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3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交流]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症状及如何诊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3-25 15: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症状及如何诊断 一、临床表现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肢体局部血供不足所致。我国目前采用的Ⅲ期三级的临床分期方法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出现的症状……一、临床表现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肢体局部血供不足所致。我国目前采用的Ⅲ期三级的临床分期方法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出现的症状是患肢发凉、麻木、间歇跛行等。根据病变侵犯血管的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常侵犯的血管为:
    1.主动脉分叉处闭塞:发病年龄较轻,多在55岁以下,男多于女。表现为**不能勃起,股动脉以下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若病变发展慢,闭塞程度轻,侧支循环迅速建立,患肢皮肤温度和皮色无明显改变,早期多不出现皮肤营养障碍。5——10年后,出现下肢皮肤营养障碍,且逐渐加重,最终发生肢体坏疽。
    2.髂股动脉闭塞:闭塞的部位常见于髂总动脉起始部,临床主要表现为:间歇跛行引起的疼痛的部位主要在臀部及股部内侧,患侧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足部皮肤温度降低,趾甲生长缓慢,足汗减少。
    3.股、腘动脉闭塞:病变常开始于关节后面及内收肌群,股动脉是最易受累的部位。当股动脉闭塞时,小腿部肌肉供血不足,间歇跛行痛点在小腿部,足部怕冷发凉,皮肤干燥,腘动脉以下动脉搏动消失。
    4.胫前和胫后动脉闭塞:其中一支动脉闭塞,通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长时间的胫后动脉闭塞,足部可发生缺血,足温低,胫后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二、诊断标准
    1995年10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男女之比为8.5:l,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2.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性表现:麻木、怕冷(或灼热)、间歇跛行、淤血、营养障碍改变,甚至发生溃疡或坏疽,常四肢发病,以下肢为重,有20%——25%发生急性动脉栓塞或动脉血栓形成。
    3.患肢近心端有收缩期血管杂音。
    4.各种检查证明,有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性改变,下肢胭、股动脉以上病变为多见(常累及肢体大、中动脉)。
    5.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脑血管动脉硬化等疾病。
    6.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他肢体缺血性疾病。
    7.动脉造影:①下肢动脉病变,胭、股动脉以上病变占60%以上;②动脉多为阶段性闭塞,闭塞段之间的动脉和近心端动脉多呈迂曲、狭窄,因粥样斑块沉积,动脉呈虫蚀样缺损;③由于广泛肢体动脉硬化,侧支血管很少,而肠系膜下动脉,骶中动脉,髂内动脉和股深动脉等主要分支动脉,就成为侧支血管,可发生迂曲、狭窄、闭塞。
    X线平片检查,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和下肢动脉有钙化阴影。
    三、临床分期标准
    1995年10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临床分期标准如下:   一期(局部缺血期):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凉、麻木、胀痛、抗寒能力减退。
    二期(营养障碍期):肢体缺血表现加重,同时有皮肤粗糙,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趾(指)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有静息疼痛。
    三期(坏死期):除具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之外,发生肢体溃疡坏疽,根据坏死范围又分为三级。
    1级坏死(坏疽) 局限于足趾或手指。
    2级坏死(坏疽) 扩延至足背或足底,超过趾跖关节(手指超过指掌关节)。
    3级坏死(坏疽) 扩延到踝关节或小腿(手部至腕关节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7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