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1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心理护理
  对冠心病尤其是AMI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心理护理技术日益得到重视,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放松技术、冥想、体能锻炼、增加社会交往等有可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所以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势在必行。郭克锋等进行的CHD 心理干预对照研究发现,干预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他们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和患者建立理解和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并采取疏导、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②采用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等。
  ③心理行为的治疗。
  ④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焦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常见,而且可能通过寄过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根据斯皮尔博革状态焦虑量表(Spielberger State AnxietyInventory)测定,急性心肌梗死后44.6%的病人为焦虑状态;国内报道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45.9%,女性53.4%有焦虑和恐惧,并认为通过系统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安全感,能有效改善预后。患者往往喜欢用隐喻式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病情况,尤其对疼痛的描述,加上不同经历,对病情描述和理解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存在困难。护士不能强迫患者接受自己的思维方式,反之应该利用隐喻式语言更好地洞悉患者内心世界对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反应。
  健康宣教能帮助患者更好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康复的信心。男性患者倾向于让护士宣教,最想了解危险因素;而女性患者倾向于临床医生,更需要了解药物治疗。抱怨自控丧失和自我管理不善者以女性患者为多,而且大都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女性患者在冠心病监护室经常抱怨三个主题:其一“很脆弱”,包括“依赖他人感”、“被欺凌感”和“自己是麻烦缠身的人”;其二“远离”,包括“不能面对现实”、“拒绝涉及他人”;其三“有意义、长了见识”。对这些特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特别关注,共同分担其心理疾苦。
  Glaserian将精神定义为由神明、家庭、朋友、医务人员、牧师等给予的支持生命的力量。战胜疾病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面对死亡、消除恐怖不安、改变生活方式、寻求精神寄托、感受生活的意义。了解患者的精神世界,尊重其信仰,能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提供内心力量、舒适感、满足感,使其更加配合治疗,这些因素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心理护理
  对冠心病尤其是AMI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心理护理技术日益得到重视,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放松技术、冥想、体能锻炼、增加社会交往等有可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所以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势在必行。郭克锋等进行的CHD 心理干预对照研究发现,干预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他们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和患者建立理解和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并采取疏导、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树立战心理护理
  对冠心病尤其是AMI患者除常规护理外,心理护理技术日益得到重视,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放松技术、冥想、体能锻炼、增加社会交往等有可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所以生理-心理-社会护理模式势在必行。郭克锋等进行的CHD 心理干预对照研究发现,干预组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他们的措施主要包括:
  ①和患者建立理解和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并采取疏导、支持、安慰、帮助、鼓励等措施,引导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②采用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等。
  ③心理行为的治疗。
  ④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焦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常见,而且可能通过寄过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根据斯皮尔博革状态焦虑量表(Spielberger State AnxietyInventory)测定,急性心肌梗死后44.6%的病人为焦虑状态;国内报道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45.9%,女性53.4%有焦虑和恐惧,并认为通过系统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安全感,能有效改善预后。患者往往喜欢用隐喻式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病情况,尤其对疼痛的描述,加上不同经历,对病情描述和理解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存在困难。护士不能强迫患者接受自己的思维方式,反之应该利用隐喻式语言更好地洞悉患者内心世界对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反应。
  健康宣教能帮助患者更好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康复的信心。男性患者倾向于让护士宣教,最想了解危险因素;而女性患者倾向于临床医生,更需要了解药物治疗。抱怨自控丧失和自我管理不善者以女性患者为多,而且大都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女性患者在冠心病监护室经常抱怨三个主题:其一“很脆弱”,包括“依赖他人感”、“被欺凌感”和“自己是麻烦缠身的人”;其二“远离”,包括“不能面对现实”、“拒绝涉及他人”;其三“有意义、长了见识”。对这些特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特别关注,共同分担其心理疾苦。
  Glaserian将精神定义为由神明、家庭、朋友、医务人员、牧师等给予的支持生命的力量。战胜疾病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面对死亡、消除恐怖不安、改变生活方式、寻求精神寄托、感受生活的意义。了解患者的精神世界,尊重其信仰,能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提供内心力量、舒适感、满足感,使其更加配合治疗,这些因素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
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②采用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包括放松训练和音乐疗法等。
  ③心理行为的治疗。
  ④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焦虑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常见,而且可能通过寄过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并发症和不良预后。根据斯皮尔博革状态焦虑量表(Spielberger State AnxietyInventory)测定,急性心肌梗死后44.6%的病人为焦虑状态;国内报道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性45.9%,女性53.4%有焦虑和恐惧,并认为通过系统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安全感,能有效改善预后。患者往往喜欢用隐喻式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病情况,尤其对疼痛的描述,加上不同经历,对病情描述和理解之间存在差异,因此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存在困难。护士不能强迫患者接受自己的思维方式,反之应该利用隐喻式语言更好地洞悉患者内心世界对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反应。
  健康宣教能帮助患者更好了解自己的病情,建立康复的信心。男性患者倾向于让护士宣教,最想了解危险因素;而女性患者倾向于临床医生,更需要了解药物治疗。抱怨自控丧失和自我管理不善者以女性患者为多,而且大都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女性患者在冠心病监护室经常抱怨三个主题:其一“很脆弱”,包括“依赖他人感”、“被欺凌感”和“自己是麻烦缠身的人”;其二“远离”,包括“不能面对现实”、“拒绝涉及他人”;其三“有意义、长了见识”。对这些特殊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特别关注,共同分担其心理疾苦。
  Glaserian将精神定义为由神明、家庭、朋友、医务人员、牧师等给予的支持生命的力量。战胜疾病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面对死亡、消除恐怖不安、改变生活方式、寻求精神寄托、感受生活的意义。了解患者的精神世界,尊重其信仰,能帮助患者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提供内心力量、舒适感、满足感,使其更加配合治疗,这些因素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

5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5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5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