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2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何必无端怀疑医生的良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9 1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武汉晚报讯腹瘤却当肾结石不肯做检查,险因大出血丢命。康复出院的许师傅昨天感慨,不要无端怀疑医生开大处方,要相信医生的诊断和良心。10多天前的一个上午,54岁的许师傅突然感觉腰背部一阵阵绞痛,他只当是多年的肾结石又发了,自行吃了止疼、排石药,捱到下午2点才赶到汉口医院急诊科“止疼”。急诊外科医生李子荣接诊发现患者腹部肚脐旁有鼓包,听诊时有明显的血管性杂音,怀疑是腹主动脉瘤破裂,可许师傅竟一口拒绝做腹部CT,说“莫瞎检查乱花钱!”看着患者疼得腰都直不起来,李子荣也急得脑门冒汗,苦劝10分钟无果,只好拿出病危通知书让许师傅签字。许师傅这才配合。CT显示腹主动脉瘤已破裂,出血不止,紧急开腹手术方才脱离危险。该院血管外科主任孙坚介绍,腹主动脉瘤是腹主动脉壁的扩张膨出,血管“如同轮胎鼓了一个包”,一旦破裂出血,几分钟就会致命。万幸的是,许师傅的动脉瘤破口较小,让他多拖了几个小时。李子荣提醒,腹主动脉瘤易发于老年男性。洗澡时摸到肚子里有个搏动性肿块,一定要高度警惕。建议老年人每年做一次腹主动脉部位的彩超或CT。(原标题:武汉男子怕医生乱开方不做检查腹内出血险丢命)

医患信任,为何如此脆弱?

不久前,一名车祸重伤男婴在江苏省射阳人民医院不治身亡。患方称,医生让患者先挂号后抢救,CT室的门敲了十几分钟才打开,延误了治疗。而调查显示,患者是先做检查后挂号,并未延误治疗。医院录像也证明,CT室的门仅十几秒就打开了。此事不禁令人想起“八毛门”、“缝**”等事件。其共同特点是,患方对医方产生“习惯性质疑”,主观臆断医生见利忘义、见死不救,从而将医生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囚徒困境”。从理论上说,双方互相保持忠诚是整体最优的结局。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双方都选择了背叛对方。眼下,我国的医患关系也陷入“囚徒困境”。过去,患者对医生是深信不疑,如今却是半信半疑。过去,病人只要有1%的希望,医生就会尽100%的努力。如今,即便有99%的希望,医生也会小心翼翼,生怕出现1%的失败率。在这样的防范心理下,医患双方都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医患关系日趋紧张。

最近,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度下降,只有二到三成人信任陌生人。社会不信任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的不信任,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中。在我国,医患之间鲜有“道德信任”,只有“技术信任”。而失去了“道德信任”的基础,“技术信任”往往脆弱不堪。一旦发生不良医疗后果,这种“信任”就会立即出现戏剧性转折,而且变成彻底的不信任。治好了,医生就是天使;治不好,医生就是魔鬼。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信任,成为医患关系的一大特点。为什么医疗技术越来越发达,医患之间的冲突却越来越频繁?医生得到的评价却越来越差?这是需要深刻反思的。在经济社会剧烈变革的今天,医患信任危机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社会环境因素,也有医疗体制因素。然而,仅就医患关系而言,医生是主导因素。因此,改善医患关系,需要医方先行。

医学在快速发展进程中,如果缺乏人文精神的烛照,只能沿着技术崇拜的路径前行,这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诱因。很多医生把病人仅仅当成病例,而非病人;把医学仅仅当成放几个支架、切几个肿瘤、用几种新药,而非情感的交流。患者只能看到冰冷的设备,却感受不到医学的温暖。医学的本质是人学,医学承载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神圣使命,本应是爱的表达。医学要前行,不能单纯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需要有人文精神的滋养。患者是在病床上体验疾病,医生则是在病床边观察疾病,而“躺在床上”和“站在床旁”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在医生的眼里,不能只见疾病,不见痛苦;不能只有技术救助,没有心灵抚慰。医生在病人身上,不仅要投入时间和技能,更要投入情感。如果医生的心中没有同情、怜悯和关爱,再先进的技术也会贬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信任缺失的环境下,医患双方都是受害者。而要***医患信任危机,必须高扬医学人文精神,重建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只有医学变得越来越温暖,医患关系的坚冰才会日渐消融。(人民日报)

希望医生完美无缺,先好好历练自己的修为

中国老百姓都知道这个道理啊,上赶着没买卖,他越劝您,您越觉得他有鬼,越觉得大夫要拿您开刀,拿您发财不是。就算都做到了,手术做了,舅妈不再白流血了,几年后生了一个大胖娃娃,他倒是对得起您了,也对得起那几块钱的挂号费了,可是时间久了,碰到类似的事多了,这大夫估计也就坚持不下去了。实际上,大夫这个群体内心的精神壁垒都是很高的,多数人首先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才能悬壶济世,或者说,多数大夫只对信任自己的那一部分病人才有悬壶济世的能力,或者说,才有可能发挥出这种能力。您要求医生细致敏感,对病人的每一个细小心思都能看出来,对病人的每个顾虑和犹疑都能了如指掌,句句都能说到您心坎里去。您就得接受他内心对外界一切事物的敏感,别说您直接辱骂人家了,就是您不经意间显露出来的多疑、轻狂、蔑视、冷漠等等大夫都是感觉得到的。您要求大夫对您好,把您当亲人一样,实实在在地告诉您这病是怎么怎么回事,有几种办法,哪种办法最适合您,怎样花费少创伤小最多快好省地解决问题,到底是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到底是现在就手术好,还是生完了孩子再说,那您起码也得暂时拿他当亲人吧?或者起码暂时给他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吧?您若不掏心掏肺,他可能也只当这是一次几块钱的合同*,您花几块钱的挂号费,他告诉您该咋办,就这么简单。至于您把他的建议理解成什么样子,是当成耳旁东风一吹而过,还是揣为金玉良言好好配合执行,那就完全看您自己了。

医生首先是普通人;之后才是医生,再其后才可能是圣人。患者是病人,但本质上也是普通人,病人的品性觉悟啥样的都有,医生同样也五花八门。医学生18岁考入医科大学之前,他和你完全一样,你的童年也是他的童年,你的教育环境也是他的教育环境,你生活的这个不算健全的社会同样也是他长大成人的一方水土。少年的你偏执,他也会偏执,哪怕他将来从事了医生这个职业;少年的你从不相信别人,他也会狐疑一切,哪怕他将来穿上白衣当上了大夫;少年的你可能变态,他也可能会人格扭曲,哪怕他根本没有翅膀却被称为白衣天使。

当然,确实有所谓的大家风范,医者仁心,我们理想中的好大夫,要多理想有多理想,要多好有多好。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这种大夫,有,但是少,即使有,您也未必就能碰上。与其整天想着万一哪天有病就能碰上一个医学大家,不顾一切拯救自己于水火,却从来不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历练自己的德行和修为,这和望着房梁等着掉馅儿饼有什么区别?(节选自张羽《只有医生知道》)
2# 沙发
发表于 2013-10-21 17:47 | 只看该作者
当你变成病人的时候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6 13:3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