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875|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药经验] 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我师其法,用之得当,确有奇效,试作归纳,介绍如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7 2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陷者举之
       重用黄芪以升陷,其适应证为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肾下垂等等)、重症肌无力、肌肉萎软、呼吸困难、眩晕等属气虚下陷者。以上诸症皆因气虚下陷,升举无力致使脏器提升不起而下垂;或清阳不升,诸阳不能汇于巅顶而眩晕;或宗气不充而难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或肺气难支,吐故纳新受阻,朝百脉之职难司,四末失养而肌肉萎软无力。胃粘膜下垂者可用四君子汤加黄芪30克,再配枳壳3克以反佐,一升一降,升多降少。所以要用枳壳反佐,因胃属腑主受纳,胃气以降为顺,虽然粘膜下垂需升,但胃气需降,故重用黄芪补气升提以治粘膜下垂,而反佐枳壳以顺应胃气以下降,以促进胃粘膜之复原。
   治脱肛,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载方:用黄芪120克、防风9克。此方实出王清任治脱肛之黄芪防风汤。王氏方:黄芪四两,防风一钱。李东垣认为: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乃相畏而相使也。可见王清任之黄芪防风汤实源出于东垣,防风之份量不宜多用。此法治脱肛的确有效。
   子宫脱垂,治以补中益气汤加首乌。加首乌之意,一者在于引经,二者因胞宫冲任所系,全赖阴血所养,气得血养,血得气行,气血充和,冲任得调,所系之胞宫则能复其原位。若能配合针灸,加强冲任之调理,则取效更捷。
   重症肌无力,治以强肌健力饮,此方为自拟经验方,亦重用黄芪为主药。重症肌无力症候较复杂,除眼睑下垂外,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四肢无力,重者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危及生命。我认为该病的最大特点是肌肉无力,因脾主肌肉,故此是脾胃气虚之证,并由虚至损,且与五脏相关。治疗上紧抓脾胃虚损这一病理中心环节,重用黄芪以补气升陷,同时针对兼夹之证调理五脏,重补脾胃,以运四旁,促病痊愈。

评分

参与人数 1专业分 +1 收起 理由
金陵一剑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2-5-27 21:55 | 只看该作者
(二)“升”者平之
       此处言“升”,血压升高也。高血压一病,肝阳上亢者为多,临床上多使用平肝潜阳、降逆熄风之品,但亦有不然者。我治疗气虚痰浊型之高血压者,则重用黄芪合温胆汤以治之。据《中药研究文献摘要》所载日本寺田文次郎等报告:“与其他6种可以注射的降血压制剂比较,证明黄芪的作用强大。虽然有的药剂可使血压有持续性下降的作用,但此种药剂大量使用后,可使动物衰弱。”这一结论,从药理研究角度支持了重用黄芪可以降压。此外,我赞同以下的论点:血压之所以升高,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一个信息,是内脏阴阳失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当然,高血压经久不愈,进一步可引起心脑肾之病变,西医正因为注意高血压对心脑肾病变的影响,故以动脉血压指标作为辨病诊断的根据,作为治疗的对象,而千方百计地寻找降低血压之药品。近年有些学者,从辨证论治的角度,重新评价这个观点。认为血压升高的原始动因是血流供求的不平衡,其中尤以心脑肾为重要。这3个器官血流需求量很大,当心脑肾血流供求不平衡,发生血压升高,升高血压对维持上述器官的血液供求量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血压长期升高的严重后果,也主要表现在这3个重要器官血流供求矛盾的严重脱节。既然血压升高的深一层本质是血流供求的不平衡,而血压升高本身,又是体内为着克服此种不平衡的代偿反应的努力还不尽善和不成功,于是才有导致血压升高的血管反应持续存在。血压升高并不纯粹是消极的病因病理破坏,不应当是治疗压制的对象,它被看成是治疗的服务对象和依靠对象。治疗若从帮助改善血流供求关系,帮助血压升高所要去实现的调节反应,因势利导,促其成功,则不需要再有高血压反应的持续激起。这一论点正道出了治气虚型高血压重用黄芪,就在于调节脏腑阴阳之平衡,改变“重要器官血流供求矛盾的严重脱节”的局面,促使“血压升高的血管反应”缓解而达到降压之效果。这就是重用黄芪以降压之机理所在。
       对于高血压危象,我常用**太冲穴(双),重用泻法,留针三、四十分钟,根据情况1天1~3次治疗,并加服中药,多数取得较满意之疗效。中医治疗中风之**疗法,往往就因能疏通经脉,平调气血阴阳而调整血压,收到迅速治疗效果。这亦是上述机理的有力佐证。
       怎样解释黄芪降压与升陷之理?有人会想到中药往往有“双向作用”,故黄芪又能升提又能降压。如何掌握升降之机?我的体会是: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为什么药理研究只得一个降压的结果?因为动物实验都是大剂量用药进行研究的,所以得出降压的结果。我治疗低血压症,喜用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的份量不超过15克。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我喜用黄芪合温胆汤,黄芪份量必用 30 克以上。诚然,论方剂补中益气汤除了黄芪之外还有柴胡与升麻,可使升提之力倍增;在重用黄芪降血压时亦可加潜阳镇坠之品,效果当然更好,但不加镇坠药亦有降压作用,这是可以肯定的。曾会诊一中风患者,偏瘫失语而血压偏高,辨证为气虚血瘀之证,处方以补阳还五汤,黄芪照方用四两,该院西医生对黄芪四两有顾虑,拟加西药降压,晓之以理,照方服药后血压不升反降,乃信服。
       虽说黄芪重用可以降压,有证有据,但黄芪仍然是益气升阳之药,这一点不可不加以注意。如果辨证为肝阳上亢或有内热之高血压亦想用几两黄芪以降压,则犯“实实之诫”了!慎之,慎之。由此可见,药理学之研究目前尚未能为我们解答全部之问题,仍须辨证论治。
3# 板凳
发表于 2012-5-27 21:56 | 只看该作者
(三)攻可补之
       张锡纯认为,黄芪之升补,尤善治流产崩带。但重用黄芪可下死胎,这是我的经验。死胎之于母体,已转变为致病之物———“邪”,病属实证。自宋代以来,妇科方书,下死胎习用平胃散加朴硝。平胃散是健运胃肠湿滞的主方,苍术猛悍为健运主药;厚朴、陈皮加强行气燥湿之力;加朴硝以润下。前人认为,“胃气行则死胎自行,更投朴硝则无不下矣。”明代以后,《景岳全书》提倡用脱花煎催生与下死胎,此方以行血为主,兼用车前、牛膝以利下。平胃散着眼于气滞,脱花煎着眼于血瘀。
       我曾治一气阴两虚之胎死腹中之患者,初用平胃散加芒硝,并配合针灸,后用脱花煎,皆因药证不符而未效,再经仔细辨证,借用王清任治产难之加味开骨散,重用黄芪120克,外加针灸,1剂而死胎产下。开骨散是以宋代龟甲汤加川芎而成,明代又名加味芎归汤,此方重用当归、川芎以行血,龟板潜降,血余炭引经而止血,本方不用攻下药和破血药,故明代以后多用以治产难。清代王清任认为,本方治产难有效有不效,缘于只着重于养血活血忽视补气行气,故主张在开骨散的基础上,重用黄芪以补气行气,使本方更臻完善。此例何以用加味开骨散取效?缘患者妊娠8月,胎动消失7天,诊其舌淡嫩,剥苔,脉大而数,重按无力更兼问诊知其妊娠反应较甚,呕吐剧烈,食纳艰难,致使伤津耗气,病虽实而母体虚,本不任攻下,故用平胃散加味和脱花煎无效。傅青主指出:“既知儿死腹中,不能用药以降之,危道也;若用霸道以泻之,亦危道也。盖生产至六七日,其母之气必甚困乏,乌能胜霸道之治,如用霸道以强逐其死子,恐死子下而母亦立亡矣。必须仍补其母,使母之气血旺,而死子自下也。”实践证明。傅氏这一论点是正确的,为下死胎另辟蹊径。傅氏主张用疗儿散治之,我用加味开骨散取效,可算异曲同工。当时龟板缺货未用。此例说明重用黄芪可下死胎。这是寓攻于补之法也。
4
发表于 2012-5-27 21:56 | 只看该作者
(四)瘫者行之
       对于偏瘫、截瘫等属于气虚有瘀者,补阳还五汤是一张特别著名的效方。它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张锡纯虽然批评了王氏对于治疗半身不遂过于强调阳气不足之说,认为萎证有虚仍有实。补阳还五汤用之要得当。但张氏不能不说:“补阳还五汤其汤甚妥善也。”我曾用此方治疗各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属气虚血瘀之偏瘫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有恢复五成的,也有恢复八、九成的。
       曾治一例严重截瘫之女性青年,就诊时已卧床数月,两腿消瘦,自膝下皮包骨头,需人推扶起坐,坐亦不能持久,我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之,黄芪初用120克,最大量时用至200克,服药8个多月,并经艰苦锻炼,已能扶一拐杖缓慢行进,1年后参加工作,2年后能去掉手杖跛行,后结婚生一子。
       我体会使用补阳还五汤需要注意两点:一者辨证须是气虚血瘀之证,二者黄芪必需重用至 120 克,不宜少于 60 克方效,其它药量也可略为增加,但决不能轻重倒置。
(五)表虚固之
      李东垣认为,黄芪能补三焦之外又能实卫气。卫气者,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合者也。“实卫”就是“固表”。自汗一证,玉屏风散为疗效确切的名方。我体会此方不但治自汗,一些盗汗属气虚者亦适用。为了方便,常用汤剂,其份量为:黄芪12克,防风3克,白术15克,防风用量少于黄芪,白术的量是黄芪与防风的量之和(其理见“玉屏风散”),治自汗盗汗兼阴虚者,我喜用玉屏风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或加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若汗出特多者加麻黄根10克。
       治疮疡烂肉,黄芪也是一味重要药物,曾会诊一患者,腋下肿瘤摘除之后,伤口久不愈合,不断渗液,1天要换多次纱布。用补益气血之剂重用黄芪30克后渗液减少,不到半月而伤口愈合,此黄芪内托之功也。小儿疮疖,逢夏则发,此伏彼起,实不少见,亦甚棘手。一军医小孩,自2岁开始,夏季疖疮发作,用抗生素稍好,稍好又发,反反复复,此伏彼起,至交秋乃愈。如是者3年,乃求助于余,时正6月,小孩满头疖疮。人虽不瘦而面黄唇淡,舌胖嫩,苔白,脉细,此正气虚不能抗御病邪所致,拟扶正祛邪标本同治。处方:黄芪、皂角刺、青天葵、野菊花、浙贝母、银花、蒲公英各9克,陈皮、白术、甘草各6克,茯苓、绿豆、炙甘草各12克,4剂。疖疮乃不再起。其父翌年 1月求治断根,为处预防方:黄芪9克,防风、甘草、浙贝各6克,陈皮、白术、蒲公英各12克,嘱其于4月开始,每周2剂。此后疮未再发。
(六)证须审之
   我虽喜用黄芪,但黄芪到底是药,不是粮,用之对证则效,用之不当则害人。余曾治一肺结核病人,于养阴除痰药中加入黄芪9克,1剂额部发热,2剂全面发热,3剂颈面均热,撤去黄芪热自消失。又治一中风患者,药后头皮发痒,体温增高,误以为外感,改用辛凉解表之剂,1剂退热,再用黄芪90克,又再发热,右上肢活动反而退步,乃知辨证不确当。细想患者脉虽虚大,但舌苔厚腻而舌质不胖亦无齿印,此证痰瘀比较,痰湿重于血瘀,改用祛痰为主,稍加祛瘀之药,以五爪龙代黄芪,证遂向好转。对于使用黄芪的指征,我认为舌见淡胖有齿印,脉虚大或寸部弱,再参察有否其他气虚之证候,便可考虑使用。至于用量之多寡,则要时时留意证候之变化,切戒墨守成规,刻舟求剑。
5
发表于 2012-5-28 22: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文笔、道理都挺优秀
6
发表于 2012-5-30 18:27 | 只看该作者
活学活用,一招仙,吃遍天也。加油
7
发表于 2012-7-27 21:07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文笔漂亮
8
发表于 2012-7-30 20:09 | 只看该作者
黄   芪(《本经》)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英黄芪的干燥根。栽培或野生。蒙古黄芪主产于内蒙古、吉林、山西、河北等地;膜英黄芪主产于山西、黑龙江、甘肃、内蒙古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沟旁或灌丛中,喜干燥、阳光,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透水力强、中型和微碱性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临床用名有黄芪、蜜炙黄芪。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微温。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名医别录》:无毒。主治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利,益气,利阴气。

《药性论》:治发背,内补,主虚喘,肾衰耳聋,疗寒热。

《日华子本草》:恶白鲜皮。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破症癖,瘰沥瘿赘,肠风,血崩带下,赤白痢,产前后一切病,月候不匀,消渴,痰嗽,并治头风热毒,赤目等。

《开宝本草》:味甘,微温,无毒。妇人子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止渴,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药类法象》: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 泻肺中火, 如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 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

《药性赋》:味甘,气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外固表虚之盗汗。

《汤液本草》:气温,味甘,纯阳。甘微温,性平,无毒。

入手少阳经、足太阴经,足少阴、命门之剂。

《象》云: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入皮毛,泻肺中火。如脉弦自汗,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

《心》云:补五脏诸虚不足,而泻阴火、去虚热,无汗则发之,有汗则止之。

《珍》云:益胃气,去肌热,诸痛必用之。

《本草》云: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腹痛泄痢,益气,利阴气。

芪与桂同功,特味稍异,比桂但甘平、不辛热耳。世人以苜蓿根代之,呼为土黄芪,但味苦,能令人瘦;特味甘者,能令人肥也。颇能乱真,用者宜审。治气虚盗汗并自汗,即皮表之药。又治肤痛,则表药可知。又治咯血,柔脾胃,是为中州药也。又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是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

东垣云:黄芪、人参、甘草三味,退热之圣药也。《灵枢》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黄芪既补三焦、实卫气,与桂同,特益气异耳,亦在佐使。桂则通血也,能破血而实卫气,通内而实外者欤。桂以血言,一作色求,则芪为实气也。恶鳖甲。

《本草发挥》:洁古云:治虚劳自汗,补肺气,实皮毛,泻肺中火,脉弦,自汗,善治脾胃虚弱,疮疡,血脉不行。内托阴证疮疡,必用之药也。《主治秘诀》云:性温,味甘,气薄味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去肌热三也,疮疡排脓止痛四也,壮脾胃五也。去诸经之痛,除虚热,止盗汗。

《本草经疏》:黄芪禀天之阳气、地之冲气以生。故味甘微温而无毒。气厚于味,可升可降,阳也。入手阳明、太阴经。甘乃土之正味,故能解毒。阳能达表,故能运毒走表。甘能益血,脾主肌肉,故主久败疮,排脓止痛。风为阳邪,凡贼风虚邪之中人也,则病疠风,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性能实表,则能逐邪驱风,故主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兼主小儿天行痘疮之在阳分,表虚气不足者,小儿胎毒生疮疖。《别录》又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恶血者,血不自行,随气而行,参合血药则能之矣。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者,通指因劳阳气乏绝所生病也。甘温益元气,甘温除大热,故通主之。气旺则津液生,故止渴。血虚则腹痛,中焦不治亦腹痛,脾胃之气不足则邪客之而泄痢,补中气则诸证自除矣。益气利阴气者,阳生阴长也。

简误:黄芪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气,气实者勿用。能内寒补不足,胸膈气闭闷,肠胃有积滞者勿用。能补阳,阳盛阴虚者忌之。上焦热甚,下焦虚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气不和者勿服。痘疮血分热盛者禁用。

《本草蒙筌》:味甘,气微温。气薄味厚,可升可降,阴中阳也。无毒。生用治痈疽,蜜炙补虚损。入手少阳,入足太阴。主丈夫小儿五劳七伤,骨蒸体瘦,消渴腹痛,泻痢肠风;治女子妇人月候不匀,血崩带下,胎前产后,气耗血虚。益元阳,泻阴火。扶危济弱,略亚人参。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以司开阖。固盗汗自汗,无汗则发,有汗则止;托阴疮癞疮,排脓止痛,长肉生肌。外行皮毛,中补脾胃。下治伤寒,尺脉下至。是上中下、内外、三焦药也。性畏防风,而防风能制黄芪,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盖相畏而相使者,故二味世多相须而用。《衍义》又云:因多补益之功,药中呼为羊肉。

谟按:参芪甘温,俱能补益。证属虚损,堪并建功。但人参惟补元气调中,黄芪兼补卫气实表。所补既略差异,共剂岂可等分!务尊专能,用为君主。君药宜重,臣辅减轻。君胜乎臣,天下方治,臣强于主,国祚渐危。此理势自然,药剂仿之,亦不可不注意也。如患内伤,脾胃衰弱,饮食怕进,怠惰嗜眠,发热恶寒,呕吐泄泻,及夫胀满痞塞,力乏形羸,脉息虚微,精神短少等证,治之悉宜补中益气,当以人参加重为君,黄芪减轻为臣。若系表虚,腠理不固,自汗盗汗,渐致亡阳,并诸溃疡,多耗脓血,婴儿痘疹,未落全浆,一切阴毒不起之疾,治之又宜实卫护荣,须让黄芪倍用为主,人参少入为辅焉。是故治病在药,用药由人。切勿索骥按图,务须活泼泼地。先正尝曰:医无定体,应变而施。药不执方,合宜而用。又云:补气药多,补血药亦从而补气;补血药多,补气药亦从而补血。佐之以热则热,佐之以寒则寒。如补中益气汤,虽加当归,当归血药也,因势寡,则被参芪所据,故专益气佥名;又当归补血汤,纵倍黄芪,黄芪气药也,为性缓,亦随当归所引,惟以补血标首。佐肉桂附子少热,八味丸云然;加黄柏知母微寒,补阴丸是尔。举隅而反,触类而推。则方药之应乎病机,病机之合乎方药,总在君臣佐使之弗失,才致轻重缓急之适中。时医不以本草加工,欲望制方。如是之通变合宜者,正犹学射而不操夫弓矢,其不能也决矣。

《本草乘雅》:黄芪一名戴糁,戴椹,百本。戴在首,如卫气出目行头,自上而下,从处而内,百骸百脉,咸卫外而固矣。芪可信可速,能知卫气出入之道路,便能了知黄芪之功用矣。

黄中色,通志云:始生为黄,芪,芪宿也。指使不从力役,如人胃居中,营卫气血,筋脉齿发之属,莫不始生于胃,而卫气之拘吸,营血之濡运,筋脉之展摇,齿发之生长,亦莫不从胃指挥宣布。所谓外者中之使也,营血筋脉悉属有形,统御节制,唯一卫气,所谓卫者气之帅也。痈疽久败、大风癞疾、五痔鼠瘘,咸无卫气卫外,故肌肉腐烂,黄芪味甘气温,肉似肌腠,皮折如绵,宛若卫气之卫外而固者也。故能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唯卫气虚弱,不能固护肌肉者宜之。倘涉六淫,毒热炽盛,又当谢之,未可谬用。补虚者,补卫气之虚,小儿阴常有余,气常不足,故百病咸宜也。

涉六淫毒炽盛,亦非禁止不行,惟在颐曰:指气使者何如耳。芪宿,则更事久历,事能尽知,乃可颐曰:指气使,不从力役。设非主张于内者,安能固设于外耶。

《药性解》:味甘,性微温,无毒,入肺、脾二经。内托已溃疮疡,生肌收口,外固表虚盗汗,腠理充盈。恶龟甲、白鲜皮。

按:黄芪之用,专能补表,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故均入之。已溃疮疡及盗汗,皆表虚也,故咸用之。里虚者忌服,恐升气于表,愈致其虚,表邪者忌服,恐益其邪也。惟表虚邪凑不发汗者,可酌用之。生者亦能泻火。

《药鉴》:气薄味甘性温,无毒,升也,阳也。其用有四:温分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症之疮痍,外固表虚之盗汗。如痈疽已溃者多用,从里托毒而出。又能生肌收口,补表故也。大都表邪旺者不可用,用之反应邪气。就阴气弱者论之,亦宜少用,若用之以升元气于表,则内反虚耗矣。又表虚有邪,发汗不出者,服之自汗。此药大益胃气,能解肌热,故人参、黄芪、甘草三味,退虚热之圣药也。入手少阳足太阴少阴肾命门之剂。蜜炙用之,大能止汗,生用又能发汗。人参非此则不能补,故为补中益气之要药也。用之于痘家,与前参同,但实热之症,比参尤加谨焉。恶鳖甲。

《景岳全书》:味甘气平,气味俱轻,升多降少,阳中微阴。生者微凉,可治痈疽;蜜炙性温,能补虚损。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曰血脱益气;其所以除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曰陷者举之。然其性味俱浮,纯于气分,故中满气滞者,当酌用之。

《本草备要》:补气,固表,泻火。

甘温,生用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止。丹溪云:黄芪大补,阳虚自汗,若表虚有邪,发汗不出者,服此又能自汗。温分肉,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炙用补中,益元气,温三焦,壮脾胃。脾胃一虚,土不能生金,则肺气先绝;脾胃缓和则肺气旺而肌表固实,补中即所以固表也。生血生肌,气能生血,血充则肉长。经曰:血生肉。排脓内托,疮痈圣药。毒气化则成脓,补气故能内托。痈疽不能成脓者,死不治,毒气励而元气衰也。痘证亦然。痘证不起,阳虚无热者宜之。新安汪机治痘证虚寒不起,用四君子汤加黄芪、紫草多效。间有枯萎而死者,自咎用药之不精,思之至忘寝食。忽悟曰:白术燥湿,茯苓渗水,宜痘浆之不行也。乃减去二味,加官桂、糯米以助其力,因名保元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名四君子汤。王好古曰:黄芪实卫气,是表药;益脾胃,是中州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元,是里药。甄权谓其补肾者,气为水母也。《日华》谓春止崩带者,气盛则无陷下之忧也。《蒙筌》曰:补气药多,补血药亦从而补气;补血药多,气补气亦从而补血。益气汤虽加当归,因势寡,功被参芪所据;补血汤数倍于当归,亦从当归所引而补血。黄芪一两,当归二钱,名补血汤。气药多而云补血者,气能生血,又有当归为引也。表旺者不宜用,阴虚者宜少用,恐升气于表而里愈虚矣。为补药之长,入补中药槌扁,蜜炙;达表生用。或曰:补肾及治崩带淋浊,宜盐水浸炒。昂按:此说非也。前证用黄芪,非欲抑黄芪使入肾也,取其补中升气,则肾受荫,而带浊崩淋自止,即日华气盛自无陷下之忧也。有上病而下取,有下病而上取,补彼经而益及此经者,此类也。茯苓为使。恶龟甲、白鲜皮。畏防风。东垣曰:黄芪得防风,其功益大,乃相畏而更以相使也。

《本经逢原》:甘温,无毒。入益气药炙用,入解表及托里药生用。

黄芪甘温,气薄味厚,升少降多,阴中阴也。能补五脏诸虚,入手、足太阴、手阳明少阳,而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汁则止。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本经》首言痈疽久败,排脓止痛,次言大风癞疾,五痔鼠瘘,皆用生者,以疏卫气之热。性虽温补,而能通调血脉,流行经络,可无碍于壅滞也。其治气虚盗汗自汗,及皮肤痛,是肌表之药。治咯血,柔脾胃,是中州之药。治伤寒尺脉不至,补肾脏元气不足,及婴儿易感风邪,发热自汗诸病。皆用炙者,以实卫气之虚,乃上、中、下内外三焦药,即《本经》补虚之谓。如痘疹用保元汤治脾肺虚热,当归补血汤治血虚发热,皆为圣药。黄芪同人参则益气,同当归则补血,同白术、防风则远脾湿,同防已、防风则祛风湿,同桂枝、附子则治卫虚亡阳汗不止,为腠理开阖之总司。又黄芪性专实卫,温补下元,而当归补血汤,曷不用地黄之属,反用此三倍于归,其义何居?盖阴血之虚而发热,明系阳从阴亢,自必峻用阴中之阳药为君,兼当归引入血分,自然阳生阴长,阴邪退听而亢热除矣。若用纯阴滋腻,徒资胶滞,热无由而散也。是须黄芪固护其营,不使重夺其汗,而阴自守、热自除矣。昔人言无汗不得用黄芪,服之令人胸满。皆指表实形瘦色苍,胸中气盛者而言。若卫气虚衰之人感寒,虽用表药,多不能作汗,须用黄芪建中之属,始得汗解,不可拘于俗见而废圣法也。唐许胤宗治柳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而口噤,乃造黄芪防风汤数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一夕便得语也。此义惟玉屏风散得之。黄芪性畏防风,然得防风,其功愈大。盖相畏而相使者也。

《本草崇原》:黄芪色黄,味甘,微温。禀火土相生之气化。土主肌肉,火主经脉,故主治肌肉之痈,经脉之疽也。痈疽日久,正气衰微,致三焦之气不温肌肉,则为败疮。黄芪助三焦出气,以温肌肉,故可治也。痈疽未溃,化血为脓,痛不可忍,黄芪补气助阳,阳气化血而排脓,脓排则痛止。大风癞疾,谓之疠疡,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鼻柱坏而色败,皮肤溃癞者也。五痔者,牡痔、牝痔、肠痔、脉痔、血痔,是热邪淫于下也。鼠瘘者,肾脏水毒,上淫于脉,致颈项溃肿,或空或凸,是寒邪客于上也。夫癞疾、五痔、鼠瘘、乃邪在经脉,而证见于肌肉皮肤。黄芪内资经脉,外资肌肉,是以三证咸宜。又曰补虚者,乃补正气之虚,而经脉调和,肌肉充足也。小儿经脉未盛,肌肉未盈,血气皆微,故治小儿百病。

《得配本草》:茯苓为之使。恶白鲜皮、龟甲。

味甘,微温。入手太阴经,兼入足太阴气分。助气粉血,固腠理,益脾胃,托疮疡,止盗汗。固气之功。

得枣仁,止自汗。配干姜,暖三焦;配川连,治肠风下血;配茯苓,治气虚白浊;配川芎、糯米,治胎动、腹痛,下黄汁。佐当归,补血;使升、柴,发汗。

补虚,蜜炒;嘈杂病,乳炒;解毒,盐水炒;胃虚,米泔炒;暖胃,除泻痢,酒拌炒,泻心火,退虚热,托疮疡。生用恐滞气,加桑白皮数分。

血枯助气生火,血愈枯也。中风。阳气升,风益疾,痰益盛。火动生痰,内脏虚甚,升气于表也。上热下寒,气升,上益热,下益寒。痘色不润,助气血愈枯。肝气不和,黄芪能动三焦之火。皆禁用。

怪症:四肢节脱,但有皮连,不能举动,此筋解也。用黄芪三两,酒浸一宿,焙研,酒下二钱,至愈而止。

黄芪补气,而气有内外之分。气之卫于脉外者,在内之卫气也,气之行于肌表者,在外之卫气也。肌表之气,补宜黄芪;五内之气,补宜人参,若内气虚乏,用黄芪升提于表;外气日见有余,而内气愈使不足。久之血无所摄,营气亦觉消散,虚损之所以由补而成也,故内外虚气之治,各有其道。不谙其道而混治之,是犹盲人之不见黑白也。

《本草经解》:黄芪微温,秉天春升少阳之气,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味甘无毒,秉地和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俱升,阳也。脾主肌肉,甘能解毒,温能生肌,所以主痈疽久败疮,排脓生肌也。

风湿热壅于经脉筋肉中,则筋坏肉败,而成**疯癞疾矣。脾主湿,胆主风,三焦主热,“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黄芪甘温,补益血气,故治癞疾也。肠癖为痔,肠者,手阳明也,太阴脾为阳明行津液者也,甘温益脾,脾健运,则肠癖行而痔愈也。鼠瘘者,瘰疬也,乃少阳经风热郁毒,黄芪入胆与三焦,甘能解毒,温能散郁,所以主之。

人生之虚,万有不齐,不外乎气血二端。黄芪气味甘温,温之以气,所以补形之不足也;补之以味,所以益精之不足也。小儿稚阳也,稚阳为少阳,不生气条达,小儿何病之有!黄芪入少阳,补生生之元气,所以概主小儿百病也。

《神农本草经读》:黄芪气微温,秉少阳之气,入胆与三焦;味甘无毒,秉太阴之味,入肺与脾。

其主痈疽者,甘能解毒也。久败之疮,肌肉皮毛溃烂,必脓多而痛甚,黄芪入脾而主肌肉,入肺而主皮毛也。

大风者,杀人之邪风也。黄芪入胆而助中正之气,俾神明不为风所乱;入三焦而助决渎之用,俾窍道不为风所壅;入脾而救受克之伤;入肺而制风木之动,所以主之。癞疾,又名**风,即风毒之盛也。

五痔者,五种之痔疮,乃少阳与太阴之火陷于下,而此能举其陷。鼠瘘者,瘰疬之别名,乃胆经与三焦之火郁于上,而此能散其郁也。

其曰补虚者,是总结上文,诸证久而致虚,此能补之,非泛言补益之品也。余细味**,俱指表证而言。如六黄汤,寒以除热,热除则汗止;芪附汤,温以回阳,阳回则汗止;玉屏风散之散以驱风,风平则汗止。诸方皆藉黄芪走表之力,领诸药速大于表而止汗,非黄芪自能止汗也。诸家固表,及生用发汗,炒用止汗等说,贻误千古,兹特正之。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除肌肉中之热毒。大风癞疾,去肌肉中之风毒。五痔,鼠瘘,去肌肉中之湿毒。补虚,补脾胃之虚。小儿百病。小儿当补后天,后天者,肌肉之本也。

黄芪甘淡而温,得土之正味、正性,故其功专补脾胃。味又微辛,故能驱脾胃中诸邪。其皮最厚,故亦能补皮肉,为外科生肌长肉之圣药也。

《本经疏证》:黄芪根茎皆旁无岐互,独上独下,其根中央黄,次层白,外层褐,显然三层界书分明。又其味甘,其气微温,直入中土而行三焦,故能内补中气,则本经所谓补虚,别录所谓补丈夫虚损五痨羸瘦益气也。能中行营气,则本经所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别录所谓逐五脏间恶血也。能下行卫气,则本经所谓五痔鼠瘘,别录所谓妇人子脏风邪气,腹痛泄利也。痈疽篇,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不通,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为脓。素问风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胗热有疡,卫气有所凝,故肉有不仁,营气热腑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名曰疠风。生气通天论,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历历明徵,莫非营卫之病,而营卫所以属三焦,三焦所以属中土者。灵枢营卫生会篇,上焦出于胃上口,贯膈并咽,布胸中以发呼吸而行营卫,是为中气;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泌糟粕,蒸津液,上注于肺,乃化为血,是为营气;下焦别澼肠,济泌别汁,注于膀胱,是为卫气。三者皆本于水谷,是三焦为营卫之本,脾胃之蒸府变化,又为三焦之本。黄芪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所谓源清流自洁者也。

黄芪别录云利阴气者,何谓也?不识即前之行营气欤,抑即逐五脏间恶血欤。行营气,逐恶血,固亦是利阴气,而利阴气决非仅行营气逐恶血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亟数也,精茂于阴,虽湛然常静,然为命火所温养,气遂蒸变而出,是气亟起,即阳之卫外为固者也,故曰卫出下焦,而卫阳之升,实本于浊阴之降。黄芪送蒸腐之水谷,使归下焦,即还反生卫,与并出于上,下行迅,则起亟自迅,起亟迅则内外安和。是故阴不胜阳者,非黄芪所能为力,阳不胜阴,则阳不上而五脏气争,阴不下而九窍不通,盖阴之降,实本于脾胃之阳旺,故总微论以黄芪一味,治小便不通耳。李东垣云,内伤者,上焦阳气下陷,气下陷为虚热,非黄芪不可。刘潜江云,治虚损膀胱有热,尿血不止者,于蒲黄丸中,用黄芪固下焦之卫,然后地黄麦冬,始得合而奏清热之功,亦藉其升阳以达表,而水府之热,乃以投清寒而除,是可明于阳气下陷之义。盖阳不得正其治于上,斯阴不能顺其化于下,旨哉言矣。

仲景伤寒论,绝不用黄芪,即如汗出阳亡,似与黄芪之[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固表相宜,亦终不及,何也?盖阳加于阴谓之汗,其系卫阳盛,蒸逼营阴,阴气泄为汗者,用黄芪则既能促营阴充,不受阳蒸逼,又能使卫阳不蒸逼营阴可矣。若伤寒汗多阳亡,则系阴气逼阳外泄,必以附子振其阳,阴霾始散,汗乃得止,与黄芪之止汗,适相反也。然亦有兼两义,如芪附汤者,则又别有故焉。夫阳被迫欲亡,虚固不待言矣,阴离位而迫阳,亦非循常度者也,不得谓之充裕,但伤寒则有外感阴邪相杂,杂病则无挟阴邪者,自宜外振威武,内清奸宄,故四逆汤若用黄芪,非特藉以固外,实恃以和阴,使不迫于阳,仲景治伤寒不用黄芪,义实在此。其后人止汗诸方,如当归六黄汤、黄芪建中汤、玉屏风散,亦莫不傲此为法,特阴阳屈伸之理既别,佐使自不同耳。

愚尝谓湿饮水三者相似而实不同,故金匮要略分为三篇。盖湿者,弥漫雾露之气也,饮者,贮于器中者也,水者,洋溢四射者也,是故水饮有质而湿无质,然有质者由生而化,无质者由化而生,化者化之,生者发之,其治固有别矣。然湿病篇云,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水气篇云,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水与湿不侔,防己黄芪汤之治不异,其义何居?夫风激水而啮土,湿从风而颓土,为病者不同,受病者无以异。防己黄芪汤,白术守中,黄芪行外,防己除病,甘草调剂,其分数调剂居二,守中居三,除病居四,行外居五,所以然者,土主人身之肌肉属脾,黄芪与白术,皆脾药也,用芪以自本而行标,用术因在标而防本,病正在标,自宜治标者三,治本者二,然但知守而不知战,则病何由去,此驱病之防己,所以介乎其中矣。要之风湿风水之为病,动病也,术静而芪动,故芪任重,术任轻,防己黄芪能行而不能发,故芪之任非特重于术,且更以姜枣佐之,盖防己驱逐水湿,水湿势必下行,下行过急,仍恐土啮且颓,病既在表,不如发之使近从表出为愈也。

风湿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皮水四支肿,水气在皮肤中,四支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以是知黄芪非止汗者,特能行营卫中气,营卫中气行,邪气遂无以干,则汗自止耳,何以言之?夫水气在皮肤中,则从汗出为便,今去姜枣与术,加桂枝茯苓,则不欲其解于汗,欲其解于小便矣。本不汗出,且谷水气从小便解,而仍用黄芪,尚以黄芪为止汗耶?虽然,两方虽皆用黄芪,其旨终不同也。防己黄芪汤证,病本向外,则乘势壮营卫之气,使水湿从标而解,是用以厚表气,故分数甲于一方。防己黄芪汤,中焦之剂,防己茯苓汤,下焦之剂,从本从标,犹只在太阳膀胱,此异而同者也。或言四肢属脾,肌肉亦属脾,四肢聂聂动与身重,病皆本于脾,治法乃从太阳何也?夫太阳秉寒水之气,水者克土,故病见于脾,非脾自病也,脾自病,则防己黄芪汤,应术多于芪,防己茯苓汤,不应去术矣,两方视芪重而术轻,以芪行脾之标,术崇脾之本,是以知风水皮水乃脾之标病,非脾之本病也。

黄芪非能降也,亦非能升也,营卫者,水谷之气,三焦受气于水谷,四支禀气于三焦,营卫微则三焦无气,四属失养,由是精微不化于上,阴浊独注于下。金匮云,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若不发热,腰以上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身疼重,小便不利,此为黄汗。历节,乌头汤主之,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两者病皆在下,并治以黄芪,则似黄芪能降,乃其汗出并在上,又似黄芪能升,殊不知黄芪专通营卫二气,升而降,降而复升,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升即降之源,降即升之根,凡病营卫不通,上下两截者,惟此能使不滞于一偏,此即非升非降之谓也。黄芪非止汗也,亦非发汗也,止汗如所谓营卫和,汗自止是矣,发汗如诸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宜桂枝加黄芪汤。夫脉浮为病在营卫,既以桂枝汤和营卫矣,又加黄芪者何?盖桂枝能逐营卫中邪,不能益营卫中气,能通营卫之流,不能浚营卫之源,病暂者治其流则已,病缓者必追其源,是故发汗仍有桂枝汤在,其用黄芪,非助发汗也。防己茯苓汤证,曰水气在皮肤中,桂枝加黄芪汤证,曰如物在皮中状,是皮肤中病,黄芪皆治之矣,阳明病,反无汗,其身如虫行中状,何以不用?按此当辨其病根何在。皮水黄汗,病本在外,脾胃中气,无所堵塞,若阳明病,系胃家实,是内实外虚,彼用黄芪是治内虚外实,与此适相反,不可用也。

《本草新编》: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厚,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尤在补血。夫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独效。盖气无形,血则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黄芪用之于当归之中,自能助之以生血也。夫当归原能生血,何藉黄芪。不知血药生血其功缓,气药生血其功速,况气分血分之药,合而相同,则血得气而速生,又何疑哉。或疑血得气而生,少用黄芪足矣,即不少用,与当归平用亦得,何故补血汤中反少用当归而倍用黄芪?不知补血之汤,名虽补血,其实单补气也。失血之后,血已倾盆而出,即用补血之药,所生之血不过些微,安能遍养五脏六腑,是血失而气亦欲失也。在血不能速生,而将绝未绝之气,若不急为救援,一旦解散,顷刻亡矣。故补血必先补气也。但恐补气则阳偏旺而阴偏衰,所以又益之当归以生血,使气生十之七而血生十之三,则阴阳有制,反得大益。生气而又生血,两无他害也。至于补中益气汤之用黄芪,又佐人参以成功者也。人参得黄芪,兼能补营卫而固腠理,健脾胃而消痰食,助升麻、柴胡,以提气于至阴之中,故益气汤中无人参,则升提乏力,多加黄芪、白术,始能回举。倘用人参、白术而减去黄芪。断不能生气于至阴也。故气虚之人,毋论各病,俱当兼用黄芪,而血虚之人尤宜多用。惟骨蒸痨热与中满之人忌用,然亦当临症审量。

或问黄芪性畏防风,而古人云黄芪得防风,其功愈大,谓是相畏而相使也,其说然乎?此说亦可信不可信之辞也。黄芪无毒,何畏防风,无畏而言畏者,以黄芪性补而防风性散也,合而用之,则补者不至大补,而散者不至大散,故功用反大耳。

或问黄芪补气,反增胀满,似乎黄芪不可补气也,岂有药以解其胀,抑可不用黄芪耶?夫黄芪乃补气药,气虚不用黄芪,又用何药。然服之而增胀满者,非黄芪之助气,乃黄芪之不助气也。阴阳有根,而后气血可补。阴阳之根将绝,服补药而反不受补。药见病不能受,亦不去补病矣。此黄芪补气反增胀满,乃不生气之故。然亦因其不可生而不生也,又岂有别药以解其胀哉。

或问黄芪气分之药,吾子以为补血之品,是凡有血虚之症,俱宜用黄芪矣,何以古人用补血之药多,用四物汤、佛手散,绝不见用黄芪之补血者,岂古人非欤?古人未尝非也,第以血症不同,有顺有逆。顺则宜用血药以补血,逆则宜用气药以补血也。盖血症之逆者,非血逆而气逆也,气逆而后血逆耳。血逆而仍用血分之药,则气不顺而血愈逆矣,故必须补气以安血也。气逆则血逆,气安则血安,此不易之理也。凡血不宜上行,呕、咯、吐、衄之血,皆逆也。血犹洪水,水逆则泛滥于天下,血逆则腾沸于上焦,徒治其血,又何易奏平成哉。故必用补气之药于补血之中,虽气生失血,亦气行夫血也。此黄芪补血汤所以独胜于千古也。

或问黄芪以治气逆之血,发明独绝,然而亦有用四物汤、佛手散以止血而效者,又是何故?洵乎吾子之善问也。夫血逆亦有不同,有大逆,有小逆。大逆者,必须补气以止血;小逆者,亦可调血以归经。用四物汤、佛手散治血而血止者,血得补而归经也。盖血最难归经,何以四物,佛手偏能取效,正因其血逆之轻耳。逆轻者,气逆之小也;逆重者,气逆之大也。以四物汤,佛手散治血而血安,虽亦取效,终必得效之迟,不若补血汤治气而止血得效之捷也。

或问黄芪补气,初作胀满,而少顷安然者,何也?此气虚见补,反作不受也。黄芪补气之虚,而胃中之望补,更甚于别脏腑。黄芪一入胃中,惟恐有夺其补者,乃闭关而不肯吐,此胀满所由生也。治之法,用黄芪不可单用,增归、芎、麦冬三味,使之分散于上下之间,自无胀满之忧矣。故服黄芪胀满有二症,一不能受而一过于受也。过于受者,服下胀而少顷宽;不能受者,初胀轻而久反重。以此辨之最易别耳。

或问黄芪补气之圣药,宜乎凡气虚者,俱可补之矣,何喘满之病反不用者?恐其助满而增胀也。先生既明阴阳之道,深知虚实之宜,必有以教我也。曰:或黄芪补气而不可治胀满者,非黄芪之故,不善用黄芪之故也。夫大喘大满,乃肾气欲绝,奔腾而上升,似乎气之有余,实是气之不足。古人用人参大剂治之者,以人参不能助胀而能定喘耳,用之实宜。然天下穷人多而富人少,安得多备人参救急哉。古人所以用黄芪代之,而喘满增剧,遂不敢复用,且志之书曰:喘满者不可用黄芪。因自误而不敢误人也。谁知黄芪善用之以治喘满实神。铎受异人传,不敢隐也。黄芪用防风之汁炒而用之,再不增胀增满,但制之实有法。防风少用,则力薄不能制黄芪,用多则味厚,又嫌过制黄芪,不惟不能补气,反有散气之忧。大约黄芪用一斤,用防风一两。先将防风用水十碗煎数沸,漉去防风之渣,泡黄芪二刻,湿透,以火炒之干。再泡透,再炒干,以汁干为度。再用北五味三钱,煎汤一大碗,又泡半干半湿,复炒之,火焙干,得地气,然后用之。凡人参该用一两者,黄芪亦用一两。定喘如神,而又不增添胀满,至妙之法,亦至便之法也。凡用黄芪,俱宜如此制之。虽古人用黄芪加入防风,治病亦能得效,然其性尚未制伏,终有跳梁之虞,不若先制之为宜,彼此畏忌而成功更神,又何喘病之不可治哉。

或疑黄芪得防风其功更大,用黄芪加入防风足矣,而必先制而后用,毋乃太好奇乎?不知用黄芪而加防风,则防风之性与黄芪尚有彼此之分,不若先制之,调和其性情,制伏其手足,使之两相亲而两相合,绝不知有同异之分。如异姓之兄弟胜于同胞,相顾而收其全功也。

或疑黄芪补气之虚,止可补初起之虚,而不可补久病之虚,予问其故。曰:初虚之病,用黄芪易受;久虚之病,用黄芪难受也。嗟乎。虚病用补,宜新久之皆可受。其不可受者,非气之虚,乃气之逆也。气逆之虚,必用人参,而不可用黄芪。在初虚气逆之时,即忌黄芪矣,何待久病而后不可用哉。若气虽虚而无逆,则久病正宜黄芪,未有不服之而安然者也。谁谓黄芪之难受乎。

或疑黄芪补气,何以必助之当归以补血,岂气非血不生耶?不知气能生血,而血不能生气,不能生气,而补气必补血者,非取其助气也。盖器虚之人,未有不血亦随之而俱耗者也。我大用黄芪以生气,则气旺而血衰,血不能配气之有余,气必至生血之不足,反不得气之益,而转得气之害矣。故补气必须补血之兼施也。但因气虚以补气,而复补其血,则血旺而气仍衰,奈何。不知血旺则气不去生血,故补血而气自旺,不必忧有偏胜之虞。然多补其气而少补其血,则又调剂之甚宜也。

或问黄芪何故必须蜜炙,岂生用非耶?然疮疡之门,偏用生黄芪,亦有说乎?曰:黄芪原不必蜜炙也,世人谓黄芪炙则补而生则泻,其实生用未尝不补也。

《本草分经》:甘,温,升浮。补肺气,温三焦,壮脾胃实腠理,泻阴火,解肌热。气虚难汗者可发;表疏多汗者可止。生用泻火,炙用补中。为内托疮痈要药。但滞胃尔。

《本草思辨录》:营气始手太阴而出于中焦,卫气始足太阳而出于下焦。营奉胃中水谷之精气以行于经隧。卫奉胃中水谷之悍气以行于肌表。黄芪中央黄,次层白,外皮褐,北产体虚松而有孔,味甘微温,叶则状似羊齿,明系由胃达肺,向外而不中守。有外皮以格之,却又不泄出。独茎直上,根长二三尺,故能由极下以至极上。凡其所历皆营卫与足太阳手太阴经行之境,论其致用,则未易一二明也。

刘潜江疏黄芪,以治阳不足而阴亦不利之病,不治阳有余而阴不足之病,与阳不得正其治于上,阴即不能顺其化于下四语,最为扼要。其解《内经》阳者,卫外而为固;阴者,藏精而起亟。虽稍落宽廓而理固如是。乃邹氏以阳不胜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与卫外起亟,强为牵合。不知《卫生总微论》,以黄芪一味治小便不利,乃提阳于上而阴自利于下也。即《经》所谓起亟,刘氏所谓顺其化于下也。五脏气争之九窍不通,则是阴之争而非阴不利,与此盖毫厘之差耳。

黄芪与牛膝,皆根长二三尺,《别录》皆言利阴气。惟牛膝一茎直下而味苦酸平,黄芪一茎直上而味甘微温。故牛膝利阴气,是下利其阴气。黄芪利阴气,是从阴中曳阳而上而阴以利。牛膝有降无升,黄芪有升无降,皆屡验不爽。刘氏谓黄芪先自下而上,又自上而下。邹氏谓黄芪能升而降,能降而升。此盖黄芪疏营卫之后,营卫则然,黄芪无此狡狯也。

凡药之用宏而不专主于一者,辨之不精,即致贻误。如黄芪补表而不实表,不实表故不能止汗。如人参之属,疏表而不解表,不解表故不能发汗。如麻黄之属,疏表而不解表,不解表故不能发汗。如麻黄之属,其亦能止汗、发汗者,则借黄芪通营卫、调和阴阳之力也。《金匮》方黄芪无不生用,后世多以蜜炙。然遇中虚之证,炙使向里,尚无不可。陈修园乃更分为盐水、酒、醋诸炒法,则大拂其性矣。

缪仲醇谓黄芪功能实表,有表邪者勿用。岂知黄芪惟不实表,故表邪亦有用之者。如《本经》之排脓止痛,《金匮》之治风湿、风水、黄汗,皆堪为不实表之据。若伤寒之邪,宜从表泄,黄芪虽不实表,而亦无解表之长,且有补虚羁邪之患,断非所宜也。

足太阳脉上客交巅,黄芪入太阳经,故能上至于头。膀胱与肾为表里,故亦能益肾气以化阴而上升。凡方书治尿血等证皆是。汪庵云:阴虚者宜少用,恐升气于表而里愈虚。斯言得之矣。

试以《金匮》用黄芪诸方言之:小建中汤尤在泾诠解之精,实胜诸家。惟黄芪建中汤加黄芪两半,第视为充虚塞空,则失之泛矣。诸不足三字所赅者广。营卫二气,岂能升降无愆。芍药用至六两,意在敛里破脾结。加黄芪则为疏营卫之气,俾胃中津液,得输于营卫而无阻。核之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与生姜俱较此加倍,且减芍药去甘草,显为宣通血痹而然。岂建中加黄芪,是徒取补塞乎?桂枝加黄芪汤之黄芪,则尤非徒补之谓矣。黄汗与中风汗自出之汗,同为邪汗,同宜化邪汗为正汗,桂枝汤正的对之方。然黄汗由于阳虚,与桂枝证之但须泄邪者,差有不同,故减少桂芍而加疏表补虚之黄芪,以泄邪而化气。至腰髋痛,身重,小便不利,则由阳不下通,尤非黄芪不能下疏其卫。黄疸脉浮亦用之者,正以黄芪为太阳药也。然则芪芍桂酒汤,何为抑为以苦酒哉!盖黄汗同而身肿不同,渴亦不同。肿则阳微表虚,不任汗解,渴则水气郁于三焦,肾阴不得上朝,自当以通阳化气泻水为亟。芪芍桂枝取以通阳而化气。苦酒则泄热泻水而下达,三物得之,由三焦一气直下也。去生姜者,不使横扩也。去甘枣者,恐其中停也。用黄芪特多,则因其虚。以补剂驱邪,故须六七日乃解,无速效也。

防己黄芪汤治汗出恶风,而不以桂枝汤加减者,以彼无湿此有湿也。风水亦用此方,以与风湿无异也。风湿例用麻桂,而此不用者,盖彼为身痛,此则身重,身痛者风盛而喜动,身重者湿盛而喜静。脉浮则邪仍在表,表可不解乎?然汗已出而虚虚可虑;湿可不驱乎?然湿即去而风必愈淫。惟防己解肌表之风湿,直泄而不横泄。黄芪宣营卫之壅蔽,疏表而亦补表。脾土强则能胜湿,故佐以术甘。姜枣多则妨身重,故减其分数。又以后坐被上,被绕腰下,助下焦温化之气,而邪得以微汗而解。初夫徒知发汗利水补虚,而不能与病机相赴者,真有霄壤之别。

皮水例宜发汗,而防己茯苓汤,虽水气在皮肤中而脉不言浮,四肢则聂聂劝动而肿。《经》云:肉蠕动名曰微风。是水浸其脾,脾阳不能达于四肢,而又为微风所搏,故动而肿。动而不痛,脉不浮,则发汗非宜。防己为风水要药,偶以茯苓,使直泄于小便。病在皮肤,非黄芪不能益气疏表,故加之。辛甘合而生阳,加桂草者,又兼以治其本也。

汗出表虚而宜止汗之证,而四逆加人参与茯苓四逆诸汤,仲圣用人参不用黄芪,以参能实表,芪不实表也。感伤风寒而宜发汗之证,如桂枝与麻黄诸汤,仲圣绝不加芪,以表有邪,非表之虚也。表有邪而挟虚者,则参不宜而芪为宜。然芪能直疏不能横解,且性味甘温,驱邪岂其所胜?故风湿、风水、黄汗等证,仲圣用黄芪,亦只为防己茯苓之辅而已。惟补虚通痹,则芪之专司。故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皆以黄芪统率全方。仲圣之辨药,可谓精矣。后世用黄芪为表剂而至当者,无如《唐书》许允宗之治柳太后病风,以黄芪防风煮数十斛,于床下蒸之,药入腠理,一周而瘥。此必尚有外证可凭,故开手即以解散风邪为治。《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又云:大气一转,邪风乃散。夫补虚散邪,法亦多端,而黄芪防风收效若是之捷者,何也?病者脉沉口噤,自属经络机窍为风邪所中,阳虚而阴壅,大可想见。黄芪非风药,而补阳利阴,通其气道,厥有专长。防风得之,乃克由阳明达表,大驱其风。此其得诀,在认定脉沉可任黄芪,否则遇中风脉浮汗出而用之,下愈助其虐乎?宋人许叔微医学至深,而其用黄芪,则似不如允宗之当。《本事方》载邱生病伤寒尺脉迟弱,叔微谓未可发汗,而以黄芪建中加当归,先调其营血,极为有见。然尺弱宜兼益肾阴,而用由太阳上升之黄芪,不无可商。好在黄芪两半而芍药则倍之,故服至五日而尺部亦应也。

陆定圃《冷庐医话》,载许辛木部曹谓其嫂吴氏,患子死腹中,浑身肿胀,气喘身直。其兄珊林观察,检名人医案得一方,以黄芪四两,糯米一酒盅,水煎与服。即便通肿消,已烂之胎,成十数块逐渐而下,一无苦楚。又山阴王某患肿胀,自顶至踵皆遍,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许亦随消。继加祛湿平胃之品,至两月后,独脚面有钱大一块不消。更医痛诋前方,迭进驱湿猛剂,竟至危殆。仍以前方挽回,用黄芪至数斤,脚肿全消而愈。黄芪治肿胀有此大效,得不诧为异事。然此亦仲圣早有以示人者,《金匮》凡水湿之证,身重身肿,皆不禁用黄芪,皆使水湿下行。许氏所治亦是水肿。《内经》三焦为水道,膀胱为水府,黄芪从三焦直升至肺,鼓其阳气,疏其壅滞。肺得以通调水道,阴气大利,此实黄芪之长技。其脚面之不易消,与用芪至数斤,盖由仅仗此一味,而制方之道,犹有所歉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性温,味微甘。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即宗气,为肺叶阖辟之原动力)下陷。《神农本草经》谓主大风者,以其与发表药同用,能祛外风,与养阴清热药同用,更能熄内风也。谓主痈疽、久败疮者,以其补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溃脓自排出也。表虚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气虚。小便不利而肿胀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妇女气虚下陷而崩带者,可用之以固崩带。为其补气之功最优,故推补药之长,而名之曰耆也。



【现代药理研究】



1. 黄芪能对抗免疫抑制制剂的作用,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网状内皮系统、外体系统均有增强其功能的作用,对某些免疫细胞因子有诱生作用,并有诱生干扰素、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对多种免疫因素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2. 黄芪有强心、限制或缩小心肌梗死面积,以及改善心肌炎症状、抗应激、抗心肌缺血的作用,能扩张血管,扩张冠脉、降低血压,改善心肌氧的代谢平衡。

3. 黄芪能改善血液流变各项特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并可提高造血功能。

4. 黄芪可使细胞的生理代谢作用增强,促进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双向调节血糖浓度。

5. 黄芪有抗肿瘤作用。

6. 黄芪能增加组织的胶原合成,延长细胞寿命,抗氧化,有抗衰老作用。

7. 黄芪对肾炎、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均有治疗作用,对庆大毒素肾毒性有拮抗作用,还有利尿作用。

8. 黄芪有降血糖作用,并对老年大鼠甲状腺功能低下有对抗作用。

9. 黄芪能增强脑部功能,加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镇痛、镇静作用。

10. 黄芪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可增强小肠运动各平滑肌紧张度。

11. 黄芪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12. 黄芪对大鼠离体子宫有收缩作用,有促雌激素样作用。

13. 黄芪有抗辐射作用,并对造血和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

14. 黄芪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9
发表于 2015-2-14 10:32 | 只看该作者
先下载了慢慢看,谢谢了
10
发表于 2015-4-13 21:44 | 只看该作者
先下载了慢慢看,谢谢了
12
发表于 2015-8-3 16:21 | 只看该作者
不识百草,焉知药性。专泥药性,怎能识病。
13
发表于 2015-8-7 22:51 | 只看该作者
好。先下载了慢慢看,谢谢了
14
发表于 2016-5-13 20: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挺优秀
15
发表于 2016-5-13 20:1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挺优秀
16
发表于 2016-5-21 09:04 | 只看该作者
黄芪之妙用
17
发表于 2016-6-7 15:32 | 只看该作者
黄芪是补气的好药。
18
发表于 2016-7-11 21:20 | 只看该作者
收藏,慢慢研修,谢谢楼主无私奉献精神
19
发表于 2016-7-13 15:21 | 只看该作者
陆仲安也差不多
20
发表于 2016-7-14 18:27 | 只看该作者
内容很多,慢慢研修,谢谢楼主无私奉献
21
发表于 2016-7-22 15:04 | 只看该作者
《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我师其法,用之得当,确有奇效》一文,说的真好,读后很有启发。
22
发表于 2016-7-23 14:30 | 只看该作者
枳壳反佐,学习了
23
发表于 2016-7-23 14:31 | 只看该作者
枳壳反佐,学习了,有深度
24
发表于 2016-8-9 15:57 | 只看该作者
枳壳反佐,学习了,有深度。收藏,慢慢研修,谢谢楼主无私奉献精神
25
发表于 2016-8-10 08:16 | 只看该作者
利尿托毒、排脓
26
发表于 2017-2-4 00:41 | 只看该作者
下载学习学习,谢谢。
27
发表于 2017-4-20 19:23 | 只看该作者
清代王清任善用黄芪,我师其法,用之得当,确有奇效
28
发表于 2017-5-4 15:0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挺优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3 21:4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