大的疾病,往往有大的损伤,这时候要照顾根本,也就是元阳元气

一个人的病有多重,对应的药就有多重,一句话,有故无损亦无损。

保肾气 ,保胃气,中医只有保护好两本,才是根本出发点。


178
发表于 2017-11-8 16:14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11:55
我去上班了,你继续研究吧。

要是从学校的教材里,能看明白温病派才怪,

学校里培养出学生,都是一些学院派,只会照葫芦画瓢,浅薄无知,不识根本

温病派,连《瘟疫论》都没有学好,只会颠倒主次,以为清热就能解决瘟疫问题

《瘟疫论》已经反复强调,只能依靠只有利用人自身的免疫系统(汗、吐、下),

把病毒排出去热病才会好,清热的药都是治标,解决不了瘟疫,他不是疫苗,邪在热永在。

西医有疫苗,有免疫血清,有达菲,

但是我们中医看的更高:

借助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汗、吐、下)把病毒排除,这是最高明的。

《伤寒论》对热病不仅用六经来归纳分析证候,辨别其性质与转归,

而且具体提出汗、吐、下排泄毒素的方法,

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热病治则。

只有立足伤寒论才有大的疗效。

学校里培养出的学生,都是学院派,浅薄无知,不识根本,

只有贯彻正统的伤寒论,中医才不会颠倒主次。

179
发表于 2017-11-8 18:17 | 只看该作者
白发三千尺 发表于 2017-11-8 11:50
避实就虚一直是你在这个主题下的态度。请你分析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右归饮的方药组成的意义 ...

张景岳左归丸,左归饮是错误的,

真阴不足是指虚火时炎,这个时候,虚火都是水浅不养龙(阴不抱阳),

用大剂量引火汤就可以

如果阴损及阳,就会变成水寒不养龙(阴损及阳)

以引火汤加油桂,温脏敛阳、引火归原

附子偏于阳气,而肉桂独入血分,故引火归原只用肉桂,

而不用附子。以肉桂为响导。


张景岳右归丸,右归饮救急没用,救病也是错误的

阳虚之人,多属元气衰,无论发何疾病,多是阴邪造成的,

阴愈盛而阳愈消,每每酿出真阳外越之证,

四逆汤,而加以参、归、熟地,羁绊附子回阳之力,亦不见效。

甘温固元,是用干姜、附子、甘草,

不是人参、黄芪、白术,

运用附子关键在单刀直入,不夹阴药,这是才不会掣肘

许多医家在用附子时经常夹以人参、熟地、白术等药,只能是掣肘


朱丹溪创进了“阳有余阴不足论”,已经是错论,

他首先就把《黄帝内经》的宗旨给悖离了

张景岳是折中派,改进了一下,把阴阳错误理解成平起平坐的关系。

《黄帝内经》“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才是根本

人之生机以阳为主,人要是没有了阳气主导,就是死阴,

阳气是立命之本,永远是阳主导下的阴阳平衡,所以说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阴阳是浑然一体的,阳为主导。其不平衡是阳虚造成的,

只有助阳,即阳旺以后,阴阳自然就平和了。

阴阳的重要性就在于阳密,只有当人身的阳气处于茂密的状态下,

真火才能潜藏到水中,命根永固,健康长寿。


金匮肾气丸,主要从三阳经的那个阳的方面来敛,不是大量添水,

阴阳的不平衡,就是由阳虚造成的,阳永远是主导,因为阳虚才造成不平衡,

所以还是要助阳,你把阳虚扶得差不多了,阳旺了以后,阴阳自然就平衡了 。

金匮肾气丸才是初期阳虚最正宗的选择。


180
发表于 2017-11-8 19:43 | 只看该作者
桃李成溪 发表于 2017-11-8 10:07
白发三千尺 。你修改帖子干什么

你刚才的帖子,不是写了 清瘟败毒饮 是吴又可发明的,

温病学派,就只会清瘟败毒散,使劲加石膏

你加再多的石膏,都没有用

温病学派,连什么是瘟疫病毒(戾气)都不知道

《瘟疫论》已经证明怎么治疗瘟疫,

温病派还在原地踏步,只会清热

《瘟疫论》已经告知,只能治本,依靠自身的免疫力(汗,吐,下)

如果病毒还在膜原,这时候用石膏越多自能伤胃气越大,瘟疫越来越深

治疗瘟疫,只能初期用 达原饮,把病毒驱离膜源

如果瘟疫病毒到了表层,用《伤寒论》白虎汤

如果瘟疫继续发展,到了胃,就必须大黄攻下,再大剂量攻下

如果瘟疫发展到最后,舌苔发黑,只有仲景的承气汤可以挽救。

这就是瘟疫最完美的治疗方案。

吴又可,是经方派的传承者,所以他才会强调,清热败毒是治不好瘟疫的,只会越来越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15:4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