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手足口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3-11 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今日  发现了 两例手足口病患者  1例5岁 另一例4岁  
       都是低热  手  足 口  出现疱疹
特搜索了一些资料  大家在学习一下:victory:

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二 传播渠道
  1.接触病人皮肤。
  2.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等物品。 
  3.患者喉咙分泌物(飞沫)传播。
  4.饮用污染的水。
三 预防
  手足口病对婴幼儿普遍易感。大多数病例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特征,多数患者可以自愈。疾控专家建议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晒衣被,多通风。托幼机构和家长发现可疑患儿,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及时采取控制措施。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可在家中治疗、休息,避免交叉感染。只要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手足口病是可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四 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临床特征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 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
   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
  
   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治疗
由于这种疾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没有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可以采取下述治疗措施:

①服用抗病毒的药物,如病毒唑等。

②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细菌的继发感染。

③口腔因有糜烂,小儿吃东西困难时,可以给易于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饭后漱口。

④局部可以用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和促使糜烂面早日愈合。

⑤当小儿有发热时,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一般1~2周可以自愈。
如果没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多数一周即可痊愈。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处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B、C及抗病毒药物。此外,手足口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应及时复查。
  中医治疗
   ★金银花、板蓝根、连翘各6克,黄连3克,煎水漱口。
  ★如果疼得厉害,或者牙龈有红肿,可用板蓝根10克,黄芩、白藓皮各6克,双花3克,竹叶、薄荷各2克,煎水含漱。
  ★手足红肿明显,可用黄芩、黄连、丹皮各10克,红花6克,煎水浸泡。
  ★如果感觉瘙痒,可用生地、丹皮、板蓝根、白藓皮、地肤子各10克,忍冬藤20克,红花6克,煎水清洗患处,每日3次,连用1周。
  食疗方
  ★荷叶粥:鲜荷叶2张,白米50克,将荷叶切碎,煮粥给宝宝吃。
  ★竹叶20片,灯芯10根,扁豆15克,滑石6克,加少许糖,煎水给宝宝喝。

[ 本帖最后由 zhi_bin 于 2009-3-11 17:12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9-3-11 18:54 | 只看该作者
资料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1:4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