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8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药师] 离子通道概论及钙通道阻滞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2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1  第一节  离子通道概论
4.1.1 离子通道的特性:离子通道具有两大共同特征,即离子选择性及门控特性。离子选择性包括通道对离子大小的选择性及电荷选择性;另一特征是指离子通道一般都具有相应的闸门,通道闸门的开启和关闭过程称为门控(gating)。
4.1.2离子通道的分类:离子通道按激活方式分为两类:(1)电压门控离子通道(voltage gated channels),即膜电压变化激活的离子通道。通道开、关一方面是与膜电位有关(voltage-dependent),另一方面与电位变化的时间有关(time-dependent),按通过的离子命名,包括电压依赖型钠通道、钙通道、钾通道和氯通道等;(2)配体门控离子通道(ligand gated channels),由递质与通道蛋白分子上的结合位点相结合而开启,按递质或受体命名,如N型乙酰胆碱受体、g-氨基丁酸(GABA)受体。
4.1.3 离子通道的生理功能:决定细胞的兴奋性、不应性和传导性;介导兴奋-收缩耦联和兴奋分泌耦联;调节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活动;参与细胞跨膜信号转导过程;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完整性。
4.2  第二节  作用于离子通道的药物    [TOP]
4.2.1 作用于钠通道的药物
作用于钠通道的药物主要是钠通道阻滞药,临床常用的有局部麻醉药,抗癫痫药和I类抗心律失常药。临床上使用的I类抗心律失常药为一类重要的作用于钠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见抗心律失常药。
4.2.2 作用于钾通道的药物
作用于钾通道的药物常被称为钾通道调控剂(potassium channel modulators),包括钾通道阻滞药和钾通道开放药,它们通过阻滞或促进细胞内K+外流而产生各种药理作用。细胞外的K+浓度为4mmol/L,大大低于细胞内150mmol/L的水平。因此,钾通道开放时,K+外流,膜超极化,动作电位时程缩短,继而降低钠通道和钙通道的开放几率,降低膜的兴奋性。钾通道阻滞时,K+外流停止或减少,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作用于钾通道的药物,通过影响钾通道闸门的启闭而发挥药理作用。
4.3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    [TOP]
4.3.1钙通道阻滞药分类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钙通道阻滞药主要是选择性作用于电位依赖性Ca2+通道L亚型的药物,作用于T、N、P、R、Q亚型的阻滞药仍在研发中。选择性作用于L型钙通道的药物,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分为3亚类:
二氢吡啶类(dihydropyridines, DHPs):硝苯地平(nifedipine)、尼卡地平(nicardipine)、尼群地平(nitrendipine)、氨氯地平(amlodipine)、尼莫地平(nimodipine)等。
苯并噻氮卓类(benzothiazepines BTZs):地尔硫zhuo(diltiazem)、克仑硫zhuo(clentiazem)、二氯呋利(diclofurine)等。
苯烷胺类(phenylalkylamines, PAAs):维拉帕米(verapamil)、加洛帕米(gallopamil)、噻帕米(tiapamil)等。
非选择性钙通道调节药主要有普尼拉明(prenylamine)、苄普地尔(bepridil)、卡罗维林(caroverine)和氟桂嗪(flunarizine)等。
4.3.2 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机制
L--型钙通道α1亚基至少含有三种不同类的钙通道阻滞药(二氢吡啶类,硫氮艹卓类及苯烷胺类)的结合受体。这些结合受体是不同的,其中苯烷胺类(如维拉帕米)及硫氮艹卓类结合点在细胞膜内侧,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的结合位点在细胞膜外侧。钙通道阻滞药与通道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降低通道的开放概率(p)来减少外Ca2+内流量。近来还发现钙通道阻滞药与钙通道的结合力和膜去极化呈正比,即通道开放概率越高,钙通道阻滞药与通道结合力越强。
4.3.3 钙通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1.对心肌的作用
(1)负性肌力作用
(2)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
2.对平滑肌的作用
(1)血管平滑肌:因血管平滑肌的肌浆网的发育较差,血管收缩时所需要的Ca2+主要来自细胞外,故血管平滑肌对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很敏感。该类药物能明显舒张血管,主要舒张动脉,对静脉影响较小。动脉中又以冠状血管较为敏感,能舒张大的输送血管和小的阻力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及侧枝循环量,治疗心绞痛有效。
脑血管也较敏感,尼莫地平舒张脑血管作用较强,能增加脑血流量。
钙通道阻滞药也舒张外周血管,解除其痉挛,可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三种钙通道阻滞药对心血管作用的比较见表21-1。
(2)其他平滑肌:钙通道阻滞药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为明显,较大剂量也能松弛胃肠道、输尿管及子宫平滑肌。
3.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5.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体内过程】  钙通道阻滞药口服均能吸收,但因首关效应强,生物利用度都较低。其中以氨氯地平为最高,生物利用度65%~90%。钙通道阻滞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几乎所有的钙通道阻滞药都在肝脏被氧化代谢为无活性或活性明显降低的物质,然后经肾脏排出。
【临床应用】  钙通道阻滞药的临床应用主要是防止心血管系统疾病,近年也试用于其他系统疾病。
2.心绞痛
3.心律失常
4.脑血管疾病 尼莫地平、氟桂嗪等可预防由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及脑栓塞。
5.其他 钙通道阻滞药用于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硝苯地平和地尔硫卓可改善大多数雷诺病患者的症状。还用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不良反应】  钙通道阻滞药相对比较安全,但由于这类药物的作用广泛,选择性相对较低。不良反应与其钙通道阻滞、血管扩张以及心肌抑制等作用有关。其一般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头痛、眩晕、恶心、便秘等。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严重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及心功能抑制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3 07: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