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原发性骨淋巴瘤1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5 2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bone lymphoma,PBL)是一种罕见的结外淋巴瘤,约占所有结外淋巴瘤的5%、所有骨恶性肿瘤的7%、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PBL绝大多数是NHL,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细胞淋巴瘤,也有极少数为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上PBL表现异质性,缺乏特征性表现,在早期明确诊断比较困难。现将我科2013年11月收治的1例PBL患者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并进行诊治分析与文献复习。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9岁,因腰部骨痛、活动受限1个月余,于2013年11月26日入我科。患者于2013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骨痛,臀部及大腿、小腿无放射性疼痛,伴腰部活动障碍,不能下床活动,为持续性酸痛,活动时加重,休息时稍有缓解。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血生化、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抗链球菌溶血素“O”、血沉、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均未见异常。

腰椎核磁示TT10、TT11、L2、L3、L4、S1椎体及T10、L2左侧椎弓根多发异常信号,考虑肿瘤性病变,以转移瘤可能性大。未给予特殊治疗。11月22日于外院行PET/CT检查示第3、6、10、11胸椎,第2、3、4腰椎,右第5肋骨,骶骨,双侧髂骨,右股骨头溶骨性骨质破坏,FDG代谢增高,考虑为淋巴瘤,左侧臀中肌、右锁骨上窝淋巴结受侵。未行特殊诊治,疼痛仍明显,遂来我院就诊,以“腰部骨痛原因待查”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明显头晕、乏力,无咽痛、鼻出血,无腹痛、腹泻、食欲减退,无发热、盗汗、消瘦、皮肤瘙痒等特殊不适。

体检:体温36.5℃,脉搏86次/mm,呼吸17 次/min,血压116/74 mmHg(1mmHg = 0. 133 kPa)。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脊柱外形正常,未发现体表肿物,脊柱叩击痛阳性,胸椎及腰椎压痛阳性,未及骨擦音及骨擦感,腰椎活动障碍,余体检无异常。

入院后查血常规示:白细胞7.4×109/L,血红蛋白117g/L,血小板16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5×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为20.5%,网织红细胞百分比为1.06%,网织红细胞绝对值0.1×109/L。骨髓像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有核红为3.78: 1.00,未见明显异常细胞,粒系、红系、淋巴细胞比例正常、形态正常,全片见巨核约160个,血小板易见,未见淋巴瘤细胞侵犯。建议行病灶骨髓活检明确诊断。

2013年12月10日在CT引导下行左髂骨病灶骨髓活检,术后骨髓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示CD20、BCL-6、CD10、mum-1弥漫阳性,CD3、CD38、BCL-2XD21阴性,Ki-67 阳性细胞大于50%,CD138部分细胞阳性。确诊为原发性骨非霍奇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VA期,生发中心内起源)。

2013-12—2014-04共行6个周期R-CEOP(利妥昔单抗600mg,VD,d0;环磷酰胺 0. 76 g/m2,VD,d1;表阿霉素 88 mg/m2,VD,d1;长春新碱 1. 2 mg/m2,VD,d1;**100 mg,Po, d1~5)方案化疗。2014年2月20日(3个周期化疗结束1个月)查PET/CT示:与外院2013年11月22日PET/CT检查结果比较,肿瘤对化疗反应较好,肿瘤代谢明显受抑制,表现为原胸3、6、10、11椎体、腰2~4椎体、右侧第5后肋、骶骨、双侧髂骨体、右侧髂骨翼、右侧股骨头多发高代谢程度较前明显减低,原左侧臀中小肌部位高代谢肿块消失,局部未见高代谢现象,右侧锁骨上窝代谢异常增高淋巴结高代谢现象消失,全身其余部位未见典型高代谢肿瘤病灶。

6个周期化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PET/CT(5月4日)示:与2月20日PETT/CT检查结果相比,原病灶部位代谢程度基本相同,放射性分布均匀,全身其余部位未见典型高代谢肿瘤病灶。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能独自下床活动,无明显骨痛。2014年5月12日至16日予以多发骨病灶放疗(剂量25Gy),目前仍门诊定期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生活基本自理。

2、讨论

PBL是一种罕见、独特的临床病理实体。由于它不常见,文献对其定义、诊断和预后因素的报道并不完全相同。PBL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肿胀。本例患者以腰部骨痛为首发临床表现。PBL在所有年龄段都有发现,通常在20~50岁,男性中更常见。文献报道PBL最常见的部位是股骨或骨盆(50 %)和上肢长骨(20%),剩下的30%发生在其他部位,如肋骨、下颌或肩胛骨等。本例患者在胸腰椎、骨盆、肋骨、股骨头等部位都有发现病灶,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目前PBL公认的诊断标准是:①原发性受累部位为骨;②根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没有证据表明除骨外的病变部位;③在骨病变被诊断后6个月内没有任何其他骨外部位病变的证据;④诊断是被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全身症状,如不明原因发热、盗汗、6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体重的10%也可能出现在诊断中,但相对少见。PBL的X线表现没有特征性,最常见的是破坏性溶骨性病变,从髓质产生,可出现“虫蛀”样外观,或出现边缘清楚的局灶性溶骨性病变。其他表现,如皮质中断、病理性骨折或软组织肿块也可能会出现,但用X线检查一般很难发现,而且与一些转移性骨疾病鉴别困难,有可能延长疾病的确诊时间。

CT 对本病的骨质破坏、硬化反应、骨膜反应、软组织侵犯等优于X线平片。但对怀疑PBL的患者,核共振成像仍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由于其无创性和更详细的解剖,还可以观察到骨髓的异常信号,以及对软组织病变范围做出更准确的评价。PET/CT对PBL患者的分期、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更大的价值。影像学检查虽有助于PBL的诊断,但由于缺乏特异性,最终确诊仍需依据病理诊断和免疫组织化学。本例患者也是在CT引导下行病灶骨髓活检最终确诊。

PBL的治疗方式有手术、化疗和放疗。不像其他的骨肿瘤,手术在PBL中主要起诊断性活检、椎板切除和骨折的修复。目前更多的是提倡联合治疗(化疗和放疗)。文献报道联合治疗比单一治疗有更好的疾病控制率和生存率。目前,R-CHOP方案即利妥昔单抗(CD20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已成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Bosch-Barrera等报道R-CHOP方案化疗加巩固放疗可以使患者无瘤生存时间达到28个月。但也有学者报道CEOP(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方案治疗NHL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均较高,且心脏毒性小。所以我们对本例患者用表阿霉素代替阿霉素即R-CEOP方案化疗,同样获得了很好的化疗反应,6个周期化疗后给予巩固放疗。

一个多中心罕见癌症网络的回顾性研究发现,对早期PBL患者给予联合治疗(放疗和化疗)会获得更好的预后。有研究发现,给予弥漫大B细胞PBL患者适当的化疗使其达到完全缓解,对其生存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对于有不太严重的病理性骨折的PBL患者,成功的联合治疗(化疗加放疗)可避免手术干预。早期诊断并系统的化疗可治愈大多数PBL患者。但也有研究报道,晚期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化疗和放疗)比只接受化疗的预后要差(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5%和56%)。然而,这种差异我们必须非常谨慎的解释,因为使用放射治疗是个性化的。总的来说,PBL的预后与其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治疗方法均相关,与其他类型NHL及其他原因所致的骨恶性肿瘤比较,其预后好。有研究报道PBL的5年生存率达62 %~88 %。

总之,PBL是一种临床上少见的表现多样的疾病,诊断需结合影像学、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等。目前主要采用放化疗以及免疫靶向的联合治疗方法,需注意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因病例数少,且患者停止治疗时间不长,对于该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仍有待于进一步随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07:3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