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7886|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族医学基础]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7 2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宇宙旋风 于 2013-10-29 19:16 编辑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阅素灵师兄主讲
    最近接到某位**父的手谕,言你有点空了,必须要开讲网络中医课程。他认为必须在网上和有缘的人来交流学习中医,可能在他的想法里,能够影响一个人,或者能够让一个人在某些方面有一点点好处,也不应舍弃,所以他让我再来开讲。但是我曾经在民间中医网两次讲《内经》,都是讲到《生气通天论篇》就没有后文了,我这次也不打算对《内经》进行全本的讲述,我想很多时候一个问题是:即便我把《内经》全本讲了,大家也只是学到一些见解和理论,见解和理论是很重要,但如果你没有进入中医这个门径,学到见解和理论,你仍然不会看病,仍然不知道怎么用这些高妙的见解和理论,所以我想从个体的角度,也就是中医讲的三因制宜,对每一个有缘分的人,他如果认为自己还没有进入中医的门径,可以针对他个人特点和情况的给出建议。


再普通的人,都会有某个或几个相比较起来自己的长处,如果顺自己的特性去入门,就会相对容易一些。我们说每个人他都应该扬长避短,在学习方面也有顺势,中医讲顺势,不是每件事情只要努力就能干好,因为有些路径适合有些人,不适合另外一些人,所以我觉得学中医能找到正确的路径,可能要摸索的时间就少一些,当然有了正确的门径之后,需要的就是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实践。我总结了一下中医入门的途径大概有十五种,下面我开始跟大家简单概述一下学中医的几种路径:

    第一种路径是特别聪明,基础特别好,而且是心性比较沉静的人做得到的,那就是从《内经》入手,或者从道家的一些经典,像《道德经》啊入手,或者从佛家的一些经典入手,那从这条路,用佛家的话是具有善善根的人可以走的路,凡是从《内经》入手的人,或是别的经典入手的,这样的人必须是善善根性,首先是必须聪明、悟性好,再有就是心特别能够沉静下的人,这样的人完全可以从经典入手,因为他悟性高、心能够沉静下来,他对经典中的很多东西,他能够自悟,只要老师一点拨,他就通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刘力红的师傅八卦神医李阳波就是从内经入手学的中医,疗效非凡。

    检验你是否适合走这条道路的标志就是:你随便拿一本经典,你感兴趣的,你看得进去的,如果你通读一遍,你认为没有问题,文字上的问题很少,读得非常流畅,并且读到某一句话的时候,你都能有非常大的感触,能够进一步的深入,而且这种深入是自然而然的,那么这是一个条件。

    再有一个条件就是:你必须能够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安静的坐时间能达到4个小时以上,不管你用什么姿势,你安静的坐时间能够达到4个小时以上。当这2个条件具备的时候,你就可以走善善根性的道理。
    现在这条道路,因为整个世界都是急功近利的,而且其实人们表面上很狂躁,其实内心深处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真正能够走这条道路的人是很少的,因为还存在一个大家古文功底未必能做到这么扎实,所以真能够走这条路的是相当的少。

    第二条道路是这个年代绝大多数人都走的道路,就是从《伤寒》入手。很坦白地讲,从《伤寒》入手这条道路,适合今天的很多心态的人,比如说浮躁、急功近利、学了之后就想用,那他肯定会走方证相对这条路,表面上方证相对就是学了之后就能用,非常符合现代人急功近利的心理。那么伤寒里面两个大的学派,一个伤寒气化学派,所有的古代医家大都归于这一类里,现代以胡希恕先生、日本汤本求真为代表的搞方证相对的,南京的黄煌教授他们就是搞方证相对,如果你学了之后就想用,或者必须用,还有就是你自认不急功近利但急着用,还有就是自认悟性比较低的人,你可以走这条道路。方证相对从医学上讲,它不是至高的道路,但是却是有用的道路,如果你要当个神医或者要当个大医和你能够看好大部分病或者可以看好一部分病做个好医生,这样的期望是有区别的,人有资格可以用不同的期望,那么你就要看你学习的目的是咋样,这个符不符合你的目的,搞清你的目的,再去选择道路就好一些。

    说到伤寒方证相对的道路,这是目前最好学习的道路,是特别适合根基相当低的人,就是说上等根性的人学这个是很委屈,是浪费他的根性,但是下等根基、中等根基,特别喜欢有抓手、搞对应、喜欢往条条框框里放特别适合搞这个,因为这个对观察力和心性要求没有那么高,它对刻苦和能够背诵那些条文要求很高,方证相对的人说他们的方证相对是有内在的联系的,没错,它是有内在联系,但是它研究的联系很浅,没有研究到气化,所以说方证相对是目前号召力最大、走的人最多的道路。如果你想走最简单、最快捷、马上可以用的、又不是那么花费脑子的、对自身条件要求又不是那么高的道路,你就应该选择方证相对这条道路。但是选择这条道路,就意味着你永远到达不了中医的核心,如果你选了这条道路,你就永远不知道中医的至高点是怎么回事。而且如果你选择了这条道路,中间不变,一直走到黑的话,那你就永远达不到一个……不能说神医,就大医吧,你永远达不到一个大医的水平,这是肯定的,因为日本人到目前为止,他们出了很多杰出的医家,搞这个汉方、考证,确实非常杰出,但是他们对中医真正最精粹的东西,他们完全没有掌握,那么这就是弊病所在。但是从这条路入手,你也可以选择从这条路入手,当你熟练了之后,再选择另外一个基础相对高一点的路径,这也是可以的。你可以选择从这个简单的、达不到最高层次的路入手。有基础之后,您再选择高一点的路径。


那么伤寒另一个大的学派气化学派,相对方证相对,对人的要求就高一些,他不仅要看到方证的对应,却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这条道路走下去,它的好处就是到了最后,你能够把自己的认识升华成一个真正中医的认识,最后你对的就不是方证了,而是真正的气机气化,但是这条路的要求学习的人要有推衍的能力,完全没有悟性,或者推衍能力比较差的人,他学到那个理论,但是真正要他在临床上推衍的话,他推衍不开。如果你发现你学了伤寒气化理论之后,你在临床上推衍不开,但是你又要用,那么我建议你还是退回来,去学方证。你把方证相对搞清楚了,然后把方证相对运用熟练了,一样可以做个好医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你再去推衍伤寒的气化。有些理论看起来很美,但是不是人人能够在实践中把它推衍开来的,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方证学到高峰时期,他必然会转化成气化,因为这是一个东西的两个层面,如果你对自己的感觉差一点,你可以从方证入手。



第三条经典途径,其实在道门中很多人走的就是这条经典途径,当然在主流中医当中不太听说,这就是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当你入门的时候,师父会要你背一些东西,这就是最基本的脏腑的标本的症状,它的虚实寒热的表象,然后对上该要用什么什么药,然后当你把这个基础背牢了以后,OK了。你具备了这个基础,你就完全可以开方子了,就那么简单。所以这条道路在道门里面是大方脉传授的主流途径。很多人就是想不通,说是在骗人,说别人都要学这么久,你们才会看病,然后凭什么道门里面有些人一个星期学了之后出来就可以看病,甚至有的人学三天就可以看病,说这是吹牛。这不是吹牛,当你把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背了之后,这个就跟对方证一样的道理,而且是一模一样的途径。当你把这个框框背住了,你就把东西往那个框框里面放就可以了。就好像板上钉钉子,你把钉子拿来了,把它订靶上就OK了。这就是道门特色的方证相对,所以它学起来是速成版。哪怕你是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医的人,你只要具备一定的记忆力和一定的可以实践的条件,你学了就马上可以用,绝不是夸张。这条道路实现,你首先得具备一本书,那就是《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它本身就是一本书,你应该在很多地方都可以买到,是一本很多人不注意不起眼的书,那是张元素写的,把这本书买来,然后再找一个适当的老师指点你一下,再把它背了,就OK了。那么这条途径很适合道门里很多人,还有学方证相对条件一样的人,就是呆一点、资质差一点,然后悟性不是那么高,但是人比较实在,很愿意死记硬背的人,就应该学这本书。那这是道门里很多速成学医的主流,因为很多人说道门里有些方子,主流中医看不懂,他看了就觉得“既没有方,也没有药,好像就是一堆东西凑在那里”。其实人家是有人家的理论根据的,只是他不知道而已。那么这是道门速成学医的主流途径,这是第三条途径。



第四条途径,应该说民间有很多人就是这么学成的,就是从中药入手学中医。很多人,包括一些名老中医和民间的一些高手,当年不过是药铺里打杂的一个学徒工,那他把药性搞得很熟,把药味背得很熟的,就开始有药无方的给人看病,最后发展到有药有方。这个是很多很多民间学中医的人的途径,就是从中药入手学,这样一样可以学出可以看好病的医生。那么这种途径,因为今天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药铺呆,而且过去的话,你还可以采药啊,对四气五味体会得更清楚一些,现在很多医生他自己从来没有看过他自己开的药是什么样子。所以目前从这条道路入手学的话,那就是你要有这个可能性——到药店里面去打杂,其次你的记性要很强,如果你记性不是很强,起码你要愿意狂背,狂背的时候再加上一点胆子,有药无方的用的时候是很需要一点胆子的,那么这种情况是有的,而且以前很多人都是药铺的学徒工,都是走的这条道路。其实这条道路也是有人走,这是第四条道路,这条路就是要舍得背,就是说你首先可以不掌握一些理论,你狂背了之后,慢慢地再进入到理论的学习当中。很多人日诊量七八十、一两百人就是只会背药,背完药背方,有的人连方都不会背,就是把药记熟悉了,就能达到这个程度,那这条路也是有很多人走的,过去尤其走的人很多。



下面的途径,我个人觉得这条路径特别适合在中医院校学习过,自己又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没有入门,又想回炉再造的,这条途径,也不是说每个在中医院校学习过的人都适合这个方法,这条途径就是狂背《医宗金鉴》,就是狂背《医宗金鉴》的方法特别适合在中医院校学习过但没有入门的人。为什么他在中医院校没有入门,而背《医宗金鉴》可以入门,因为他在中医院校如果学了五年,假如他是本科的话,却没有入门,就证明他当时就没有尽心,如果他有尽心的话,他即使不从中医院校里面学入门,他也可以道听途说啊,打听到那些名老啊,或者说是那些民间的高人,他是可以打听到的,可以获得入门。如果他在整个中医院校里面都没有获得入门,就可以看出来他学习中医的意念不是那么强,那么这种人,他根深蒂固的骨子里面的是——懒惰。所以他要回炉再造的话,狂背某一个经典,比如说《医宗金鉴》,或者说背《伤寒》、《金匮》,然后背了之后拿去用,那《医宗金鉴》里包括了有《伤寒》了,拿去背,把他那个懒惰病治好了之后,他学习就可以入门了。如果他的懒惰病一朝不好,那么他学习就永远不会入门。很多中医院校里面的学生抱怨说自己学中医不入门,那谁规定你只能在中医院校里面学呢?我见过很多很多中医院校非常非常优秀的人,为什么,人家不是在学校里面学的,当一个人想去学东西的时候,尤其你又是在一个挂了名的中医院校里,你四处去打听,到处去交友、跟师,然后买书看,其实五年的时间已经够塑造一个比入门还多一点的人。但是你五年还没有塑造出来,只能证明你懒惰,而且你这个学中医的心不是那么热切,不是那么热忱。所以对付你那个懒惰,要下很大的功夫,把你的懒惰驱逐出去。治疗懒惰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的背诵,反复的背诵,狂背。当你狂背到把它融合到你骨髓里面的时候,你一上门诊,一看病就想起来,就的中医就入门了,而你的懒惰也消失了。所以这是个好办法,那这是一条途径。


再下来这条途径,我认为能做到的人要少一点,就是从内证入手学习中医,那么如果他达到了内证的高峰,他何必专门学中医,不要说中医通了,其他也通了。那今天就是说从内证入手学习中医,可不可能呢?可行。但是你一定得是那种有毅力、有根基、然后不断追寻道门**的人。我们今天可能很多人认为说,这样的人世界上很少,甚至已经绝迹了。你错了,这样的人还很多,很多人愿意为了去追寻这个无上大道,可以说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他获得了内证能力的同时,因为他可以内视,像中医的经络、整个气血的流布运动,他就会很清楚,从这个方向来学中医的话,他当然比任何从其他方面学中医的人都会高。但是我觉得这个,除非你是很有毅力的人、勤奋、而且不断的追寻无上的大道,那么这样的人就很适合这个方法来学中医。现在市面上出来的很多人都是假货,都是水货,因为事实上外行都是看热闹的,比如说出点什么书,某个人出来说我能内证,都是胡说,如果你能内证的话,你写出来的书就不会是那个样子,因为一个能够内证的人,他是符合一切古贤的验证的。而现在很多说自己能够怎么怎么样的人,他不能够符合古贤的印证。就证明他完全没有实践过,他是从书上抄的,他根本不能内证。那么这个内证到底难不难,如果你练了道门**,克期求证的话就不难,如果你有一个好的师父,又很勤奋练习道门**克期求证的话,那么一般来讲,几年以内你就能做到,这是一条途径提供给大家。那你可不可几条途径结合一起用,你觉得你既符合这条途径,也符合那条途径,当然可以,没问题。甚至你如果觉得你适合所有的途径,如果你有这个缘分的话,可以一起走。那么像内证这条道路,很多人在吹嘘,我个人认为是“非其人不能用”,就是你自己心理明白你不是那个人,你就不要用这条途径。否则的话,你就是自欺欺人!

那么再下来说下面这条途径,我个人觉得目前来讲,有一部分人也是走的这条道路。那么这条道路走的是什么呢?就是购买或者说搜罗大量的经验方,经方、验方、膏丹丸散,搜罗来了之后,然后一有机会就用,用着用着,就成医生了。可能很多人看不起这条路,认为这条路不是中医走的道理,事实上很多民间中医就是这样学的中医。为什么这条道路一样可行?是因为他搜罗了大量的经验方,尤其是那些确实可靠的,包括单方、验方、民间流行的一些土方法。当他用了一次起作用以后,他就产生了信心,这个信心越来越强烈的时候,他就由这个信心为他打开了中医之门。很多人步入中医之门,靠的就是这个,民间有非常多的人。我们现在很多号称中医爱好者,在各个老师的讲坛讲座中间徘徊,看了很多很多的理论书籍,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但是为什么他一直还没有步入中医之门,因为他从来没有过一次由自己亲手实践的真正见效的经历。如果你有第一次大胆的尝试,自己亲手实践见效后的经历,然后继续激发起这个信心,然后多次的重复的证实这个信心,你由此就进入了中医之门。然后当你有了这个信心的时候,那你就会慢慢地走上中医之路。这些东西其实是诱因,一个给你信心的诱因,一个让你亲手实践一次中医的机会。很多中医爱好者,你永远是爱好者的原因,就是你不敢用,偶尔战战兢兢地用一次的时候不是传说中那么见效,所以才永远在爱好者这个行列中徘徊,而进入不了真正的中医之门。所以这样来讲的话,民间那些确实可靠的、流传很广的单方、验方、土方法,你如果能搜罗来了,自己去尝试了,在一次一次的成功当中,证明了这个东西的疗效,你就会有这个信心,然后这个信心就会带你走进中医之门。所以这个也是一条途径。


接下来说的这条途径是一直以来被很多人很认可的途径,中医通过师承学中医是非常好的,是中医入门的很好的途径——安全、可靠、高效。条件首先是你本人具有辨别能力,中医老师和上师可不一样,上师你蛮信他,不会有任何坏处,可是中医老师你要是蛮信了他,如果他是一个骗子的话,问题就严重了,因为他一个是骗钱,再一个他要骗别的东西。那么所以在这点上,最好是能具备一些辨别力,这个辨别力不是说你一定要对中医有辨别力,你需要有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辨别力,一个好的老师他首先要是一个正常的有道德的人,如果他是一个连正常的有道德的人都做不够的话,他有什么资格去做老师,所以这点要先有个辨别力。如果你观察了一个老师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那你就走师承的路


——安全高效可靠。这条路子是历年历代走出了多少杰出的中医。再有一个的话,你要有这个缘分,很多人说遇到一个好的老师主要是靠运气,不是靠运气,如果你想建立一个缘分的话,如果你真诚的是这么想,在日常生活中你真诚地去实践,你就会遇到一个好的老师。很多人抱怨说,这个世上好的老师怎么这么少。好的老师一点都不少,虽然说他们的整体数量在减少,但是好的老师一点都不少,如果你还没找到,说明你就是没有做够,那么这是肯定的。如果他是很努力地去做,很多机缘就会出现在他面前。只要你把老师辨别好了,老师收了你,剩下的就是你学就是。如果拜师,没有带着功利的心,这样就很好;如果老师和学生双方都带着功利的心,就会产生不良后果。为道、为术,不为功利,这样才能产生一辈子美好永远有良好关系的师生之情。现在有很多老师愿意去传播,如果这个老师传播有高额收费的话,其实这样对老师非常不好,因为功利到了最后,就是他最后不会有一个真正的**。而**因为老师开始收了他的钱,他内心深处不会把一个收他钱的老师当做真正的师父。**服侍师父给师父送东西是应该的,师父收取高额费用如果只是为了考察**是可以的,但如果把收取高额费用作为贩卖道术的手段,那么他永远不会有一个真正的**,不会建立一个真正的师生感情,这是绝对的,所以在这点上来讲的话,最好是能接近一些不收钱的老师,往往不收钱的老师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付费的老师也可以,但你交了钱去学,你对那个老师感激是感激,但内心深处你不会把他当真正的师父的。道门的师父收了徒弟,**跟学生是有区别的,如果是他收的**,他就会一直负责到底,有的甚至在老师家吃、喝,老师甚至还,事实就是这样。像我很多师父收了我做**,除了我送给他的礼物之外,那个是属于诚心想送的,不为什么目的,老师几乎把所有的费用都包了。如果一个老师向你问很多钱,而又不是为了考察你,那他就是品行有问题,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老师。他可以收费,你也可以去学,但收费要合理,不过最好是能找到不功利的老师。



    讲完师承这个人人都赞赏的途径之后,要讲一个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是大家都不是很愿意去做,但其实又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过去有很多人通过这个途径,他不自觉地用这个途径,然后走上了中医的门路。这个门径其实跟内视有一点像,但是那个内视它是对一个功夫的要求,而这个门径是对一个人修养的要求。这个门径其实就是——修养、修身、修心。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文人雅士,文化深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修养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人都对中医感兴趣。那么他有这么高的文化功底,有这么深的修养,他学习中医就当然很容易,所以这也是一条门道路。当然这条道路,他不一定要单独走,他可以配合其它道路一起使用。比如说过去的苏轼啊,是很有名的。他们其实不是没有成就,他们是很有成就的。他是通过这个文化的修养,还有心灵的修养,达到了这种程度。过去很多老中医,尤其是那些疗效好、道德高的老中医,都是很有文化的,就是说那种修养啊、气质啊都在那里。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学中医的人,声音比谁都大,然后说要害别人,要诽谤别人,斗争别人,比谁都厉害。这就是两种境界,两个概念。这个当然对于要立竿见影的人,确实就不很适合。但是好的中医,他是可以从气质上反映出来的。就是说这个心性的修养,对中医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般好的中医,都是两个极端,要么就是真诚坦白、性如烈火,就是一种火型象的人;要么就是木性的人,木型的人就是温文尔雅、含蓄内敛,但是隐隐约约有道气。那么一般好的中医,就是这两个极端,不是火型之人,就是木型之人,这是从气质修养上来讲。这是说修养,这是一条途径。


    那么下面还有一条途径就是属于综合途径,综合途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什么途径都不管,我就是喜欢中医啊,我就是要学中医,然后我随便走到哪个讲坛,那个老师讲了课之后,我就从他那个课里面拼命地钻;我就是随便去书店里,看哪本书好,我就买回来拼命地学。这就是综合途径,碰上什么就学什么,逮着什么学什么,跟什么有缘分就学什么。这种同样是一种入门的途径。如果说一个人可以从中医的某个角钻研下去,达到入门,这也是非常好的。比如说某些人听到三七生的讲课,觉得非常好,然后从三七生的讲课开始,然后走进了中医之门;有的人觉得刘力红非常好,看了《思考中医》之后走进去了中医之门;像有的人喜欢黄元御,看了黄元御的书之后,走上了中医之路。就是说,逮着你手边的随便一个什么缘分,而且这个缘分是让你心理面觉得很心动、很喜欢,从这个缘分开始,往下深钻,尽管是一门深入,然后你也进入了中医之门。很多从网络上爱好者变成中医,走的就是这么一条道路。什么东西都需要一个缘起,然后你从那个缘起深入下去,从一门深入,那么就真正地进入了中医之门。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那这个缘分抓住了之后,你就要喜欢他,很多人就无所谓喜欢什么,什么都不喜欢,又什么都可以喜欢,如果是这种人,他走这种途径的机会就会少一些。因为他没有对某个东西或某本书狂热地喜欢,他就不会去钻,他就会平平淡淡,就不合适走这条道路。


还有就是从其它医学进入中医之门,有些人很反感西医学中医,其实我只能说这是修养的问题,只有心胸狭窄的人会这么看问题。很多西学中的疗效非常好,而且你可以看一看,民间中医网里面有很多高手老师,都是西学中。为什么他西学中的疗效,反而比纯中医的疗效好?这个里面是有原因的,就是我们的思维,很多人在标榜自己是纯中医,其实标榜我们是纯中医的时候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很有可能他不是真正的纯中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医她本身就有一个特点,就是含蓄兼容。你在这种时代的教育之下,你想做一个纯中医,你不会很完美地具备一个纯中医的思维。如果你硬要逼迫自己去产生这种思维,其实也许到最后,你是在欺骗自己。而很多先是西医再来学习中医的人,他对中医的了解反而更加深入,他反而更能在思维的观念上融会贯通,有更广阔的眼界和心胸。而且这样反过来学中医的人,更知道中医的可贵,更敢在临床上去实践它。我就认识几个这样的西医的主任,他们见证了我师父的疗效之后,那么全部都学中医,现在都是成了一级棒的中医,而比起来那些中医院的院长,用中医都要用得好。所以从这上面来讲,我觉得学一点其它医学,其实说其它医学,主要讲的就是西医,不见得对你来说是坏事。尤其是西医的一些基本功——诊断,这个东西对你避免临床失误,是有相当大的帮助。比如说有的人说我摸脉怎么怎么厉害。真的吗?我就见过很多年很有名很有名的老中医,病人是个脑瘤,然后他摸病人的脉,病人说我头晕,然后按纯中医的思维,我不管他是什么脑瘤不脑瘤,比如说我辨证他是一个痰湿,然后我们就按痰湿治,当天晚上脑血管瘤破裂,那种海绵的脑血管瘤破裂,病人死了。你说这种事情,那这个老中医,所谓的纯中医,他有没有对病人的生命负责任。当时我们在讨论这个案例的时候,是很多年前讨论的了,很多所谓要强调纯中医的人就说:“那他去了西医院,难道他就可以活吗?”其实就证明这个人对西医的无知。如果他去了之后,拍了CT,及时截断,不就是可以活!所以我觉得一些西医的基本功,从这条途径来学中医,然后到达中医入了门之后,他会更加热爱中医,而且会更加客观,效果也会更加好,临床失误也会更加低。这是其中一个途径。而且你把西医的很多东西弄懂,然后再用中医的观点往回看,你发现很多东西只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说法,是可以相通的,不是像很多人强调的那样不可以相通。那病人大失血了,我给他输点血、补点液,然后再一边吃点汤药,有什么不可以的。所以真的,狭隘和偏执,为了去捍卫所谓的我见,连基本事实都不顾,也不适合学中医,也不适合学西医。这种人不适合把他放在拯救生命的行业当中。


【网上搜到这个文档,读后很长见识,转来与诸位分享,转者注】

...............................................................***注..................................................................................

此帖子由爱爱医会员chenyongchan推荐上***热门推荐,被推荐者得到5朵鲜花,推荐者得到10朵鲜花,请爱爱医会员积极推荐优质帖子,一经采用你也会获赠鲜花

............................................................... chenyongchan点评......................................................................

说出了中医的内涵,道破了千古之秘。

1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宇宙旋风 + 1 优秀转贴,贡献分。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12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8 10:5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看了楼主的全面论述,我感到我是“综合途径”的了。我为自学的,几十年前,即60年代,出于对中医的爱好而决心学医,没有师傅,没人指导,能买到的中医书籍也极有限,能买到什么学什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础理论还能弄得通,但这实践机会就难点,人家认为你是“白发师”,意即没师傅教出来的。故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有疗效了,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多么艰辛的道路啊!
3# 板凳
发表于 2013-10-28 11:1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回复 1# dudu208


    只有真正的**才能说得出这样的话。
4
发表于 2013-10-28 16:09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对我很有帮助
5
发表于 2013-10-28 16:2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谈的境界高.很好的帖子.内证我不知道意思百度内证,指人通过修炼而具备内视反观的能力之后,自我验证阴阳、气血、经络、脏腑乃至天人相应真正含义的过程。内证是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修行者所具备的异于常人理解范围、现代自然科学无法解释却真实存在的能力,可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人真正理解《黄帝内经》等经典中对人体的描述,对针灸推拿水平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境界我能达到吗?
6
发表于 2013-10-28 16:2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谈的境界高.很好的帖子.内证我不知道意思百度内证,指人通过修炼而具备内视反观的能力之后,自我验证阴阳、气血、经络、脏腑乃至天人相应真正含义的过程。内证是道德高尚、修为高深的修行者所具备的异于常人理解范围、现代自然科学无法解释却真实存在的能力,可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对中医人真正理解《黄帝内经》等经典中对人体的描述,对针灸推拿水平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境界我能达到吗?
kjm190 发表于 2013-10-28 16:22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境界是一点点达到的。。。。。。
7
发表于 2013-10-28 16:2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中医通过师承学中医是非常好的,是中医入门的很好的途径——安全、可靠、高效。如果一个老师向你问很多钱,而又不是为了考察你,那他就是品行有问题,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老师。他可以收费,你也可以去学,但收费要合理,不过最好是能找到不功利的老师。请问这样老师打着灯笼没的找啊.
a****1 该用户已被删除
8
发表于 2013-10-28 16: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13-10-28 16:56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学习了,呵呵呵。分析的较透彻。
10
发表于 2013-10-28 17:2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这是转帖,我看了很震撼,解除了我多年的困惑,终于明白了时下热门的“方证相对论”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我练过气功,曾打通了小周天,练功时曾感受到足厥阴肝经的气机象蚂蚁一样从大腿内侧慢慢往上走,并能感受到气机在口唇和耳边爬行。知道我们的道家先贤及黄帝内经没有骗我们,只不过我们没能达到那个境界而已。
11
发表于 2013-10-28 18:0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本帖最后由 宇宙旋风 于 2013-10-28 18:14 编辑
这是转帖,我看了很震撼,解除了我多年的困惑,终于明白了时下热门的“方证相对论”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我练过气功,曾打通了小周天,练功时曾感受到足厥阴肝经的气机象蚂蚁一样从大腿内侧慢慢往上走,并能感受到气机在口唇和耳边爬行。知道我们的道家先贤及黄帝内经没有骗我们,只不过我们没能达到那个境界而已。
dudu208 发表于 2013-10-28 17:28



    感谢您的转贴;因为您当初只是回复在别的帖子当中,所以分割出来单独成贴供大家学习,自有慧眼人识之。。。。。


    对中医版来讲,这篇文章出来的正是时候!
12
发表于 2013-10-28 18:1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这是转帖,我看了很震撼,解除了我多年的困惑,终于明白了时下热门的“方证相对论”不是中医的最高境界。我练过气功,曾打通了小周天,练功时曾感受到足厥阴肝经的气机象蚂蚁一样从大腿内侧慢慢往上走,并能感受到气机在口唇和耳边爬行。知道我们的道家先贤及黄帝内经没有骗我们,只不过我们没能达到那个境界而已。
dudu208 发表于 2013-10-28 17:28

内证之法,无分门派和宗教,实乃人体之潜力掌握方法,人人可为,而中医就是研究人以及生存发展之关系的科学。。。。。。
13
发表于 2013-10-28 18:3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回复 12# 宇宙旋风

版主说的不错,现在中医界群魔乱舞,各种大仙纷纷登场,正需要这篇重量级的文章拔乱反正,让大家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要是能请出阅素灵**讲解一下就更好了。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4
发表于 2013-10-28 19:0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回复 13# dudu208


    讲几次课后, 马上就要有人开始诽谤了,诽谤的人倒是出于好心,因为他领会不了别人的精神,达不到别人的境界,他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他要卫道,他就胡说八道。现在人心已乱。
15
发表于 2013-10-28 19:17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回复 14# chenyongchang

这位大侠,我不是说您,请不要误会,我只是说“胡万林”之流的人。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16
发表于 2013-10-28 19:37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回复 15# dudu208


    我知道你不是说的我,我是说中医界的一片乱象,谁都没有办法,谁都不服谁。
17
发表于 2013-10-28 22:0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国家应该出一本像《医宗金鉴》那样的权威中医书籍,一统江湖。
18
发表于 2013-10-29 12:0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遇到此文,真是有缘分了。
19
发表于 2013-10-29 15:2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说的非常好,心态平和,论述客观。兼容并蓄的确是学医之道,也是做人之道。中医之法,无分门派和宗教,实乃人体之潜力掌握方法,人人可为,而中医就是研究人以及生存发展之关系的科学。。。。。。
20
发表于 2013-10-29 16:1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好吧。我就是第4类。。。在药店混混。慢慢觉得中药很不错。。慢慢的狂记药性。哎。效果不是很好。最好还是能找到个老师带。
21
发表于 2013-10-29 19:0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看来我要找《医宗金鉴》狂背了,读书时真的很懒惰。
22
发表于 2013-10-29 21:11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咱来这里看看、看看、这几天天天看。有时间倒倒咱的苦水。
23
发表于 2013-10-29 21:4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写文章的一定可以成为大医!
24
发表于 2013-10-30 15:0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难容我慢慢把<<黄帝内经>>品尝.
25
发表于 2013-10-31 11:39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20090817 阅素灵老师黄帝内经第一课
各位老师,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高兴在一年之后能有机会再在民间中医讲堂和大家一起学习黄帝内经,我本身是应太极医道***的邀请,要在呱呱的这个视频上面来讲,但是同时因为我也是民间中医的版主,那么***建议我在民间中医讲堂来跟大家讨论这个黄帝内经,所以定在22号、23号,也就是每个周星期六、星期日和大家一起学习这个著名的、也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中医典籍。
      本身来说,以我的资历、学问、临床功夫是不应该在麦上来讨论这部经典的,所以现在我跟大家讨论的内容,那么不说是我自己的想法,其实都是我的师尊清微真人,那么大家可称呼他唐老师,按世俗里的习惯来称呼,都是唐老师他所传、所授的东西,我个人呢只是一个转呈或者转传、向大家汇报转呈的这么一个作用。所以在更多的时候,如果在讲的过程当中和过去以及很多书本上记载有很多出入的话,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谅解!所谓求同存异,而师尊呢他现在已经避世云游,所以很多问题也就不用争论或者说没有可争论之处。所以假如说是我的某些要求或者说规定给大家一个觉得很霸道或者说很不公平的这么一种感觉,那么大家可以不用来自己浪费时间。
      在这个讲述之前,我要先阐明几点,而我们刚刚阐述的第一点。现在第二点就要说一下为什么会选择17号,本身今天晚上来说,正好要去拜访几个老师然后要去出诊,那么但是我还是选择17号,自己做个录音,主要的原因是,17号咱们一起,在谐音当中17号等于一起的意思,那么实际上也就是说一起学内经,一起交流学习。在这个一起当中,当然最后还是最希望大家一起健康幸福、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有一个幸福自由的感觉,那么在一起活到天年,这个样子,所以说选择17号来作为开学。那我之所以说开学呢,并不是说我自己把自己看得很高,而是因为我是太极医道的老师,本身呢,17号是应该在太极医道开学的,但是因为民间中医的***说在民间中医讲,那么我就无所谓,所以我们整个是把太极医道的开讲开学移到了民间中医,所以说是在17号,这是一点。
      然后第三点呢,关于中医的学习也好或者说是内经的学习也好,我个人也只是一个学生,所知的非常有限。那么虽然我拜了老师,也曾经是一些非常优秀或者说非常卓越的老师的学生或者说是道门一些老师的**,但是我个人有一些观点,就是说在中医的传播方面,我个人是没有什么门户之见的。中医历来因为派别的不同或者因为地域的不同或者因为各种势力还有所差别,那么它见地上面可能会发生一些分歧,但是我个人觉得,在这样的时代,真正的大医或者真正对中医感兴趣的人,那么都应该是广学各家,博采众长。所以在对中医的推广上面,我个人也是,主要是当年师尊传下来或者说是师父传下来讲,说一定不能够广为流传,或者是要非其人不授的东西,那么只要是能讲的,不管是费了多大的辛苦得来的东西,那么我是一定会传播的。而且我认为所谓的中医,假如有人愿意学,那么即使是耗费时间耗费精力,或者也许是自己自以为是知道一点点也许是错误的东西就拿出来乱讲,但是我认为也是值得,或者说也是应该推广的。因此这次讲内经,我特地的嘱咐或者说特地的给太极医道的***也好,反正都提了建议,就是说只要愿意听,或者说只要愿意觉得可以的,那么人人都可以自由往来,愿听多长时间听多长时间,愿意听多少听多少,那么不管你是觉得我说的是对的或者说是不对的,那么都没有关系,大家在一起共同的来探讨这个问题,或者说共同的来交流这个问题。那么我一再重复我之所以作为主讲,是因为我在重复的东西,在回忆的东西,都是当年师尊清微真人传授给我的,那么极少部分的东西,当时师尊没有讲而别的老师讲了的或者说我自己有所体会的那么我加进去的时候我会讲。我之所以要在开学的时候唠唠叨叨的重复这些东西,我主要是不希望再象一年多以前这样的误会,所以讲完了这些东西之后呢,就可以一起来谈一谈黄帝内经。
      这个黄帝内经,黄帝内经这个经典从传下来的时间来说,已经非常久远了,那么据现在的考证,说它这个成编于西汉,那么其中有一些篇章早于西汉,甚至达到了春秋时期,甚至春秋之前,而有些篇章呢比较晚,是在东汉之后才补编进去的,但主体呢成编于西汉。关于这部书呢,在道门里面的认为,既不重视它成编于什么时候,也并不注意去考证这个什么黄帝是哪里人啊,什么岐伯是哪里人啊,而是一直把这一部经典当做了道门外丹经的第一部首选,为什么它会是外丹经的第一部首选呢?很多人都在想啊它是黄帝内经,它叫的就是内经,为什么它反而会成为外丹经的第一部首选?因为对于道门来说,所有医或者和医有关的一切事情那么都是属于外丹,而这个内在的修养或者说是内在修炼的这些丹经呢那是属于内丹。这就带出来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说在历史上印证了的,主流基本上都谈到的是性命双修,那么大家对道门有一点了解的都知道,但是在这个性命双修之下,它有一些具体的操作,其中有一点谈到的要旨,这一点非常值得记录,那就是内外相合。内外相合呢又叫做外合内证,合就是六合的合,它叫做外合内证。那么在这个学习或者说是修行也好,不管怎么样,那么只要是在这个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器业方面的学习,这个外合内证,这个非常关键。象在今天这个时代,有很多人说,要强调说读书、临床,那有另一部分人说读书临床都未见得说是一个所未见的真谛吧,说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内证。那么在这里我说我们这一派的观点,因为这一派,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我在QQ上面的这个日志,因为师尊清微真人这一派呢,他是专门以医入道,然后以医证道的这一派,那么他从来是既强调外合也强调内证。
      所谓的外合,那么读书、观察天地万物、格物致知、临证、拜师访友,各种获取资源和信息的手段,那它都算作是外合。它内证当中说,就是自己的修持,以好返观内视。其实我经过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认为不管是学习内经也好,或者说是学习中医的其它典籍,乃至于学习其它别的科学,这四个字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外合内证。假如我们只强调内证,而没有所谓的外合,那么你一生至少,这还是要在有明师的指导下,那么你一生至少有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如果资质不允许的话甚至前四十年、前五十年的时间都无法看病,那你最高的资质也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达到内证的境界,而这个时代能达到内证的人,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实际上是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那如果我们一再的强调说要完全的达到这个内证,而没有外合的话,好多东西其实是不现实的,而且从课题求证也好,或者说从这个广博处也好,实际上是有影响的。那以前师尊经常说一句话,说这个神仙未有不读书,讲这个医生更应该如此。所以说外合也就是读书、临床、观察天地万物、拜师访友这些东西也同样是重要的。
      在历史上很多事情都可以证明,有一些医家自己身体并不如何,可能也有人觉得,他们并没有在中医的路程里面走得很远,但是这是不公平的评价。因为历史上有很多没有所谓内证的医家,并不能就证明说别人的疗效就很差,或说别人的疗效就不是非常肯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管是单纯的就强调外合否认内证,或者是单纯的强调内证否认外合,我觉得都不是一条比较好,比较的究竟的学习之路。那么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就师尊的传授来说,他所强调的外合内证的学习方法,确实在这个实践当中证明,是最有效,而且是最高效的学习道路。
在这个内经的学习当中,外合内证,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人具备外合内证,那么想来他就是千年以来注解或者真正正悟了内经的第一家。就像我的师尊说,在这个外合的方面,比如说训诂啦,或者说格物这些方面,如果说花费很大时间去做,那么内证必然会少一些。要把外合和内证都做到极点,实际上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反过来又说,如果一个人他从起点的时候就是既有外合又有内证,那么他达到更高的境界就比别人容易的多。所以在这里,强调一个内经最重要的学习方法,这个也是非常纯正的,有源流的道门的传承,那就是这个外合内证。
      再说这个内经的重要性,内经的重要性基本上是已经毋庸置疑的,但它作为***门典籍,而且是***门修医的典籍,他比所认为的只是一个中医的基础,这里面还有一些些许的不同。所以在以后讲的时候,会谈到一些,可能说认为是接受不了,甚至认为是很错误的事情,但是还是那句话吧,姑妄听之,也姑妄言之。如果有什么善意的,和合理的意见呢,可以到我的qq上面跟我提出来。
      讲完了这些之后,我想粗略的介绍一下我的师尊,以及我师尊所在的门派。虽然说这个大家可以在日志上看见,但是为了避免日志上没有,那么我还是再在这里,或者说有些人没有去看日志,那么还是在这里重复一遍。我的师尊也就是清微真人,那么他有很多别号,比如说他又别号清虚真人,他又别号邋遢闲人,别号一忘万士,那么这是这个别号,实际上这是名相的事情。那么师尊呢,他实际上姓唐,名讳呢,就隐去了。我们这个门派呢,刚才说到是一个以医入道以医正道的一个门派,所以他这个对外言传,基本上不见于任何的史籍记载或者说是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因为这个门派属于隐仙门,要广泛的说他属于隐仙门,也就是说隐藏在俗世当中,大隐隐于市那种类型的门派。这个门派的发源,最早的祖师呢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十大巫,十大巫尤其是巫咸巫彭等祖师在门派里面被认为是具有开创性的,并且因为他们以医证道到达了另外的境界,所以本门的称呼,具体的称呼,又跟这个巫有一定的关系。
      一般现在很多时候呢,都称这个仙医门,实际上呢,过去也可以称为丕门,也可以称为巫医门。这个巫呢,现在人家听起来呢,一听就说哇,你这个是一个非常反动的东西啊,是一个非常失败的东西,然后是一个非常非常落后的东西,应该被打倒的东西。但是从巫这个字上来讲的话,它上面一横下面一横,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然后中间这个从字是一个人站在一边,然后两个人中间有一竖,实际上这个巫就是沟通天地的人。就是能够沟通天地人的,能够通天彻地之能那才叫做巫。当然,现在巫的名声已经是一塌糊涂了,一谈到巫的话,就觉得这个巫是个最可恶的东西,是原始落后的东西。其实像所有人类文明,或者说所有人类文明之根,都源于巫,都跟巫有关系,当然到了如今,是翻脸不认人。而且很多这种敏感性的东西,这种所谓的超越现代医学的东西,这个根源呢,都要说到人与天地的沟通,这就说到这个巫。
      那么师尊呢,在这个门派里面,他是属于掌门人,那么掌门人他们是属于每代单传,也就是说师尊真正的**也就只有一个,那么我非常高兴的告诉大家,到现在为止,谁也不是师尊的**,包括像我,或者像我的师兄啊什么的,那就是说师尊是没有直系传人的,之所以允许我,或者说是非常坦荡的让我在这个地方讲这些医学,那么也是得到了师尊的允许。还在去年的时候,师尊就说,因为我的这个讲述的话,可能给他带来一个真正的有缘人,也就是说他将来的**。所以我也非常高兴,或者说是非常希望就在这个听的同仁或者老师当中确实有一个师尊真正的传人。或者说通过你们能够找到或者说能够让这个有缘人用一种微妙而又普通的方式,那么他能够成为这个师尊真正的,也就是每代单传的直系**,唯一的传人。
      像师尊的医术呢,很坦白的讲,在所有经历过或者见过的人当中,他的医术已经是登峰造极,他已经脱离了一般人的境界,达到了一般人说的神医的境界。那么他以及他祖师传下来的这些东西,即使是一些边边角角,或者说只是一鳞半爪的东西,那么在很多层次上,都对于我们思维的启发也好,具体的用药也好,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吧。我自己是这样觉得的,当然别人也未必这样觉得。但是我在这里讲呢,还是说希望你,寄语有缘人吧,那么在这个……
      今天呢,我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从早上一直忙到现在,然后马上要出去。但是,为了赶一赶这个17号,也就是这个“一起”学习,那么,所以特地呢,自己随便录了一点录音,然后发一点,也算是预告吧。然后,总之呢,是希望大家能够一起交流,一起学习,然后共同提高。然后,也希望有一部分同仁因为这个讲座,和我,或者说,更好的话,和师尊,能够结成非常好的这么一个缘分。所以,还是要提一提今天这个17号的意思。
  在这个讲课的问题上面,比如说这个形式,还有这个内容,以及其他的一些方面,我觉得是可以商榷的。比如说觉得,假如说大家觉得一个人讲太枯燥,那么也可以,就是说,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讲,或者说采取“几问几答”的这么一个形式来讲,也可以。
总之,我把这次活动看作一次交流,也看作一次修旨吧。
  因为俗务繁忙,在网上,很多的时候就觉得好像在一个很大的江湖里面游历,觉得非常疲劳。所以,我借着这次讲《内经》,也算是还了过去的债,那也算是把这段网络的生涯画上一个暂停符号,或者说画上一个休止符了。所以呢,我也希望说,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说是建议,只要说是正常的、善意的,那么尽管可以给我提出来。那么在以后的这个学习和交流当中呢,我都可以采纳。这包括学习的形式,学习的内容以及一些建议的话,都可以采纳。
  那我们,反正《黄帝内经》呢,以前曾经讲过一次。似乎也在“民间中医讲堂”,似乎我们是交流到《生气通天论》篇,然后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所以没有交流下去。那么,这次呢,不管是逐篇的讲,或者说是大家希望以串讲的形式也可以。无论如何呢,我还是希望能把这个任务交待彻底,把她讲完,尽量能够让大多数的人都觉得有所收获,或者说比较满意。
  我呢,马上就要出去,事情很急,所以说就不能够再多讲一些什么了。
但是我确实还是希望,不管在学习的方法也好,或者说是在学习的这个思路上也好,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听了这个道版的《黄帝内经》之后,能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或者说是工作,只要能产生一点点的裨益,或者说是一点点的有效性,我都会觉得非常的欣慰。
  至于她和其它版本的不同处,那和其它的说法的一些相左的地方,以及这个版本的特色,那么我相信,有在听过我上次讲的一些同仁,应该就知道,我在这里也就不再做很多的重复。我只能说,我认为师尊传授的这个《内经》,那么她是最接近于《内经》的真实原籍,或者甚至可以说她就是《内经》的真实原籍。
当然,有很多地方,因为师尊他没有传授,而有一部分内容是其他老师传授,或者说是我自己醒悟的话,那么这部分内容可能会有一些错误,或者说是,甚至是非常荒谬,或者说不足以通畅,或者说不足以周到的地方,那么这是有的。但是师尊传授的部分呢,他非常的精妙。而且确实是可以说,虽然《内经》的各个注本,各个注家,或者说各个讲解的人,到现在各有其长也,各有优劣,然后也各有各的受众。但是,无论是专业的也好,或者说是业余的也好,那么如果你真正的是想要知道一下这个《黄帝内经》他的真义,以及道门正宗是怎么看待《内经》当中的很多问题。那包括这个书的源头、出处,黄帝和岐伯的这个真相,那么她的这个书的这些问答的内容,我觉得闲暇时候听一听这个道门版的《黄帝内经》,还是不无启发,不无裨益的。
  那么到了今天最后的时候,我要很诚恳地跟大家说,因为《黄帝内经》这部书呢,他是和很多道门典籍一样,不仅仅是主要用来读和学习的,更是用来证悟的。也就是说,我们读《黄帝内经》,只是一个外合。那看这些注释呀,或者说是,比如说听很多的老师啊这些在讲的话,只是一个外合,训沽考证也好,或者说这些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外合。那么,《黄帝内经》最后他还是要有一个内证的问题存在。在观察天地万物,还有读书以及临床的所有这些,包括跟师、听讲,所有这些外合做到之后,《黄帝内经》最根本的东西,还是要有一个内证。那这个内证呢,事实上很大的程度是只有真正有修为、有修行,而且有修持的高师才可以启发,或者说才可以阐述的,那我自然是做不到的。
  所以,如果听完了,或者说是听过我讲的东西之后,那不管你觉得她是对或者是错,有没有一点点启发,或者说你觉得非常地站在你的反面。但是,如果你确实想知道除了外合之外,《黄帝内经》怎么样内证的话,我希望各位去找,或者说去参加一个,如果你真是感兴趣的话,去参加道门的老师,那么这是一个现在出来的真正的高师,王力平老师的暑期班,或者说是他的学习班。因为,王力平老师呢,他是通过自己的修行及修持,真正的证悟了这个《黄帝内经》当中的内容。所以我希望,如果真是对《黄帝内经》内证感兴趣,或者对有此要求的话,那么可以参加王力平老师办的各种各样的班,由此走上内证《黄帝内经》的道路。
  那当然还有一些,还有我们说,说我既不喜欢某某,也不喜欢某某,或者说也不想这样,也不想那样。那你如果能够做到自己寻访到适合自己的外合或者说是内证之路,那么也是一样的。像有很多人,那他一直都是读书、临证、思考、观察,然后领会天地万物,然后一直这样不断的内证、实践、外合,所以他外合内证加在一起,像一些上古的人,也许他从来没有看过《黄帝内经》,但他实际上已经证悟了整个《内经》的内容。
所以,我从这个上面来讲的话,还是一再地说,为什么千古以来,每个注家,个人都会觉得说,有所长短,然后每一个注家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那么,截至今天为止,《内经》也从来没有过一个注本,是最完美最好的注本,都只是比较而言,各有长短。所以说,确实有真心想要能够彻底明白,想要能够去内证《黄帝内经》的问题的话,就请去找,或者说去参加王力平老师办的各种班。因为他是我目前知道的真正能够证悟《黄帝内经》的,而且又肯愿意去教,肯愿意去告诉别人的老师。
  好,那我要出去了。那我讲的呢,拉拉杂杂说那么多,就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最后还是再表一个态,因为今天是17号,我希望借着今天这个17号,我们能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然后一起有一个人生当中美好的回忆。
  好,我就停止录音了。谢谢大家。
  然后大家如果有什么对讲课的内容、形式、方法以及各种情况有什么需要建议的,或者说是,有什么比较特殊,或者说比较好的要求的话,都希望大家能够给我在QQ上,或者说告诉***,然后由***转告我。
好,非常感谢。希望我们在下星期六、七,也就是说提前在这星期六、七,22号、23号,那么在这里,真正正式的开始学习《黄帝内经》,这个自古以来留存下来最重要的两份著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星期六22号、23号开始,然后以后是每一个星期六和星期天。
  那么,今天呢只是作为一个讲前的,拉拉杂杂说的这么一个东西而已。
  好,再次感谢大家。
26
发表于 2013-10-31 11:42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20090822阅素灵老师内经第二课:内经的由来
学《黄帝内经》有什么用呢?说业余学习《黄帝内经》可以把它当作一种知识来学习。就像说是中医文化一样,但是说专业的中医再学习《黄帝内经》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这个师兄个人的问题,至今天为止,自明以后,包括古时的医家,很多医家都把《黄帝内经》当做一部纯理论性的著作,并且觉得这个内经上面的理论知识和他的临床并没有必然联系。到今天为止,也还是有这样的医家,比如说我们的伤寒大家胡希恕,胡老。那么胡老对于伤寒、金匮非常精通,是一个赫赫有名经方大家。但是胡老本身呢大家可以看到,在他的著作资料当中他也认为说《内经》上面的这些理论有一些完全没有道理,他甚至认为说是有编凑的痕迹,完全不能与临床相联系起来。

        那么《内经》是不是这样的呢?如果说《内经》是一部高高在上的理论著作,我们每个人学了《内经》之后都只能够把它当做一种中医文化的知识来学习的话,那么自古以来的医家为什么还要一直强调这部经典的重要性呢?关于这个问题,以前师尊曾经说过,他读了《黄帝内经》和我师伯读了《黄帝内经》之后就能够看病。那个时候我也非常吃惊,就是说为什么师尊和师伯都是读了《黄帝内经》之后就能够看病,而我也读过《黄帝内经》,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大三了,为什么我就不会看病呢?而且我读《黄帝内经》还是由老师教的,为什么我还是不会看病?我相信很多人有和我一样的疑惑。因为毕竟在今天读完《内经》之后就可以看病,而且疗效如神的并不多。那就是为什么我们读《内经》之后不能看病,不能提高临床疗效,而他们读了《内经》之后就能够看病,就能够非常的切实在临床上,这个中间的区别在哪里?那么我们将在以后的时间为大家一一讨论,或者说一一阐述和汇报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们之所以要讲《内经》,也就是说我们要讲《内经》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所在。也就是说你真的把它和临床之间的关系搞明白了,把它的这个转化的关键点搞明白。那么我们同样也学了《内经》就可以看病,而且学完《内经》就可以很好地看病。并不是说只作为一种纯理论、纯文化性的东西来了解它,那样就糟蹋了《内经》的实用性。那么这个是要说明白的一点。

        再有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并不想说要反时代或者说是逆时代来行,可是我今天也有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不只是我自己的,那么也是长久以来中国传统或者是道门很传统的一个观点。道门很传统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在讲《内经》也好,在讲其它任何一种养生或者说是传统的一些健康观、生命观或者说是疾病观也好,永远都存在这个问题,就是度的问题。现在很多朋友们对养生啊或者说对这个东西非常的关心。可是有一句话,过度关注健康就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这句话也许是反这个时代潮流的,但是确实是这个样子的,这个理念,假如说你不关注健康,那么这个很明显,这是不及。但是假如说你过度关注健康问题,过度的去关注这个养生的问题,那么他本身他就是一种疾病的表现。

        有一天我跟我一个朋友在一起,他现在可能比较发达,然后我就跟他说:那你现在为什么就那么谨小慎微,好像一直在很小心很小心地在那里养生,然后观看各种各样的视频,然后看各种各样的养生书籍。然后他说因为他觉得他自己现在蛮不错的,他想要更好,然后我说你想要更好,你知道吗这个过了头。实际上他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你越是关注的东西,当这个度过了的话,那么就越是能带给你伤害。所以从这个问题上来讲,我觉得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有点反潮流,但是实际上确实如此,过度的养生本身就会带来伤害,而且就是说这种过度的养生,目前和不及的养生,两个极端就是成为了大家在养生方面的一个问题。那么这是一个第二个的理念。

        第三个理念就是一个名相和它所代表的真正的东西的理念,犹如我们今天来讲《黄帝内经》这部经,我们也知道中医还有另外的一部经典,那叫做《神农本草经》。那过去就有一些观点说:凡是冠名黄帝某某经,黄帝某某什么的东西,那就是黄帝写的,而冠名神农某某经,神农某某书的东西,那么就是神农写的。他认为说这是一种托古的现象。实际上这个观念是非常错误的一个观念,因为像这种冠名以某某经,并非是要说明这个经是黄帝或者说是神农写的,而是它里面有一个象征意义。比如说当我们谈到黄帝的时候,想到的并不是说这个人他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他具体是哪个部落的首领。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当一提到黄帝的时候,那么实际上要讲的东西都是说中原地带,就是说中土,中央之地,那么中央之地是五方之地里面最高,统领五方之地的。那么他谈到的时候,那也就是说在谈到他的时候,第一意义是指他是中央之地,就是以土德立国的。那么其实上讲到的是中土之德,也就是说中和之德。第一个提到黄帝的意思是这个意思。

        那么第二个提到黄帝的意思,因为黄帝他还有另外一个象征意义,他是人文之祖,是文明之祖。所以在第二个意义上面提到黄帝的时候,那么其实上是说他是人文之始,说明这本书那么是一个人文的最高的典籍。并不是说他就是黄帝本身这个人。

        他还有第三个意义,就是当提到黄帝的时候,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象征意义,这个象征意义我想可能大家都是了解,都很知道。因为我们经常说什么,黄老学说。黄老学说他那个黄是谁?其实它的黄就指的是黄帝,因为当时传说黄帝他治天下,他治天下的时候,一开头的时候他非常有力,然后拼命地去干。他干了之后,他有一天突然就很感叹说,好像他去旅游了一圈回来,结果就觉得天下有他没他好像差不多,而且天下并没有因为他努力就好转,然后他就觉得很沮丧,然后他就闭关,就一直自己静思,在静思的时候因为有些神人的启发,他终于悟明白了。原来这个天下是无为,它自然会自治。所以说这个提到黄帝第三个意义的话,那么就是说,凡是有标明黄帝某某书或者说是神农某某书,那么它一定是一部贯穿着这个道家思想的书,应该说第四点。所以当提到黄帝的时候,其实上他是这样的意义,就是说他并不是说他就是真的黄帝这个人,你要去追溯他黄帝的故乡是哪里?其实并不是这个,他是一个象征意义。

        好像黄帝有一个传说讲:黄帝一个人长着四张脸,同样他跟这个四很有缘一样,他说一个人长着四张脸。然后说他娶了四个妃子,然后这四个妃子给他生了25个儿子。难道说他真的是这个样子吗?他就是长着四张脸吗?其实并不是。他长着四张脸是说他能够观望四方。也就是说洞察秋毫,观望四方。因为中央之地,中土,然后能把握四方,并不是说他真的长了四张脸。然后他所谓的四个妃子是一个同样的道理。然后他25个儿子,五五二十五那是中土的意思。所以说在讲到他的时候,那么他其实上是一个象征意义,像这个神农也是有象征意义的。所以当他冠名说某某书啊或者说某某什么的时候,尤其是这个道门里面很多典籍,一般他冠出名来的时候,你都知道它这个书大致要讲什么内容。所以他是有象征意义的。比如说他就像道门里面有很多神,比如说厚土夫人呢,然后说这个水德心经啊,它其实上都名相化了的。然后就是说其实这样是表示五行,表示自然的这种神。所以在上面来讲的话一定要记得,确实他都是表法的,并不是说他是这个意思。

        那么当我们来看到这些书籍的时候呢,那么具体落实到我们这个《黄帝内经》,那么《黄帝内经》里面其实上除了黄帝,那么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岐伯,那么当然除了岐伯之外,其实还有伯高,还有雷公,那么其实还有后面几个,那些人占得篇幅啊稍微少一点,第二个重要的人物啊是岐伯。我们现在还来说这个医药它是岐黄之道。那么岐伯,像现在有的时候解释他说,说他是岐山脚下的老伯伯,就是说他是住在岐山脚下的这么一个老伯伯,这种解释就没有什么意义,其实上这个岐伯也是有象征意义的。这个岐伯也是一个表法的名字。为什么呢?我们就要讲一下这个岐伯,因为黄帝可能知道的人很多,但这个岐伯知道的人、知道他这个历史的人并不多。

        这个岐伯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首先他的人生经历要很简单这样讲一下。他的人生经历是:他小的时候生出来之后就对生命的意义就特别关注,他关注生命的意义之后呢,他就特别善于观察天地万物。就对风啊、云啊,然后一草一木啊,然后包括说是动物了,然后包括说是自然界自然发出的天籁之音啊。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万物和各种现象他都特别注意观察。那么就是他音乐也非常好,悟性也非常高。在他成人之后呢,他拜到的一个老师,这个老师很有名。这个老师叫什么名字呢?这个老师叫做巫彭,巫是那个“大巫”的“巫”。然后彭呢是彭祖的彭,他叫作巫彭。

        那么巫彭是什么样的人呢?这个是一个神人,巫彭。这个巫彭呢就非常的,如果大家注意到记载或者历史的话,就会看到说在《黄帝本纪》里面就会写:说这个令巫彭做医,巫和干嘛干嘛。那么就是说这个中医药的始祖,或者说人类医学的始祖,就是说正式成为系统,正式成为一个医学从谁开始的呢?就是从巫彭开始的,而这个巫彭他是一个不生不死的神人,他其实名字叫彭,这个巫呢是一个冠词,是表示他的身份的。像我们现在在比如说这个傣族啊或者说是彝族里面呢还有这种称呼,比如她那个人的名字叫香,香气的香,但是她非常有知识、非常有文化,他们就会称她闶阆香,那么意思就是说有知识有文化叫作香的人。他这个巫彭的这个称呼和那个是一个意思,那么巫呢他就是有通天彻地之能,能够沟通天地人,就是说可以沟通三界,这样叫作巫。那么然后就是说他的这个能力,他的名字叫彭,一个字,单字,因为古人他的单字是比较多的,在这个姓名里面。

        那么这个巫彭呢他不只是岐伯的老师,他也是黄帝的老师,那么同时他又是黄帝的臣子。黄帝呢他这个爱好,他有一个特别特别好的爱好,那么就是特别谦虚、特别善于学习,他经常拜他的这些臣子或者拜他的这些属下的这些人民当做他的老师。那么实际上和黄帝在一起,那么黄帝这些师呢,还有包括他的臣子呢很多都是神人。比如当时的这个赤峰子、广成子,那么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神人,这个巫彭呢他本身也是一个神人。他和一般的神人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说是在《巫彭传》里面讲说,这个巫彭他是**之星所化,就是**之灵所化。所以这个巫彭有特殊的能力。他和别的巫不一样,他有一个特殊的能力就是生生之力,那也就是说是唯一最重要的能力,那么岐伯呢就是巫彭的**。

        所以在这个岐伯一旦出现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岐伯出现了,那么但是这个巫彭呢因为历史长河的关系,所以他被湮没了。那么现在岐伯的这个身份和地位呢就相当于这个巫彭了,因为岐伯是巫彭几个**里面当中最著名、最重要的一个,所以说一旦出现了岐伯,那么他的这个地位就相当于说是这个巫彭的地位。也就是说一旦岐伯出现,就是表示他是医药的始祖。并且还特别说和医药当中相比,他是医的始祖。而且还特别说,和医药相比,他是医的始祖。也就是说了解了生命和宇宙万物之所以能够生长化收藏,这背后一切原因、秘密和本质。歧伯一旦出现,它是这个意思。

        那对于歧伯来说,他自己本身的事迹,就有一个特别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歧伯一旦出现了,它就是我第一次在讲序言的时候讲过的这个问题,他有一个外证内合的问题。为什么呢?因为歧伯也是表法的,歧伯的学医,最重要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别人都是天生异能,但是歧伯既有天生内证的问题,又有后来外合的问题,所以他也是表法的。一个表示他是医学的始祖,是有生生之理,但是第二点表示他在学医道路上面是内证外合的。因为如果只用谈内证,不用谈外合的话,那我们就不用学《黄帝内经》了,我们所有的经书都不用学了,因为我们都是口口相传,都是靠师授,都是大家一块去内证吧,我们所有人都不用读书了。所以完全强调内证,本身在歧伯的表法意义上,歧伯是不赞成这一点的。外合内证相结合,那才是真正学医的道路。所以这是歧伯表法的第二个。

        还有歧伯表法的第三个是什么呢?一旦出现了歧伯,而不是巫彭的话,那么就表示这本书不是原始的医典,而是二代医典。什么叫二代医典呢?给大家解释一下,也就是说在上古的时候,一开始出现的是神的医学,这个医学是神的医学,不是人能够学习的,那就是一代医典,巫彭的医典全都是一代医典。凡是写有歧伯的医典,都是二代医典,就是人的医典。一旦出现歧伯,就代表这部医典是人可以学得会的,是人文出现后人的医典。所以歧伯在这里是有几个含义的。

        关于这本书的渊源和流传,有很多学者都曾经考证过。那么我们也都知道,当时最早被记录的时候,除了《黄帝内经》外,还有另外的几部医经,《白帝内经》、《白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那么黄帝也有一本外经,《黄帝外经》,但是这些医典都遗失了。一旦遗失了,现在仅存、唯一能够证明他是正本的,就是《黄帝内经》。从这点上来说,《黄帝内经》如果我们要讲的话,它是留存下来唯一一部最经典的医经。但是在二代医经里面,尤其在当时,他是不是独一无二的经呢?并不是,因为按照秘典记载,当时五方五帝都有经,六大神医都有经,也就是说,留存的这几本,记载在《汉书•艺文志》上面的经,其实有一部分已亡佚了,到那时候已经留下这几部来了,实际上五方五帝、六大神医都有经,而五方五帝的经都不一样。比如说白帝,西方之帝,医学整体的理论,有他自己的特色。像炎帝都有自己的特色。

        但为什么现在最后留下来《黄帝内经》呢?从我们现在来看,之所以被留存下来,可能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的理念,所运用的实践,是最符合我们华夏民族或说中华大地的,而其他的经,要么就是太秘密,或受众人群太少。所以最后留下来的是《黄帝内经》,它应该是最符合华夏民族的医经。

        它的重要性在哪里?它是万医之源,也就是说中医也好,甚至包括很早以前就受到汉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好,他们所有的医学,只要是受到汉文化影响的民族医学,包括汉民族医学,都受到《黄帝内经》的影响,所以说它是万医之源。到现在为止,讲《伤寒》也好,讲《金匮》也好,或者讲《千金方》也好,或者讲《外台》也好,没有哪部医经脱离了《黄帝内经》的理论。就算是最高的一代医经,神的医学,基础的理念,依然也跟《黄帝内经》理论一样。

        可能到最后,大家都会说,这部经那么伟大,有那么多表法的,因为它本身叫做“经”的话,万世宗法才能叫 “经”,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学习《黄帝内经》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无论哪位老师,无论他嘴巴上说得多么漂亮,可是我们就是不会用。比如说《上古天真论》怎样怎样,或你跟他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讲,说他讲得怎么样好,或者讲得好也好,讲得不好也好,但是只是有一点,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不知道《黄帝内经》怎么用?就这么一个重要的东西,我们就像怀抱珠宝和玉石,但是没有粮食吃,不能啃珠宝玉石,所以叫“怀抱珠玉而死”。

        关键是什么?为什么《黄帝内经》会变成一种文化形式,而不是一种实用的东西?很多伟大的医家说这部经又重要又伟大,而且是二代医经里唯一留下来的一本,但是为什么不能用?目前能够用《黄帝内经》的人,可以说没有多少,因为在临床上大家都会说,《黄帝内经》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包括蒲辅周蒲老,他一生案头都留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都被他翻破了,自称是中中之流。他案头上最重要的一部书就是《黄帝内经》。蒲老学习《黄帝内经》之后,《黄帝内经》在他的房子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转化成临床实践的?这个除了蒲老外,有谁知道呢?而现在道门里有很多高人,出世的有很多高人,主要是搞方卖的,也就是说开汤方的,甚至是搞针灸的。因为(关于)针灸,《黄帝内经》有两部,一部《素问》,一部《灵枢》,一样81篇,一共162篇。那搞针灸的,那自《灵枢》始;搞内科、大汤药、开汤头的这些,那《素问》肯定很重要,但为什么道门里有一些很高(水平)的高手,既没有学《伤寒》,也没有学《金匮》,也没有学《千金方》,只是学了《黄帝内经》,又有的还学了一些《神农本草经》,还有一些人连《神农本草经》也没学,只学了《黄帝内经》就会看病的,这是为什么?所以我觉得要讲的话,因为里面的一些道理或一些关键性的东西,我尽量用我的语言或我想到的方式去表达出来,这中间有个转化的问题,而这个转化有几种模式,或说几种体系,那我们以后随着进展,在某些关键的地方进行一下讨论。

        像说到《黄帝内经》大家最熟悉的篇章《上古天真论》,《灵枢》的《本神》,这一类篇章。但是很多人都会讲这个事,就说《上古天真论》,王冰把它移在第一篇,但是这篇好像只是说了一些养生的话,好像没有实质的治疗作用,说是不是就搞个未病先防?或搞个治未病?在这点上面,我觉得,当然我这么讲的话,其实师尊以前谈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在《黄帝内经》编排次序上,虽然说有不同的版本,如道传版。而道传版里,不同的门派也有不同版本的《黄帝内经》。像丕门的《黄帝内经》,跟我们现在传的《黄帝内经》也不一样,但是这个《上古天真论篇》,都在第一,也就是说很多训诂的人讲,这个前言起本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不在第一。但所有道传版的《黄帝内经》,师尊说他看到过的几个版本,包括他学的版本,《上古天真论篇》都在第一。

        那我们讲治未病,不得病是最高明的,那这个理念的确是最高明的。但根据事实,这个也是师尊的传授,说实际上一生下来脏腑就没有缺陷,能量就非常充沛,五脏六腑能量没有偏颇的人,是非常少的。按最健康、最完美的标准来要求的话,这世界上没有那几个人天生脏腑非常均衡,身体素质完美无缺的,这些人非常少。因此从某种情况上来说,治未病、不得病并未包括很细节的东西。细节的东西就是说,并不是每种养生方式都适合所有的人,而且并非讲的很多东西都能做到。

        因为我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而且很追求人性生活的人,我就很知道里面的一些东西,就像很多教授所讲,《黄帝内经》告诉你,每天晚上9点钟前要睡觉,那是否说每人都能做到呢?我认为极少数,(至少)我是做不到,让我每天9点钟前要睡觉我真的会崩溃的,因此在这里就有更深层次的问题,《上古天真论篇》谈到的养生,讲到的这些原则,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到,像上古的人活得怎么长怎么长,但是现在我们基本上把地壳都钻通了,那些化石都拿出来了,上古的人活十几岁,还有些七、八岁就死了,你想怎样解释这些东西?所说的“不妄作劳”怎么着怎么着的那些人呢?包括古代的人整体寿命都没有我们现代人的平均寿命长呢。

        所以在养生上绝对的复古,和绝对的干这样、不干那样,是不是就是最实用、最正确的呢?是不是真的就是《黄帝内经》的真谛呢?师尊认为,《黄帝内经》的真谛不在于这个问题上,尤其《上古天真论篇》为什么会排在第一,真谛不在于形式上面,有更内在的真谛,而且很多方法,如“恬淡虚无”,傻子是不是“恬淡虚无”呢?聋哑人、残疾人、大脑有问题的(等等),是不是“恬淡虚无”呢?他们会讲什么呢?虽然达不到“恬淡虚无”,但他的烦恼,如天生大脑有障碍的,烦恼是不是比我们凡人要少些?是不是傻子都高寿呢?所以联系这些现实,还有“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那“以酒为浆”我们都知道,欧洲有些小镇,或一些国家的风俗,好多人都是“以酒为浆”,但好多人虽然有这个病那个病,但也有八九十才死的呀,那是不是内经上讲的这个就不是普遍真理呢?这里面有一个什么关键点,所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和讨论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尤其是真正的真人,大乘真人,象师尊这样的人,他的理解和我们的理解,在很多时候是不一样的,不是字面上的,并不是自己瞎乱想或者没有关系的东西,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道理很简单,虽然他的表现形式在那里,但是真谛一直在那里。

        最后说的就是内经的版本问题,很多人一直在追求道门版本的黄帝内经,其实我觉得没必要去追求,首先第一点你不一定能够追求的到,这是一个问题,你不一定能实现的目标你不一定非要去搞啊。然后第二点,你追求到了之后也未必真的对你用内经有帮助,你追求到了还是追求到了一堆美丽的理论和完美的辞藻,你没有追求到怎么用内经的那个问题。然后第三点,如果你真的是用和师尊同步的思维,不一定同步的思维,至少方向上差不多的思维来了解内经,真的是用外合内证的方法来认识内经,那么任何一个版本的内经,哪怕是一个漫画版本的内经,对于你来说都是真正的内经。所谓读书的方法,学医的方法,也不管学任何一门技艺的方法,都需要用到这个。现在讲的这个问题好像是废话,但是你学习的时候真的按照这个路径去走,他就不是废话,每一个人不管资质的高低,也不管你遇不遇得到明师,关键还是你学习的方式和你学习的思维。

        第一点谈到如果你不读书,当然我们就不谈不读书这一点,那么内证也是必须的,但是除了读书,临床,内证之外,观察天地是不是重要的?尝药用药是不是重要的?尤其现代这个社会,你有很多机会,可以把这个外合加的很强,连歧伯这样的人,在他的传记里面都有讲他是怎么观察天地,怎么一味一味药的去尝,那他开出的汤头和方剂还有包括他针灸开出的穴位,因为他有内证啊,但是他开出的汤头方剂他都尝过,这个是不是说重要的东西呢?本身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让他多方面的去接触,多方面了解,那你干的会不会比现在好一点呢?

        这是毋庸置疑的,从这点上来说,道门版本的内经没有必要去追寻,你追寻到了的话,可能从训诂学上来讲,你还要先去考证一下他是不是伪书,比如我拿了一个内经版本说,这是我传了一百零八代的,你去找吧,你要考一考是不是真的版本,他是不是我说他是一百零八代的,他就是一百零八代的呢?所以说道门版本的内经是很可贵的,但是并不一定要去找道门版本的黄帝内经,以现在已有的资料书籍,如果用外合内证的方法来的话,就算是五、六本甚至一本也足够成就一个人,因为成就你的东西书上固然是有,但是不全在书上面,关键在你的自心,在你的方法里面。

        那么内经从有明确的记载来说,从汉书艺文志到现在,注解内经的书籍,还有素问和灵枢的版本加在一起,在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共有419种,刨去他的不同版本之外,注解本约有330多种,是这个情况。

        经常有人问学《内经》哪个版本最好?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学《素问》你能拿到的版本只可能有一种,为什么真正的版本只可能有一种呢?因为那个就是王冰整理了之后,然后林亿他们再校正的,也就是《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真正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就是王冰整理的都带着他的注,你如果从训诂学上来说他又有什么顾本了,赵本了,等等,那些版本之间差别都不大,真正你拿到的版本只能有一个,因为这个版本才是真正全的版本,如果你去讲《太素》啦,讲全元起注的本子啦,那些根本就是残缺不全的,唯一的全本只有这一个,也只可能有总这一个,因为《太素》全元起本不是给你用内经的人读的,那是给搞训诂给研究《内经》的人读的,但是他们会研究出来什么东西呢?他们研究出来的你能用吗?能用的很少很少,所以说过分追求版本真的是没有意义的。

        你能拿到《灵枢》的版本也只可能有一种,就是史崧传本的,真正的版本就是这一种,南宋时期的传本。
如果说原文有什么最完美的版本?原文没有最完美的版本,真正的版本只有这两本,素问一本,灵枢一本,其他的版本加加减减,或者字数有点不同,关键的地方没有什么不同,这个对你读黄帝内经起不到什么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个是说他原文的版本。

        那他的注释本就非常的多,有的同道问《内经》哪个人注解的最好?内经没有人注解的最好 ,到目前谁都注解的不好,谁都注解的好,没有人注解的最好,各有所长。可能有你认为最差的,最不被你认同的,但是它里面也有一两句是真话,你可能很认同的注释家,它里面也有很多讲解是胡扯,这个都是存在的。所以到现在为止,内经没有最好的注释本,就看你认为的倾向于哪一个,虽然你的倾向也可能是错的,比如你可能认为是哪位注的最好,实际上从相对于真理上来说你这个是错误的。但是你要是从你喜欢或者他注的就能帮助你的临床,那么对你来说,那就是注解的最好的版本。对我个人来说,内经版本谁注解的最好,真的,就没有什么人注解的最好,也没有谁注解的最不好,都没有。

        还有些同道会问一些尴尬的问题,你认为现代谁讲的最好,我同样回答,现代人讲的和注本一样,各有各的好,各有各得不好,那就是所谓的适口者为真。如果你说哪个版本是最完美的,实际上到现在来说,没有最完美的,而且很多问题,都是存在争论的。所以在内经的学习上,这是我个人认为的一个观点,不是师尊的,我个人认为学了要能用,学了之后对自己的生命也好,治疗也好,生命养生也好,能够起到意义,而且这个养生不是机械的养生,机械的养生未必能够保证活到天年,只有一个按照生命的走势动态的养生 ,抓住精髓的养生,才可能是有意义的。

        好,讲到九点零七了,休息五分钟,回来再接著讲题解。

        好,那么我们就今天接着讲一个《黄帝内经》这个题目的这个破题。黄帝呢,之前已经讲,就是他这个象征意义,然后岐伯呢,也已经讲掉了。

        那么就来说一下这个“内”。

        内呢,关于内外,有很多猜测。训诂学上就说是,比如说像有些人就认为说,当然那个是错误的观点,就认为说是,“内”呢,就主要讲内在的东西,或者说主要讲内科学;“外”呢,主要是讲外在的东西,讲外科学。其实,像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因为现在的这个训诂学和这个文献学已经完全能够证明这个内外的意义。

        内外的意义,非常简单。就是纯正而重要的东西,为“内”;那就是博杂,而且就是说比较枝叶的东西,为“外”。就是这么简单。

        为什么他说训诂学上是可以证明的呢?因为,像现在留存下来的,有很多典籍,就是说只要有些很多,就是说汉啊,或者说是唐以前,就是说很多典籍中,汉啊,东汉啊,或者说是西汉啊,他留下来的一些东西,那些典籍,他也是分着内篇和外篇的。那分内篇和外篇,并不是说他外篇就写的都是一些外的东西。就像他“内”,因为古人以内为本,所以他“内”就是纯正而重要的东西,就是“内”。那么就是一些比较,相对起来比较博杂,比较枝叶的东西,是“外”。所以这个内外的含义呢,现在训诂学是可以证明的。那确实是如此。

        那一般来说呢,道门里面很多经,他一个叫做什么什么“内”的经,通常来讲,都比相对叫做什么“外”的经,要重要一些。当然有很多时候比如“外”也是写得很好,但是就是他相对于“内”来说,要次要一点儿,要博杂一点,这个叫“外”。

        那么,这个“黄帝”也解释了,那个“内”也解释了。那么“经”呢,大家不用说,他万世宗法的东西,才能够叫做经。

        那么就是《黄帝内经》呢,他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以他的这个破题来讲,可以用一个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说:自人文始祖以来,所强调的,关于生命的,最纯正重要的,可以为万世宗法的,这么一部典籍。

        那么他要来说,也就是说他论的是,人医,就是说是第二代医学,就是人的医学当中,最重要、最纯正的东西。那么他这个医学,是包括了什么?那我们看内经的内容,就可以知道,他是从对生命的认识开始的。因为医学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生命,到底,他这个本质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够长有生命?那么这个就肯定涉及到对生命的认识,然后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对生命规律的认识,对生命物质的认识,这肯定都要涉及到。那么从他这个名字呢,就可以知道这部书的重要性。

        那么他现在流传下来的呢,分成162篇。一共162篇,素问81篇,灵枢81篇。那他原来是不是81篇呢?这个就没有人知道了。因为道传版的里面,他也不一定就是81篇,有很多是超过81篇。但是,我们现在手里面拿的这个版本,这个王冰,这个启玄子注的这个版本。那就是说,他是分成素问是81篇,那么他形式上,认为他素问是81,那么这个史崧注版的灵枢呢,他也是81篇的。那么从数位上来说,他肯定是为了追求这个所谓的这个九九归一,那么这个极点之数。
        素问,灵枢,那么他这两个名字,也各有各的含义。

        那“素”呢,就是本质、原始,就是从他的字面上的原意来讲,他就是最本质的,然后最原来的。那么这点上来说呢,这个杨上善注的这个是对的,那么他就注了这个“太初”“太始”,然后就注的说,这个所谓的“质之始”,那么他这个注的非常正确。也就是说,有形质,那么才能够谈得上来说素问。因为在没有形质之前,那么那就是属于,或者说形质不全的时候,那就是属于神的医学,当然有了形质之后,那么才能够谈到素问。所以,他说的是这个“太素”,质之始也,形神俱全,所以他叫做素问。

        那么,从这个“素”来说呢,就是人的生命,或者说,自形质相合,我们这个世界,我们这种人类的这个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因为素,他本身就是本质,原本,所以叫做素。那么他关于这所有这些问题,那他所探讨的这些问题,那他所发问的这些东西,那就是讨论生命,或者这个最本质,或者叫做生命观,世界观,最本质的东西,这种样子的问题,所以他叫做素问。

        而灵枢呢,他所要讨论的东西,是在素问之后。为什么大家所有的人,你不管说是按照道版讲也好,或者说要什么,所有一旦串讲起来,如果他要讲《黄帝内经》,不是指单独讲灵枢的话,那么他一定都是要先讲素问后讲灵枢。因为,你只有真正了解了素问,你才可能明白灵枢讲的东西。

        灵枢所讨论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那就是说素问先讨论了生命当中那些最本质的问题。假如讲灵枢。灵是什么?灵是神灵,是灵性,是神灵;然后枢是什么?是枢机。那大家都会在想说,神灵的枢机,这个什么意思?

        那沟通,能够在天地人三界当中起到沟通作用的东西,很多人认为说是气。但是,这里要提出来,就是说能够在天地人三界当中起到最本质的最彻底的沟通作用的东西,是神灵。这个神灵并不是说,什么天上的那些神仙哪,这是两个概念,不是一种东西。这是天地人本质上面都具有的,一直被称作,神而灵之的东西。那这个东西,如果你要用现代的术语说翻译一下,说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如果要表达的话,很难表达。但是我们可以这么粗浅的表达一下,就是说,它既是一个信息,也是一种能量,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精微的物质。因为你一定要说他到底是什么东西,所以就只能这样说,那么它是一种能量信息,或者说能量信息物质合一的,这么一种物质。

        那么,沟通天地人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神灵。那么在沟通的位置上面,肯定就有枢机,也就是这个关键点,关节点。在人体的身上,这个关键点,关节点是什么呢?穴位,经脉。那么其实这样的,除了穴位、经脉之外呢,还有五官,那当然还有一些,比如说是,人自身的,除了这些之外的,不大好说的,那些东西。那么他作为一个,因为要能沟,能通,那么必须要他是一个有出有入。那么,所以他探讨的就是这个神灵的枢机。然后,这个能够同时沟通天地人,能够让人与天地沟通的这么一个神灵出入的枢机。所以他探讨的是这个问题。
那么他探讨的这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下面有一系列的其他的问题。在他讨论的这个东西,在素问之后,要先明白什么是生命当中最本质的问题,什么是生命当中最本质的规律,然后才能够谈到说,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或者说这个神灵出入的这个应该怎么样去做,它这个是一体化的东西。

        所以讲灵枢不讲素问,或者说讲素问不讲灵枢,都是很让人遗憾的一件事情。但是因为他们太长太多,你真的是要按照很细的方法来讲,比如说像以前有一个老师,他讲课是,素问,然后讲说这个题解怎么怎么样,然后讲讲讲讲讲,一个题解,也就是一个破题,一个解题嘛,讲四个小时,讲完四个小时,然后接下来讲第一句话,第一句话讲四个小时。如果162篇,要照这个**的话,那需要十几年,可能十几年还不止,还讲不完。所以说,他的这个长度,一直说是一个问题,你真的要能够讲的很深入,或者说讲得很具体,那确实是要耗费很多时间。

        那我们讲的话,我们尽量就是说,只讲那些,师尊曾经传授过的,然后就是除了他传授过的之外呢,我们尽量少讲一些。因为他传授过的东西呢,有一些需要阐述一下的就阐述下,如果不需要阐述呢,那我们就直接说,那这样的话可以省一些时间。

        那么讲呢,肯定是要先讲这个素问的。在讲素问之前呢,首先把黄帝内经讲了,黄帝和歧伯讲了,素问和这个灵枢的意思讲了。

        那么就在讲之前,我们自己可以先想一下,或者说可以先假设一下,假如说是我们自己要对生命当中那些最本质的东西,进行一些交流,或者说进行一些专题讨论,那么我们自己会讨论一些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换作今天来说,因为所谓的这个读书,那么有一个带入性的问题,就把自己带进去,好像就是,你模拟成,你就是黄帝,或者说,那么能够给你解答的人就是歧伯,或者说你自己设想一下这样的场景,那你会讨论些什么样的问题,那么我们会讨论些什么样的问题。肯定,就正常情况来说,最集中最热烈的,然后最重要最首先提出来的问题,一定是最根本性质的重大问题。因为按照一般情况,或者说按照古人也好,按照人讨论问题的一个习惯,一般很少有人把最大的问题放到压轴。很多情况,不管写书也好,或者说讨论也好,或者说是一直贯穿始终的重大性的问题,一般来说是一开始就要提出来的。

        那么在素问里面,这个根本性的大问题是什么呢?这个根本性的大问题,根据启玄子王冰的认为,最重大的问题有三个。那这三个问题正好是素问的前三篇。因为素问的前三篇讨论的就是三个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第一个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就是长期以来到现在,因为为了名相的种种争夺,为了他这个字出现的不同的地方,一直没有搞清楚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精”。事实上,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他主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最根本性的大问题,就是“精”。而他这个精,他指的是什么精?这就是很可悲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你要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名相出来,然后你就不得不要指出来说你现在讨论的问题,到底是哪一个。

        但是我们可以想一下,精气神的精。你说精气神的精是什么意思?他指的这个精,是最根本最重大的,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存在,能够赖以寄生,能够生长发育的第一大根本。很多人喜欢把这个精的前面加上一个元字,就是那个元,把它叫做“元精”。实际上,这个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你以第一义来讨论问题,那么精只可能有一种。所以如果我们站在精气神这个高度。如果站在这三个字来讨论这个问题的话,站在根本性的问题上来讨论的话,精只可能有一种。就是说每个人的真精,那就是真正的真,每个人的真精只可能有一种。不管他后来再怎么转化,再怎么变,实际上每个人的真精只可能有一种。

        那么他讨论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这个所有目前能够看到的,或者说是师尊能够看到,而我们看不到的,所有这个版本上,第一篇都是上古天真论。而且这一篇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道生篇”。因为他这个后面有一句话,“使其道生”,所以这一篇叫做“道生篇”。那为什么会出现,就是说这个,看上去是最无用最养生然后最爱说的废话的一篇,会是最根本最重大的问题。那这就要涉及到我们之后探讨的道门所认为的,生命如何才能长久,生命的根本如何才能守护的第一个大问题。

        好,那我们今天呢,就讲到这个地方,然后到明天的时候再来讲,第一篇,上古天真论。
        我留十分钟的时间,就是说如果大家对讲课有什么建议,或者说对内容啊有什么要求,或者说对这个里面问题有什么要提出来交流的,可以有十分钟的时间来讨论。如果说不需要讨论,或者没有问题的话,那我们现在就下课。好,就这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

        有一位师兄,我们这个医道的师兄,说,请解释一下,这个,丕门?
        其实这样,这个丕门是这样的,他以前呢,有些典籍里面记载,说他叫颇门。那个颇,颇怎么样,就是你颇好,或者颇坏,那个颇。那么,事实上,他的字呢,一直有不同的变化,但是为什么他现在实际上固定是用这个词。实际上就是说,现在是丕,是丕门,那么因为这个丕字实际上就是一个巫字的变体,他没有什么超越巫字的这个外延或者内涵。他其实就是一个巫字的变体,你可以看看这个丕门的丕字。
        因为他其实,就是在巫被打压,或者说在巫被认为是一种异端的时候。因为儒家他是坚决反对巫的,尤其在他儒家大行其道,他一直做了那么多年的这个所谓的正道,正统的文化,然后就是说主流文化的时候,那么这个巫,那他当然是越来越沦落。到现在为止的话,巫给人印象就是跳神啦,然后骗骗钱啦,然后搞搞那些乱七八糟的封建迷信那个东西,这就是巫给人的印象,实际上这个丕门就是巫字的变体。
        那么巫呢,他在自己门派里他就认为他是能够沟通天地人,有通天彻地之能的这些人。而这个丕门呢,他事实上准确的称呼就是巫医门,因为他,当然别人看到这个名字肯定就要觉得很厌恶,但他对自己的评价,可能自己赞美自己,自己赞美自己吧,就认为说能够沟通天地人的医生,或者说,换一种说法,就是能够把人与天地的沟通完全恢复,完全实现的医生。所以他是这样的一个意思。
        那他的这个创始人,就是说认为他的这个始祖,那么实际上是个神人,一代医学里面的神人,那么当然到了人医这一代,那么就是巫彭,他的创始人就是巫彭,和巫和,二巫,巫彭巫和,还有就是这个巫,现在把他那个字写成贤字,其实上他那个字也不念贤,但是写成贤字就念贤吧,事实上他这个创始人,三巫。那么,事实上就是上古的十大巫,就是这个称呼。

        那还有人,有师兄说,能见下师尊么?
        除非你就是师尊要找的这个传人,否则你就见不上。因为他对于世俗的这些名利,以及别人去找他,非常的厌恶,就是说,肯定是见不上。但是如果说,你是师尊要找的这个传人的话,你肯定能见到。我也很希望说,各位当中确实能够有这个大巫的传人出现。

        有这个,龙行知老师说这个,说阅老师,你怎么看待陈士铎的这个《黄帝外经》?
        首先,第一点,这个龙行知老师,我们俩的话,那应该我叫您老师。因为我本身来讲,就是一个学生而已。
        怎么看待陈士铎的这个《黄帝外经》?说实在话,因为这个真的《黄帝外经》我师尊那里有。当然,我说的这个话可能就有点过分。但是,确实,因为我师尊那里有这个东西,所以,对我们来说,可能这本书确实就只能是一本伪造之书。那么,但是我倒认为,要说这本书的内容,如果他不冠以这个名字,不说这个是伪书的话,那你要讲他的内容,我个人认为,我觉得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但是你要问我这本书的真伪的话,我认为,这本书确实是一本伪书。但是,他的内容我认为很多是可取的。

        然后,柳之心说,“二七天癸至”的天癸,怎么理解?很多解释很模糊。
        这个天癸,因为以前,就是到现在为止,这个天癸还一直有争论。而且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这个天癸到底是种什么东西。但是,要简单的来讲,很多人说,这个女子是天癸独有的,这个不对。因为,内经上男子照样有天癸。男女都有天癸。这个天癸不是月水。也不是肾气啊,也不是什么东西。但你真是要说,他到底是什么?准确的话,真的只有这四个字,信息物质。我,因为对于师尊讲的内容,他没有讲那么现代化,但是如果要让我翻译,就是他到底怎么理解,只有四个字,信息物质。
        就是因为在人的身体里面,他有能量,有物质,但是他还有一些物质,他是有传带信息作用的,信息物质,所以如果要照这么翻译的话,就是这句话。他这个信息物质怎么产生的,那当然就像大家解释的一样,与肾气的充沛啊,又怎么怎么样,那些什么,别人都有说过,所以我就不说了,就四个字,他就是一种信息物质。
        当然,我这个翻译不一定对,因为我们在讲这个上古天真论的时候,到时候我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讲一下师尊的原话,因为这个我翻译的话,可能有点儿变味。

        还有师兄说,这个师尊怎么样寻觅真徒?说毕竟大家都在城市里。
        师尊也不在深山哪。师尊现在学了一门外语,正在到处云游。前不久的时候他可能在布丹吧。在布丹的时候,他是,可能四五个月之前跟我联系的时候在布丹呢,而且他用手机啊。
        但是他怎么样寻真徒呢?这个我不知道。因为毕竟我在这里讲,他只是说有这个可能性。
        恩,是国外那个布丹。师尊会说英语啊。

        这位师兄问,十大巫的传承是怎么样传承下来的?
        因为十大巫他都有徒弟,师尊说呢,徒弟传徒弟。而且,就是说他们这个门派是“传贤不传亲”。就是谁得到他们这个门派的一点东西,因为怎么说呢,他基本上都要求说,传贤不传亲,传一切可教之人,但是坚决不能传给自己的亲戚,就更不能传给自己的子侄。因为他要严格地遵守这个传贤不传亲的规定,所以他都是靠这个师承,徒弟传下来的。他并不属于家传的东西,他这个门派是传贤不传亲,是属于师承。

        还有问我《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关系如何?
这个我不知道,因为说这个《易经》和《黄帝内经》的关系,这个我没有什么看法。我真的没有什么看法,因为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关系。要说他的思想应该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要说他有没有关系,说他具体,这个东西,我真不知道。

        还有说你们师傅看病和《易经》联系大么?
        我不知道怎么讲,因为师尊看病,因为他是属于那种沟通天地人的那种,所以他还需不需要用易经这个问题,很难讲。但是你要说他本质上来讲,是不是和《易经》的道理一样,我觉得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你说他到底用不用《易经》呢,这个我倒觉得他未必用《易经》。因为很多就是,他不一定修为到达他这个程度的吧,就有一些修为还比较低于他的,就都已经不需要用易了。因为本身易只是一种天地人当中关系的一种反应,或者说他的一种模型。但是对于他们来说的话,他们已经,对天地人的感知,沟通,各方面都已经达到很高的一个程度的话。道理差不多吧,那么我想,或者道理有区别。所以,你问我这个问题,我真不知道。因为,你要觉得道理应该差不多,但是真和《易经》的联系,可能真没有特别的联系。因为他既不算卦,也不搞那些东西,他不需要,他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层次,他完全没有必要去干这些事情。这个回答,我确实没办法回答。
        
        这个师兄说,内证可以理解为用感知去感知本质和本质外的一些么?
        那这就是大范围的内证了。但是,目前谈到的许多内证,好多时候只是一个小范围的内证。如果大范围的内证的话,那,天地都是可以内证的。那你说这个问题,确实是,大范围的内证,那就是说,谈论这个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小范围的内证。也就是说,他只是谈到人体,人只是向内心求,向内求证的一个问题。可能,没有谈到这个大范围的内证。

        《周易参同契》,有没有评价?
        他从头到尾没有教过我什么易经的东西,所以我不知道阿,他所有教的东西我没听过他有评价,所以,我就不知道了。

        那,《鲁班全集》?
        我也不知道。我反正没见他用过。

        辟谷算不算内证?
        这个我也不知道。这个师兄说,辟谷算不算内证,我也不知道他算不算内证。嗯,因为他只是一种形式。你要说他算内证吧,但是他没有内证据体的一些过程,要说他不算内证吧,他好像是内证各种形式当中的,某一个形式当中的之前的一小步。所以,你问我算不算,我也觉得不好说。当然你要让我说呢,我觉得可能不算。因为他很只能算内证之前的形式的一小步。他本身并不能算是内证。

        怎么保养的?
        这个我也不知道。他怎么保养的,我也不清楚。他现在,其实93了,去年说92,现在93。

        内证,就是内观么?
        内证和内观还是有区别的。内证,并不是内观。他达到返观内视,这只是说内证当中的一个过程,或者说某一个境界,或者某一个台阶。但是内证并不能说是就是内观。内观只是内证当中出现的,或者说取得的一点成绩吧,或者说出现的一种现象。因为内证,按照最后的要求,他到达顶峰的要求,那就是要成为真人的。

        假如暂时无法参加王老师办的班,请问是否还有其它方法达到内证的水平?
        有啊,有很多方法可以达到内证的水平。但是,目前这些方法,第一是掌握在一些老师,或者说是一些高人的手里面吧。我想这样的方法应该是很多的。但是,这就要看自己是不是有这个缘分,或者说,自己是不是去进行了这些方面的一些探索和追求。因为,据我所知,有一部分人,他们搞到了一些地摊上的读本,然后练了一些地摊上读本的一些东西,好像有一部分人,他因为自己各种机缘或者各种努力的关系,他也有一小部分人能够达到返观内视的,但是现在能够达到的人太少。各种各样的方法,难练得太多,然后又没有老师带,然后不切实际的又太多。所以你真要说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的话,我觉得目前为止,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方法了。或者除非本身你有师傅,或者说有这个达到的办法。办法是有很多,但是我觉得目前为止,就我所知道的,真的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办法了。因为,第一,王老师他自己很愿意讲,第二呢,他确实,他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那这是道门公认的,他达到非常高的高度,他确实已经实践了这个整个的这个,所以他修为非常的高。所以,我建议最好还是走一条容易的道路。如果现在还没有道路的话,不要去走比较难的道路,因为比较困难。要不然,就是还有再容易的道路,可能我不知道。

        我很年轻啊,我才30岁。

        问:师尊的祖师是否都在世?
        在世。根据师尊说的话,他们都在。当然这个我并没有亲眼所见,我自己并不能肯定。当然根据师尊说的话,他所有的祖师都在世,只不过说,不一定是在我们目前所处的这个世,但是都在世。

        自己在网上搜一搜,王老师办的班,他有一个地点是在金华双龙洞办的。要搜金华双龙洞,然后搜王老师的名字,就能够搜到一个简介,然后顺着那个简介就可以到他的那个***。他的那个***的地址好像是一个汉语拼音的道字,然后接下来一个英语的,一个中文的道,然后一个china,好像是这个。因为有好几个那个养生***,有好几个大道养生***。他有一个道,汉语拼音一个道,然后是一个英语,一个道一个china,好像是这个。

        恩,有师兄问我说,不是说“不知易不可以为医”么?
        那是说这个话的人这么认为。我个人没有这么认为。而且很多他知易的人他不一定就是在内经上面得道的。在易经没有写成之前,上古的圣人,观天而自悟,他能算不知易么?黄元御,郑钦安对易经的研究都很深,那我也不知道,好像他们对易经的研究是很深吧。但是,我师尊的话,他确实用不着研究易经。他真没必要研究易经。因为他们走的这个道路的话,根本不需要说什么借助种种手段,或者说什么借助种种的这么东西。因为他自己本身的这个心诀,或者说他这个自己本身的这个修养,他是自然就知道的,他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

        还有,王老师办的班,如何去参加?
        现在已经过去了,今年的已经过去了,大家可以去暑假,或者说暑期培训班,夏令营吧,应该叫夏令营。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关注一下明年的夏令营。就是我说的那个什么道,然后china 的那个***。

        好,差不多了哦,那十点钟了哦。那这些问题呢,基本上都算是闲聊,那就除了问天癸那个问题,基本都算是闲聊。那我们明天。今天把这个破题啊,这些,拉拉杂杂的讲了一下。所以,我们明天再八点钟,再在这里见,要开始讲这个《上古天真论》,如何使生命长治久安,如何保持生命的第一个根本大问题,精。还有,我就下麦了。
27
发表于 2013-10-31 15:03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20090829阅素灵老师讲黄帝内经第三课上古天真论
于《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因为之前我曾经在民间中医讲堂也讲过,所以我讲过的内容就不再重复,这样的话可能会比较节省时间。
讲《上古天真论》篇的题解。那么上古,清代的张志聪,他注释的最好。因为师傅清微真人他也是说,所谓的上古,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他指的是所生之来,所以叫做上古。对于人来说,所生之来就是你的上古。所以并不是说指的远古时代。那么一旦提到这个上古呢,接下来又说天真,因此这一篇其实最重要讨论的是精。前四篇讨论这个精神气,这些都是人体生身之本,是讨论人体生命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在这一篇文章里面,它的核心思想,主要就是围绕如何惜精保命,如何全德合道来讨论的。也有各种各样的,讲过各种各样的版本,所以我尽量从实际一点的地方来阐述一下,像上古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在道门看来时空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它是可以突破的。就我们一个人来说,首先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我们既是过去,也是现在,也是未来。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很玄奥的东西,事实上,我们只要自己一想,就可以想的清楚,就是现在的我们,是过去的痕迹,而未来的我们,是现在和过去的痕迹的总和,它在时空当中是一个连续的象。所以说对于人来说,你现在这一刻,既连接了过去又连接了未来。如果说存在着所谓的上古,那么它所谈论的这个所谓的上古,就是指的你这个所生之来,所生之来就是指精。

谈到精呢,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因为这个精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理解字和句都不可能断章取义的来理解它。但是如果我们说精气神,站在这个精气神的角度上来理解的精,那就是先天的真精,也就是生身之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如果按照师尊的说法,就连天地、宇宙最先所生之来也是精。这个精并不是象有些教材上解释的是什么精粹的液态物质,这个完全是错误的。这个精要来解释的话,站在这个层面上来解释,只能说它是一种含有巨大能量和信息,本源性的,种子性的物质,那这种东西叫做精。

那么它的几个特征,就是首先它蕴含有巨大的能量,其次这个精是蕴含有信息的,如果不能蕴含有信息,它就不能够叫做真精。但精的本身也是一种物质,所以它就有这么几个特征。《上古天真论》篇讨论的这个精,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个意义上的精。那么这一篇呢,很多时候来讲它,都会从怎么保养生命,怎么保持天真,惜精保命的这个基础上面来讲。毫无疑问这个立意是非常正确的,所以我们就只讲一点点,和之前讲的或者说和其他老师讲的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段说昔在黄帝,一直到这个成而登天。这一段话我曾经说过它有七个层次的含义,我们之前讲过三个。但是从治疗学上来讲,就是说从治病上面来讲,这段话也是有意义的。它并不仅仅是一段修德进言的这种嘉言,它其实对治病是有指导意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所讨论的这个黄帝,其实是一个人体生命过程的一个代表,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生而神灵,弱而能言的。也就是当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病变的时候,这几段词在提示我们,在哪一个阶段,主导性的治疗,应该向哪些方向,或者说应该围绕什么中心。从这点上来讲,切合在临床实际上,是有意义的。

这个“神灵”“能言”,或者说这个“敦敏”,这些词,如果是亲验临床的可以想一想,它是阶段性治疗的一个主导和***。因为如果说生而不神灵,那么它本身就是一个疾病。如果到弱了,但是不能言,然后幼,它写的这个能言、神灵,是人在几个大的阶段,生命状态的一个提醒和代表。比如说像这个弱而能言,它并不是说只是能言而已,它这个能言,是指他生命状态的一种提炼和表达。

那么“乃问于天师言”,这个天师就是歧伯,这个上古之人怎么怎么样,今时之人怎么怎么样,其实从他谈到的这个问题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他所谈论的上古之人真就春秋皆度百岁吗?并不是。其实他所谈论的上古之人,也就是善于惜精保命的人,所以才能够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那今时之人,就是黄帝时代的人已经跟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所以它是一部“人医学”的经典,而不是“神医学”的经典,从这些地方都是可以看出来的。

那么歧伯就对曰了,说上古之人啊怎么样怎么样,这一大段。他这一段话,所讨论的问题,都是举一些例子,然后告诉你说惜精保命应该怎么做。假如说你做到了,虽然说生在现代,但是你也是上古之人,因为你保住了你的先天之本;但是如果说你做不到,那么即使你生在很古的时候,同样也是今世之人,半百而衰。他列的这些东西之后呢,就举了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并不是说,把方方面面都概括了的,关键的是前面这几个字,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实关键的是前面这句话,至于后面这个说什么“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不能形与神俱”什么什么的这些,其实后面的并不是关键,他关键的方法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然后达到的目标是形与神俱。那么他又批评了一下错误的做法,这个错误的做法就是举一些例子。

坦白的讲,我觉得就是那种机械养生,其实不一定可取,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想着自己养生,要更好一点,但是不是说我们每天睡得很早,然后又起居非常有常,少说话,少看电脑,少看书,就是说提倡那种十二少,精气就能保护的很充分呢?

首先第一点,对于现代养生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并不是从事一些很特殊的职业,比如说我们并没有去到庙里面去出家啊或者说到庙里面去修行。像这个十二少,就是少说,少言,然后就是少视,少听,像这些,我们怎么能够做到呢?是不是做不到创造条件也要做到呢?所以说这个现代养生,有一些比较错误的观点,它用一个很机械的模式去搬套所有的人,而没有注意到生命其实是一个综合的因素。每个人的养生都有一些小细节,都应该个性化的去设计一下。当然它有一些通则,但这个通则是不是说要通过完全不能工作或者说少工作,然后少交际这样来实现呢?我们不说过去,只看看当代,有很多修养有成的人,交际可能比我们这些普通人还多的多,然后讲得又多,跟人交往也比较多,看书也拼命的看,但是为什么他们精气比我们还要足一些呢?所以说关键不在于讲这些,就是说条条框框有可能适合你,你用上去之后会有点效果。但也有可能不适合你,你用上去之后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关键就在于要“知道”,那“知道”两个词真的不容易。“知道”我们就不谈了,不谈这么高的问题,就只谈一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具体要怎么样法于阴阳,要怎么样和于术数?其实一个最简单的办法,说出来可能算废话,但它就是养生的一个最重要的秘决,就是“心常安宁”,就是如果你的心经常是安宁的,你能自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因为所有的人,身上所有的精气,它的耗散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心神的耗散。也就是说所有五官,饮食的耗散,其实上都是在心神的控制之下,以心神的耗散为主。如果你能够心理面经常很安宁,很平静的话,心神耗散的少,虽然五官也视,也听,但是你耗散的就能够比那些心神耗散的多的人,即用心神去看、去听的人,要少的多。所以讲这个,其实这才是真正养生的关键。

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很多大医家,都死的有点算早。如果按照内经上讲的话,九十岁以下都算夭折,要到一百五十岁才算尽终其天年。比如说大医学家,蒲辅周老,蒲辅周老他就认为他的资质只是中等资质。而且他每天看病,看完之后又通宵读书。但是为什么他也活得并不短,活到了九十多,这就是心常安定的效果。所以在养生当中很多的东西,远远都没有这个心神的安定来的重要。如果没有心神的安定,你去从事一些表面上的养生,可能有效,也有无效的时候。如果无效的话,你就不要怪中医,说中医为什么告诉你说让你九点睡,结果你还病的一塌糊涂,真的你不要怪中医,因为这个最关键的地方不在于那里。

它下面做了一些批评,批评里面有几句话很重要。批评里面说:“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它那个“时”应该是读做“善”或者应该读做“常”都可以,反过来讲,其实也是关键的话。关键的话反过来,就是既然这个是错误的做法,反过来意思就是告诉说不要耗散其真,要持满,要善御神,这个就比我刚刚讲的那个浅一点,其实是一个意思。关键的问题在于御神。如果你经常能够御神,你自然就能够达到持满,这个真耗散的就少,如果你不善御神,你把这个条条框框都按上,可能效果也不一定会太好。所以这段话里面就讲这么一点。

接下来说这个上古真人,教下怎么怎么样,他又说了一段话,其实这段话,就是上面这些话的延伸。就是具体要教你,要具体怎么样做,举一些例子告诉你,要怎么样持满,怎么样御神。因为你看他最后说了这个,“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这个就是御神的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内经》上面从来没有告诉人说,让你不要生活,让你不要从事正常人的,比如说夫妻生活啊,或者说这样人伦的生活。因为《黄帝内经》他讨论的是不同层次的人应该怎么样来养生。我们作为一般人来说,他强调的是“不妄”。就是说你不要去妄作,妄搞,并没有说让你去不作。因为我们在的地位不同,对于养生和对于修养的需求不一样,所以他讨论的内容是以普通人为主。如果是做真人,至人的目标,你也可以去按那个目标来要求自己。他谈论的这点其实是最基础的。

要怎么样才能真气从之?要精神内守。
这个就跟我刚刚讲的那个“御神”一样,实际上养生最重要的是心神清净,心神安定,能够御神。这个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人很关心寿命的长短,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活的质量。比如说有些人喜欢过那种夜生活,喜欢非常欢乐的,去唱去跳的人,他就觉得这个养生严重地违反了他生活的准则,降低了他的生活质量。这样的人也是有很多的。

实际上《内经》提供你的是最经典的养生方式,而最大的奥秘(说出来你认为最不值一钱的养生方式)就是“精神内守”。如果你精神内守,就是说能够御神,心经常是安定的,那么即使你去做一些活动,或者说去干一些正常的需要做的事情,你的真气也会耗的比较少。所以他讲了半天,实际上他讨论的问题是这个。

因为精和神、和气之间有非常多的各种各样形式不同的转化。但是对于我们人来说,尤其是作为自己可以控制的生命体来说,最重要最重要的东西,你想要惜精,就是说能够把精保全了,最重要的是要御住你的神。一旦御住了你的神,你的精,而且其实对人的生活的质量是一个极大的提高。

我们经常去羡慕那些很有修养,很有修持的人,他们就是在比较忙乱的情况下,别人都很忙乱,他们同样做一件事,但是他们做的,一看就让人家觉得,他们非常地闲适,非常的有条理,而且整个神态非常的自在,非常地安定。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说你御住了神,但是人生当中还是有很多不测的事情,有让你不高兴的了,或者不顺心的了,甚至危害到你的,但是如果你御住了神,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定服内外之别,心神安定的话,你的生命质量就会大大提高。这样的话你就能达到一种自在,淡定。那么即使你不追求长寿,或者说就算你确实非常倒霉,遇到了什么意外事故,或者意外伤害,不能够长寿,但是象这样生活的话,也许只过一天,就比那些经常在惊恐,混乱,忙碌当中过很多天的人,要强的多。

所以在养生上面,一旦御住了神,它不旦延长了生存的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提高了生命的质量。要是有质量,又能够长寿,这样的生命才是美好的生命。如果说没有质量,活着不舒心,不能够自己控制生命,即使生命活的长,可能也不能算完美的生命。就像这是一个笑话,我也是看到群里面师兄给我发的,觉得很有意思,就是说领导到长寿村去参观,他问长寿村里面的人,你们怎么样才能长寿?长寿村里面的人非常生气,说:“吃不饱,穿不暖,活着不快乐,然后还死不了,这样的生活你愿意过吗?你试试看。”我当时看了之后,就觉得,透过笑话说的非常好。

是啊,如果你认为,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养生的戒律告诉你说,你要少吃一点啦,少玩一点啦,你要少看一点啦,或者说你要少干一点什么啦,但是如果你认为少一点对你来说是非常痛苦的,那无形当中在你的心理面就降低了你的生活质量,实际上来说可能你也并不开心。

当然有些人是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各种各样养生的形式,我认为说并没有太大的错误,因为不管怎么说你重视生命,总比重视身外之物要好的多。可是养生最大的根本在于内,因为《内经》上面强调的最大的根本,在于御神,在于精神内守。实际上这也是很多修持有为的人,他既能在世俗的生活里面混得如鱼得水,又能使自己的精气消耗的很少。你看后面的这个圣人,谈到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当然你要达到很高的层次,你要去作上古真人,还有另外的方法,我们现在说的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应该怎么样养生,最重要的是御神,是精神内守,而不是向外去追逐那些各种各样的养生方式。

这个说起来很打击人,可是事实是这样的。我年轻的时候,自己也想不通。但现在我就认清楚了这个事实,可能我们大多数人,至少是我吧,反正我知道我是注定要死去的,我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也好,或者说要怎么怎么样也好,并不会使我永生不死,或者说一直保持着这个形态,一直这样下去,不可能。所以说在养生的时候,最重要的东西是御神,是控制你自己的心,定服内外之别。这样的话,既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又延长了生命,所以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养生办法。

在后面就谈到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怎么怎么样啊这些东西,实质上谈到的这个“德全面不危”,就是他善于御神。他的心经常是清静的,安静的,然后非常闲适的,这样一个状态,所以说这才是真正养生的真谛。他谈论所举的这些例子,实质上都是要说明这个问题,这就是普通人养生最重要的一个真谛。当然了,他举的那些例子,如果说你能够在把握这个真谛的前提下,你再去用一用,那样子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

他所谈论的这些问题,我的建议是,从他的行文当中,去发现那些重点的话,然后他所举的例子,要能够举一反三。善于读书的人,抓住了精核,会举一反三,不善于读书的人,他以为书上就说了这个话,除了这个话之外,言外就没有别的意思了。以前我经常被师父批评,师父说我不善于读这个言外之意,但是后来确实也觉得,因为有很多东西,它有言外之意,有重点,有非重点,有些是举的例子,这个要分清楚。

下边,黄帝又提问了,他说 “人年老而无子者,是财力尽了,还是因为天数的问题”,岐伯又给他阐述了一大段。事实上他所讨论的这个问题,就是在讨论人体精的问题。他讨论的所谓“七七八八”,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讨论一个人体的真精的问题。他为什么先谈了要御神,要精神内守,那也就是说,他后面讲的这些问题,一个正常人,一个普通人,生长发育的过程。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按一定的规律来生长,来发育,然后生、长、壮、老、已,能够这样,或者说像一棵树,它能够从一个小树种,长成一棵大树,再枯萎,凋零,归于自然的循环。它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呢?这个就是精在起作用。

我们再强调一下刚刚说的这个精的特征,第一,它含有巨大的能量。第二,它携带有信息的。第三,它是一种物质。要我说的话,这里面所携带的所有信息,很多人喜欢叫它什么种子啊,什么什么的,实际上它携带了某种信息,或者说携带了多种能量,那么当条件达到的时候,这种能量和信息就得到了表达。所以说人的生命才能够呈现一个规律性的生,长,壮,老,已。

有很多不屑于这点的人,会经常这样问,比如有些人说,天地万物,包括人,动物,有生命的,非生命的,都是气组成的,都是气的运动变化,那么这个就是“气一言论”。所谓精气神,是气的不同状态,都是气的不同形态,这就是“气一言论”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有很多人认为,达到了这个气的层次,那么中医就会很高明,这个确实是如此。

但有的道门**会继续问:“既然是气构成了天地万物,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气的升降出入,是气的不同形态,那么是什么东西在主导着这个气,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运行呢?”这才是大哉思问呢。如果你达到了认为这些东西都是气的运动出入,升降出入,你还能把这个东西实践在任何一个地方的话,你非常了不起。但是它后面的东西,是什么让它这样动,不那样动。也就是说生长化收藏这样一个规律,是什么东西在背后固定了它,是什么东西制定了这个世界的规律?这才是真正的爱问问题,善于问问题的人。如果你找到了这个答案,那你的中医也就了了(达到了极点)。所以说能够知道气,能够知道用这个气机的人,他真的能够运用的人,就达到了医道的巅峰,但是医道并没有了。如果你真的知道在背后的这个东西,那样的话,你的医道真正就了了,你就达到了纯自在的境界,那样的话,起死回生,易如反掌。

那么他现在所谈论的这个问题,当然比不上刚刚说的这样一个根本性质的问题。但是他在这里谈论的这个问题,就是谈论的这个精的作用。那么就是说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它是在什么东西的控制下呢?一句话,是在精的控制下。这就是为什么《内经》上面不止一个地方反复地提到这个生之本。生之本是什么?生之本是精。它虽然很多地方说什么生之本叫什么,有不同的叫法,但是你要说最根本最根本,生之根本,那就是精。人体的整个生命形式,其实都是在精的催化和控制当中。

这个女子七七啊,男子八八这些东西,因为讲的人也很多,如果按照这个书上讲的话,也没什么好讲的。但是在这个里面,师尊谈到了比较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必需得承认差异性。就是说生命个体与个体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差异性。也就是说人比人,是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更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七七八八”,有些人非要固定的看“七七八八”,其实有的时候也是不善于读古人书。就像妇科上面一个很小的问题,说在以前的时候,那些女孩子们来月经,时间都会比现在晚一些,就是说现在好多女孩子来月经来的过早,达不到二七什么的,有的是十一岁啊,甚至十岁左右就来月经了,然后以此推论说,来月经过早的人可能就会寿命比较短。其实我觉得真的是太机械了,他没有看到生命的综合因素。

为什么我这样说?因为当你还不能突破时空,就是说你还生活在时空这个假相当中的时候,你还是时空当中的相的时候,时空不同了,你所受的精气都不一样。人和人之间有一点差别,只要这个差别没有达到一层的界限,实际上都是在一个动态的范围内的。也就是说只要她不是九岁,八岁,或者更以前来,那么她十岁以后,十岁,十一岁,十二岁这样,尤其是现在,十岁,十一岁或者说十一岁,十二岁并不见得她的寿命就会短。古人立言,不是说让你很机械地去搬,有些东西是至理,就是说它本身就具有这个意思,但是有些东西,尤其是数字上面有一些东西,时空有不同,所受天地精气有不同,这个细节上的差别就会有。所以说搞一些机械的来理解中医,很多时候你会把人家恐吓住了,说你现在十一岁来了月经,就意味着你要早死,我觉得这个太恐吓了,没有很活地看一些东西。

师尊在讲这个“七七八八”的时候,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一言以避之,就是精之生长化收藏的一个程序而已。那么反过来说,在临床上面,如果你想要延缓衰老(现在也算是医学上最重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延缓衰老),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减少精的消耗,精足的话,神就满。精足神满的话,你自然就能够延缓衰老。因为衰老,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精的耗散和衰竭。当然我们不讲那些非正常死亡,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他的精还没有用尽,但是他的气数已经尽了,我们不讲这个非正常死亡。就是说这个正常死亡,实际上就是精的衰竭和耗散。

在临床上就有很多的办法,认为是可以补精的。实际上我们说补精方法,大多数情况下,补的都是后天之精,就是说药物也好,针灸也好,它只可能通过运化机体的气血,然后借以脾胃来补一些后天之精。实际上真正能够补一些先天之精的方法,有没有呢?有。真正能够补先天之精的方法,就是主动治疗。主动治疗,就是说你不靠医生,医生只是作一个辅助,那么你自己来控制你的生命,来运化你的生命。所以这点,我不是鼓吹说每个人要练点功啊,或者要怎么样。

但是我觉得《内经》里是说人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命,人是完完全全地,有能力来控制自己的生命的。如果你仅仅依赖汤药啊,针灸啊,或者说那些外来的养生模式的话,实际上是不能够终极地解决你所关心的比如说衰老啊,或者说是一些慢性疾病的问题,关键在于主动治疗。主动治疗,就是做一些能够积精累气,抽天之数。抽天之数的理解,就比如人的生命,像一个油灯,里面的油比较少了,灯要熄了,或者说油也比较少,灯芯也不太好,那你修一修灯芯,或者添一添油,那么修灯芯和添油的办法有很多,尤其现在网络时代,信息又很发达,所以我觉得你如果真心想找一些这样的方法的话,并不太难,而且应用起来,贵在坚持。有些人特别喜欢追求吃药,追求哪个医生好,换这个医生,又换那个医生,实际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你能否掌控自己的生命。医生顶多作为一个辅助,如果你真的不能掌控自己的生命,你要完全依赖医生的话,恐怕这个世界上能够依赖的医生太少。

那么他下面又说到一个,现在大家一直都在讨论的问题,就是天癸的问题。很多人说它是怎么怎么样的东西,其实它就是精里面携带的一种信息物质。精里面携带有多种信息,当条件适合的时候,它就有一种信息释放出来,那么天癸就是其中的一种。有很多人讲,说它的产生,跟什么脾胃啊,肾啊有关。其实天癸就是精当中携带的信息的一种,当条件适合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释放出来,这就是天癸。男女都有天癸。

上面讲的“七七八八”,以前有很多人都讲过,我觉得我也没有必要画蛇添足,我就讲到这里。

那么接下来就是说所谓的真人了,至人了,圣人,贤人,他们是怎么样的。

真,至,圣,贤这几种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养生的区别。在群里面的时候,有师兄还交流过上古、中古。实际上这个上古、中古,在这里它也不是表示时间的,是表示修养达到了最好的、最能够反本还原的、最能够归根复命的,那就叫作上古;差一点的,就叫作中古,再差呢,就往下推了。这个上古真人呢,就是养生的最高标准,最楷模的标准。这个叫做此极道生。我一再强调说,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做法的不同。很多人就说:“你在这里讲,什么是可以干的,什么是不可以干的”,这是要看你想要什么了。如果你想当上古真人,那有当上古真人的做法,因为前面讲的那些什么不妄做劳啊,是不可能让你达到上古真人的境界,你要当上古真人,自然有当上古真人的办法,你要当至人,善人,那也有当至人,善人的办法,它给出了不同的修养目标,实际上它是指不同的修养例子,你看看你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你自己去追求就可以了。

我觉得普通人的养生,真人就不用说了,至人也不用讲了。因为我相信可能以真人,至人为目标的人也不太多。但是如果你真要以真人,至人为目标的话,我相信你在下面会有一些另外的追求。

他在这里谈到这个真人,至人,又和前面呼应起来的时候,对真人他特别强调的一点,说他“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气,***守神,肌肉若一”。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你要去把握阴阳可能不太容易,但是我还是建议,如果你真能把神御住了,把神守住了,其他的东西会比较容易达到这一点儿。那么这个至人,他在这时谈到了,也是说要积精全神,这两个就不大谈了,就谈谈圣人。

我认为,这些里面,最有可能做到的,最能够模仿的,可能还是圣人和贤人。因为这个圣人,基本看跟我们一样,生活在世俗当中,而且他们的行动举止和我们没有什么分别。如果我们面前站一个圣人,不是和他们有同样的修为,或者修为比他们高一点的话,我们看不出来他是圣人,而且他跟我们外面的表现形式没什么不同,但关键是,他能够处天地之和。那么什么叫处天地之和呢?也就是说,他表面上跟我们一样,但是,他经常是处在天地生机的点。我这样说也不大好理解,那我就换一个说法,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每天都是同样的生活,吃饭, 睡觉,但是这个圣人呢,他在这个每天的阴阳沉浮当中,他能够找到一些和阴阳的一些点。也就是说能够站在阴阳合和的那个生机的点上,我想这么讲就很难理解,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够站在这个阴阳合和的点上?而且他还从八风之理,从八风之理的话,那就不受外邪。

怎样才能站在阴阳合和的点上?那节后面讲了嘛,他是适嗜欲,就是说他把自己的嗜欲,调得好象随波逐流一样,就是说自己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爱恨啦,或者这些特别强烈的形式啦,他最重要的就是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那么他讲来讲去讲半天,实际上谈论的问题,还是让你去御神,让你去心理面清静,心理面安定。

其实我这么讲的话,如果没有做过的人,可能不能够认同。但是如果你去做过以后,你就知道,就是当你的心是安定了,清静下来了,再通过一些小小的办法,你自然就能够处天地之和,就能够站在那个生机的点上。如果你这个心不能够清静,那么就算是用一些办法,比如说很简单啊,很流行的睡这个子午觉。那你睡这个子午觉,毫无疑问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你不要忘记了,心神不宁的时候,阴阳是不能交的,就算你睡子午觉,那么你的心神是不宁的,心神是外耗的,你这个子午也不能交。

所以,好象好多人去找某窍啊,去找什么诀啊,但是那些师父呢,会经常给你说,还丹容易,练己难。这个话一点都不是说,他为了不教你而骗你,确实是如此。就象你找办法,睡这个子午觉,那睡这个子午觉,如果你确实是自然睡着了,在这个心神很镇定的情况下睡,那么他自己就会做到阴阳和,阴阳交。但如果你的心神,你不要以为说睡着了心神会收回来,不一定。有些人睡着了,他在睡觉之前,他的心神外驰,睡着了之后,他会一个梦一个梦地接着做,或者睡眠比较浅。随时会竖着耳朵,然后听着外面的声音,这样其实他的心神是不宁的。这样的人,照样他阴阳交不了,就算他睡子午觉。真正睡子午觉,只有时真的睡熟了,睡到陶陶然的这个感觉,那这个阴阳就会交。所以说,你把这个神御住了,那什么样的办法都好说,但如果你这个神确实御不住,那你不善御神,什么样的办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未必说能够真得很管用,那就可能是有效有不效,那效未必能长久。

怎么样安定心神,每个人的办法都有所不同。但是最广普适用的,最简单的,就是安静的坐内省。这个安静的坐,有些时候安静的坐什么都不想,或者让你**,你不刻意去想什么。或者说有些人安静的坐的时候,喜欢这个内省,他喜欢内省,这也是一个办法。所以这就要看自己了,心神怎么样能安定下来,怎么样去御神。因为现在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他说工作压力大啊什么的,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善御神。如果你真得是善御神,工作压力啊,交往啊这些事情,其实并不能够耗多少,现在最重要的是不善于御神。不善于御神的话,你对于生活的追求,生活的目标,生活的质量,都会有影响。

还有一点,就是与时空的关系。所以一再说不要机械地去理解,比如说他达到某个时空点的时候,他受气不足。比如说我们在时空点,因为我们现在都是处在大的时空点出生的人,假如说我们提前五千年前出生的话,在那个时空点上,有很多人受气不足,他再怎么恬淡虚无,他也活不了太久。就像我们今天再反过来推,有些人受气不够,从父母那里受来的精气不足,从天地那里受来的气也不够,还有一生出来就夭折的小孩,你再怎么恬淡虚无,也是没有用处的。

另外就是说我们处在这个大时空点上来讲,有些人觉得这个时代不好。时代不好,是因为不善御神,可能世风有点日下的味道。但是从我们这个时空点上来讲,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时空点,因为我们这个时空点,受气比古人还要足一点。现在我看有很多人在写一些东西的时候,都说我们这个天地精气消耗得差不多啦,因为人很浮躁啊,所以地球也很浮躁啊,心影响地球啊,什么。这个心影响的地球啊,当然这个问题下面就不好讲了,这个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事情了。但是你要是说这个时空点,它受气的问题的话说,这个时空点它受气是比较好的,比古人那个时候受气要好。或者说每一个时空点它都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像古人受气的时空点,它是天地的精气积累在局部的地方,而我们现在天地精气分散的比较开。就是说,正常人,普通人受气反而要足一些。这是我个人认为,师尊也曾经这样讲过,就是说好象有些人一讲中医我们就是要反现代,其实我们做一个现代人来说,我们想一想,现代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那传统也同样啊,传统也同样有好的地方,有不好的地方啊。可以说这个问题,不在于古今,你真是要说受气的话,今天的受气还更足一点,这是对于现代人养生的一个信心。

我经常向完全反现代的人,讨论的时候问他们,你用什么来解释现代的人总体上生存寿命比古代的人要长?很多人在那里吱吱唔唔,讲不出来。你讲我们现代人怎么样不好,怎么样逆反道,为什么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人要长啊!

所以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逻辑问题,那就是他所说的这个上古,并不是指的那个原始人时期,他谈论的这个上古,那是返本还原,是归根复命的,他似乎在什么时候都叫做上古,这是第一点。

那第二点,不要妄自菲薄。觉得我们这个时空,我们这个天地人心就怎么样的坏,不是这个原因。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人的神,本身在古代就不是那么容易御住,但是因为在古代,诱惑还是比较少,它发展的东西也比较少,那么它御神还比较容易一点,那我们现代人御神才比较不容易。

现代人御神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诱惑比较多,即能够影响你御神的东西比较多。但是我在谈到这个御神的时候,师尊讲了一段非常好的话,它说“这个御神啊,不在于你不动心不动念,而是在于你随便和散淡。”这个随便和散淡,就是说看淡一点,实际真正能够看淡一点也是不容易的,也就能够御神了,就是安定一点,心理面安定一点。照这样逐步去做,自然会好的。

然后,再有一点就是说,因为我们这个时空当中,也同样存在着有的人受气多一点,有的人受气少一点。那么在这个治疗上面来讲,就是受气多一点的人和受气少一点的人是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的。这个结合在治疗上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把受精气多的人和受精气少的人都同样治的话,不但违反了这个时空,而且也违反了这个人的生命。

我这点也不是单单说是西医,我们中医里面很多也有庸医啊,那不是只有西医才有庸医啊,中医里面也有很多庸医,也有很多不明白天地之道的人,所以我们要尽量地去学,尽量的去明白这个道理。比如说,你开药,受的精气比较少的人,不管是在药量还有在药的使用上,你相对要注意一些,因为如果说你把人家大规模的先天真精耗掉的话,这个问题是严重的。如果相对来说受得精气比较多,而他现在邪气比较重的人,那么当然有别的治法。

所以,象有很多谈望诊谈脉诊,如果你真的能够在望诊,或者是说在某一个诊断方面你达到一定的层次的话,还不用很高,能够达到一定层次的话,你摸他的脉或者是说你望就能够知道这个人受精气的多少,因为一个人受精气的多少,他可以从形体或者神气上面看出来,如果你看不来的话,你还可以摸脉,从他这个脉上你可以摸出他受这个精气的多少。所以在治疗上面来讲,尽量的从望诊啊,从脉诊啊辫别他受精气的多少,根据他受精气的多少不同,然后采取治法。这样会比较好,然后也比较能够留有余地。

有很多给人看病,在他这个地方,就不往下想了,好象别人来到他这个地方以后,就打住,就不往后发展了,那这样是不对的,因为生命是一个过程,你给别人看病也好,或者是你想要帮助别人也好,你要考虑到生命是一个过程,它不是说过了这段之后,它后面就不过了。或者说你象河流的水一样,你把这个水哗一下截断了,后面的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这样就不好的。那么,治病也要强调一个可持续发展,为什么我们很多医生,他不管是攻邪也好,或者说他扶正也好,或者说他疏泄也好,或者说通元真之气也好。他这个用药的量,或者是用药的选择都是有法度的,这个法度,跟这个受的精气就有密切的关系。

象有些人讲一些观点真的不对,就是说我治过的病人,别人都没法治了,然后说我治过的病人,得其它病再吃其他人的药都不起作用了。关键是你治过的病人,你治好了没有。如果你治过的病人,你没把他治好,然后你咔一下把别人的路都给堵断了,然后让这个病人找别人治,吃别人的药也好不了,这种确实在观念上面是有错误的。

从技术上来说,真正圆融的,真正掌握了这个理的,他在药的选择和药量上面是真正有把握的。现在好多中医开药,动不动就开15克20克,那我就觉得很奇怪了,那个15克20克,叫做什么?说一句:常规用量。那你该不该用常规用量呢?有些病人他能不能用这个常规用量?有些病人用这个常规用量是太小了,有些病人用这个常规用量它是太多了。所以你真正要谈到医术的精,假如说你真的能够对每一个药,或者说对每一个病人,对它的药气味也好,量也好,都有所把握的话,你不把他受的精气这点首先把握住了,你开出去的药或者量,其实有时候会帮倒忙。

为什么现在出现一种病人,你越治越难治,或者说他看的医生越多,你越拿他没办法。第一个,病人本身是慢性病,他也没有注意主动治疗,就是没有自己积极地去添油啦,去拨亮灯芯啦。然后第二个,在那么一堆乱七八糟地治下来之后,他受的这个精气,有些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情况,就是他都已经不应药了,那种你还要怎么治。

还有一些,被治了之后,气太紊乱了,那还有办法慢慢来解决。但是如果他已经治得精气都不能够起应了,那就不用治了,只有让他慢慢地自己回去养一养,把后天之精积起来,然后由后天之精来治。但是先天之精都已经不应了的话,后面他发生什么变症,就很难讲了。

所以我觉得,人如果真的很谦虚,很愿意听点道理的话,首先治病上面就应该可持续发展,不要搞一锤子买卖。我看医案的时候,看到很多古代的医家,和现代一些很好的医家,他都是留有余地,留有后手。这并不是说他人品不好,说我就要留有余地,就要留着后着,不是这个原因,而是他就像是剥茧抽丝,然后一点一点地去弄,然后最大限度地去保全他的精气,这才是真正的医道。但也不是说对你不公,他精气能受住,气又在的时候,该量大的时候,就应该量大,该选些毒药的时候,就选些毒药,不该选毒药的时候,就是说他精气受不了,那就应该用少量、平和的药,所以这在《内经》上面讲的东西都是有体现的。

但是关于上古天真论这篇对于治疗上面的一些意义,比如说他讲“七七八八”里面谈到的一些细节,然后说脏腑怎么样能有子,肌肉要怎么样,要怎么样盛,实际上这个对治疗来说也是有帮助的。但这个对治疗来讲就是一些小术,比如说他讲这个女子二七啊,“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那么这些话,到现在为止,还是在指导着妇科的治疗。有的时候,说闭经,经少,反推过去,太冲脉不盛吗,所以叫调太冲,调冲任,任脉不通嘛,所以就调冲任嘛。那冲任又是利益什么呢?冲脉利于阳明嘛,这样层层来推的话,这些话不是废话,你觉得他是废话,是因为你用不了,是因为你不会用。

下面又说了,阳明脉衰,发惰了,然后怎么怎么样了。他强调阳明脉的时候,还特别强调了一个面,就是指导我们美容应该去做什么了。美容呢,女子美容,当然应该去注意气血了,当然要注意调阳明,他实际上给出了很多一些重要的指导性的理念,一些想法。下面还有些人具体的说,你调阳明要用什么药?调阳明的药那么多,当然要看具体情况,然后具体来定。他也并不是说就一个单打,一个思路,说调阳明,就只调阳明,调理阳明不灵,然后你就说这个人不灵。他只是给你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思路,治疗思路有很多,但是有几条很重要,你可以用这个思路来指导自己。

你看像他说脏腑啊,怎么怎么样,然后就能够有子,然后阳气衰于上,面又焦啊,又怎么样。实际上这些话里面,如果你要慢慢地去反推的话,它能够推理出很多很多的治疗思路来。你真要去学习的话,你可以把这些话反复地琢磨琢磨,然后拿那些古之有效的名方来对一对,你看他是不是严格按照上面这个原则来组的方。

所以有的时候经典不熟,理论不好,然后非常鄙视这些东西,就觉得它是悬说,就觉得它是空谈,但是你仔细看一看,古人组方的那些原则,用到今天还有效的那些经典方剂,你看看它上面是不是按这个组方原则来弄的,是不是掺杂了他的这个经典思路。

所以有时候你老讲疗效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没有思路,然后又辨证不准确,那临床疗效怎么会好呢?而《内经》呢,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你提供思路的一个最经典的书籍。它能够给你提供各种各样重要的思路。

作为一个医生,尤其是一个中层次的,或者说高层次的医生,就中等层次的医生,他都需要有思路,思路决定着他最后怎么样用药。《内经》上面讲,肝气衰 ,筋不能动,我们可以看一看,筋不能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是因为肝气衰呢?如果他确实因为肝气衰 ,筋不能动,我们当然可以用一些针对性的药物来治疗。所以说思路一旦出来了,或者说一些重要的指导性的思路一旦出来了,临床疗效自然就上去了。

那么又谈到养生,什么贤人啊,圣人啊,他养生的这些东西。你看他上面谈到的养生的话,就是守神为上,然后有为为下。为什么说守神为上,有为为下呢?上古真人了,至人了,圣人了,他都是守神为上,然后无为为功。而这些贤人,他搞有为法,搞什么法则天地啊,象以日月啊,辨列星辰啊,逆从阴阳啊,分别四时啊,他搞这些有为的东西,搞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很不容易,而且要费很多的周折,但是他是“益寿而有极时”。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你能够抓住养生的根本,再以御神,再以***守神,那么其他东西,这些规矩,这些小方法,你多一点少一点,或者学哪一种,都无所谓了,而且这些小方法你学了之后,就能够很好的去掌握它,很好的去运用它,自然就能够处天地和了。但是如果你最重要最重要的基础做不到,你可以去搞这些方法,但是可能这些方法,有效有不效,或者效果不像传说当中那么理想。像现在这一篇,我就只是简单地来讲了一下。

那么这个精呢,从治疗学上来讲,治疗疑难杂症,尤其是人人束手的病,很多病,一个是精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神的问题。你要说是气的问题,气的生长出入,开阖调节,比较起来,那真的是容易的。但是这个精的根本一旦伤了,然后神一旦不摄,那个病是非常难治。这一篇里面,尤其谈到了生身之本。在谈到生身之本的时候,爱惜精气,像我们这种先传的说这些方法都是对的(我并不是说他不对),而且都是适合于你的,那么对于你来说都是珍贵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但是最根本性质的方法,这个御神你要掌握住了。

现在各种各样的推广方式,都是告诉我们一些具体方法,因为具体方法容易做。比如告诉你说九点睡觉,这个方法很容易做到。或者告诉你说少上会儿网,或者少看会儿书,这个你容易做到。但是那些特别基本的方法,反而容易让人觉得那是空谈,另外让人觉得这样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这确实有一点上士问道怎么样,下士问道怎么样的感觉。如果你能做到这个方法,尽量做到这个方法,其他方法再加上来,效果会非常好。如果连基础都动摇了的话,你上面再堆砌另外一堆的方法,也不见得就会如何。

那么再谈一谈先天之精,尤其“生之来”的这个精。我们在临床上面一些疾病,如果他这个先天最重要的真精已经损耗了,但是他还没有损耗到还不应,或者说完全消耗完了这个程度,那么应该怎么样来补足先天这个精?有些人说可以通过后天来养先天。后天的精你可以慢慢把它补起来,比如通过饮食,呼吸,然后通过脾胃,调补脾胃的运化,然后调补肾的功能,把后天的这个精气燃起来,但是后天的精气是永远转化不成先天的精气的。我说的这种话是在现在这种条件下,就是说你用这种很简单的方法,有为的方法,不能够使你把后天的精气转化成先天的真精。你要能够把先天的真精补足了,那么要在呼吸和心神上面下功夫。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病人吃了什么药,就会把病治好了,那是因为他先天的真精还在。如果说你想把先天的真精补足,那么病人应该让他去主动治疗,应该让他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东西。看他自己选择,他要做什么,比如说从呼吸入手也好,或者从安静的坐调吸也好,应该让他去做,尤其是在很多慢性消耗性的疾病上面,还有很多精气衰竭的病上面,这些主动治疗的方法都是非常有作用的。

其次你要用到药物和针灸。那么用到药物和针灸呢,就不能以这个补精为用药的手段,应该调补后天之本,再次加强元真的通畅性。如果你加强了元真的通畅性,调补了后天之本,那么再加上主动治疗,让他自己把这个精气积累回来。但是如果你不让他去主动治疗,这两条不叠加在一起,你只是去调他的后天之本,只是去通畅他的元真的话,事实上还是达不到寿而康的这么一个状态的。像很多出来讲课的这些道门的这些老师,他们都特别强调这个主动治疗。确实如此,因为这个主动治疗,把生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面,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也就是不管你是守神,御神,还是要主动的治疗,主动的做一些对自己生命有好处的事情,把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不是说你依靠别人就可以达到目地的。

在他的这些篇章当中,这一章列作第一章,他还有除此之外很大的一个意义,有一些有更高要求的师兄,比如说想做真人的,想做贤人的师兄呢,应该尤其注意。注意什么呢?注意先把己身练好,先把自己练好。也是先把最重要,最普通的东西你先做到。经常有些人讲他怎么样地好道,怎么样喜欢修行,怎么样喜欢中医,但是一去聊,一讲话,所谈论的那些内容,所讲的那些东西,全部都是心胸狭窄,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动不动就要去挑起争端,动不动就要以他人为敌的事,好象找不到一个攻击目标他就不放心,然后陌名其妙的跟陌生人也要去攻击。我在中医的江湖里面也走了那么久,在所谓的修真、佛道里面也混了很久,我确实觉得如果你要是有更高追求的话,先把最基础,最重要的东西先做好。你先把守神做好,先把御神做好,先把一个人一些基本的道德水准,道德素质做好,这样比较重要。如果你守神了,御神了,当然不可能去做一些搞别人了,去挑起事端,去污赖别人的一些事情。然后你的行动,举止也就会比较客观,关于这一点,我真的是非常感慨,我觉得自己说自己要修道的人,或者说自己要怎么样的人,那种言行举止真的非常让人失望,非常遗憾,连一个普通人正常人的标准都达不到。这点,我个人来讲,有的时候也确实挺遗憾的,尤其是在我们中医队伍里面的这种人,我真的觉得有不少,就是说你很客观的去讲一件事情,很客观的来看待一些事物,连这点他都做不到,但是他要代表中医去说话,实际上也是败坏了中医的形像。有很多人无视事实,或者说他以为他自己看见的这些东西,比如说他有种偏执狂的感觉,这点我希望所有学中医,传统文化的人,都能够守神,御神。

再有具备一定的常识。如果你具备一定的常识,再守神御神,离偏执远一点,然后离这种极端远一点,你就会觉得有些人,或者说有些事,和你以前认为的不一样,那你自己的生活也就能够过得愉快一些,这点真的是我再三的跟大家重复,因为我看到很多学中医的人,精神极至,都非常偏执,非常偏激,这样的话我相信你们的守神,御神做不好,下面的某些治疗啊,或者中医方面的某些宣传,反而有负面作用。

所以这点来讲,不管是我自己也好,或者说是我的一些期望吧,我们接近传统文化的人,接近中医的人,真正的都能够客观一点,走一走中道,尊重事实一点。再有的话,能够接受意见一点,能够和气一点,这些东西确实不容易。再就是御自己的神,那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你御神,然后有一些常识,那么也能够避免你走上一些不好的道路,或者说被人家当了试验品,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那么总体上来讲,就是重复一句话,守神,御神,然后自己主动治疗,然后把医生当作一个辅助,而不把医生当作一个主体,那么实际上这才是积精全神的要道,这才是重要的关键,才是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一点,以内为根本这么最重要的一点。

好,我就讲到这一点,这里面还有一些很精深的一些东西,一些细节上面的东西,但是我没有讲,如果有需要留下来交流的,可以直接交流一下,就是临床上面究竟怎么做,那我就先放麦了,休息五分钟,然后我们作一个小的交流和答疑。

刚才只是强调了精神和一些重要的内容。如果真要细讲起来,还有许多细化的地方。但要细讲,把条条框框和规则讲出来,反而又失去了重要的本意。象讲肾气平均,讲阳明脉,三阳脉,讲七七八八的东西,讲肝气衰,这些地方都是要在临床上仔细体会的,他对指导真正的慢性疾病,老年人疾病,象西医讲的退行性病变,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象精气溢,阴阳和,怎么样才能阴阳和?象有些人不孕不育,怎么样才能阴阳和?这里要讲的东西太多,我尽量讲些重点。

问:怎么看一个人受气足?
这就涉及到望诊的问题。许多望诊好的医生也不少。如果要真正学点传统望诊的话,就我所知,要学点相学。相学并不是说哪个地方表示什么,哪个地方有什么,重要是有个神气的问题。相首先相什么?相神气。望首先望什么?望神气。也就是远远有一个人走过来了,你首先看到的不是这个人的形体的高矮胖瘦,而是人的整体的神气,给你的感觉,首先是望这个。望神气这点是最重要的。望神气超过了望眼神、望某个局部。如果望神气不好操作,你可以用脉诊。因为望诊,我和好多朋友交流过,就是我看到的东西他们看不到,我感觉到的东西他们感觉不到。如果用望脉感觉不到的话,用脉诊能感受到的人要多点。
从脉诊上怎么感觉受气的足和不足?从脉气、脉神、脉力、脉的根,摸的话,能够摸出来人受气的足还是不足,比较明了的方法是重点看尺部。人就好象树一样,树的话,根比较重要,你把头砍了的话,还会发芽,如果把根挖掉的话,就会出问题。所以脉诊的话可能好一点。
望眼神是不行的。象有些人没睡好,就会造成错觉,他精气衰。

问:守神、御神是什么意思?是自身修养吗?
答:不是。刚才讲了半天都是在谈论守神、御神的问题。守神、御神之后,自身修养自然会高起来。但守神、御神不是指自身修养。一句话,守神、御神就是对自己心的掌控程度。如果能使自己的心随时保持在安定、清净的情况下,这就是守神、御神。自身修养实际上是被迫的,做出个表面样子来。守神、御神是完全的向内、向里自身的心性去寻找。用安静、安静的坐调气这些办法来实现。你也可以自己找,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心清净、安定。
神是什么?这个神就是心神。不是精气神那个无上的神。守神、御神的话,主要从心神入手。这个是最简单的。
如果你要指精气神那个大神的话,你要守神聚那个神就太难了。修养要求有点太高。你能把心神守住、御住,就非常不容易了。

问:内证时怎么守神、御神?
答:这要问你自己的师父。还要自己去实践。

问:我听过道家、佛家的东西,以道法自然来理解神。看有神没神。自己有神能看别人。也就是以神论神,不知道老师如何理解?
答:神这个东西有不同的层次,就象我刚才说的精气神的神。如果是精气神的神,它有更宽泛的范围。我们今天所谈论的神,实际上是心神。心神每个人都是能够感觉到的。比如有的人御不住自己的神,被别人一搞就生气子。然后就心慌、心跳,人就很激动,这就是御不住自己的心神。如果你能御住自己的神心,你自己也有感觉,你的心经常是保持在安定的平静的,你经常就会有一种清清静静的感觉。怎么样御住自己的神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不做的人,落在空谈上面,你不会有什么感觉。这个不是讨论的问题,是你做了自己就有感觉的问题。神这个东西如果从最高的层次上来讲,只有以神会神。但是如果从低层次来讲,就是从心神上来讲,那是完全可以自己理会得到的,是能够做到的。

问:上古的神话哪些与内经的养生有关?
答:这个很多了,我们可以下来单独讨论。比如找治水贤珠的神话,比如后绎设制呀,比如大禹治水,女娲造人,这里面都有内涵。这里要讲的问题太多。以后有空的话再聊。因为这个要聊的话,也是好玩的事情。很多上古神话里面都是有所指。

问:红楼梦里面贾瑞得的病?
答:红楼梦里面贾瑞得的病我不清楚。我对红楼梦没有好好看过,不知道他得的什么病。我最讨厌的书,三国演绎,因为他勾心斗争,我不看。红楼梦比较无聊我也不看,所以我不知道他说什么。我比较喜欢西游记,如果你和我讨论西游记可能我会知道。红楼梦、三国、水浒我都讨厌。

问:神之根为精,精之本是神。御神养精,就是让和合周转。神宣为火,精凝是水,是不是水火合而存,转而为灵吗?
答:这个有很多的说法,这个说法应该是很正确的。但“精凝是水”不见得,这要看在哪个过程当中,这个问题不能多谈,因为他涉及到性命修养的问题。这要在不同的**,不同的程序里面才能谈到这个问题。如果说“神之根为精,精之本是神”,大家的基础都一样。但是“神宣为火,精凝是水”这个不好说,这要看是哪一个步骤,因为正常人精凝也不一定是水,要看哪个过程。如果从理论上来讲这个说法没有什么问题,也是比较好的。如果从实际上做的话,可能有一些不同,这要看哪个步骤。

问:晚上上床入睡前的脉是不是比白天的感觉要气足一些?
答: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这个东西。晚上如果是躺到入睡前呢,可能因为阳气回来的比较多,你自己觉得好像有这个感觉,实际上是不应该有这个感觉的。如果你是摸一些根本性质的东西的话应该都没有什么不同,比如说他动了,爬了楼梯啊,或者说是激烈运动之后,这个脉暂时会跳得快一些,但也影响不到他根本性的东西。然后比如说你吃完了饭,脉象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影响不到受气的问题。一般人摸的话,谈不到脉气脉神的话,主要看尺部的话,应该是什么时候摸都差不多。

问:脑瘫的患儿中医能改善到什么程度?
答:这个不好说。中医能够改善到什么程度,也可能根本改善不了,要看具体的人,像有些脑瘫的患儿也可能治不了。在可治的情况下,也有完全治好的。有些患儿不属于先天真精不足,仅属于某一个脏腑的腑气或者说某一个脏的脏气有亏虚。像先天真精完全亏虚的那种,找谁也治不好。
有些就是受气的不同,比如说他的肝气比较亏虚的,你就应该着重往这个方面治,也有一些肾气比较亏虚的,这就要看他到底是哪个脏或者是哪几个脏,就是说同时有脏气亏虚或者是腑气亏虚的,这个是可以调的。但是要说全是先天真精不足的那种,或者说亏空很大的(除非有一些特殊的手段,但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那应该就治不了。如果说脑瘫患儿纯是先天真精不足,这个我不赞同。因为脑瘫患儿我也接触过很多,有一些人是先天真精不足,但有一部分人,他是属于腑气亏虚,比如像我之前治的那个,他是属于小肠腑气亏虚,当把小肠腑气补上来之后就没事儿了。所以还是要具体看,这种先天性的疾病里面也存在着辩证,就也存在着受气的辩证,不是说只要是先天性的疾病就不辩证,就来谈是可治还是不可治,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说到这个精气神问题我觉得要来谈一谈。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应该沟通一下。就是说精气神为一物,只是三种状态而已,就是说居中的气很好调,为什么两端的气反而调起来比较难?我们都知道至中是最高境界。关于这个问题,当时和师尊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他也特别谈到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很值得来交流一下。
说到这个精气神为一物,精气神如果从本源上来说它是为一物的,但是你要真的从后天分化来说他就不能算一物了。你可以认为它是本源一物的三种状态,这个完全是正确的,大家都这么认为的。但是如果谈到后天的分化了,就是说他一旦成人了,一旦有后天的分化了,那么他的这个精气神,还是有别。
如果调精气神的那个气,会没有精和神调起来困难,因为在正常的后天状态下,神是最难调的。为什么神最难调的呢?当时师尊说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临床实践上反而神是最难调的,就是说调气还比较容易。因为师尊说这个神有一部分是属于脏腑之气而化的,这个神很好调,和调气是一个道理。但是他说还有一部分是由自身的脾气秉性所化的,这部分神非常难调。他当时是这么说的,这个是原话,可能按照今天临床治疗的话,很多精神气的疾病,疗效并不见得好。比如说抑郁症,从理论上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病,实际上临床效果不一定好。比如说抑郁啊,狂躁啊,自闭症啊,实际上临床效果有的好有的不好,它可能涉及到师尊所谈论的,自身脏腑所化之气的神,和调气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说它由禀赋性情所化的这种神,不是病人自身有一定的反应,完全靠外界来调的话,可能确实并不是那么好治。
目前就我所知,一些好像很简单,理论上来讲,比如说像抑郁症,很多理论上说,它就是阳气之为变。是啊,是阳气之为变,但是抑郁症有多少人疗效非常好,就是保证每个人的抑郁症疗效都非常好,这个不见得。你看那些自闭啊,狂躁啊或者说是人格分裂啊,真的不见得疗效就好。因为他这种又受周围的环境影响,然后又受人际关系的各方面的影响,他确实不容易调。
师尊他为什么说这个精不容易调呢?他说因为先天真精到了后天的时候,它就隐化在元气和脏腑的闭藏当中,所以他认为先天真精,用一般的医药手段,可以**它,激化它,如果说出现了精的病变,或者说要把先天真精补起来,完全靠医药的手段,他认为不好调。他认为应该提倡病人自己主动治疗先天真精的这种病。他说如果是后天之精呢,可以通过调脾胃调肾来治。
如果从遗传上来的疾病,比如说他先天没有耳朵,或者没有眼睛,或者没有腿,或者说生下来就脑积水啊这样的一些病,可能就比较困难。谈到这个元气,或者说后天之气带动先天之气的话,他认为还要容易一点。
我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后来在临床上看过一些先天性的,精气大亏损或者说大缺陷的病,确实不怎么好治。比如说像儿科的很多先天性的,就是说不只是脏腑之气的问题,而是先天精气亏损的话确实很不容易搞。这个就是我的理解。
至中是最高的道理,至中是最高的境界,倒不见得气就是最高的境界。气的境界确实很高,但是不一定说精气神三个,气在当中,气就是最高的境界。因为按《内经》上面的篇章来排列,或者说按道门里面的篇章来排列,它谈的是精神气,神是在中间。所以你要说至中境界的话,就是说是不是气排在中间,它就是至中的境界,我倒觉得不一定。你要说至中是最高境界的话,按经上的话,能够调神御神才是最高境界。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并不是说因为精气神为一物,然后说气在中间,它就是最高境界。这点我个人不是很赞成。
就像我刚刚谈论的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当你医术能够达到这个气的境界的时候,你能够知道这个气的升降出入,淤滞与否,通畅运行,天地人之间气的沟通,这是高的境界,它是巅峰了,但它是不是最高的境界,这就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当时也问过我老师,就是说气为什么这样运行,升降出入通畅与否,是什么力量在操纵着它,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真正你知道这个东西,那才是最高境界。如果谈到气的境界那就是最高境界,我倒是觉得未必。而且就是说你能够知道气是淤住了呢,还是需要降呢还是需要升呢,还是需要通呢。这个境界我觉得在当今中医来说真的非常不容易。但是这并不是最高境界。很高的,但并不是最高的。你真正能够明白,就是说它为什么是这样运行呢,而不是那样运行呢,它这个运行后面的这个规律是什么,那才是算是真的明白。
这个问题为什么说调起来反而难?如果在临床实践上,先天真精为病,和神气为病,确实是不好治。如果确实有人能够把所有的神气为病,什么颠狂啊,抑郁啊,自闭啊,包括现在临床说的心理疾病,就是神气为病,他能够解决的话,所有的病都解决到,那真是太高了。而且先天真精为病,真的比较难治。这些心病啊或者说神病啊,都不是很好治。这个和温胆汤症,痰湿或者说腑气,脾气不升的那种,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问:为什么太极能生两仪,两仪要生的是四象?
答:这个我也没想明白,因为我自己境界不够,所以我也不知道。就是说为什么太极能生两仪,两仪要生的是四象,是什么东西在主宰。人体的生长壮老已,气机之升降出入,是什么东西在后面控制。没有一个答案,包括在现实实践当中,能够让自己满意的。

问:补先天之精还有什么办法?
答:补先天之精有很多办法。现在有很多的**,比如佛道,偷天之术等等,把它补起来,可以的。至于说用什么药物,吃了什么药就把这个先天真精补起来,那就是夺天地造化之大灵药。传说当中的那种药,很难找吧。我自己也觉得不太现实,什么万年何首乌精啊,那就不只是补先天真精的问题了,我觉得好像有点太虚无缥缈了。所以说自己主动练练功啊,然后去做一些小的修行方法,我觉得要好一点。
举个例子说。假设有这么一个人,他的病主要在精气亏损,如果认为是先天精气亏损的比较小,主要是后天精气亏损,我们就可以按后天精气亏损办法来治。后天精气是怎么样运行的呢?当然就是肺、脾、肾,再加上肝之疏泄。因为以脏为系统的话,肯定要谈到这些。具体在用药上面,如果没有什么邪的话,就可能会用一些敛药,或者用一些使气能够化精的办法。如果你断定它是一个神的为病,是神的脏腑之气为病,那么调脏腑之气就可以了。比如说像这种秉性,性格或者情志的很复杂的,不受环境影响的为病的话,那就真的不好搞。
比如说像这种精气亏损的话,要是我用的话,用一点五味子代表性的药物,就是说是从木托的话,就是用木托的药。从辩证的问题上面来讲,还会跟用药有关系,就是说他亏到哪,具体应该敛到哪一步骤,都是有关系的。但是这个说起来的话就太复杂。
有一个病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治不好,她就一个很简单的抑郁症,但并不是说是医生无能,是因为她有这个秉气、禀性,这种情志啊,性格啊,又受环境影响的这个病。她其实是跟她丈夫已经没多少关系了,就跟她自己的心神为病有关系,那确实很难治。这个可能跟对她治疗效果的好坏,或决定她的医后可能是有关系的。
这些思想的治疗上面,我觉得很有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说像有些老师,他们用配合水火阴阳,用附子,然后用一些中焦的药,然后再用一些能够从上焦盖敛的药,这样统筹下来,治疗效果也非常好。这就涉及道家认为的精怎么样升,水怎么样升,然后火怎么样升的一些步骤。这些步骤都简单,书上都有写。其实我认为这和治疗还是有密切关系的。
我就放麦了,因为今天也讲的比较晚了,十点半了。
于《上古天真论》篇第一,因为之前我曾经在民间中医讲堂也讲过,所以我讲过的内容就不再重复,这样的话可能会比较节省时间。
讲《上古天真论》篇的题解。那么上古,清代的张志聪,他注释的最好。因为师傅清微真人他也是说,所谓的上古,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他指的是所生之来,所以叫做上古。对于人来说,所生之来就是你的上古。所以并不是说指的远古时代。那么一旦提到这个上古呢,接下来又说天真,因此这一篇其实最重要讨论的是精。前四篇讨论这个精神气,这些都是人体生身之本,是讨论人体生命最重要的三大因素。在这一篇文章里面,它的核心思想,主要就是围绕如何惜精保命,如何全德合道来讨论的。也有各种各样的,讲过各种各样的版本,所以我尽量从实际一点的地方来阐述一下,像上古这个说法,其实并不是没有意义的。

在道门看来时空是没有意义的,而且它是可以突破的。就我们一个人来说,首先树立一个观念,就是我们既是过去,也是现在,也是未来。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很玄奥的东西,事实上,我们只要自己一想,就可以想的清楚,就是现在的我们,是过去的痕迹,而未来的我们,是现在和过去的痕迹的总和,它在时空当中是一个连续的象。所以说对于人来说,你现在这一刻,既连接了过去又连接了未来。如果说存在着所谓的上古,那么它所谈论的这个所谓的上古,就是指的你这个所生之来,所生之来就是指精。

谈到精呢,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因为这个精它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理解字和句都不可能断章取义的来理解它。但是如果我们说精气神,站在这个精气神的角度上来理解的精,那就是先天的真精,也就是生身之本。不管是动物,植物还是人,如果按照师尊的说法,就连天地、宇宙最先所生之来也是精。这个精并不是象有些教材上解释的是什么精粹的液态物质,这个完全是错误的。这个精要来解释的话,站在这个层面上来解释,只能说它是一种含有巨大能量和信息,本源性的,种子性的物质,那这种东西叫做精。

那么它的几个特征,就是首先它蕴含有巨大的能量,其次这个精是蕴含有信息的,如果不能蕴含有信息,它就不能够叫做真精。但精的本身也是一种物质,所以它就有这么几个特征。《上古天真论》篇讨论的这个精,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个意义上的精。那么这一篇呢,很多时候来讲它,都会从怎么保养生命,怎么保持天真,惜精保命的这个基础上面来讲。毫无疑问这个立意是非常正确的,所以我们就只讲一点点,和之前讲的或者说和其他老师讲的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段说昔在黄帝,一直到这个成而登天。这一段话我曾经说过它有七个层次的含义,我们之前讲过三个。但是从治疗学上来讲,就是说从治病上面来讲,这段话也是有意义的。它并不仅仅是一段修德进言的这种嘉言,它其实对治病是有指导意义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所讨论的这个黄帝,其实是一个人体生命过程的一个代表,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生而神灵,弱而能言的。也就是当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病变的时候,这几段词在提示我们,在哪一个阶段,主导性的治疗,应该向哪些方向,或者说应该围绕什么中心。从这点上来讲,切合在临床实际上,是有意义的。

这个“神灵”“能言”,或者说这个“敦敏”,这些词,如果是亲验临床的可以想一想,它是阶段性治疗的一个主导和***。因为如果说生而不神灵,那么它本身就是一个疾病。如果到弱了,但是不能言,然后幼,它写的这个能言、神灵,是人在几个大的阶段,生命状态的一个提醒和代表。比如说像这个弱而能言,它并不是说只是能言而已,它这个能言,是指他生命状态的一种提炼和表达。

那么“乃问于天师言”,这个天师就是歧伯,这个上古之人怎么怎么样,今时之人怎么怎么样,其实从他谈到的这个问题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他所谈论的上古之人真就春秋皆度百岁吗?并不是。其实他所谈论的上古之人,也就是善于惜精保命的人,所以才能够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那今时之人,就是黄帝时代的人已经跟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所以它是一部“人医学”的经典,而不是“神医学”的经典,从这些地方都是可以看出来的。

那么歧伯就对曰了,说上古之人啊怎么样怎么样,这一大段。他这一段话,所讨论的问题,都是举一些例子,然后告诉你说惜精保命应该怎么做。假如说你做到了,虽然说生在现代,但是你也是上古之人,因为你保住了你的先天之本;但是如果说你做不到,那么即使你生在很古的时候,同样也是今世之人,半百而衰。他列的这些东西之后呢,就举了一些例子,这些例子并不是说,把方方面面都概括了的,关键的是前面这几个字,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其实关键的是前面这句话,至于后面这个说什么“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不能形与神俱”什么什么的这些,其实后面的并不是关键,他关键的方法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然后达到的目标是形与神俱。那么他又批评了一下错误的做法,这个错误的做法就是举一些例子。

坦白的讲,我觉得就是那种机械养生,其实不一定可取,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想着自己养生,要更好一点,但是不是说我们每天睡得很早,然后又起居非常有常,少说话,少看电脑,少看书,就是说提倡那种十二少,精气就能保护的很充分呢?

首先第一点,对于现代养生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并不是从事一些很特殊的职业,比如说我们并没有去到庙里面去出家啊或者说到庙里面去修行。像这个十二少,就是少说,少言,然后就是少视,少听,像这些,我们怎么能够做到呢?是不是做不到创造条件也要做到呢?所以说这个现代养生,有一些比较错误的观点,它用一个很机械的模式去搬套所有的人,而没有注意到生命其实是一个综合的因素。每个人的养生都有一些小细节,都应该个性化的去设计一下。当然它有一些通则,但这个通则是不是说要通过完全不能工作或者说少工作,然后少交际这样来实现呢?我们不说过去,只看看当代,有很多修养有成的人,交际可能比我们这些普通人还多的多,然后讲得又多,跟人交往也比较多,看书也拼命的看,但是为什么他们精气比我们还要足一些呢?所以说关键不在于讲这些,就是说条条框框有可能适合你,你用上去之后会有点效果。但也有可能不适合你,你用上去之后还是没有什么效果。

关键就在于要“知道”,那“知道”两个词真的不容易。“知道”我们就不谈了,不谈这么高的问题,就只谈一谈“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具体要怎么样法于阴阳,要怎么样和于术数?其实一个最简单的办法,说出来可能算废话,但它就是养生的一个最重要的秘决,就是“心常安宁”,就是如果你的心经常是安宁的,你能自动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因为所有的人,身上所有的精气,它的耗散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心神的耗散。也就是说所有五官,饮食的耗散,其实上都是在心神的控制之下,以心神的耗散为主。如果你能够心理面经常很安宁,很平静的话,心神耗散的少,虽然五官也视,也听,但是你耗散的就能够比那些心神耗散的多的人,即用心神去看、去听的人,要少的多。所以讲这个,其实这才是真正养生的关键。

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很多大医家,都死的有点算早。如果按照内经上讲的话,九十岁以下都算夭折,要到一百五十岁才算尽终其天年。比如说大医学家,蒲辅周老,蒲辅周老他就认为他的资质只是中等资质。而且他每天看病,看完之后又通宵读书。但是为什么他也活得并不短,活到了九十多,这就是心常安定的效果。所以在养生当中很多的东西,远远都没有这个心神的安定来的重要。如果没有心神的安定,你去从事一些表面上的养生,可能有效,也有无效的时候。如果无效的话,你就不要怪中医,说中医为什么告诉你说让你九点睡,结果你还病的一塌糊涂,真的你不要怪中医,因为这个最关键的地方不在于那里。

它下面做了一些批评,批评里面有几句话很重要。批评里面说:“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它那个“时”应该是读做“善”或者应该读做“常”都可以,反过来讲,其实也是关键的话。关键的话反过来,就是既然这个是错误的做法,反过来意思就是告诉说不要耗散其真,要持满,要善御神,这个就比我刚刚讲的那个浅一点,其实是一个意思。关键的问题在于御神。如果你经常能够御神,你自然就能够达到持满,这个真耗散的就少,如果你不善御神,你把这个条条框框都按上,可能效果也不一定会太好。所以这段话里面就讲这么一点。

接下来说这个上古真人,教下怎么怎么样,他又说了一段话,其实这段话,就是上面这些话的延伸。就是具体要教你,要具体怎么样做,举一些例子告诉你,要怎么样持满,怎么样御神。因为你看他最后说了这个,“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这个就是御神的问题。

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就是,《内经》上面从来没有告诉人说,让你不要生活,让你不要从事正常人的,比如说夫妻生活啊,或者说这样人伦的生活。因为《黄帝内经》他讨论的是不同层次的人应该怎么样来养生。我们作为一般人来说,他强调的是“不妄”。就是说你不要去妄作,妄搞,并没有说让你去不作。因为我们在的地位不同,对于养生和对于修养的需求不一样,所以他讨论的内容是以普通人为主。如果是做真人,至人的目标,你也可以去按那个目标来要求自己。他谈论的这点其实是最基础的。

要怎么样才能真气从之?要精神内守。
这个就跟我刚刚讲的那个“御神”一样,实际上养生最重要的是心神清净,心神安定,能够御神。这个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人很关心寿命的长短,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生活的质量。比如说有些人喜欢过那种夜生活,喜欢非常欢乐的,去唱去跳的人,他就觉得这个养生严重地违反了他生活的准则,降低了他的生活质量。这样的人也是有很多的。

实际上《内经》提供你的是最经典的养生方式,而最大的奥秘(说出来你认为最不值一钱的养生方式)就是“精神内守”。如果你精神内守,就是说能够御神,心经常是安定的,那么即使你去做一些活动,或者说去干一些正常的需要做的事情,你的真气也会耗的比较少。所以他讲了半天,实际上他讨论的问题是这个。

因为精和神、和气之间有非常多的各种各样形式不同的转化。但是对于我们人来说,尤其是作为自己可以控制的生命体来说,最重要最重要的东西,你想要惜精,就是说能够把精保全了,最重要的是要御住你的神。一旦御住了你的神,你的精,而且其实对人的生活的质量是一个极大的提高。

我们经常去羡慕那些很有修养,很有修持的人,他们就是在比较忙乱的情况下,别人都很忙乱,他们同样做一件事,但是他们做的,一看就让人家觉得,他们非常地闲适,非常的有条理,而且整个神态非常的自在,非常地安定。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说你御住了神,但是人生当中还是有很多不测的事情,有让你不高兴的了,或者不顺心的了,甚至危害到你的,但是如果你御住了神,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定服内外之别,心神安定的话,你的生命质量就会大大提高。这样的话你就能达到一种自在,淡定。那么即使你不追求长寿,或者说就算你确实非常倒霉,遇到了什么意外事故,或者意外伤害,不能够长寿,但是象这样生活的话,也许只过一天,就比那些经常在惊恐,混乱,忙碌当中过很多天的人,要强的多。

所以在养生上面,一旦御住了神,它不旦延长了生存的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提高了生命的质量。要是有质量,又能够长寿,这样的生命才是美好的生命。如果说没有质量,活着不舒心,不能够自己控制生命,即使生命活的长,可能也不能算完美的生命。就像这是一个笑话,我也是看到群里面师兄给我发的,觉得很有意思,就是说领导到长寿村去参观,他问长寿村里面的人,你们怎么样才能长寿?长寿村里面的人非常生气,说:“吃不饱,穿不暖,活着不快乐,然后还死不了,这样的生活你愿意过吗?你试试看。”我当时看了之后,就觉得,透过笑话说的非常好。

是啊,如果你认为,比如说现在有很多养生的戒律告诉你说,你要少吃一点啦,少玩一点啦,你要少看一点啦,或者说你要少干一点什么啦,但是如果你认为少一点对你来说是非常痛苦的,那无形当中在你的心理面就降低了你的生活质量,实际上来说可能你也并不开心。

当然有些人是全力以赴地去追求各种各样养生的形式,我认为说并没有太大的错误,因为不管怎么说你重视生命,总比重视身外之物要好的多。可是养生最大的根本在于内,因为《内经》上面强调的最大的根本,在于御神,在于精神内守。实际上这也是很多修持有为的人,他既能在世俗的生活里面混得如鱼得水,又能使自己的精气消耗的很少。你看后面的这个圣人,谈到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当然你要达到很高的层次,你要去作上古真人,还有另外的方法,我们现在说的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应该怎么样养生,最重要的是御神,是精神内守,而不是向外去追逐那些各种各样的养生方式。

这个说起来很打击人,可是事实是这样的。我年轻的时候,自己也想不通。但现在我就认清楚了这个事实,可能我们大多数人,至少是我吧,反正我知道我是注定要死去的,我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也好,或者说要怎么怎么样也好,并不会使我永生不死,或者说一直保持着这个形态,一直这样下去,不可能。所以说在养生的时候,最重要的东西是御神,是控制你自己的心,定服内外之别。这样的话,既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又延长了生命,所以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养生办法。

在后面就谈到 “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怎么怎么样啊这些东西,实质上谈到的这个“德全面不危”,就是他善于御神。他的心经常是清静的,安静的,然后非常闲适的,这样一个状态,所以说这才是真正养生的真谛。他谈论所举的这些例子,实质上都是要说明这个问题,这就是普通人养生最重要的一个真谛。当然了,他举的那些例子,如果说你能够在把握这个真谛的前提下,你再去用一用,那样子也是有非常好的效果的。

他所谈论的这些问题,我的建议是,从他的行文当中,去发现那些重点的话,然后他所举的例子,要能够举一反三。善于读书的人,抓住了精核,会举一反三,不善于读书的人,他以为书上就说了这个话,除了这个话之外,言外就没有别的意思了。以前我经常被师父批评,师父说我不善于读这个言外之意,但是后来确实也觉得,因为有很多东西,它有言外之意,有重点,有非重点,有些是举的例子,这个要分清楚。

下边,黄帝又提问了,他说 “人年老而无子者,是财力尽了,还是因为天数的问题”,岐伯又给他阐述了一大段。事实上他所讨论的这个问题,就是在讨论人体精的问题。他讨论的所谓“七七八八”,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讨论一个人体的真精的问题。他为什么先谈了要御神,要精神内守,那也就是说,他后面讲的这些问题,一个正常人,一个普通人,生长发育的过程。人的生命之所以能够按一定的规律来生长,来发育,然后生、长、壮、老、已,能够这样,或者说像一棵树,它能够从一个小树种,长成一棵大树,再枯萎,凋零,归于自然的循环。它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呢?这个就是精在起作用。

我们再强调一下刚刚说的这个精的特征,第一,它含有巨大的能量。第二,它携带有信息的。第三,它是一种物质。要我说的话,这里面所携带的所有信息,很多人喜欢叫它什么种子啊,什么什么的,实际上它携带了某种信息,或者说携带了多种能量,那么当条件达到的时候,这种能量和信息就得到了表达。所以说人的生命才能够呈现一个规律性的生,长,壮,老,已。

有很多不屑于这点的人,会经常这样问,比如有些人说,天地万物,包括人,动物,有生命的,非生命的,都是气组成的,都是气的运动变化,那么这个就是“气一言论”。所谓精气神,是气的不同状态,都是气的不同形态,这就是“气一言论”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有很多人认为,达到了这个气的层次,那么中医就会很高明,这个确实是如此。

但有的道门**会继续问:“既然是气构成了天地万物,所有这些东西都是气的升降出入,是气的不同形态,那么是什么东西在主导着这个气,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运行呢?”这才是大哉思问呢。如果你达到了认为这些东西都是气的运动出入,升降出入,你还能把这个东西实践在任何一个地方的话,你非常了不起。但是它后面的东西,是什么让它这样动,不那样动。也就是说生长化收藏这样一个规律,是什么东西在背后固定了它,是什么东西制定了这个世界的规律?这才是真正的爱问问题,善于问问题的人。如果你找到了这个答案,那你的中医也就了了(达到了极点)。所以说能够知道气,能够知道用这个气机的人,他真的能够运用的人,就达到了医道的巅峰,但是医道并没有了。如果你真的知道在背后的这个东西,那样的话,你的医道真正就了了,你就达到了纯自在的境界,那样的话,起死回生,易如反掌。

那么他现在所谈论的这个问题,当然比不上刚刚说的这样一个根本性质的问题。但是他在这里谈论的这个问题,就是谈论的这个精的作用。那么就是说人体的生,长,壮,老,已,它是在什么东西的控制下呢?一句话,是在精的控制下。这就是为什么《内经》上面不止一个地方反复地提到这个生之本。生之本是什么?生之本是精。它虽然很多地方说什么生之本叫什么,有不同的叫法,但是你要说最根本最根本,生之根本,那就是精。人体的整个生命形式,其实都是在精的催化和控制当中。

这个女子七七啊,男子八八这些东西,因为讲的人也很多,如果按照这个书上讲的话,也没什么好讲的。但是在这个里面,师尊谈到了比较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必需得承认差异性。就是说生命个体与个体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差异性。也就是说人比人,是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更有不一样的地方。这个“七七八八”,有些人非要固定的看“七七八八”,其实有的时候也是不善于读古人书。就像妇科上面一个很小的问题,说在以前的时候,那些女孩子们来月经,时间都会比现在晚一些,就是说现在好多女孩子来月经来的过早,达不到二七什么的,有的是十一岁啊,甚至十岁左右就来月经了,然后以此推论说,来月经过早的人可能就会寿命比较短。其实我觉得真的是太机械了,他没有看到生命的综合因素。

为什么我这样说?因为当你还不能突破时空,就是说你还生活在时空这个假相当中的时候,你还是时空当中的相的时候,时空不同了,你所受的精气都不一样。人和人之间有一点差别,只要这个差别没有达到一层的界限,实际上都是在一个动态的范围内的。也就是说只要她不是九岁,八岁,或者更以前来,那么她十岁以后,十岁,十一岁,十二岁这样,尤其是现在,十岁,十一岁或者说十一岁,十二岁并不见得她的寿命就会短。古人立言,不是说让你很机械地去搬,有些东西是至理,就是说它本身就具有这个意思,但是有些东西,尤其是数字上面有一些东西,时空有不同,所受天地精气有不同,这个细节上的差别就会有。所以说搞一些机械的来理解中医,很多时候你会把人家恐吓住了,说你现在十一岁来了月经,就意味着你要早死,我觉得这个太恐吓了,没有很活地看一些东西。

师尊在讲这个“七七八八”的时候,谈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一言以避之,就是精之生长化收藏的一个程序而已。那么反过来说,在临床上面,如果你想要延缓衰老(现在也算是医学上最重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延缓衰老),你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减少精的消耗,精足的话,神就满。精足神满的话,你自然就能够延缓衰老。因为衰老,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精的耗散和衰竭。当然我们不讲那些非正常死亡,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他的精还没有用尽,但是他的气数已经尽了,我们不讲这个非正常死亡。就是说这个正常死亡,实际上就是精的衰竭和耗散。

在临床上就有很多的办法,认为是可以补精的。实际上我们说补精方法,大多数情况下,补的都是后天之精,就是说药物也好,针灸也好,它只可能通过运化机体的气血,然后借以脾胃来补一些后天之精。实际上真正能够补一些先天之精的方法,有没有呢?有。真正能够补先天之精的方法,就是主动治疗。主动治疗,就是说你不靠医生,医生只是作一个辅助,那么你自己来控制你的生命,来运化你的生命。所以这点,我不是鼓吹说每个人要练点功啊,或者要怎么样。

但是我觉得《内经》里是说人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命,人是完完全全地,有能力来控制自己的生命的。如果你仅仅依赖汤药啊,针灸啊,或者说那些外来的养生模式的话,实际上是不能够终极地解决你所关心的比如说衰老啊,或者说是一些慢性疾病的问题,关键在于主动治疗。主动治疗,就是做一些能够积精累气,抽天之数。抽天之数的理解,就比如人的生命,像一个油灯,里面的油比较少了,灯要熄了,或者说油也比较少,灯芯也不太好,那你修一修灯芯,或者添一添油,那么修灯芯和添油的办法有很多,尤其现在网络时代,信息又很发达,所以我觉得你如果真心想找一些这样的方法的话,并不太难,而且应用起来,贵在坚持。有些人特别喜欢追求吃药,追求哪个医生好,换这个医生,又换那个医生,实际上最根本的问题是你能否掌控自己的生命。医生顶多作为一个辅助,如果你真的不能掌控自己的生命,你要完全依赖医生的话,恐怕这个世界上能够依赖的医生太少。

那么他下面又说到一个,现在大家一直都在讨论的问题,就是天癸的问题。很多人说它是怎么怎么样的东西,其实它就是精里面携带的一种信息物质。精里面携带有多种信息,当条件适合的时候,它就有一种信息释放出来,那么天癸就是其中的一种。有很多人讲,说它的产生,跟什么脾胃啊,肾啊有关。其实天癸就是精当中携带的信息的一种,当条件适合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释放出来,这就是天癸。男女都有天癸。

上面讲的“七七八八”,以前有很多人都讲过,我觉得我也没有必要画蛇添足,我就讲到这里。

那么接下来就是说所谓的真人了,至人了,圣人,贤人,他们是怎么样的。

真,至,圣,贤这几种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养生的区别。在群里面的时候,有师兄还交流过上古、中古。实际上这个上古、中古,在这里它也不是表示时间的,是表示修养达到了最好的、最能够反本还原的、最能够归根复命的,那就叫作上古;差一点的,就叫作中古,再差呢,就往下推了。这个上古真人呢,就是养生的最高标准,最楷模的标准。这个叫做此极道生。我一再强调说,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做法的不同。很多人就说:“你在这里讲,什么是可以干的,什么是不可以干的”,这是要看你想要什么了。如果你想当上古真人,那有当上古真人的做法,因为前面讲的那些什么不妄做劳啊,是不可能让你达到上古真人的境界,你要当上古真人,自然有当上古真人的办法,你要当至人,善人,那也有当至人,善人的办法,它给出了不同的修养目标,实际上它是指不同的修养例子,你看看你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你自己去追求就可以了。

我觉得普通人的养生,真人就不用说了,至人也不用讲了。因为我相信可能以真人,至人为目标的人也不太多。但是如果你真要以真人,至人为目标的话,我相信你在下面会有一些另外的追求。

他在这里谈到这个真人,至人,又和前面呼应起来的时候,对真人他特别强调的一点,说他“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气,***守神,肌肉若一”。实际上我个人认为,你要去把握阴阳可能不太容易,但是我还是建议,如果你真能把神御住了,把神守住了,其他的东西会比较容易达到这一点儿。那么这个至人,他在这时谈到了,也是说要积精全神,这两个就不大谈了,就谈谈圣人。

我认为,这些里面,最有可能做到的,最能够模仿的,可能还是圣人和贤人。因为这个圣人,基本看跟我们一样,生活在世俗当中,而且他们的行动举止和我们没有什么分别。如果我们面前站一个圣人,不是和他们有同样的修为,或者修为比他们高一点的话,我们看不出来他是圣人,而且他跟我们外面的表现形式没什么不同,但关键是,他能够处天地之和。那么什么叫处天地之和呢?也就是说,他表面上跟我们一样,但是,他经常是处在天地生机的点。我这样说也不大好理解,那我就换一个说法,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每天都是同样的生活,吃饭, 睡觉,但是这个圣人呢,他在这个每天的阴阳沉浮当中,他能够找到一些和阴阳的一些点。也就是说能够站在阴阳合和的那个生机的点上,我想这么讲就很难理解,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够站在这个阴阳合和的点上?而且他还从八风之理,从八风之理的话,那就不受外邪。

怎样才能站在阴阳合和的点上?那节后面讲了嘛,他是适嗜欲,就是说他把自己的嗜欲,调得好象随波逐流一样,就是说自己本身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爱恨啦,或者这些特别强烈的形式啦,他最重要的就是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那么他讲来讲去讲半天,实际上谈论的问题,还是让你去御神,让你去心理面清静,心理面安定。

其实我这么讲的话,如果没有做过的人,可能不能够认同。但是如果你去做过以后,你就知道,就是当你的心是安定了,清静下来了,再通过一些小小的办法,你自然就能够处天地之和,就能够站在那个生机的点上。如果你这个心不能够清静,那么就算是用一些办法,比如说很简单啊,很流行的睡这个子午觉。那你睡这个子午觉,毫无疑问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你不要忘记了,心神不宁的时候,阴阳是不能交的,就算你睡子午觉,那么你的心神是不宁的,心神是外耗的,你这个子午也不能交。

所以,好象好多人去找某窍啊,去找什么诀啊,但是那些师父呢,会经常给你说,还丹容易,练己难。这个话一点都不是说,他为了不教你而骗你,确实是如此。就象你找办法,睡这个子午觉,那睡这个子午觉,如果你确实是自然睡着了,在这个心神很镇定的情况下睡,那么他自己就会做到阴阳和,阴阳交。但如果你的心神,你不要以为说睡着了心神会收回来,不一定。有些人睡着了,他在睡觉之前,他的心神外驰,睡着了之后,他会一个梦一个梦地接着做,或者睡眠比较浅。随时会竖着耳朵,然后听着外面的声音,这样其实他的心神是不宁的。这样的人,照样他阴阳交不了,就算他睡子午觉。真正睡子午觉,只有时真的睡熟了,睡到陶陶然的这个感觉,那这个阴阳就会交。所以说,你把这个神御住了,那什么样的办法都好说,但如果你这个神确实御不住,那你不善御神,什么样的办法其实是一样的,都未必说能够真得很管用,那就可能是有效有不效,那效未必能长久。

怎么样安定心神,每个人的办法都有所不同。但是最广普适用的,最简单的,就是安静的坐内省。这个安静的坐,有些时候安静的坐什么都不想,或者让你**,你不刻意去想什么。或者说有些人安静的坐的时候,喜欢这个内省,他喜欢内省,这也是一个办法。所以这就要看自己了,心神怎么样能安定下来,怎么样去御神。因为现在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他说工作压力大啊什么的,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不善御神。如果你真得是善御神,工作压力啊,交往啊这些事情,其实并不能够耗多少,现在最重要的是不善于御神。不善于御神的话,你对于生活的追求,生活的目标,生活的质量,都会有影响。

还有一点,就是与时空的关系。所以一再说不要机械地去理解,比如说他达到某个时空点的时候,他受气不足。比如说我们在时空点,因为我们现在都是处在大的时空点出生的人,假如说我们提前五千年前出生的话,在那个时空点上,有很多人受气不足,他再怎么恬淡虚无,他也活不了太久。就像我们今天再反过来推,有些人受气不够,从父母那里受来的精气不足,从天地那里受来的气也不够,还有一生出来就夭折的小孩,你再怎么恬淡虚无,也是没有用处的。

另外就是说我们处在这个大时空点上来讲,有些人觉得这个时代不好。时代不好,是因为不善御神,可能世风有点日下的味道。但是从我们这个时空点上来讲,其实是一个比较好的时空点,因为我们这个时空点,受气比古人还要足一点。现在我看有很多人在写一些东西的时候,都说我们这个天地精气消耗得差不多啦,因为人很浮躁啊,所以地球也很浮躁啊,心影响地球啊,什么。这个心影响的地球啊,当然这个问题下面就不好讲了,这个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事情了。但是你要是说这个时空点,它受气的问题的话说,这个时空点它受气是比较好的,比古人那个时候受气要好。或者说每一个时空点它都有自己的特色,因为像古人受气的时空点,它是天地的精气积累在局部的地方,而我们现在天地精气分散的比较开。就是说,正常人,普通人受气反而要足一些。这是我个人认为,师尊也曾经这样讲过,就是说好象有些人一讲中医我们就是要反现代,其实我们做一个现代人来说,我们想一想,现代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那传统也同样啊,传统也同样有好的地方,有不好的地方啊。可以说这个问题,不在于古今,你真是要说受气的话,今天的受气还更足一点,这是对于现代人养生的一个信心。

我经常向完全反现代的人,讨论的时候问他们,你用什么来解释现代的人总体上生存寿命比古代的人要长?很多人在那里吱吱唔唔,讲不出来。你讲我们现代人怎么样不好,怎么样逆反道,为什么我们的平均寿命比古代人要长啊!

所以在讲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逻辑问题,那就是他所说的这个上古,并不是指的那个原始人时期,他谈论的这个上古,那是返本还原,是归根复命的,他似乎在什么时候都叫做上古,这是第一点。

那第二点,不要妄自菲薄。觉得我们这个时空,我们这个天地人心就怎么样的坏,不是这个原因。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人的神,本身在古代就不是那么容易御住,但是因为在古代,诱惑还是比较少,它发展的东西也比较少,那么它御神还比较容易一点,那我们现代人御神才比较不容易。

现代人御神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诱惑比较多,即能够影响你御神的东西比较多。但是我在谈到这个御神的时候,师尊讲了一段非常好的话,它说“这个御神啊,不在于你不动心不动念,而是在于你随便和散淡。”这个随便和散淡,就是说看淡一点,实际真正能够看淡一点也是不容易的,也就能够御神了,就是安定一点,心理面安定一点。照这样逐步去做,自然会好的。

然后,再有一点就是说,因为我们这个时空当中,也同样存在着有的人受气多一点,有的人受气少一点。那么在这个治疗上面来讲,就是受气多一点的人和受气少一点的人是有不同的治疗方法的。这个结合在治疗上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把受精气多的人和受精气少的人都同样治的话,不但违反了这个时空,而且也违反了这个人的生命。

我这点也不是单单说是西医,我们中医里面很多也有庸医啊,那不是只有西医才有庸医啊,中医里面也有很多庸医,也有很多不明白天地之道的人,所以我们要尽量地去学,尽量的去明白这个道理。比如说,你开药,受的精气比较少的人,不管是在药量还有在药的使用上,你相对要注意一些,因为如果说你把人家大规模的先天真精耗掉的话,这个问题是严重的。如果相对来说受得精气比较多,而他现在邪气比较重的人,那么当然有别的治法。

所以,象有很多谈望诊谈脉诊,如果你真的能够在望诊,或者是说在某一个诊断方面你达到一定的层次的话,还不用很高,能够达到一定层次的话,你摸他的脉或者是说你望就能够知道这个人受精气的多少,因为一个人受精气的多少,他可以从形体或者神气上面看出来,如果你看不来的话,你还可以摸脉,从他这个脉上你可以摸出他受这个精气的多少。所以在治疗上面来讲,尽量的从望诊啊,从脉诊啊辫别他受精气的多少,根据他受精气的多少不同,然后采取治法。这样会比较好,然后也比较能够留有余地。

有很多给人看病,在他这个地方,就不往下想了,好象别人来到他这个地方以后,就打住,就不往后发展了,那这样是不对的,因为生命是一个过程,你给别人看病也好,或者是你想要帮助别人也好,你要考虑到生命是一个过程,它不是说过了这段之后,它后面就不过了。或者说你象河流的水一样,你把这个水哗一下截断了,后面的水越来越少,越来越小,这样就不好的。那么,治病也要强调一个可持续发展,为什么我们很多医生,他不管是攻邪也好,或者说他扶正也好,或者说他疏泄也好,或者说通元真之气也好。他这个用药的量,或者是用药的选择都是有法度的,这个法度,跟这个受的精气就有密切的关系。

象有些人讲一些观点真的不对,就是说我治过的病人,别人都没法治了,然后说我治过的病人,得其它病再吃其他人的药都不起作用了。关键是你治过的病人,你治好了没有。如果你治过的病人,你没把他治好,然后你咔一下把别人的路都给堵断了,然后让这个病人找别人治,吃别人的药也好不了,这种确实在观念上面是有错误的。

从技术上来说,真正圆融的,真正掌握了这个理的,他在药的选择和药量上面是真正有把握的。现在好多中医开药,动不动就开15克20克,那我就觉得很奇怪了,那个15克20克,叫做什么?说一句:常规用量。那你该不该用常规用量呢?有些病人他能不能用这个常规用量?有些病人用这个常规用量是太小了,有些病人用这个常规用量它是太多了。所以你真正要谈到医术的精,假如说你真的能够对每一个药,或者说对每一个病人,对它的药气味也好,量也好,都有所把握的话,你不把他受的精气这点首先把握住了,你开出去的药或者量,其实有时候会帮倒忙。

为什么现在出现一种病人,你越治越难治,或者说他看的医生越多,你越拿他没办法。第一个,病人本身是慢性病,他也没有注意主动治疗,就是没有自己积极地去添油啦,去拨亮灯芯啦。然后第二个,在那么一堆乱七八糟地治下来之后,他受的这个精气,有些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情况,就是他都已经不应药了,那种你还要怎么治。

还有一些,被治了之后,气太紊乱了,那还有办法慢慢来解决。但是如果他已经治得精气都不能够起应了,那就不用治了,只有让他慢慢地自己回去养一养,把后天之精积起来,然后由后天之精来治。但是先天之精都已经不应了的话,后面他发生什么变症,就很难讲了。

所以我觉得,人如果真的很谦虚,很愿意听点道理的话,首先治病上面就应该可持续发展,不要搞一锤子买卖。我看医案的时候,看到很多古代的医家,和现代一些很好的医家,他都是留有余地,留有后手。这并不是说他人品不好,说我就要留有余地,就要留着后着,不是这个原因,而是他就像是剥茧抽丝,然后一点一点地去弄,然后最大限度地去保全他的精气,这才是真正的医道。但也不是说对你不公,他精气能受住,气又在的时候,该量大的时候,就应该量大,该选些毒药的时候,就选些毒药,不该选毒药的时候,就是说他精气受不了,那就应该用少量、平和的药,所以这在《内经》上面讲的东西都是有体现的。

但是关于上古天真论这篇对于治疗上面的一些意义,比如说他讲“七七八八”里面谈到的一些细节,然后说脏腑怎么样能有子,肌肉要怎么样,要怎么样盛,实际上这个对治疗来说也是有帮助的。但这个对治疗来讲就是一些小术,比如说他讲这个女子二七啊,“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那么这些话,到现在为止,还是在指导着妇科的治疗。有的时候,说闭经,经少,反推过去,太冲脉不盛吗,所以叫调太冲,调冲任,任脉不通嘛,所以就调冲任嘛。那冲任又是利益什么呢?冲脉利于阳明嘛,这样层层来推的话,这些话不是废话,你觉得他是废话,是因为你用不了,是因为你不会用。

下面又说了,阳明脉衰,发惰了,然后怎么怎么样了。他强调阳明脉的时候,还特别强调了一个面,就是指导我们美容应该去做什么了。美容呢,女子美容,当然应该去注意气血了,当然要注意调阳明,他实际上给出了很多一些重要的指导性的理念,一些想法。下面还有些人具体的说,你调阳明要用什么药?调阳明的药那么多,当然要看具体情况,然后具体来定。他也并不是说就一个单打,一个思路,说调阳明,就只调阳明,调理阳明不灵,然后你就说这个人不灵。他只是给你指出了一个重要的治疗思路,治疗思路有很多,但是有几条很重要,你可以用这个思路来指导自己。

你看像他说脏腑啊,怎么怎么样,然后就能够有子,然后阳气衰于上,面又焦啊,又怎么样。实际上这些话里面,如果你要慢慢地去反推的话,它能够推理出很多很多的治疗思路来。你真要去学习的话,你可以把这些话反复地琢磨琢磨,然后拿那些古之有效的名方来对一对,你看他是不是严格按照上面这个原则来组的方。

所以有的时候经典不熟,理论不好,然后非常鄙视这些东西,就觉得它是悬说,就觉得它是空谈,但是你仔细看一看,古人组方的那些原则,用到今天还有效的那些经典方剂,你看看它上面是不是按这个组方原则来弄的,是不是掺杂了他的这个经典思路。

所以有时候你老讲疗效不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没有思路,然后又辨证不准确,那临床疗效怎么会好呢?而《内经》呢,就能够最大限度地为你提供思路的一个最经典的书籍。它能够给你提供各种各样重要的思路。

作为一个医生,尤其是一个中层次的,或者说高层次的医生,就中等层次的医生,他都需要有思路,思路决定着他最后怎么样用药。《内经》上面讲,肝气衰 ,筋不能动,我们可以看一看,筋不能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是因为肝气衰呢?如果他确实因为肝气衰 ,筋不能动,我们当然可以用一些针对性的药物来治疗。所以说思路一旦出来了,或者说一些重要的指导性的思路一旦出来了,临床疗效自然就上去了。

那么又谈到养生,什么贤人啊,圣人啊,他养生的这些东西。你看他上面谈到的养生的话,就是守神为上,然后有为为下。为什么说守神为上,有为为下呢?上古真人了,至人了,圣人了,他都是守神为上,然后无为为功。而这些贤人,他搞有为法,搞什么法则天地啊,象以日月啊,辨列星辰啊,逆从阴阳啊,分别四时啊,他搞这些有为的东西,搞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很不容易,而且要费很多的周折,但是他是“益寿而有极时”。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如果你能够抓住养生的根本,再以御神,再以***守神,那么其他东西,这些规矩,这些小方法,你多一点少一点,或者学哪一种,都无所谓了,而且这些小方法你学了之后,就能够很好的去掌握它,很好的去运用它,自然就能够处天地和了。但是如果你最重要最重要的基础做不到,你可以去搞这些方法,但是可能这些方法,有效有不效,或者效果不像传说当中那么理想。像现在这一篇,我就只是简单地来讲了一下。

那么这个精呢,从治疗学上来讲,治疗疑难杂症,尤其是人人束手的病,很多病,一个是精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神的问题。你要说是气的问题,气的生长出入,开阖调节,比较起来,那真的是容易的。但是这个精的根本一旦伤了,然后神一旦不摄,那个病是非常难治。这一篇里面,尤其谈到了生身之本。在谈到生身之本的时候,爱惜精气,像我们这种先传的说这些方法都是对的(我并不是说他不对),而且都是适合于你的,那么对于你来说都是珍贵的方法,都是好方法。但是最根本性质的方法,这个御神你要掌握住了。

现在各种各样的推广方式,都是告诉我们一些具体方法,因为具体方法容易做。比如告诉你说九点睡觉,这个方法很容易做到。或者告诉你说少上会儿网,或者少看会儿书,这个你容易做到。但是那些特别基本的方法,反而容易让人觉得那是空谈,另外让人觉得这样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这确实有一点上士问道怎么样,下士问道怎么样的感觉。如果你能做到这个方法,尽量做到这个方法,其他方法再加上来,效果会非常好。如果连基础都动摇了的话,你上面再堆砌另外一堆的方法,也不见得就会如何。

那么再谈一谈先天之精,尤其“生之来”的这个精。我们在临床上面一些疾病,如果他这个先天最重要的真精已经损耗了,但是他还没有损耗到还不应,或者说完全消耗完了这个程度,那么应该怎么样来补足先天这个精?有些人说可以通过后天来养先天。后天的精你可以慢慢把它补起来,比如通过饮食,呼吸,然后通过脾胃,调补脾胃的运化,然后调补肾的功能,把后天的这个精气燃起来,但是后天的精气是永远转化不成先天的精气的。我说的这种话是在现在这种条件下,就是说你用这种很简单的方法,有为的方法,不能够使你把后天的精气转化成先天的真精。你要能够把先天的真精补足了,那么要在呼吸和心神上面下功夫。

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病人吃了什么药,就会把病治好了,那是因为他先天的真精还在。如果说你想把先天的真精补足,那么病人应该让他去主动治疗,应该让他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东西。看他自己选择,他要做什么,比如说从呼吸入手也好,或者从安静的坐调吸也好,应该让他去做,尤其是在很多慢性消耗性的疾病上面,还有很多精气衰竭的病上面,这些主动治疗的方法都是非常有作用的。

其次你要用到药物和针灸。那么用到药物和针灸呢,就不能以这个补精为用药的手段,应该调补后天之本,再次加强元真的通畅性。如果你加强了元真的通畅性,调补了后天之本,那么再加上主动治疗,让他自己把这个精气积累回来。但是如果你不让他去主动治疗,这两条不叠加在一起,你只是去调他的后天之本,只是去通畅他的元真的话,事实上还是达不到寿而康的这么一个状态的。像很多出来讲课的这些道门的这些老师,他们都特别强调这个主动治疗。确实如此,因为这个主动治疗,把生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面,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也就是不管你是守神,御神,还是要主动的治疗,主动的做一些对自己生命有好处的事情,把生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不是说你依靠别人就可以达到目地的。

在他的这些篇章当中,这一章列作第一章,他还有除此之外很大的一个意义,有一些有更高要求的师兄,比如说想做真人的,想做贤人的师兄呢,应该尤其注意。注意什么呢?注意先把己身练好,先把自己练好。也是先把最重要,最普通的东西你先做到。经常有些人讲他怎么样地好道,怎么样喜欢修行,怎么样喜欢中医,但是一去聊,一讲话,所谈论的那些内容,所讲的那些东西,全部都是心胸狭窄,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动不动就要去挑起争端,动不动就要以他人为敌的事,好象找不到一个攻击目标他就不放心,然后陌名其妙的跟陌生人也要去攻击。我在中医的江湖里面也走了那么久,在所谓的修真、佛道里面也混了很久,我确实觉得如果你要是有更高追求的话,先把最基础,最重要的东西先做好。你先把守神做好,先把御神做好,先把一个人一些基本的道德水准,道德素质做好,这样比较重要。如果你守神了,御神了,当然不可能去做一些搞别人了,去挑起事端,去污赖别人的一些事情。然后你的行动,举止也就会比较客观,关于这一点,我真的是非常感慨,我觉得自己说自己要修道的人,或者说自己要怎么样的人,那种言行举止真的非常让人失望,非常遗憾,连一个普通人正常人的标准都达不到。这点,我个人来讲,有的时候也确实挺遗憾的,尤其是在我们中医队伍里面的这种人,我真的觉得有不少,就是说你很客观的去讲一件事情,很客观的来看待一些事物,连这点他都做不到,但是他要代表中医去说话,实际上也是败坏了中医的形像。有很多人无视事实,或者说他以为他自己看见的这些东西,比如说他有种偏执狂的感觉,这点我希望所有学中医,传统文化的人,都能够守神,御神。

再有具备一定的常识。如果你具备一定的常识,再守神御神,离偏执远一点,然后离这种极端远一点,你就会觉得有些人,或者说有些事,和你以前认为的不一样,那你自己的生活也就能够过得愉快一些,这点真的是我再三的跟大家重复,因为我看到很多学中医的人,精神极至,都非常偏执,非常偏激,这样的话我相信你们的守神,御神做不好,下面的某些治疗啊,或者中医方面的某些宣传,反而有负面作用。

所以这点来讲,不管是我自己也好,或者说是我的一些期望吧,我们接近传统文化的人,接近中医的人,真正的都能够客观一点,走一走中道,尊重事实一点。再有的话,能够接受意见一点,能够和气一点,这些东西确实不容易。再就是御自己的神,那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你御神,然后有一些常识,那么也能够避免你走上一些不好的道路,或者说被人家当了试验品,这个也是很重要的。

那么总体上来讲,就是重复一句话,守神,御神,然后自己主动治疗,然后把医生当作一个辅助,而不把医生当作一个主体,那么实际上这才是积精全神的要道,这才是重要的关键,才是传统文化里最重要的一点,以内为根本这么最重要的一点。

好,我就讲到这一点,这里面还有一些很精深的一些东西,一些细节上面的东西,但是我没有讲,如果有需要留下来交流的,可以直接交流一下,就是临床上面究竟怎么做,那我就先放麦了,休息五分钟,然后我们作一个小的交流和答疑。

刚才只是强调了精神和一些重要的内容。如果真要细讲起来,还有许多细化的地方。但要细讲,把条条框框和规则讲出来,反而又失去了重要的本意。象讲肾气平均,讲阳明脉,三阳脉,讲七七八八的东西,讲肝气衰,这些地方都是要在临床上仔细体会的,他对指导真正的慢性疾病,老年人疾病,象西医讲的退行性病变,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象精气溢,阴阳和,怎么样才能阴阳和?象有些人不孕不育,怎么样才能阴阳和?这里要讲的东西太多,我尽量讲些重点。

问:怎么看一个人受气足?
这就涉及到望诊的问题。许多望诊好的医生也不少。如果要真正学点传统望诊的话,就我所知,要学点相学。相学并不是说哪个地方表示什么,哪个地方有什么,重要是有个神气的问题。相首先相什么?相神气。望首先望什么?望神气。也就是远远有一个人走过来了,你首先看到的不是这个人的形体的高矮胖瘦,而是人的整体的神气,给你的感觉,首先是望这个。望神气这点是最重要的。望神气超过了望眼神、望某个局部。如果望神气不好操作,你可以用脉诊。因为望诊,我和好多朋友交流过,就是我看到的东西他们看不到,我感觉到的东西他们感觉不到。如果用望脉感觉不到的话,用脉诊能感受到的人要多点。
从脉诊上怎么感觉受气的足和不足?从脉气、脉神、脉力、脉的根,摸的话,能够摸出来人受气的足还是不足,比较明了的方法是重点看尺部。人就好象树一样,树的话,根比较重要,你把头砍了的话,还会发芽,如果把根挖掉的话,就会出问题。所以脉诊的话可能好一点。
望眼神是不行的。象有些人没睡好,就会造成错觉,他精气衰。

问:守神、御神是什么意思?是自身修养吗?
答:不是。刚才讲了半天都是在谈论守神、御神的问题。守神、御神之后,自身修养自然会高起来。但守神、御神不是指自身修养。一句话,守神、御神就是对自己心的掌控程度。如果能使自己的心随时保持在安定、清净的情况下,这就是守神、御神。自身修养实际上是被迫的,做出个表面样子来。守神、御神是完全的向内、向里自身的心性去寻找。用安静、安静的坐调气这些办法来实现。你也可以自己找,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己的心清净、安定。
神是什么?这个神就是心神。不是精气神那个无上的神。守神、御神的话,主要从心神入手。这个是最简单的。
如果你要指精气神那个大神的话,你要守神聚那个神就太难了。修养要求有点太高。你能把心神守住、御住,就非常不容易了。

问:内证时怎么守神、御神?
答:这要问你自己的师父。还要自己去实践。

问:我听过道家、佛家的东西,以道法自然来理解神。看有神没神。自己有神能看别人。也就是以神论神,不知道老师如何理解?
答:神这个东西有不同的层次,就象我刚才说的精气神的神。如果是精气神的神,它有更宽泛的范围。我们今天所谈论的神,实际上是心神。心神每个人都是能够感觉到的。比如有的人御不住自己的神,被别人一搞就生气子。然后就心慌、心跳,人就很激动,这就是御不住自己的心神。如果你能御住自己的神心,你自己也有感觉,你的心经常是保持在安定的平静的,你经常就会有一种清清静静的感觉。怎么样御住自己的神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不做的人,落在空谈上面,你不会有什么感觉。这个不是讨论的问题,是你做了自己就有感觉的问题。神这个东西如果从最高的层次上来讲,只有以神会神。但是如果从低层次来讲,就是从心神上来讲,那是完全可以自己理会得到的,是能够做到的。

问:上古的神话哪些与内经的养生有关?
答:这个很多了,我们可以下来单独讨论。比如找治水贤珠的神话,比如后绎设制呀,比如大禹治水,女娲造人,这里面都有内涵。这里要讲的问题太多。以后有空的话再聊。因为这个要聊的话,也是好玩的事情。很多上古神话里面都是有所指。

问:红楼梦里面贾瑞得的病?
答:红楼梦里面贾瑞得的病我不清楚。我对红楼梦没有好好看过,不知道他得的什么病。我最讨厌的书,三国演绎,因为他勾心斗争,我不看。红楼梦比较无聊我也不看,所以我不知道他说什么。我比较喜欢西游记,如果你和我讨论西游记可能我会知道。红楼梦、三国、水浒我都讨厌。

问:神之根为精,精之本是神。御神养精,就是让和合周转。神宣为火,精凝是水,是不是水火合而存,转而为灵吗?
答:这个有很多的说法,这个说法应该是很正确的。但“精凝是水”不见得,这要看在哪个过程当中,这个问题不能多谈,因为他涉及到性命修养的问题。这要在不同的**,不同的程序里面才能谈到这个问题。如果说“神之根为精,精之本是神”,大家的基础都一样。但是“神宣为火,精凝是水”这个不好说,这要看是哪一个步骤,因为正常人精凝也不一定是水,要看哪个过程。如果从理论上来讲这个说法没有什么问题,也是比较好的。如果从实际上做的话,可能有一些不同,这要看哪个步骤。

问:晚上上床入睡前的脉是不是比白天的感觉要气足一些?
答:按理来说应该是没有这个东西。晚上如果是躺到入睡前呢,可能因为阳气回来的比较多,你自己觉得好像有这个感觉,实际上是不应该有这个感觉的。如果你是摸一些根本性质的东西的话应该都没有什么不同,比如说他动了,爬了楼梯啊,或者说是激烈运动之后,这个脉暂时会跳得快一些,但也影响不到他根本性的东西。然后比如说你吃完了饭,脉象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影响不到受气的问题。一般人摸的话,谈不到脉气脉神的话,主要看尺部的话,应该是什么时候摸都差不多。

问:脑瘫的患儿中医能改善到什么程度?
答:这个不好说。中医能够改善到什么程度,也可能根本改善不了,要看具体的人,像有些脑瘫的患儿也可能治不了。在可治的情况下,也有完全治好的。有些患儿不属于先天真精不足,仅属于某一个脏腑的腑气或者说某一个脏的脏气有亏虚。像先天真精完全亏虚的那种,找谁也治不好。
有些就是受气的不同,比如说他的肝气比较亏虚的,你就应该着重往这个方面治,也有一些肾气比较亏虚的,这就要看他到底是哪个脏或者是哪几个脏,就是说同时有脏气亏虚或者是腑气亏虚的,这个是可以调的。但是要说全是先天真精不足的那种,或者说亏空很大的(除非有一些特殊的手段,但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那应该就治不了。如果说脑瘫患儿纯是先天真精不足,这个我不赞同。因为脑瘫患儿我也接触过很多,有一些人是先天真精不足,但有一部分人,他是属于腑气亏虚,比如像我之前治的那个,他是属于小肠腑气亏虚,当把小肠腑气补上来之后就没事儿了。所以还是要具体看,这种先天性的疾病里面也存在着辩证,就也存在着受气的辩证,不是说只要是先天性的疾病就不辩证,就来谈是可治还是不可治,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
说到这个精气神问题我觉得要来谈一谈。因为这个问题确实是应该沟通一下。就是说精气神为一物,只是三种状态而已,就是说居中的气很好调,为什么两端的气反而调起来比较难?我们都知道至中是最高境界。关于这个问题,当时和师尊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他也特别谈到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很值得来交流一下。
说到这个精气神为一物,精气神如果从本源上来说它是为一物的,但是你要真的从后天分化来说他就不能算一物了。你可以认为它是本源一物的三种状态,这个完全是正确的,大家都这么认为的。但是如果谈到后天的分化了,就是说他一旦成人了,一旦有后天的分化了,那么他的这个精气神,还是有别。
如果调精气神的那个气,会没有精和神调起来困难,因为在正常的后天状态下,神是最难调的。为什么神最难调的呢?当时师尊说了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临床实践上反而神是最难调的,就是说调气还比较容易。因为师尊说这个神有一部分是属于脏腑之气而化的,这个神很好调,和调气是一个道理。但是他说还有一部分是由自身的脾气秉性所化的,这部分神非常难调。他当时是这么说的,这个是原话,可能按照今天临床治疗的话,很多精神气的疾病,疗效并不见得好。比如说抑郁症,从理论上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病,实际上临床效果不一定好。比如说抑郁啊,狂躁啊,自闭症啊,实际上临床效果有的好有的不好,它可能涉及到师尊所谈论的,自身脏腑所化之气的神,和调气是一样的。但是如果说它由禀赋性情所化的这种神,不是病人自身有一定的反应,完全靠外界来调的话,可能确实并不是那么好治。
目前就我所知,一些好像很简单,理论上来讲,比如说像抑郁症,很多理论上说,它就是阳气之为变。是啊,是阳气之为变,但是抑郁症有多少人疗效非常好,就是保证每个人的抑郁症疗效都非常好,这个不见得。你看那些自闭啊,狂躁啊或者说是人格分裂啊,真的不见得疗效就好。因为他这种又受周围的环境影响,然后又受人际关系的各方面的影响,他确实不容易调。
师尊他为什么说这个精不容易调呢?他说因为先天真精到了后天的时候,它就隐化在元气和脏腑的闭藏当中,所以他认为先天真精,用一般的医药手段,可以**它,激化它,如果说出现了精的病变,或者说要把先天真精补起来,完全靠医药的手段,他认为不好调。他认为应该提倡病人自己主动治疗先天真精的这种病。他说如果是后天之精呢,可以通过调脾胃调肾来治。
如果从遗传上来的疾病,比如说他先天没有耳朵,或者没有眼睛,或者没有腿,或者说生下来就脑积水啊这样的一些病,可能就比较困难。谈到这个元气,或者说后天之气带动先天之气的话,他认为还要容易一点。
我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后来在临床上看过一些先天性的,精气大亏损或者说大缺陷的病,确实不怎么好治。比如说像儿科的很多先天性的,就是说不只是脏腑之气的问题,而是先天精气亏损的话确实很不容易搞。这个就是我的理解。
至中是最高的道理,至中是最高的境界,倒不见得气就是最高的境界。气的境界确实很高,但是不一定说精气神三个,气在当中,气就是最高的境界。因为按《内经》上面的篇章来排列,或者说按道门里面的篇章来排列,它谈的是精神气,神是在中间。所以你要说至中境界的话,就是说是不是气排在中间,它就是至中的境界,我倒觉得不一定。你要说至中是最高境界的话,按经上的话,能够调神御神才是最高境界。这是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并不是说因为精气神为一物,然后说气在中间,它就是最高境界。这点我个人不是很赞成。
就像我刚刚谈论的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当你医术能够达到这个气的境界的时候,你能够知道这个气的升降出入,淤滞与否,通畅运行,天地人之间气的沟通,这是高的境界,它是巅峰了,但它是不是最高的境界,这就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当时也问过我老师,就是说气为什么这样运行,升降出入通畅与否,是什么力量在操纵着它,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值得深思的。真正你知道这个东西,那才是最高境界。如果谈到气的境界那就是最高境界,我倒是觉得未必。而且就是说你能够知道气是淤住了呢,还是需要降呢还是需要升呢,还是需要通呢。这个境界我觉得在当今中医来说真的非常不容易。但是这并不是最高境界。很高的,但并不是最高的。你真正能够明白,就是说它为什么是这样运行呢,而不是那样运行呢,它这个运行后面的这个规律是什么,那才是算是真的明白。
这个问题为什么说调起来反而难?如果在临床实践上,先天真精为病,和神气为病,确实是不好治。如果确实有人能够把所有的神气为病,什么颠狂啊,抑郁啊,自闭啊,包括现在临床说的心理疾病,就是神气为病,他能够解决的话,所有的病都解决到,那真是太高了。而且先天真精为病,真的比较难治。这些心病啊或者说神病啊,都不是很好治。这个和温胆汤症,痰湿或者说腑气,脾气不升的那种,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问:为什么太极能生两仪,两仪要生的是四象?
答:这个我也没想明白,因为我自己境界不够,所以我也不知道。就是说为什么太极能生两仪,两仪要生的是四象,是什么东西在主宰。人体的生长壮老已,气机之升降出入,是什么东西在后面控制。没有一个答案,包括在现实实践当中,能够让自己满意的。

问:补先天之精还有什么办法?
答:补先天之精有很多办法。现在有很多的**,比如佛道,偷天之术等等,把它补起来,可以的。至于说用什么药物,吃了什么药就把这个先天真精补起来,那就是夺天地造化之大灵药。传说当中的那种药,很难找吧。我自己也觉得不太现实,什么万年何首乌精啊,那就不只是补先天真精的问题了,我觉得好像有点太虚无缥缈了。所以说自己主动练练功啊,然后去做一些小的修行方法,我觉得要好一点。
举个例子说。假设有这么一个人,他的病主要在精气亏损,如果认为是先天精气亏损的比较小,主要是后天精气亏损,我们就可以按后天精气亏损办法来治。后天精气是怎么样运行的呢?当然就是肺、脾、肾,再加上肝之疏泄。因为以脏为系统的话,肯定要谈到这些。具体在用药上面,如果没有什么邪的话,就可能会用一些敛药,或者用一些使气能够化精的办法。如果你断定它是一个神的为病,是神的脏腑之气为病,那么调脏腑之气就可以了。比如说像这种秉性,性格或者情志的很复杂的,不受环境影响的为病的话,那就真的不好搞。
比如说像这种精气亏损的话,要是我用的话,用一点五味子代表性的药物,就是说是从木托的话,就是用木托的药。从辩证的问题上面来讲,还会跟用药有关系,就是说他亏到哪,具体应该敛到哪一步骤,都是有关系的。但是这个说起来的话就太复杂。
有一个病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治不好,她就一个很简单的抑郁症,但并不是说是医生无能,是因为她有这个秉气、禀性,这种情志啊,性格啊,又受环境影响的这个病。她其实是跟她丈夫已经没多少关系了,就跟她自己的心神为病有关系,那确实很难治。这个可能跟对她治疗效果的好坏,或决定她的医后可能是有关系的。
这些思想的治疗上面,我觉得很有值得探讨的地方。比如说像有些老师,他们用配合水火阴阳,用附子,然后用一些中焦的药,然后再用一些能够从上焦盖敛的药,这样统筹下来,治疗效果也非常好。这就涉及道家认为的精怎么样升,水怎么样升,然后火怎么样升的一些步骤。这些步骤都简单,书上都有写。其实我认为这和治疗还是有密切关系的。
我就放麦了,因为今天也讲的比较晚了,十点半了。
28
发表于 2013-10-31 15:10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阅素灵老师讲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

今天接着向大家汇报四气调神大论。
上次讲上古天真论篇只是匆忙的讲了一下注释。在上古天真论里面突出强调了精的重要性,要保护自身之本,与生之来最宝贵的东西,因为精隐藏起来,不能直接很好的调精,所以一般用作息的规律性和调神来实现,也就是说用御神来实现。

在上古天真论的篇目提到了养生的几种境界,就是修为的几种境界。在第二篇接着又反复强调了一个问题,就是调神御神的问题。在上古天真论里面谈论的更多的是御住神的问题。到了四气调神论这篇呢,所探讨的问题就比较多,我们简单的分成几点来介绍一下。具体内容的讲解我相信网上一定有很多,都可以搜到。

在这一篇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所谓的上古修持方法和现在修持方法的差异性。在上古的时候,师尊认为区别有修持的人和比较有修持的人,他是顺应自然但是又不完全的顺应自然,也就是说完全的顺应自然对于一些遏制啊或者说对于一些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的规律,就没有一定的抗争性或者说人的自**纵在里头。所以在这篇文章里面师尊认为,在绝对大的顺应自然的情况下,再有一些主观能动性也就是小的一些可以努力的地方,就是顺中有小逆,这样比较符合养生或者修持的道路。

这一篇另外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他所探讨的季节,且还举例子谈到一些东西,他举例子也是需要举一反三,比如说谈到季节或者说是顺逆、用药和针灸,这些道理都是息息相关的。再有这篇文章错检的问题,因为我记得我在上两次课的时候,就谈到说这篇文章有段应该归到下面那篇生气通天论里面去,他在这里也顺便一道带过,我们可以以其中一段具体来看一下。

象第一段谈到春三月养生,先是谈到了天地,然后谈到人应该怎么样,再谈到如果是逆之的话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他后面几段都用了同样一个揭示,先谈天地,然后再谈到人应该怎么样来做,最后还谈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会怎么样。一般内经上面来讲,他举了很多古人的例子,是告诉你具体的情况是怎么样,先给你描述一下客观事实,再告诉你如果顺之会怎么样,逆之会怎么样。也就是说把这个得失都讲的很清楚。

在这个地方来看呢,春三月天地以陈万物以荣,他提到天地的情况,人生在天地当中与人息息相应,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与天地息息相应。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完全和天地同一的话,那就是上古真人了。那样子的话这些所有的问题都不会产生,正是我们出现一些和天地不相应的情况,所以才会出现种种恶疾。如果说与天地相应与万物沉浮的话,那所有的问题都不会发生,你即使不做任何事情,这个道德也是与日俱增。我们现在正好相反,因为不能与天地俱生,也不能与万物沉浮,不管是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最后结果还是成这个腐草朽木。

据师尊说,在上古的时候,有一些修持的方法,就是很直接,不需要什么例外的手段,附加一些东西去做。道是自然而然就有的。现在是用很多手段去做然后还是做不到。其实这里面可能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上古天真论里面谈到的,能不能御住神,如果说你能够御住神,然后真的清静了,那样的话人与天地是相交的,一切都会顺其自然,否则凭一些小术的话我觉得最后可能的结局还是与事无补。当然这是对修道的人说的啊,不是对一般的修养来说。

接下来谈到要夜卧早起啊,要广步于庭啊,然后要被发缓行啊,然后还怎么怎么样。在谈这个东西的时候,有很多人就是说去按照章来解释,我们就一定要这样子做。其实从细节上来讲你可以这样子来做,但是他强调要举一反三,他是举一个例子,而不是他的被发缓行,你既可以做到表面形式的被发缓行,你也可以做到一个真正内在的被发缓行。他强调的广步于庭也好,被发缓行也好,其实谈论的都是举一些表面形式上的例子。

那么类似的,如果你从深层次的规律去做的话,没有表面形式,也实际上是做到了。如果你没有做到春三月生而勿杀,予而勿夺(那是一种人自己的信念),如果说你没有这种信念,就算你是被发缓行,那也可能是疯子,不一定是你真的有养生之道了。所以一个表面上的东西和一个事实上的东西,被我们把握住了,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而已。比如说喝水,我们可以用陶瓷杯喝水,也可以用白瓷杯喝,也可以用玻璃杯喝,可以木头杯喝可以很多很多的杯子来喝水,但是你就是按住了这个杯子,而不管里面的水,那这样子的话最后的结局你就是得到了杯子,但你还是渴的。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杯子,他里面装的是水,这个就是形式和内容上的区别。

在这一条,很多人说你讲一堆空话,让我们御神怎么去御嘛,我就是不慈悲但是我就是想活,你想怎么样。现在有这种心理的人特别多。让他自己有一些修学的东西,不是过分的要求,是马上可以起作用,或者说马上可以用的东西,这段话里面就有马上可以用得到的东西。因为人体和天地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知道了自然之理,自然知道人体的生理,知道人体的生理就知道病理是什么样的。而这段里面生理病理都已经谈到了。以前我好像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人去看病,怎么都看不好,有一天遇到一个道长,看他说你身体里面的情况像这个霉雨季节。简单的翻译就是里面湿气太重,然后给他开了一个很小很小的一个散,吃下去马上就好了。其实我们今天再回过头来看,他知道这个道理,他这个身体像霉雨季节,可能他开的很普通的,也许开个平胃散啊,这个很难讲的,然后也许开一些燥气化湿的药啊。那他知道这个理,开的什么药故事里没有讲。

具体来看的话,象很多病人你仔细看他,你会发现,他的体内也许存在着多种病机,但是让最主要的病机和他的体混合在一起,必然会拟出一个象来,这个象就可能象天地当中的某一种象,好象天地气交出现了异常情况而出现的那种天地之病。如果说人的体内气交出现异常情况那就是人之病。从这个道理来反推,通过这些句子就可以知道很多用药的方式。比如说这个人是木行人,(因为我们现在说这个致中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致中和,那最好的要求当然是致中和了,但是每个人如果要很精密的去看他的话,他有一个体质的问题在这里。比如说阴阳二十五种人啊,然后还有一些更细致的分法。)如果他是一个木行人,他应该与春气相应的比较多一点,体内应该是春气相应的时候多,但是如果木行人的体内和春气相应的这种象,不能够达到他经常有的春气状态,那就是逆了这个象,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发生的病变是什么?伤肝。但是伤肝了之后他进一步发展,那他在各个季节会出现什么问题,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同样他讲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都可以和人的体质及一些病相对应。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正常人,他的体质比较偏中和,他在春三月,但是他没有出现春三月该有的像,也许出现了秋三月冬三月应该有的像,那就是他的外界是春天但是他的体内也许是秋天或者是冬天了,那应该要怎么样调?其实人的生理和自然界万物的道理是一个样子的。顺其气,助其气,养其精,调其神就可能长久。他要是逆其气,泻其精,然后损其神或者说耗其神那他就不能够长久。而自然的物像呢,他是有生长化收藏,普通人的话只要顺应自然就可以了。但如果是修道人的话,他就希望跳出这个规律,他要怎样才能跳出这个规律,那就是顺中有逆。这个逆就不讲了,我们只是在这里讲顺,如果按照师尊所讲的话,绝对的顺是制造不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的,真正的修行者是顺中有逆。当然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只要顺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就不谈逆的那部分。

在顺的时候,除了调自己的神之外,还应该注意调自己的内脏。比如说神和脏腑的关系,有一些神的失常是因为脏腑内在的失常,而有一些脏腑内在的失常,是因为先有了神的失常。

御神不是很简单的像一些人理解的精神的神,错了。这里面调的这个神,象四气大论里面他总论了这个神,实际上是人整体生命的状态。那么也就是说是精气神的那个神了,他站在这个层次上,这个神是既能够益精,又能够化气,又能够使气化精的东西。所以这个调神的内容既包括了御住你的心神,也包括保养你的身体,保养你的神气这些东西。或者说调顺气机都包括在里头了。

他举这些例子是告诉你这个道理,他并不能把所有的表现形式都一一列出来。他之所以要夜卧早起,其实就是促进精化气,因为只有精化气之后才能升。那么广步于庭啊,被发缓行啊,这些表现形式的目的都是为了不要遏制这个升气,那么在人的内心当中呢,就应该是慈悲。如果我们用方药来说,比如说一个正常人他在春三月出现了问题,我们平常应该注意到,在一个主要以升发为主的季节,比如说用一个沉降的药量,在秋冬用的量可能会重一点,而在春季的时候也许他还是在用,但是应该用的轻一些。这是一个顺势而为的道理。他在谈这些东西的时候,即谈到了一些表面形式上的你应该怎么做,也谈到了一些内心深处你应该怎么做。你看夜卧啊,怎么样啊,但是后面都有一个质的问题。其实像这个质的问题,如果从个人养生不从治病来说,这才是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这也是一旦你御住神了这个外表就会有。御不住神的话,你把外表的东西做出来,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终究起不到根本性的作用。

师尊曾经提过的一个例子,他说如果看天地当中的万物,看五行当中金木水火土,唯有这个木是像人的生命。为什么在一些术数里面,很多时候把木气和道气连在了一起。因为在五行当中水火金,表显上看是没有生命的,但是木是有生命的。木所代表的是天地当中很流通的东西,而且木本身它是有生命的。既然是生命的物质,怎样才能够升?首先木升出来要有土,土不能是沙漠,如果完全一点水都没有他也出不来,那要有水,要有阳光,又有收藏所在的繁殖能力。人是一个生命,不管动物植物,有一种很相像的东西,就是树人和树木有些很相像的东西,那对于人来说,肯定也是一样的。阳光水分,以及土壤,这是缺一不可的东西,所以我们从这个天象就可以知道,在人体最重要的就是水火和土。

古时候一些很重要的医家,他就是掌握了这个水火土。这个水火土,在生命里靠什么来疏达?要靠风气、靠木啊以及这个流动的交通,也需要一些敛降的作用。如果单是讲这个道理,很多人会说那用什么药。有这个道理就有这个药,如果没有这个对应的道理,他们也不会有这个方药。所以在过去的时候,很多圣人观天地而自悟,他自悟之后他就知道,遇到这样的象该怎么用药,看到那个象该怎么用药,而我们最根本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懂这个象,看不懂象的背后他所代表的这个理,因此用药就乱糟糟。

在师尊这个门派,他学医很快捷而且也非常好的一个办法,就是一旦把天地之象琢磨透了,那你这个人体之像也就迎刃而解了。人和天地互相参对,再加上一些药物或者一些实践,这样外证内和,对于学习或者用药都有帮助。

有一些表格,比如说哪一些食物、药物是春三月,哪一些是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这些表格都是有对应的。比如我们看到在春三月养生不足,他也不能很好的御住神,如果我们要帮他,就是说用一些药物,或针灸的手段去帮一帮他。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助他的生气,用春三月的药物或者一些手法。其他的也是照理类推。每一个这样的象,都有太过或不及,太过该怎样,不及又该怎样。大的太过当然应该走克他的,那么不及的话应该补其母啊或者说补其生两个同时,你只要能够把春三月对应的东西,这个道理琢磨透,实际上你只要看到这里,你就可以形成一个用药的系统。

内经里面有很多用药系统,就是师尊讲到的,能够说出来不是需要去神交或者意会的,就有七个大的用药系统,我们刚讲的就是一个用药的大系统,很多病包括一些神志的病,或者一些慢性病,都能够从这种用药当中找到一个很简便的方法。例如看某个人的症状,他非常的臃肿,短气少言,目光不敢正视于人,一看就是一个寒像很重。如果说他四季始终保持这么一个有冬但是无春无夏的情况,就需要用这个组合,用这个五行的生克,自然把该用的药用上,或者上对应的组方就可以了。当然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如果说到具体的细节的话,就要看自己对于这个象的把握。

对于象的把握来说,一直是一个难题。因为书也好师傅也好,他可以跟你去讲这些象或者说给你举一些例子,但是这个象毕竟是别人嘴里面说出来的象,而不是你自己能够真的是去察觉的象,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就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天地万物。能够把天地的喜好在人身的表现去仔细的发现。那么你用这个叫做四时五脏的体系,认识五脏的用药体系,你就迈出了第一步或者说是坚实的一步。因为如果把握了四时五脏的用药体系,再掌握五运六气用药体系,也就比较容易。

五运六气用药体系,他有一些基本的原理,其实不出四时五脏的这个用药体系,因为这个用药体系其实上是几大用药体系当中的一个比较容易掌握的体系。开始学的话可能在细节上出一点点差,但是大的方向上面就没有象其他更高明的用药体系容易出偏差。因为越是高明的东西,他的心决越简单。象四时五脏,讨论四时的逆从生克运用法象的办法,尤其对一些感性思维非常强的人,也就是说传统思维非常强的他特别能够观察到象的人,那么这个体系非常好。因为我们在讲几大用药体系,最后都会慢慢提到这几大用药体系并没有高下之别,如果你能够把哪一个用好,那个体系对你来说就是高的。如果你用不好那么什么体系都是难掌握的。

在谈论到用药体系,如果知道了这个理,就算不用药,用针或者说用食疗,用推拿,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在这个里头,也透露着一个最简单、最直接也算是最好的一个办法,而且是养生的一个大纲领。这里面谈到的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如果你能够做到四气调神这个道理,那么你自然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那么对于整个的天地或者整个外在的道理,你不用知道,或者说你不用寻觅一些道道路路,只要天地能知道的你就能知道,那我这样讲好像要讲出一个很奇怪很玄的东西。但是如果按照上古的传承的话,本身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有一种通灵的能力,我们现在认为他是通灵,其实这是我们自己的能力,如果你确实能够与万物俱生的话,或者说能够与天地同步的话,天地能知道的东西你都能知道。所以说即使你开启了一点点在某一个很小的点上,对这方面有所触动的话,那你在这一点上就一定比别的人就多一些的感觉。        

你要掌握这个用药体系和一些具体的用药方法,其实是非常的简单。因为这里谈到四时,然后谈到这个五脏体系,实际上他主要用到的不外乎**的很简单的一些道理。虽然其中有很多变化,但是基本道理并不复杂,而且基本象,比如春天应该是什么象,他映在人体中是什么象,夏天应该什么象秋天应该什么象,春夏之交应该怎么象,夏秋应该怎么样,夏冬应该怎么样。比如说我们在云南,在昆明我就知道昆明春夏之交应该什么样,这个时候正常人的气怎么样子,病人他为什么病了,他这个气什么样子。如果你能够用心的观察,把这个象掌握了,然后再以此象来讨论用药的法象的话,就是用此象来用药,如果你真能够掌握这些方法,就像师尊说过的(这个话不是我说的,我本人并没有这个魄力能说这个话),如果你能够把这点套路掌握的话,在他认为可以轻松的达到三流以上的水平。我问他这个三流的水平,他说金陵四大家排在第四流。

现在有很多道门的传承人开方,我们很多人看不懂他们这些方子,也就是说学我们所谓的主流中医的人看不懂他们的方子,就算看懂他们的方子,也是很简单,因为他们多半属于我刚刚说的这个体系,就属于四时五脏用药体系。当然还有另外的体系。还有一些药,用药就在法象。如果你要去看一些经典,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或者说去解释这些经典。即使不是经典的演绎是我自己的认识,是自己的演绎,比如说这个四时五脏这个体系,如果你要用这个体系理解伤寒论的话同样可以。并不是说他和现在主流中医是冲突的,并不是。而且后面谈到他对每一个用药体系都可用来解释伤寒金匮,因为他视角不同。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但是他视角不同,有的时候随然方子不同,但他的立意是相同的。那么像这个用药体系其实上真能够做到那是非常了不起的。在今天我看过的临床医生也只有一两个达到这个水平或者说部分达到我讲的这个水平。

对于那些理性思维比较重的,对于象的重要性没有感觉的话,也许他用这个体系就差一些,但是这种人学中医也会差一些,因为在这四大用药体系里面都要考虑到象,只不过他这个象的意向是不同的。比如四时五脏用药体系他主要以四时五行之气为象。那么后面接着要讨论到一个用药体系,他是以这个气的升降出入,然后与天地通不通,有没有瘀滞为象,这又是一个重要用药体系。还有其他的用药体系。比如说以阴阳为象的体系,都要讨论到象,完全不用象的体系是很少的。可能有一种用药体系跟象的关系要少一些,但还是有关系。所以我觉得对传统思维来说,象的思维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这个理还有这个象或者说这个数。

但是对师尊来说不用这个数,可以明确的说他不教易经也不搞易经,他不需要。因为他直接与天地共存,他没有必要用易经,他不需要用任何的手段,他自然能知道。所以对于他来说他根本不需要用数,他教我们的内容主要谈到的是象,而且通过象去发现道。所以对于数的问题他根本就没有谈,这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并不是说其他的学习方法就不好。在这里我是讲师尊的话。那么像他在谈这篇的时候谈到了这个用药体系,就是说这个春三月夏三月都各自有各自的对应的方药,实际上对应更多的是药。如果更精深一点的话可以看到他几分春几分夏,比如说三分春七分夏,但是出现在七分夏三分春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当然这个就是很细很细的细节了,如果开始学习这个基本功的话,就要掌握住这个象,然后根据这个象去用药,或者根据这个象去用方就可以了。

接下来说错捡这一段。错捡这一段,黄元御他把错捡的这一段归到生气通天论里面去了,就是天气清净光明者怎么怎么样这一段。不过根据师尊他们传的这个古本的内经,这个也是在生气通天论里面,所以这段我们就留到生气通天论里面去再讲。

在生气通天论里面马上就要讲到第二个很著名的用药体系,就是所谓的气机用药体系,这个气机用药体系目前也算是一个非常流行的用药体系,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用药体系。

还有一个隐藏起来的用药体系,就是精气神用药体系,但精气神用药体系是非常难掌握的。关于这一点,我只能把师尊讲的笔记找到了原样重复一下,因为这些话我自己没有办法或者是能够讲,因为这个精气神用药体系,他有一些很奥秘很关窍的地方,到现在为止我自己也不会用,我只是看师尊用的疗效非常的超群,非常的好,那么等到最后要总结这几个用药体系的时候,我把笔记翻出来把他的原话讲一讲。这段呢应该归到生气通天论里面去,所以我们讲到生气通天论的时候再来讨论这段。

接下来有一段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其实在这里又讲到象。这些象都是举一些例子,但是我们可以反推的。比如说逆春气,他说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那你可以想想少阳不生肝气内变会出现的象有哪些?但是这些象都有一些共同点,可以归类到少阳不生肝气内变。一旦出现这样的象,出现这种用药体系病机的话,那么就是属于逆春气,既然他是逆春气的话你就应该让他顺春气。用这个顺春气的方法,就可以解决它了。同样的逆夏气,逆秋气,都是一样的。

但有的时候还带了一点症状,比如说心气内动,他是既有一个病机在里面也有一个象在里面。肺气焦满也有一个象在里面,肾气独浊他都有一些象在里头。在这些象里头,既有病机也有象,如果你能够用他这个机去推这个象,能够把那个象反推回这个机来,那么其实上你用药的话,大的方向和原则在这个用药体系之下就不会错。

所以在道门里面,有些人只看了三个月内经,他在随便知道一点药,他就可以看病。这个病不是说是夸夸其谈,或者说他没有功底怎么样,因为他知道这个理,然后他能够看到这个像,他就能够知道这个背后蕴藏的道理。他就像钉子钉在木板上一样,这个钉子钉这里,那个钉子钉那个眼。很多人把中医讲成没有规律可循,这完全是错的。中医不但有规律可循,而且有好几种规律可循,就看你自己的情况适合那一种规律了。这个套路就算是一些门禁,你学中医也好,用中医也好,你没把这些门禁至少掌握一个,那么其实上也不是学中医, 你只算学的一些小术,你没有得到医道。有些人觉得学中医比较难,学了之后老觉得自己搞来搞去还不如那些没有学中医或者说偶尔学中医的人,这就不对。如果你很勤奋的话那就是门禁没有走对,如果你不勤奋的话那就另当别论。所以呢内经上面其实讲到了很多门禁,所以说你可以选择最适合你的门禁,然后拿起来就可以用。中医不但有套路,而且这个套路还可以自选。你也可以同时选几种套路,然后互相参证,如果学有余力的话。

智者察同,在这个千千万万表现当中,有非常相同的东西,这个非常相同的东西,就看你用什么样的门禁去找到他,什么样的门禁都可以,只要你确实找到的是这个东西。你也可以把这个东西当做甲,也可以把这个东西叫做乙,什么都可以,他只是一个名称而已,但是只要通过套路找到的是这个东西,那就没有错。有很多人他们攻击中医重要的理由,说不能够**。错了,中医就是可以**,实质上他**的不是你那个表面的东西,他可以**就是能够找到最真实那个东西的门禁。而且有很多门禁可以自选,可以**。

今天讲这个四时五脏的用药体系,他其实上就是一个门禁当中的一种。有些人甚至不用五脏的用药体系,他把四时五脏的用药体系分开了,五脏用五脏的体系,或者只用四时的体系,也一样可以。比如说有一个师傅他五十多岁,之前一直都是修道,没有干其他的事情,有一天他突然觉得要学一点医,心血来潮翻了翻内经,之后就开始自己开方子,但是只要了解他的人都没有一个去讥笑他,因为事实也证明他的疗效非常好。他就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学的四时体系,就用这篇四气调神大论。因为他通过看书知道这个人是逆春气的,他就去找一些在春天生长的特别好的草药,然后去帮他把气顺过来,他都还没有用我们平常药典上的中药。

很多受过既有教育的人,他可能就觉得这样的人很荒谬,但是他实际上就是这么用的。然后逆夏气他又去找一些在夏天长的特别好,在其他季节不怎么好的草药,因为他经常在山里面知道哪些东西在夏天长的好,哪些东西在春天长的好,哪些东西在秋天长的好,哪些东西在冬天长的好,这样子的话他用起药来就是随便扯一些草草,然后在门外边去熬就拿来吃。

所以从这个上面来讲的话,他这样做,也许他能够看到一些气的问题在里头,但是至少说他大方向就是这样子。但这并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效仿,这样也许会出一些纰漏,但是从他的用药思路,效果和学习时间来说,他这个思维的方式也就是四时的用药系统,其实和五脏是一个系统,但是他只用四时,也同样起到了还可以的效果。

那么像有一些用五脏,当然用五脏体系的人谈的道理是一样的,是一样的象,但是可能会存在比如说体用的问题,这样的话讲起来会很麻烦。因为如果不知道前后轻重的话,那么这个五脏的用药体系就会很麻烦,但是这个四时的用药体系里面同样带着五脏的用药体系,也就是他可以不用知道这个体用,他就只按照这个四时和五脏之间的对应体系,用了四时就等于用了五脏。

我们现在讲的脏腑辨证体系,并不等同于五脏的用药体系。如果五脏的用药体系,一旦和四时用药体系相脱离,比如搞一些体用啊什么的出来,他就变得复杂了。而且五脏和四时脱离,人与天地之道相通的一些道理也就隔绝了。这样用药的话可能不是很好掌握,而且还容易出一些迷惑性的问题。当然如果你基础很雄厚,用五脏体系也是一样的。以前大家都叫四时五脏用药体系,这样一旦分开的话,因为四时所讲的东西本身就是五脏,那么五脏体系本身就合于四时,所以他是一个体系。在细节问题上,哪些药属于什么体系,哪些方剂属于什么体系,他有一个列表。

接下来,“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等等这些话,主要是作为平常的养生和防止,这也没有什么特别讲的。但我觉得预防还是要特别强调一下,很多人都是生了病之后才去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想到去找医生。医生也是看到别人生了病之后才去想,而你真正知晓平时一些养生的方法,很多人不一定能够做的到,而且有的人使用的养生方法也不一定适合他,所以从这个上面来讲的话,就是说医生和病人,以及普通人和修行人他们掌握的层次或者说他们要走的一些道路是有区别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他要做到尽量保养自己的健康,然后过的快快乐乐的,然后顺其自然。但是要是按医生来说的话,医生有一部分重要的原则就是要逆自然而行,不然怎么去救死扶伤,因为他自然就该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医生要在表面上做到一些逆自然的情况。他虽然用的是自然之道,但是表象上有这个逆的情况,而修道的这些人,他在大顺之下,必然要有逆,否则的话,都是顺的话,他不也要顺死,修道干什么。
  
  接着他在这谈到了,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根本也,说这个道理的同时,用药体系的基本原则也随便说了一下。在这里说了一个内格的问题。如果要从反顺为逆,就出现了这个内格的情况,但这个内格有严重的内格和不严重的内格。那么一到治疗上面那当然是反逆为顺了,把内格消除,当然说是这么说,具体用的话还是要按照用药法象这个理论体系来用。

用药法象理论体系他可以法很多象,在这里讲的主要是法四时之象。法四时之象实际上五行的生克道理是蕴含在其中的,这就是四时五脏的用药体系。那么下面还有法气象的,就是法气机象的用药体系。还有一些说法于阴阳。法于阴阳就是气味的体系,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用药体系,以后都可以讲一讲。

象上面讲的这些,实际上全部是中医的一些重要的套路。道门里面有很多老师,一个病有一个病的道路,然后个人有个人大的套路,所以他在医药这方面来说,他成才也很快。那天我还在群里面讨论就是三十年出来个博士,什么病都不会治。我自己也在学校里待过那么长时间,我很清楚周围的人是什么样的水平。象医院里的中医是什么水平,学校里面的学生老师什么样的水平,不但成才时间长,而且学了半天,思路散乱,就是没有适合自己的好的套路。可能很努力,学来学去,他并没有把中医学到入门的层次。所以好的中医产生不了,或者说产生的太慢,就是跟思维方式以及用药的套路有关系。

道门里面有很多的老师,他真要教**的话,他除了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之外,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在他快要出师的时候,把每一个病的套路教给他,就是把思维套路教给他,再把用药的套路教给他,这样有一些病可以对的方症,就是方和病都教给他,这样的话他能看病而且能看好病的时间相对的就短很多。

但是如果这个思维方式和套路不掌握清楚,他只把方学了去,有一些思维奇妙的方,那里面都是大毒药,都是药典里面禁用的药,你一旦不明白这个理,然后去乱用这个方子的话,结果就是毒死人进监狱,或者说出医疗事故进监狱。到现在为止不是所有的中医都能够掌握这些套路,有的甚至一个套路也掌握不了,只要掌握一个套路就是非常厉害的医生。

对于真心想要去追求生命的真谛或者说世界的真谛的人来说,不管他去投奔何种名相的信仰,他追求的都不是医术,他追求的根本还是道,那么这个人在层次上的要求,当然和我们讲养生不一样。而且我们讲养生和讲治病,培养一个会平常保健养生的爱好者和培养一个专业的中医,那当然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培养一个专业的中医和培养一个能够以医达道的人那要有更不同的要求。其实在今天养生书籍很多,有各种各样的门派,都有可取或不可取的地方。如果说那些养生方法你没懂道理盲目去用,往往容易出事你见效了我不见效,因为你仿的是一种表象,一个形式,这种形式和表象绝对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而且这种思路是用西医的思路来**中医,西医他**的就是表象,而不是他内在的这个核心,中医有很多门禁可以达到那个核心。如果你去拜道门里面的一些老师当他的**的话,你只要跟他五个月,就是你一点中医都不会,然后出来的看病,或偶尔看一些难病也难不到你,这样子成才可能要好一些。

    现在开始答疑。
四时五脏体系看上去比较难精微,那真能够很精微是否处在气功态?
答:这个四时五脏的体系,从法象上来说,很容易掌握,但是至于要怎么样来精微,自己做了才知道。这个体系我一开始学的时候,用过一段时间,当然现在我没有用这个体系了,我现在用别的体系。我在这里谈一点自己一个很浅的感觉,我开始学的时候把握的是大方向,随着你对四时这个象的具体的了解,然后你会越用越精细。比如说一开始只能分出来他主要是逆春气,但是到了后面你会分出来这个人逆春气有二分,逆夏气有三分,然后逆冬气有四分,也就是说他四气都逆了,像这种四气都逆的人是很多见的,只是他逆的程度不一样,你就会根据他逆的分寸去用药。如果细分的话,他会把春之气至少分成三气,如果再细分的话,把其中的三气,每一气再分成四气,也可以分成五气或六气,再往下分,会越来越精细。当然我搞到还没有很精微的去分的时候我就抛弃了这个用药体系,然后就去用了一个别的用药体系,就没有用这个套路了。
所以继续精微下去会怎么样的话,我只能举师哥的例子。我们学这种体系后,他用下去越用越精细,他又结合了别的东西,他会分出这个人在哪一年,逆了春的几气,他已经可以把春分成二十四气,然后逆了春的第几气,在那一年逆了什么,然后下一年又逆了什么,他可以一直这样推出来,他开的方子上面的那些药,然后每一个去平复,他的用药效果也非常好,他一直用的这个体系,他就做到很精细的这个程度。
那么他用草药的时候,就是按这个时令季节,甚至按几点几分去搞,搞的很精确,比如说他用的这个草,像锯齿那种草,什么时间去取,取哪个部位,他就是已经精细到这个程度。所以四时用药的代表性药物很多,比如说春三月就有四十多种,夏三月也比较多,秋三月冬三月也有。如果真的要谈精细的话,在这些药里面,又会再分哪一个药属哪一个气,哪一个药对哪一个气,分的非常的精细。这具体的代表性药物,因为太多,我就随便说几种,比如说春三月用的药物里面有青蒿、柴胡(可能主流中医认为是主少阳的药)。在夏三月用药里面比如有竹叶啊,苍术啊,白术啊,藿香啊什么的。秋三月用药里面就有麦冬啊,芍药啊,五味子啊。冬三月用根茎类的药物特别多,比如说熟地啊,何首乌啊,以及很多根茎类的药物,都在这个冬三月里边。当然秋三月也有一些根茎类的药物,但是秋冬用根茎类的药物会多一些,春夏叶子啊花啊这个东西好像要多一些,他具体有个表列出了好多药物。他还用了一些草药,那就根据他对当地的了解去用药。从这个上面来讲,我觉得他好像没有处在气功态,当然有一些高人处在气功态,但是好多我认识的人他们有用这个体系的,除了各别处在气功态大多数人也不处在气功态,他把这个象反复琢磨,然后去找这个相应的药物,这样子比较多一些。
29
发表于 2013-11-2 22:55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读之如醍醐灌顶,许多道理自己也是知道,但不系统,今天能读此好文,实是良缘。真的不胜感激,多谢楼主啊。
30
发表于 2013-11-4 09:58 | 只看该作者

如何知道自己适合由什么路径步入中医之门

读了此文,很受启发,{M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5 09:0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