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4392|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区预防]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0 2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一束康乃馨 于 2011-12-10 22:50 编辑

主要事实
  • 逾4.5亿人患有精神疾患。有更多的人存在精神问题。
  • 精神卫生属于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确,没有精神卫生就没有健康。
  • 精神卫生不仅仅是没有精神疾患。
  • 精神卫生是由经济社会、生物学和环境因素来决定的。
  • 具有符合成本效益的跨部门战略和干预措施,来促进精神卫生。
2# 沙发
发表于 2011-12-10 22:52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精神卫生的含义是什么?
精神卫生又称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也可以叫做精神健康。  狭义的精神卫生,是指研究精神疾病的预防、医疗和康复。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促使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帮助他们重返正常的社会生活。  广义的精神卫生,是指增进入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至今也难有统一的定义。从不同侧面都可以提出一些要素,比如心境愉快,待人宽厚,弛张有度,能给人以心理上的支持……,说恐怕也说不完。有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过总结:(一) 体验方面: 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即有自知之明)(二) 操作的标准:从事心理活动有效率(自我感觉有效率,他人评价有效率)以及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三) 发展的标准:这样干下去(发展下去)会不断开拓自己,能发挥出个人更多的潜能。这条无法实测,只能通过了解的人估计。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11-12-12 09:28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何为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心理功能相对持久而严重的紊乱。从成因上分析,可以是某种生物学改变决定的,如痴呆,是脑组织老化、萎缩这一生物学过程决定的。也可以推测是某种生物学过程决定的,但还没有得到证明,如精神分裂症。还可以是在一定生物学基础上,在心理社会因素参与下形成的,如焦虑性神经症。无论哪一类精神疾病,都可以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加以理解,比如脑外伤后出现的情绪暴躁,显然是外伤这一事实决定的,但如何理解伤者的心理功能障碍,如何照顾和善待(包括制度上的宽容),显然是心理问题和社会文明程度问题;这些方面做得好不好,反过来也会影响患者的情绪,改变其表现。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即在疾病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占的分量越重,其表现越难以符合固定的病程特点,也就是不太符合严格的疾病定义。因此,有些精神疾病现象也被称为心理障碍。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4
发表于 2011-12-13 08:52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什么是精神不正常?
所谓不正常,就是和常态不一样。通俗的说就是不普通。从横断面看,就是和同一文化下大多数人的表现不一样;纵向观察,就是和被观察对象一贯的表现不一致。并不是所有的不正常都是病态的,好的不正常,叫做卓越。有专家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雷锋就是不正常的,只不过是异常的好,好到我们大多数人都要向他学习。”只有导致适应不良的不正常,才是病态的。
5
发表于 2011-12-14 10:43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精神疾病的表现有哪些?
精神疾病的表现恐怕是各种疾病中最为复杂的。前辈精神病理学家对此进行了专门总结,归纳出若干类综合征(或叫症状群)。其中最常见的是神经衰弱症状群(综合征),比它稍特殊一些的有焦虑综合征、抑郁综合征;更为特殊、也更少见一些的是幻觉-妄想综合征。在特殊人群中,如高龄老人中,记忆障碍相对常见一些;在慢性酒精中毒人群中,酒精性遗忘和虚谈症也可以见到。此外,在综合医院的重病患者中,急性脑病综合征(谵妄状态为代表)也是请精神科会诊的常见原因。以上提到的这些综合征,并不是并列的,除了出现频率的不同外,它们的等级也不同。越特殊的综合征等级越高,高等级综合征患者往往可以兼有低等级综合征的表现,比如,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谵妄的背景可以是神经衰弱综合征,焦虑或抑郁患者也往往有神经衰弱的表现。
6
发表于 2011-12-14 22:31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现在国家对这方面很重视。要加强学习。谢谢。
7
发表于 2011-12-16 09:38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神经衰弱综合征
患者感到精力不足,注意不能集中,自感效率下降和疲乏。这种疲乏感即便休息也不能去掉,往往是想休息却又思绪纷乱(有病人描述为“过电影”);真该动脑筋,又很快觉筋疲力尽。情绪方面,患者常感到烦恼、紧张,易急躁。同时还伴有各种身体不适,如紧张性头痛、入睡困难或睡眠很浅。 在等级制中,神经衰弱综合征是等级最低的。
8
发表于 2011-12-17 22:48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焦虑综合征
焦虑综合征:包括焦虑心情及焦虑的客观表现。焦虑心情是一种无端的害怕或要出事的可怕的预感。患者惶恐不安、提心吊胆,总感觉似乎就要大难临头,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威胁存在。患者本人也深知这一点,但理性本身不能克服恐惧感。焦虑的客观表现有两方面,一是运动性不安,如手抖、腿颤、姿势僵硬、声音打颤,严重的可有坐立不安;另一种客观表现是医生常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慌、出汗、胸闷心痛、口干、呼吸急促、脸红耳热、尿急尿频……。只有焦虑心情和客观表现都存在,才是完整的焦虑综合征。 焦虑综合征的等级略高于神经衰弱,焦虑患者有某些神经衰弱的表现也不奇怪。
9
发表于 2011-12-18 15:42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抑郁综合征
抑郁综合征:抑郁是持久而弥散的心境低落,持久要求至少2周以上,弥散意味着不是针对一时一事的悲伤和难过。心境低落的表现已中度抑郁最为典型,其核心体验是**缺失(ahedonia),即患者无法体验到愉快,甚至无法回忆过去有过的愉快体验,也无法憧憬高兴的心情。与此相关联的体验有无望感,即看不到希望甚至绝望;无助感,觉谁也帮不了自己或什么也帮不了自己。严重时感到生活本身就没有什么意义,可以伴有**观念或行动。除心境低落的体验外,抑郁患者往往还有难以消除的疲乏感,自我评价过低、过分自责甚至觉得自己有罪。抑郁状态下,患者的身体不适也很明显,与精神上的疲乏相伴的,是体力上的疲乏无力,有的病人甚至整日卧床不起。食欲不振、便秘、消瘦以及身体疼痛等症状也很常见。患者往往因此到各科就诊,即便医生指出没有得什么特别的病,患者也不能轻易接受,仍旧认为肯定是得了查不出来的病或医生为安慰自己而没有和自己说。这种现象叫做疑病。患者本人虽然有很强的自己“病了”的感觉,但并不一定能看清是自己情绪出了毛病。有些患者的坏情绪以暴躁易怒为主要表现,而无助、绝望等体验需要有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访谈才能比较明确的展现出来。 像前面介绍综合征等级时提到的,抑郁综合征的等级较高,可以包含较低等级的焦虑和神经衰弱的某些表现。
10
发表于 2011-12-19 23:25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偏执观念;妄想
偏执观念:又称超价观念,来自英文的over-valued idea,字面意思是容不得有不同意见的观念。上述疑病观念,不顾医学事实而认定自己得了某种特殊的病,就属于偏执观念。如明明检查结果完全没有肝炎的证据,但患者根据自己的不适和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认定自己得了肝炎。常见的偏执观念还有病理性嫉妒,从所谓的蛛丝马迹认定爱人有外遇,比如手机上一个不认识的号码,打过去如果恰巧是女性接的,在偏执的女性看来就是丈夫有不正当关系的铁证,尽管我们知道打错电话的情况谁都可能碰到,但在患者看来,只有一种符合他/她不安心理的解释才是可以被接受的。偏执观念与妄想的区别在于前者从患者的性格与心理成长的经历来说是可以理解的,而妄想则不同。妄想信念:指不能被现实和亲身经历所纠正的错误信念。比如患者认定他自己是伟大领袖的儿子,认定某个陌生人是坏人派来害自己的,甚至认定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亲生父母是别人伪装的,是假的。妄想的基础是更基本的感受的异常。如上面提到认定父母非亲生,也叫做非血统妄想,就涉及最基本的熟悉感、安全感、亲密感的破坏,从性格和心理角度是不可理解的。一个人可以憎恨未能给自己足够情感温暖的父母,但不会怀疑从小培养起来的熟悉感。确定的妄想,不是一时的胡思乱想或突发奇想,而是持续一定时间的相对稳定的错误信念。一般持续至少1周以上才能诊断妄想。
11
发表于 2011-12-20 10:40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谵妄:可以定义为一种中等程度或严重的意识混浊,在此基础上,出现很多错觉和幻觉等知觉障碍,或者有言语不连贯,精神运动性不安(行为混乱,目的性差),还可以出现短暂而片断的类似妄想的观念。
12
发表于 2011-12-20 16:20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在基层工作,对精神病的知识非常匮乏,对我们太有用了。
13
发表于 2011-12-21 19:40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痴呆综合征:
痴呆可以由于多种损害大脑的疾病所引起,表现为记忆下降、智能损害,通常伴有情绪或行为的异常,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下降。
14
发表于 2011-12-22 20:55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失眠
指患者的睡眠时间较正常时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造成明显主观不适和日间功能下降。最常见的是入睡困难,患者越想睡越睡不着,辗转反侧。也可以有睡眠过轻,多梦或早醒(比平时提前1小时以上)。 失眠可以生理性的,如坐飞机跨时区旅行,倒时差阶段常出现睡眠紊乱;其他环境变动,如搬家、旅途中在旅馆睡眠,也可以影响睡眠质量。这种生理性睡眠紊乱即便不加以医疗干预,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大多数健康人一周左右也能恢复正常,只是过程比较痛苦,如果适当采用安眠药物,则可以减轻痛苦。 失眠还可以是躯体疾病造成的,如术后疼痛往往造成失眠,血压波动也可以造成失眠多梦。这时的处理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对症处理失眠。再有就是药物,如含**等兴奋成分的药物可以引起失眠。在心理卫生领域,失眠几乎可以见于各种心理障碍,作为其中的一个症状。如神经衰弱伴失眠,焦虑症伴失眠,抑郁症伴失眠……都很常见。更严重的精神病性障碍,如急性精神病发作,睡眠紊乱往往更为严重和突出,可以真正达到彻夜不眠的地步。这里说的“真正”是与有些失眠患者经常说自己“一夜也没睡,身边发生什么都知道”比较而言的。后者严格地说是“睡眠感缺失”,实际上家...
15
发表于 2011-12-23 16:35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老年人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小量增加。  2.定期来医院进行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3.剂量视病人情况而定:肥胖者易出现药物蓄积;体质弱者也存在较大危险性。   4.短效药物优于长效药物:短效药物服药次数多,但严重不良反应如跌倒、臀部骨折较少发生。不过使用短效类药物停药较困难,明显存在撤药反应。  非苯二氮?类药物作为抗焦虑药和催眠药的治疗,已被临床广泛使用,可分为两大类:咪唑吡啶类和环吡咯酮类。催眠药和镇静剂均易发生耐药性和依赖性,因此均应避免长期服用
16
发表于 2011-12-24 21:46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神经性厌食
也简称厌食症。指为了避免发胖或保持体型而刻意节食和增加运动,导致体重大大低于正常水平,在女性经常造成继发性闭经。厌食症患者的精神病理核心是体像障碍,即认为已经相当消瘦的身材仍旧偏胖,至少不够瘦。因此,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精神,与自己的体重/体型作斗争。    节食现象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年轻女性中相当普遍,厌食症患者则是其中的极端。推动他们走到极端的并不真的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是“偏胖”,而是内心对自己深刻的不满意和必须强力控制的急迫感。如果说慢性失眠患者是围绕睡眠问题作困兽之斗,厌食症患者就是围绕体型/体重作困兽之斗。其结果中最严重的是8%的厌食症患者会导致死亡。    不恰当的、过分的节食行为应当引起当事人和亲友的注意。在没有达到严重厌食水平之前,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可以有所帮助。但当事人有时并不自觉走向健康的道路,在节食“成功”的阶段,他们可能表现得意气风发,这种带有亢奋性质的振奋,使他们更难听进不同的意见。    严重的厌食症往往需要住院治疗,监测其体重恢复情况,防止严重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17
发表于 2011-12-25 20:06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焦虑与神经症
焦虑是各种神经症的核心体验,在精神疾病表现部分已经提到,焦虑综合征是略高于神经衰弱综合征的等级较低的病理状态。除了作为焦虑性神经症的主要表现外,焦虑状态还可见于器质性原因,如血糖过低可以诱发焦虑发作,甲状腺机能亢进时也可有焦虑表现。此外,病态的焦虑还应与普通人对现实中威胁处境的焦虑反应相鉴别。    作为神经症核心体验的焦虑,其特征是恐惧心理或担心缺乏固定的目标。患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害怕什么,可就是不安;或者遇到什么事担心什么事(广泛性焦虑)。焦虑不安的心情,显然与精神生活的不安有关。这就涉及了神经症生物学因素以外的病因——神经症性生活风格。    典型神经症患者往往具有强求、过分依赖、纠缠等特点。如何帮助这样的患者逐渐接受自己的情况,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状况,需要专业的态度与知识。心理治疗最初就是针对神经症性障碍发展起来的。    随着生物学研究的进步,抗焦虑药物有了长足的进步。除了安定类药物中有的更适用于治疗焦虑外,新型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的也具有良好的抗焦虑作用,而且由于没有物质依赖特点,更适于长期用药。和慢性失眠问题一样,药物治疗需要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特别是患者心情不稳定,容易患得患失,刚刚见好反而过早停药;看见说明书上的副作用,不管是否与自己的情况真有关系,都往自己身上考虑,有时仅仅因为害怕,就自行停药。这其实是焦虑症状影响了治疗选择。还有的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频繁改变本应长期稳定用药的剂量,徒劳的“微调”其实只能增加药物体内有效浓度的不稳定性,对治疗没有什么帮助。但患者坚持这样做,恰恰体现了其对自身状况的不接受与纠缠的特点。
18
发表于 2011-12-26 14:58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或称抑郁症是目前的热点,也是争论较多的焦点。1960年代以前,精神病学界对抑郁的定义较严格,只有心境低落明显,甚至伴有思维、动作变慢等才诊断抑郁,而一般的心情不好,烦闷、紧张,则归入神经衰弱或神经症。随着抗抑郁药物的进步和生物医学模式的兴盛,抑郁症的诊断越来越松。    现在有很多抑郁情绪的自评量表、问卷,如果用于评价一下自己的心情,提醒自己注意心理健康,还是可以的。但不能以自评的结果作为抑郁症的诊断依据,因为不同的人对问题的理解可以有很大偏差,对不良情绪的判定也需要专业知识。所以,抑郁症的诊断应当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亲自与病人进行交谈后作出。望文生义式的自我诊断是不准确的。    抑郁症的处理原则首先是分清抑郁的程度,按严重程度解决首要问题。    对非常严重的抑郁,如伴有木僵和强烈**行为的,应当住院治疗。如果是年老体弱的患者,首先要处理的可能不是抑郁情绪,而是患者长期僵卧,进食差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这种状态使患者几乎难以耐受任何抗抑郁治疗。待身体状况有所好转,能够耐受治疗后,可以针对病情,采用电休克治疗或抗抑郁药物治疗。    对中等程度的抑郁,在正确使用抗抑郁药同时,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争取他的合作,同时嘱咐家属注意安全(**风险),学会给患者以心理支持。比如,家属经常不把抑郁症看作是疾病,常常将其归结到“情绪懒散”或“性格恶劣”上。基于此点,家属和周围人常鼓励患者要“坚强”、“别灰心”,这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患者身上。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无法感到普通状态下应有的信心。    对于程度较轻的抑郁,更要发挥患者的主动性,帮助他选择自己的治疗模式。一般而言,符合严谨的临床诊断的抑郁,抗抑郁药物治疗都会有帮助。除非患者处于不适合用药的特殊阶段,如早孕时期的妇女。    随着美国诊断标准中放弃神经症的诊断类别,扩大抑郁症的诊断,一些不典型的心情不良,即原来被归入神经症的情况,被划入了抑郁障碍这一大类,还起了个新名字,心境恶劣。看来心理治疗在这里也是不可缺少的了。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患者一生中既有抑郁发作,也有一种称为躁狂发作的截然相反的表现。这种情况称为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的典型表现是过分兴高采烈,主意大且多变,活动多而有头无尾,睡眠和休息的要求减少,自我感觉过分良好……。躁狂的识别比较容易,即便没有专业知识的人从常识和对当事人的了解出发,往往也能判断此人不对劲儿了。
19
发表于 2011-12-27 22:59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本帖最后由 一束康乃馨 于 2011-12-28 11:11 编辑

症精神病与精神分裂
作为专业术语的“精神病”是指程度严重的心理障碍,大致说来符合以下三个特点,(一)严重脱离现实,存在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病人不能区分主观的和客观的,(二)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三)缺乏症状自知力,即不能了解某些症状表现是病态的。    在精神病性障碍中,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倾向于慢性化的精神病。至今难以精确定义。发病高峰在20~30岁,患病率(每千人中患者所占的比例)约为3~5‰。精神分裂症发病后,最初的5年是症状最为强烈、最不稳定的阶段。之后病情相对稳定,到10年左右,病情往往就比较稳定了。通过对病程超过20年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约有3/4的患者病情处于相当稳定的状态。在此稳定期间,治愈和存在轻度障碍的情况共约占50~60%。需要长期看护的重度障碍的情况约占10~20%。不需要治疗的约占1/4。
20
发表于 2011-12-28 11:11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早期精神分裂症还可能有哪些表现?
(1)性格改变,除日益孤僻外,有的还可表现为敏感多疑,或情绪不稳,古怪固执等;(2)好冥思苦想,好像在钻研问题,其实思维的内容很空洞;(3)不遵守劳动纪律等行为规范,注意力涣散,做事漫不经心、懒散;(4)谈话缺乏中心内容,难以深入交流思想;(5)失眠,头痛,或其他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6)社会功能受损,工作能力和学习成绩下降;每个病人是各有不同的,常见的早期症状可以有以上这些,但并非每个病人都有。
21
发表于 2011-12-29 21:11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精神分裂症预后好坏取决于什么?
(1)要看发病年龄。发病年龄越小,预后相对越差。(2)看其分型。精神分裂症主要有单纯型、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未定型等分型。相对前两型较差,后三型较好。(3)看病程特点,病期长短。间歇发病、病期短的预后比持续的、长的好。(4)看病前性格是否偏常,明显有孤僻、敏感、冷漠,好做白日梦、不易于人沟通等内向性格者,预后差。(5)看有无阳性家族史。家族中有同病者或有人格乖张、精神发育迟滞、酗酒、癫痫、犯罪、**等情况者,预后不良。(6)看起病有无明显心理、社会**因素。一般说来,有明确诱因者比无诱因者预后相对好些。(7)看是否早期接受治疗以及既往治疗的疗效。首次发病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除罕见的单纯型和部分早发的青春型病例外,其它各型只要早期确诊,得到及时、有效、系统充分的治疗,几乎均可痊愈。(8)药物治疗反应好者,一般预后较好。(9)维持治疗。几乎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要在充足药物治疗达理想效果后,再做数年乃至终生的药物维持。因为,不做维持治疗,复犯几率大于90%。而且每复犯一次,会加重一次,疗效也将不断降低,甚至无法控制,走向慢性衰退。(10)是否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22
发表于 2011-12-31 13:50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什么是老年性痴呆
是指一种最常见的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阿尔茨海默病。疾病的早期表现类似于正常人的老龄化,但进展速度较正常衰老快,并且程度重。相对于大多数疾病的进展而言,痴呆的表现是逐渐发生和缓慢进展的,因此不容易早期识别。目前病因并不清楚,而且没有可治愈的方法。
23
发表于 2012-1-1 21:23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老年性痴呆的表现?
老年性痴呆的表现:    一般来说,我们依据病情的发展,将老年性痴呆大致人为分成早期、中期、晚期,也可称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但是每个患者的各期表现并不一定完全对应如下。(1) 早期:大约持续1-3年,生活能自理,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正常。但是医疗机构的客观检查能发现患者记忆和智能的受损。早期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差,患者好忘事,也不能学习新的知识。刚发生的事以及刚说过的话,转眼可忘,记不住熟人的姓名或***。做事缺乏主动性,对日常活动及过去的爱好丧失兴趣。情感变得平淡,尤其是终日相伴的配偶会感到丧失深入的情感交流,感到“他/她变得不会心疼人,好象变自私了”。这个阶段常常不易被觉察,一般性的接触很难发现上述表现,通常先由配偶或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子女发现,但是遗憾的是却常被误以为是正常的老龄化,所以极少有此阶段来就医者。(2) 中期:一般持续2-8年,症状会变得明显,处理日常生活能力出现明显的困难,需要他人的照顾。记忆下降明显,忘事更明显,不常见面的熟人想不起名字,甚至不认识。不能***料理家务,语言表达困难。弄不清时间、地点,在熟悉的地方也容易走失。这阶段患者依赖性强,情绪和行为异常也更加明显,可出现情绪低落,易发脾气,甚至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精神行为异常。一般患者会在此阶段就诊。(3) 晚期:此阶段患者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完全依赖他人照顾。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行走困难,不能认识家人、朋友,丧失语言的交流能力。此阶段的持续时间依赖于患者躯体状况和照顾质量。患者容易在此阶段并发肺炎、褥疮和泌尿系感染等疾病。老年性痴呆的治疗:针对痴呆症状,如果在早中期给予改善认知的药物(如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可以减缓病程的发展,缓解部分病情,晚期时用这些药物效果甚微。但是对于痴呆患者伴发的精神行为异常,以各种非药物干预为基础,如专业化护理,辅助以对症治疗的药物,可以明显的改善和恰当的控制病情。详细措施可以到神经科或精神科咨询专业医生。
24
发表于 2012-1-2 16:35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什么是血管性痴呆
发生率在老年人中仅次于老年性痴呆。多次脑中风是主要原因之一,记忆和智能的损害或情绪异常多在中风发生后出现,可以随着脑血管的情况出现病情波动,时好时坏。通常表现为不均衡的智能损害,情绪不稳定(情感脆弱)更为突出。血管性痴呆目前也是不能逆转的,但恰当处理和功能锻炼可以使日常活动能力有一定的恢复。控制饮食、适当锻炼、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防止再次的脑中风是最好的治疗措施。
25
发表于 2012-1-9 10:52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性心理障碍
包括(一)性身份障碍,如性别改变症,强烈不能接受自己的性别,希望变成异性。(二)性偏好障碍,性目标不是作为完整异性的人,而是某个部分(如恋足症),某些有性意味的物品(如女性内衣);或者性愉悦的取得不是通过与异{BANNED}往、同时带给异性愉快(从普通到私密及至{BANNED}行为),而是通过对异性或自己的不良**(如露阴症、窥阴症、挨擦症)。(三)性取向障碍,性活动的对象指向同性,而且为自己所不能接受。也称为自我失谐性同性恋。而能够悦纳自己异常性取向的同性恋,目前已不被纳入性心理障碍。
26
发表于 2012-1-10 13:38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人格障碍是怎么回事?
是从小发展形成的、破坏人际关系、导致社会损害或本人精神痛苦的人格异常。人格障碍中比较具有典型性的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最近改称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等。
27
发表于 2012-1-11 11:28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酒精依赖
在有依赖性的物质中,流传最广,历史最久远的,就属酒精了。除了一次大量饮酒可以造成急性酒精中毒(俗称醉酒)外,慢性过量饮酒危害更大。造成的器官损害有,酒精性肝硬化,萎缩性胃炎,酒精性脑病(智力衰退,性格变得偏狭,出现记忆障碍和偏执)使用酒精的量不断增高,如果不能满足,则出现戒断症状,最严重的戒断反应是震颤谵妄。此时当事人已经成为酒依赖者。
28
发表于 2012-1-12 19:52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非物质依赖
不仅摄入某些物质可以造成依赖。贪恋某些活动也能,如病理性赌博,当事人已经不在乎输赢,而更在乎赌得痛快,为此不惜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欲罢不能。    与此类似,现在青少年的“网络成瘾”问题也很突出。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明知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危害,仍不能自拔。
29
发表于 2012-1-13 15:10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什么人有**的危险?
什么人有**的危险?    目前我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测谁会**。但是,当每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的危险就增高。(1)心情不愉快或高兴不起来(2)近期,特别是最近两天有严重的精神或心理**(3)近一个月个人生活状态很不好(4)长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压力大(5)以前有过**的举动(6)亲友或熟人有过**行为
30
发表于 2012-1-14 12:47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卫生”连载信息

**者有哪些征兆?
对于大多数经受心理的巨大苦痛而想**的人来说,**前常常出现已下一些迹象。(1)语言上的征兆:直接向人说:“我想死”、“我**了。”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的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等。(2)行为上的征兆: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抑郁的表现;将自己珍贵的东西送人;有条理地安排后事;频繁出现意外事故;饮酒或***的量增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7 14:1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