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重在辨病、辨证相结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6 1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医治疗小儿咳嗽,重在辨病、辨证相结合
原创 2016  任现志 村医之家
咳嗽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及秋冬季节交替时发病率较高。西医学将咳嗽作为“症状”来讲述,即咳嗽是很多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所以针对咳嗽的治疗主要包括对因及对症治疗。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对咳嗽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有其独特的认识,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金元时期医家将咳嗽分别论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由于临床诊治中无太大区别,故目前仍统称为咳嗽。

中医学对咳嗽发病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小儿咳嗽主要是由于感受外邪,尤其是感受风邪所导致的。另外,内伤饮食、久病耗伤等也可引起咳嗽。故通常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景岳全书·咳嗽》:“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但于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当分虚实耳。” 一般来说,咳嗽时间较短的,伴有发热的属于外感咳嗽。咳嗽时间较长的,咳痰较多的,或干咳时间长的,属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2种。内伤咳嗽分为痰湿咳嗽、痰热咳嗽、阴虚咳嗽等几种。        

咳嗽的病变部位在肺,常涉及于脾,病理机制为肺失宣肃。肺为娇脏,其性清宣肃降,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气,司呼吸。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邪侵于肺,肺气郁闭,肺失宣肃而发生风寒或风热咳嗽。小儿脾常不足,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运化,痰湿内生,上贮于肺,肺失清肃以致痰湿咳嗽,痰湿郁久化热,或肺热较盛而致痰热咳嗽,咳嗽日久不愈,耗气伤阴,可转为气虚或阴虚咳嗽。因此,咳嗽的治疗主要体现在宣肺及肃肺两个方面。

辨证需要在辨病的前提下进行

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具有显著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针对长期不愈的慢性咳嗽具有明显的疗效。但是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尤其是导致慢性咳嗽的原因极其复杂,尽管中医药最显著的特点是辨证论治,但是在不能明确病因的情况下进行单纯的辨证论治,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在小儿咳嗽的治疗中应该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首先重视辨病,即从西医学的角度明确引起小儿咳嗽的原因,再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进行辨证加减用药治疗。如此才能更加广泛地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取得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引起的慢性咳嗽需要治疗原发疾病,常用利咽、通鼻窍的药物。如表现为痰热壅肺,上攻咽喉,可以清肺利咽,药用清肺利咽汤加减;表现为痰阻肺窍,鼻窍不利,可以宣肺通窍,药用宣肺通窍汤加减。

咳嗽变异型哮喘 急性期多因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气道挛急而成,治疗宜疏风宣肺、降气缓急,药用麻黄、杏仁、苍耳草、紫菀、款冬花、炙枇杷叶、地龙、蝉衣、僵蚕、苏叶、钩藤等。慢性缓解期多宜益气固表,补益脾肾,药用黄芪、白术、防风、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法半夏、紫石英、紫河车等益肺健脾补肾之品。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病日久,土壅木郁,肝气横逆,肝胃气机升降失司,逆横侮胃,肺失清肃而致咳嗽,治疗以抑肝清热,降逆和胃为主,可以用左金丸合旋覆代赭汤清肝泻火,降逆和胃,并酌加煅瓦楞子、乌贼骨、白芍、法半夏、橘皮等以抑酸和胃、降逆止咳。

总之,中医治疗咳嗽可以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注重辨病与辨证的结合,合理用药,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弥补了西药治疗的不足。

咳嗽的治疗重在辨证

风寒咳嗽

证候 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治法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 金沸草散加减。金沸草10 g,前胡10 g,荆芥10 g,细辛3 g,生姜6 g,法半夏10 g,杏仁10 g,桔梗6 g,枇杷叶10 g。

风热咳嗽

证候 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咳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恶风,头痛,微汗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指纹浮紫。

治法 疏风解热,宣肺止咳。

方药 桑菊饮加减。桑叶10 g,菊花10 g,薄荷6 g,连翘10 g,大青叶10 g,杏仁10 g,桔梗6 g,芦根10 g,甘草3 g。

痰热咳嗽

证候 咳嗽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咳出,甚则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紫。

治法 清肺化痰止咳。

方药 清金化痰汤加减。桑白皮10 g,前胡10 g,款冬花10 g,黄芩10 g,栀子6 g,鱼腥草150 g,桔梗6 g,浙贝母10 g,橘红10 g,麦冬10 g,甘草3 g。

痰湿咳嗽

证候 咳嗽重浊,痰多壅盛,色白而稀,喉间痰声漉漉,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治法 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 三拗汤合二陈汤加减。炙麻黄10 g,杏仁10 g,白前10 g,陈皮10 g,莱菔子10 g,白芥10 g,半夏10 g,茯苓10 g,甘草3 g。

气虚咳嗽

证候 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寒,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

治法 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方药 六君子汤加味。党参10 g,白术10 g,茯苓10 g,陈皮10 g,半夏10 g,黄精10 g,川贝母10 g,百部10 g,炙紫菀10 g,甘草3 g。

阴虚咳嗽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或痰中带血,不易咳出,口渴咽干,喉痒,声音嘶哑,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南沙参10 g,麦门冬10 g,生地10 g,玉竹10 g,天花粉10 g,甘草3 g,桑白皮10 g,炙冬花10 g,炙枇杷叶10 g。


作者:江苏省中医院儿科 任现志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17: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