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理探源] 气象与医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1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气象与医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创举,古代医者把医学理论和自然天象的定律相互结合,根据气候的变化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生理、病理、命理、人理”的事实,推理归纳出一套有“ 天理、生理、病理、命理、人理”一体化诊治大纲,称为“气象医学”这一套医 学气象化的诊治准则始于何年代已无从考据。到唐代王冰重注《黄帝内经》一书时,特别强调气象医学。于是天元运行、六微旨、气交变......等二十余篇**,成为后代中医学者遵循的导向,成为我国传统医学中最珍贵、最古老的资料,流传至今仍被广泛用于中医临床上。有些医学研究者认为内经中气象医学部分非黄帝原著,是王冰重注时增删而成的。此说有失公允。纵观内经这二十余篇内的诊治方法和其他篇能够承上启下,一脉相承,精简扼要,不是一个增删工作者所能完全表达的。
    宋儒朱敦颐致力于理学的研究,把气象医学普遍化之后,内经这一部分学说才渐被重视。一经重用后发现,原来它有临床上的用途。,非同小可。经宋朝大医学家刘完素肯定,奠定了它在中国医学史上不朽的地位。
    刘大医直言:“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兴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和黄帝的箴言: “积神于心,以知往古;相气入微,以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不难看出,我们的身心与自然原来就是相呼应的,与我国传统历法上的纪年、干支又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历法本身即是用来记录天地之间的变化,古人把上者为天,下者为地的观念,结合天上星象的变化和地下气候的变化,整理出系统化的历法,以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的数字组合来纪年,因此“天干地支”也成为“中国历法”的代名词。它不仅是时间与空间的量的变化概念,同时也负载着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对应比类信息。
    规律性的天干地支组合,其中数字的排列,单数为阳,偶数为阴,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换言之,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它们配的地支是子、寅、辰、午、申、戌等阳支;乙、丁、己、辛、癸为阴干,配丑、卯、巳、未、酉、亥等阴支,不能混淆。从甲子之始,按序组合了六十个数字正好是一个循环。之后再从甲子重新记起,因此每六十年为一甲子。 气象医学与五行
天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分管东、南、中央、西、北五个方位运作出风、热、湿、燥、寒不同类型气候;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受气候濡染而生出怒、喜、思、忧、恐各种不同情态。人孕育生长于天地中,因而五运周而复始的相袭化生,我们才能有健康的脏腑和宁静的情绪。
    五行是五种元素,各个元素自有特性,元素彼此之间有不同的属性,于是,黄帝依此对人体、个性、疾病、气候、味道、政令、德行......等做了大分类。从人情、病情、医情、生理、病理、命理......各方面的比较,客观地诊断疾病。以下五脏分类大纲:
    五行之理运用在人体上,把经脉、脏腑、情志......与**配合,其结果产生了中国传统医 学不同于西方医学的一套独到的医学理论。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方 东  南  中央  西  北
时序  春  夏 长夏  秋  冬
五气  风  热  湿  燥  寒
五性  喧  暑  静  凉  懔
五德  和  显  濡  清  寒
五色  苍(青)  赤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五臭  膻  焦  香  腥  腐
五志  怒  喜  思  忧  恐
五音  角  徵  宫  商  羽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腑  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五官  目  舌  口  鼻  耳
五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髓)
2# 沙发
发表于 2015-7-2 16: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01:3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