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目的:探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患者50例,随机选25例(治疗组)予以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另25例(对照组)予必嗽平口服治疗。所有患者其他治疗措施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控制感染平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肺部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笔者采用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患者,旨在探讨氨溴索对该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经临床和X线胸片证实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男26例,女24例;年龄52——83岁,平均66.7岁。入选条件:(1)入院时已出现肺部感染,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痰液较平常明显增多且体温高于38 ℃,白细胞高于15×109/L,肺部呼吸音增粗或(及)啰音,痰液呈脓性];(2)心功能正常,无其他重要脏器病变,无糖尿病及其他内分泌疾患。
    1.2 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措施如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营养支持等相同,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根据病情用7——12 d,平均9.4 d.对照组口服必嗽平16 mg口服,日3次。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体温正常,痰量少,色白稀薄,痰细菌培养阴性,肺部啰音明显减少为显效;体温低于38 ℃,痰量中等,色白,较稀薄,细菌培养阴性,肺部啰音减少为有效;体温、痰量、颜色、黏稠度、细菌培养及肺部啰音无改变者为无效。
    2.2 治疗效果(表略)
    3 讨论
    肺部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 将加重气道阻塞,降低呼吸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在综合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清除肺内大量黏稠分泌物、解除气道阻塞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必嗽平已应用多年,而氨溴索是一种较新的黏液溶解剂,为必嗽平的代谢产物,近年来其对呼吸系统的作用倍受关注[1].它是一种新型的黏液溶解剂,在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有效保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促进和保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和分泌,防止肺泡萎陷和肺不张[2];(2)激活肺泡上皮Ⅱ型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降低黏液的附着力,改善纤毛与无纤毛区的黏液在呼吸道中的输送,以利于痰液排出,达到廓清呼吸道黏膜的作用,直接保护肺功能。(3)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抑制白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防止肺损伤[3],抑制组胺所诱发的气道平滑肌的收缩,减少气道的高反应性,使患者咳嗽减轻;(4)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加速黏膜纤毛的运动,维护上呼吸道的自净机制,防止有害因素的损伤[4];(5)能与抗生素合用可升高后者在肺组织中的分布浓度,有协同作用,增加抗生素的疗效[5].(6)与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茶碱等支气管扩张药合用有协同作用。
    基于以上机制, 笔者将氨溴索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结果表明,氨溴索可减轻肺部感染,使感染易控制,从而改善通气功能,防止低氧血症及脑组织缺氧,防止病情的加重。虽然大剂量使用时有轻度不良反应如腹胀、恶心、头痛等症状,但在我们常规使用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氨溴索不失为治疗伴排痰不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的药物,可提高肺部感染控制率,缩短感染控制时间,从而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 沙发
发表于 2015-4-2 15:29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分享,谢谢
3# 板凳
发表于 2015-4-2 15:47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分享,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15:3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