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65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呼吸] 有关有过喘息性支气管炎小儿哮喘的预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1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现在有过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小儿起越来越多。怎么样预防哮喘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想请教各位专家有没有什么高招可以预防的
2# 沙发
发表于 2010-2-11 22:05 | 只看该作者
1,积极治疗慢性病灶或预防潜在因素,以减少急性发作机会。
2,给予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以增强体质。
3,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
4,口服维生素A,以增加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5,气管炎菌苗 可**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增加吞噬细胞功能,预防支气管炎复发。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xwb38100+1感谢提供帮助 ,送花香香~~
收到1朵
3# 板凳
发表于 2010-2-11 23:57 | 只看该作者
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小孩有这种情况了,真是家属不胜其烦,我们也不胜其扰
4
发表于 2010-2-13 23:17 | 只看该作者
健康教育应当是医务人员与病人沟通的重要环节,对于年幼儿童教育的重点应针对其家长和照料者,实际上3岁的儿童就有可能教会其掌握简单的哮喘自我管理方法。虽然药物干预对于控制哮喘症状和改善生命质量是十分有效的,但任何情况下都应采取避免或减少哮喘危险因素的措施,特别是被动吸烟。对于3岁以上的严重哮喘患者,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但哮喘儿童常规接受流感疫苗似乎并不能使其免于哮喘急性发作,或改善哮喘的控制。
5
发表于 2010-2-14 07:29 | 只看该作者
1. 认识了解疾病
病因:
  1感染因素 多种病毒和细菌感染均可引起。较常见的有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大多数病例可在病毒感染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 
  2解剖特点 婴幼儿的气管和支气管都比较狭小,其周围弹力纤维发育完善,故其粘膜易受感染或其他**而肿胀充血引起管道狭窄,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从而产生喘鸣音 
  3过敏体质因素 婴幼儿患病毒感染者甚多,仅一小部分患儿呈喘息样支气管炎表现,提示同一病毒在不同个别中所产生的不同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与机体内在因素密切相关,如近年发现合胞病毒引起的喘息样支气管炎患儿出现特异性IgE抗体,其鼻咽分泌物中组织胺浓度明显高于同样感染而无喘息表现的患儿其亲属往往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约30%左右的患儿曾患湿疹,测血清SIgE含量常见增高。
  症状:
  显示特点如下:
  ①发病年龄较小多见于1~3岁小儿。
  ②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情大多不重,有低度或中度发热,仅少数病儿出现高热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哮鸣音及粗湿啰音,喘息无明显发作性
  ③经治疗后在第5~7天上述症状减轻。
  ④部分病例复发大多与感染有关
  ⑤近期预后大多良好到3~4岁时复发次数减少渐趋康复。但是有部分病例远期后发展转为支气管哮喘。
1988年全国小儿哮喘会议提出评定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计分法):
  凡年龄<岁喘息反复发作者计分原则:
  ①婴幼儿患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息样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3次者2分,
  ②肺部出现哮鸣者2分
  ③喘息症状突然发作1分
  ④患儿有其它过敏史1分
  ⑤一二级亲属中有湿疹、皮炎或哮喘患病史1分。
  以上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喘息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并继续追踪观察
X线显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阶段性分布,以肺下野为多见,有的从肺门附近向外伸展病变常经3~4周后自行消散。部分患者出现少量胸腔积液。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起病2周后,约2/a的患者冷凝集试验阳性滴度大于1:32,如果滴度逐步升高时,更有诊断价值约半数患者链球菌MG凝集试验阳性。凝集试验为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传统实验方法,但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不理想血清支原体IgM抗体的测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敏感,免疫荧光法特异性强,间接血凝法较实用)可进一步确诊直接检测标本中肺炎支原体抗原,可用于临床早期快速诊断。单克隆抗体免疫印迹法核酸杂交技术及PCR技术等具有高效,特异而敏感等优点,易于推广对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有重要价值。

2. 避免、脱离诱发因素。
3.合理用药:
目前因为滥用药品引进的气道高反应性现象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2 18: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