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22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转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0: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左肋痛方

      【出处】 孙一奎《新都治验》
    【组成】 白芥子一钱半  桔梗一钱  柴胡一钱  川芎一钱  桂枝五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无论左、右肋,在气在血皆效。

    【方解】  白芥子驱皮里膜外之痰;桔梗治肋痛,本经有明文;川芎、柴胡二者皆可疏达肝郁,然一入血分通络除淤,一入气分推陈行滞,其治各有所主。古有本得桂而枯之说,方用桂枝平肝舒肝,甘草缓肝扶脾。所以杂病肋痛,无论气郁、痰凝、血淤、水停,皆可加减服之。控涎丹、左金丸、四逆散、金铃子散皆可与本方辩证化合。
2# 沙发
发表于 2008-6-25 10:08 | 只看该作者
治伤五验方

练武之人,受伤难免,掌握一二验方,有备无患。

验方一:乌贼鱼骨粉
乌贼鱼骨(此即墨鱼盖,处方名为海螵蛸)不拘多少。将乌贼鱼骨刷洗赶紧,晒干,砸碎成小块后研成极细粉末,装瓶备用。
用法:跌打损伤皮破出血,将乌贼鱼骨粉撒于伤处,稍加压即可凝固止血。杀伤较深但不透膜的,亦撒上敷之,包扎即可。口鼻流血、吐血等,以白粥调饮下此骨粉6克,不计时候。疟疾患者,用此骨粉一钱,加黄酒10毫升和匀,加白酒亦可,一次***完,即能见效。至多服3次。此法治疗较少复发。治疗小便血淋,乌贼鱼骨粉3克,生地黄汁调服。治目中一切浮翳,乌贼鱼骨粉少许和蜜,点眼中。

验方二:活血洗手药
伸筋草、透骨草各15克,千年健、桂枝各12克,荆芥、防风、刘寄奴、红花、苏木、威灵仙、川芎各9克。上药切碎后置于水中,煎沸后可随即做自我**和练功。适用于上肢骨折、脱臼,扭挫伤后筋络挛缩、气血瘀阻、关节不利,酸痛不止和练手上功夫。功能活血、舒筋。

验方三:双柏膏
黄柏30克,侧柏叶60克,薄荷、泽兰各30克。上药共同研成粉末,装瓶备用。
用法:用时以水蜜加热,搅拌均匀调成糊状,敷贴于伤处。用黄酒调敷也可以,隔日换一次。
适用于跌打损伤、撞伤之早期,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病症。后期禁用。有活血、消肿、止痛之特效。

验方四:芦荟粉
芦荟50克,研成细粉,装瓶备用。遇皮破血流,直接将粉撒少许于出血处,即可止血。

验方五:祖传刀伤无痕散
红花、乳香、没药、生石膏粉各9克,黄丹、冰片、白芷、滑石各6克,薄荷3克,麝香0.3克。
上药均需干品,共研成极细粉末,越细越好,装入瓷瓶或有色玻璃瓶内,瓶口宜小,密封备用。
用法:刀斧等伤皮破血流,撒上此药粉,可以包扎一下,不用换药一次可愈,且不留疤痕(但伤口不可下水浸泡)。
唐门四季金疮药

一、春季方
春天属木,木可以生火,应当先去风清火。有脓血的话,用三黄散洗之,
后再用合口药敷之即愈。
三黄散:金银花、归尾各15克,大黄12克,黄芩、黄柏、赤芍各9克,荆芥、薄荷、山慈菇、炙甘草各6克,防风、黄连各3克。水煎洗。
春季合口药粉方:赤石脂、乳香、没药(俱各去油)30克,血竭、杉木(烧灰)各15克,胎发灰6克(如无胎发乱发亦可用)。共研细末,临用取适量敷伤口。

二、夏季方
夏令属火,应以去热为主,药宜凉。先用三黄败毒散洗伤口,后敷合口药。
三黄败毒散:金银花12克,防风、杉木蕊(烧灰)各9克,黄连、黄芩、赤芍各6克,黄柏3克。共用水煎,待冷后洗之。
夏季合口药粉方:黄柏18克,乳香、没药(各去油),海螺蛸、赤石脂、观音竹各15克,冰片、朱砂各6克。共研为细末。

三、秋季方
秋令性气凉,若有脓血,先用温凉散洗之,后敷合口药即愈。
温凉散:连翘、赤芍、羌活、茯苓各9克,穿山甲、川连各6克,山栀木+二、防风、桃仁、甘草各3克。水煎洗。
秋季合口药:松香(水制)、海螵蛸、生半夏、赤石脂、百蜡各30克,雄黄、龙骨、儿茶各15克,血竭6克。共研为细末待用。

四、冬季方
冬令气寒,药宜近热,万不能以寒凉凝其血。先用消风败毒散洗之,后敷合口药粉,即愈。
消风败毒散:芒硝、皮硝、荆芥、穿山甲、槟榔、草乌、赤芍、甘草各6克。
水煎洗。
冬季合口药:龙骨(煅)60克,赤石脂15克,雄黄30克,血馀9克,象皮3克(水制切片纸包煨),血竭3克。共研为细末待用。
3# 板凳
发表于 2008-6-25 10:09 | 只看该作者
伤科验方两则

一、百损药:
破故纸十二克 骨碎补十克 杜仲九克 川牛膝九克 川续断九克 肉苁蓉九克 黑橹豆九克 当归九克 鸡血藤九克 三七三克 琥珀三克 全蝎六克 沉香三克,共一十三味,给水八百毫升,用文火煎至四百毫升,温服下。一日两次,专治跌打损伤,不论内伤脏腑,处伤筋骨,以及劳伤经络者都有效。

二、降香散:
单味降香三克,用瓷瓦片(勿用铁刀)刮研最佳,用时外敷伤口上,用手指压,专治金疮出血。
以上两方均为已故名老中医蒲辅周先生所传,运用几十年来,治愈了不少病人,疗效确切,而且药味简单。
4
发表于 2008-6-25 10:10 | 只看该作者
活血通脉酒

组成:猴骨36克、乳香18克、没药18克、川芎18克、当归18克、紫荆皮18克、安桂18克、独活18克、羌活18克、木瓜18克、贝母18克、自然铜18克、续断18克、南木香18克、厚朴18克、生香附18克、炒小茴18克、血竭12克、炮甲珠12克、白芷6克、制川乌3克、制草乌3克、麝香1.5克、白酒3000克。
制法:将上药捣碎,与白酒同置人容器中,密封浸泡15天以上即可服用。
服法:早晚各服1次,每次10—20毫升。
药效:行气活血,祛风活络。
适应症:1.跌打损伤后外感风寒湿,筋骨关节出现隐痛酸软,遇雨加重者。
2.散打训练后筋骨关节隐痛酸软者。
禁忌:孕妇忌服。
来源:武当清灵拳门手抄孤本《清灵贞经》。
说明:跌打损伤后,受伤处血气运行失常,抵抗力下降,最易受风寒湿之邪侵袭,邪客于肌肤筋脉,除妨碍气血运行之外,尚影响损伤处的组织修复,使病情更为复杂,常缠绵难愈。针对这种情况,本药酒用乳香、没药、血竭、川芎、当归、紫荆皮、自然铜、安桂、炮甲珠、麝香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治疗跌打损伤后的瘀血停积,经络阻滞;独活、羌活、白芷、制川乌、制草乌、猴骨、木瓜、续断等合用祛除肌肉、经络、筋骨间的风湿之邪,治疗跌打损伤后的风温症;再用木香、厚朴、香附、炒小茴、贝母等既能行气止痛、燥湿化痰,又能增强上二组药物的功效。诸药合用,活血行瘀与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并举,正适合上述适应症的防止。


跌打酒

  【来源】《龚氏三代骨科秘方》
  【原料】飞天蜈蚣30克,千锤打30克,天胡妥30克,祖师麻20克,竹根七30克,地牯牛30克,川芎30克,蒲黄20克,鬼箭羽20克,石见穿20克,铁树叶20克,凌霄花20克,平地木20克,水杨梅20克,石上柏20克,高粱酒3000克。
  【制法】密封浸泡7天后备用。
  【用法】每次服20克,一日3次,饭后服。
  【功效】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主治】跌打损伤。

跌打酒

  【来源】《正骨经验汇萃》
  【原料】血竭、乳香、没药、川续断、骨碎补、苏木、自然铜(醋煅)、猴骨(酒炙)各30克,琥珀、牛膝、赤芍、三棱、莪术、桃仁、参三七各24克,桂枝18克,川芎、独活、羌活、细辛、制半夏、儿茶各15克,防风、白芷、当归尾各45克,片姜黄、泽兰、刘寄奴各
60克,降香21克,红花75克,川军、山枝、土鳖虫、川破石各90克,了丢竹、两面针(去内衣)、鸡骨香各60克,一包针、金耳环各30克,(川破石以下6味为地方药),三花酒10千克。
  【制法】将前39味捣碎,置于酒坛(或大玻璃瓶内)内,入双酒2.5公斤,浸润3日后,再加入三花酒10公斤,密封,浸泡3个月后,过滤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服15~25毫升,日服2~3次,全日量不超过60毫升。外敷:取药酒加温后,涂擦伤部,每日揉3~4次。
  【功效】行郁活血、消肿定痛。
  【主治】跌扑扭闪伤筋肿痛。
  【禁忌】孕妇、老人、小儿及气血衰弱患者忌服。


镖师祖传伤科五秘方

一、安紫消毒液
配方:大叶桉叶100克,裸花紫珠500克,水1250克。
制作:煎至水500克,静置,放入白酒50克,沉淀,取清液装瓶备用。
用法:外用消毒。
说明:桉叶味苦性辛凉,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作用;紫珠味苦涩性平,有收敛止血、消炎止痛的作用。临床证明:本方消炎作用显著,用于肌注皮肤消毒(代酒精碘酒)数百例,无一例感染。用于外伤清创,明显比未用的好。

二、止血灵
配方:炒蒲黄、石韦各20克,石榴叶40克。
制作: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
用法:直撒患处(患处先用安紫消毒液清创),包扎。
说明:本方外用止血较云南白药优。内部出血用“内血净”。
附:内血净配方
人参、白芨、小蓟、天花粉、接骨仙桃各6克,白芷、大黄各3克,两面针1克,研极细末米汤送服。

三、七圣排脓散
配方:白芨、小蓟、降真香、炒蒲黄、胜红蓟、龙骨、鳖甲各等份为末。
功用: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消炎排脓、生肌收口。
用法:直撒患处,包扎。

四、二仁八宝膏
配制:杏仁20克、桃仁15克、木芙蓉叶10克、生栀子30克、赤小豆30克、五倍子30克,灰面适量,醋50克,蛋清1个,酒适量。
药研极细末调后成膏敷患处。
说明:本膏对新旧损伤肿痛均有效。主要功能是:解热消肿,去痛接骨。如是新伤,去两仁也可,即神效跌打三宝膏也。

五、速活丸
配方:川断、没药、(醋炙)然铜、骨碎补、当归、生地、川芎、白芍或赤芍、乳香、人参、桂枝、牛膝、白芥子、丹皮各1.5克,血竭、儿茶、无名异、甘草各1克,朱砂、薄荷各0.75克,马前子0.5克,木耳3克。
制作:上药研极细末,炼蜜为丸,米汤送服,可适量饮酒。
功用:生气补血,壮筋接骨,止痛活络。
说明:本方在治骨折的后期,30天以后,可酌加补肝肾药,效更佳。对陈旧性骨折,外用跌打汤洗,再正骨,内服本丸,效佳。本方又名神效跌打丸、22味跌打丸。
附:蛇伤排毒灵
配制:白花蛇舌草9克、七叶一枝花3克、半边莲9克、穿心莲6克、苍术3克、车前子2克、夏枯草3克、青木香6克、白芷6克,研极细末一次顿服,重症每3—4小时服一次。
说明:治蛇伤一定要注意伤处的清创,毒液和毒齿的排净;并结合蛋清调雄黄末外敷。


李家教跌打风湿膏

一、膏药处方
生川乌25克、生草乌25克、生南星25克、生半夏25克、马钱子25克、当归18克、川芎18克、红花12克、骨碎补18克、续断18克、麻黄25克、桂枝18克、地鳖虫20克、自然铜25克、生大黄25克、生栀子25克、硼砂20克、轻粉15克、血竭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麝香壳2克、梅片12克、桐油或香油3.5公斤、黄丹1.5公斤。
二、功效主治
温经通络、祛风除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伤筋折骨、风湿骨痛、腰背酸痛、四肢麻木、经脉拘挛、肌肉僵硬、骨质增生等症。
三、用法用量
洗赶紧患处皮肤,擦干水份后烤热膏药贴于患处,每贴膏药可连用3—5天。
四、制膏步骤
1.首先将血竭、乳香、没药、麝香壳、梅片、轻粉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2.把黄丹置于锅内炒去水份,冷却后装瓶密封备用。
3.将处方中前17味药材置于桐油或香油中浸泡3—10天后,先用文火熬炸1小时,再改用武火熬炸1小时,最后以文火熬炸1小时,用钢丝或铜丝滤网除去杂质,静置7天后取净油炼至滴水成珠(即油烟从浓墨色转为青色再转为白色)时,即可离火下丹,每500克药油下黄丹210克,边下丹边用铁勺捞油,以免黄丹沉淀,影响氧化反应。待药油与黄丹反应冷却后成为膏药时,将其分成小陀置于冷水中浸泡10天,每天换清水2次,以去火毒。
最后,将小陀膏药加温熔化,加入麝香壳,血竭、乳香、没药等细末,乘热用竹片将膏药摊于15×15厘米的优质牛皮纸或红布上,然后将膏药对折即可。
五、方解
膏药中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马钱子、当归、川芎、红花、骨碎补、续断、麻黄、桂枝、地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有活血化瘀生新、祛风燥湿除痰、逐寒通络止痛之功效;硼砂、轻粉则有祛痰利水除湿、消肿拔毒生肌的作用;甘松、白芷、麝香壳、梅片芳香开窍,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促进病理产物和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并使病态组织(如结疤、粘连等)软化和分解,缓和骨骼、肌肉经脉痉挛性疼痛;生大黄、生栀子消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续筋接骨之功效,适应于跌打损伤各期的治疗需要,亦适应于风湿骨痛、骨质增生、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家教跌打伤科药酒

一、药物配伍

生地9克,当归6克,赤芍9克,川芎5克,柴胡5克,三棱6克,田七6克,桃仁6克,红花3克,枳壳5克,黄芩9克,元胡6克,香附6克,青皮9克,龙胆草6克,五灵脂6克。
二、浸泡方法
将上述药物置于容器内,加入纯正50度米酒750毫升,密封浸泡15天后可用。
三、治疗范围
适应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胸、腹、背、损伤所致的伤气型、伤血型、气血两伤型疼痛。
四、用法用量

(1)内服:每次15—20毫升,每天2—3次,连服3—9天;轻伤者3天可愈,中度者9—15天,重伤者视伤情,一般情况下,需20—30天左右。
(2)外用:外用适量,搽敷患处即可。
五、临床体会

“损伤一证,专以血论”,活血化瘀是治疗跌打损伤的指导原则。本方在桃红四物汤方剂的基础上,增添了凉血、行气、消积药物而成。方中当归、川芎、生地、赤芍、桃红、红花、田七、五灵脂活血化瘀,兼有补血养血之功;“血源于水而成于火”,因瘀血凝滞、积瘀化热,故用龙胆草、黄芩泻火解毒、清热散结;用柴胡、元胡、香附、青皮行气解郁、理气止痛、升举阳气;三棱削积除坚、散血行气;酒能行药势、通气血。诸药合用,相辅相咸,共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削积散结之功效,故适应损伤各期的治疗。
说明:本方对腹部、胸部、背部、肋部损伤疗伤最佳。忌食雄鸡、连鱼、竹笋。


避邪、避瘟类丹丸  


武威丸

乃古之秘传,能辟疾病恶气**虎狼蛇虺诸毒,五兵盗贼一切凶害。
制法:萤火(要七夕取,酒浸阴干),鬼箭羽(即卫茅别名),蒺藜、雄黄、雌黄各一两,礬石(火烧)二两,羚羊角(煅存性),铁锤柄(入铁处烧焦)各一两五钱。上物共为末,以鸡子黄、丹雄鸡冠一具和捣后为丸如杏仁大,作三角绛囊盛五丸带左臂上,从军者系于腰中,居家者挂户上。
另方:萤火、卫茅、蒺藜各一两,雄黄、雌黄、礬石各二两,余药及制法同上。

辟邪丹

治妇人与鬼魅交通兼辟瘟疫。偑身可辟一切邪秽。
制法:虎头骨二两,硃砂、雄黄、雌黄、鬼白、皂荚、芜夷仁、鬼箭羽、蒺藜各一两。上物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臂上,再以一丸当病者户前烧之,一切邪魅不敢近。

辟秽丹

麝香少许,细辛五钱,甘松一两,川芎二两。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久窨为妙。每用一丸烧之可辟邪秽瘟疫。

辟瘟丹

此丹烧之能不染瘟疫,久空房屋烧之可辟秽恶。法取乳香、苍术、细辛、甘松、川芎、降香各等分为末,以枣肉为丸如芡实大,遇瘟疫大作之时家中各处焚之即不染患。一方再加白檀香末。
5
发表于 2008-6-25 10:11 | 只看该作者
孙真人海上方

唐·孙思邈
 


--------------------------------------------------------------------------------


重刻《海上方》序

《孙真人海上方》,洞有旧石刻,第以碑小方多,字画伤于琐屑,不便检阅,且舛讹太甚,乃令生员谢沾细加订正,砻石大书。旧有木刻,病证列于目录,诗首止列号数,读者须寻病于前,而求方于后,尤为不便,兹将病证即列诗首,似亦省目。其他风药论及九转灵丹诸方,洞前已有楷书大碑,兹不复赘及之。

隆庆六年岁在壬申三月之吉秦王守中识

暑月伤热

途中大暑最堪怜,急取车轮土五钱,盏内澄清汤服尽,身轻体健即安然。

伤寒咳嗽

伤寒咳嗽夜无眠,细碾明矾末一钱,半夏橘皮姜共煮,煎汤调下化粘涎。

鱼脐疮

鱼脐疮毒为难治,火内飞矾地上摊,寒食面糊才粘贴,生肌退肿即时安。

口疮

口疮发作痛难言,香麝铜青一处研,干捻些儿频掺上,不超时刻自安然。

产难

妇人临产十分难,若得良方也不艰,寻取路傍草鞋鼻,烧灰酒下即时安。

妇人口干

妇人口舌并焦干,不治如何得暂安,寻取黄鸡肝一具,烧灰调酒似灵丹。

眼中流泪

迎风冷泪听根原,腊月寻桑不等闲,若得梢头不落叶,煎汤频洗自然安。

小便不快

小便不快有何难,不用庸医说再三,匾竹水煎连口咽,方知此法不虚传。

大便不快

大便不快听吾言,腹满如山起坐难,用水来研麻子汁,一时吃了自然安。

鼻中出血

鼻中衄血涌如泉,乱发烧灰有甚难,竹管吹将鼻内去,时间恰似遇神仙。

牙疼

牙疼齿痛不堪言,得法犹如遇列仙,大戟烧来疼处咬,名方留下岂虚传。

远年咳嗽

远年咳嗽最难痊,休要求人枉费钱,但用款冬花作末,烧香一吸便安然。

刺毒肿痛

刺毒肿痛叫声连,无血无脓不得眠,研烂松脂为细末,帛封其上免灾愆。

刀伤出血

刀伤出血不能停,下子秋蛾效最灵,研碎烧灰伤处贴,即时定止见安平。

小儿骨痛

小儿骨痛不能言,出血流脓实可怜,寻取水蛇皮一个,烧灰油拌贴疼边。

水泻

曾闻水泻有何方,焦炒车前子最良,细末一钱调米饮,只消七剂即安康。



里疮外疮久不痊,令人行动痛如煎,如君会取牛蹄甲,油拌烧灰敷患边。

痼冷

人身痼冷夜无眠,生用川乌细细研,好醋拌调摊绢上,贴于冷处暖如绵。

蝇子入肠

忽遭蝇子入咽喉,苦恼心肠吐不休,寻取世间虾蟆眼,烂研咽下解君愁。

蚊虱

木鳖川芎二味均,雄黄减半共调匀,用蜜为丸烧一粒,自然蚊虱不相侵。

破伤风

破伤风病莫迟延,脱壳秋蝉三二钱,紧了牙关难治矣,烧灰酒下便安然。

急伤寒

急伤寒气听人言,此法谁知有圣传,半夏酒姜煎一处,时间服了即安然。

蛇伤

若人苦被毒蛇伤,独蒜原来力甚良,切作片儿遮患处,艾烧七炷便安康。

犬伤

犬伤何必苦忧煎,我有仙方只口传,刮取砖青和牛粪,敷于伤处即时痊。

心头疼

心头疼苦不堪当,急看仙传海上方,匾竹水煎连口咽,教人服已便安康。

龟病

腹中龟病不能言,肚里生来硬似砖,自死僵蚕白马尿,不过时刻软如绵。

内瘴

眼睛内瘴泪涟涟,且莫将心苦自煎,但取鲤鱼用胆脑,和调相拌贴安然。

骨头疼

骨头打碎最艰难,寻破山鞋莫等闲,火里烧灰油和贴,管教哭脸变欢颜。

汤火烧

汤火浇烧不可当,肉皮溃烂痛非常,鸡清好酒来淋洗,信是神仙海上方。

咽喉

咽喉闭塞不能言,幸有硼砂可保安,捣和盐梅如枣大,口中噙化即时宽。

胡臭

身边胡臭不能堪,授汝良方用小便,夜静频频承热洗,子孙后世免流传。

血痢

要医血痢莫迟延,湿纸包盐火内燃,研碎分为三处用,白调粥饮即时安。

自缢

悬梁自缢听根源,急急扶来地上眠,皂角细辛吹鼻内,须臾魂魄自还元。

耳聋

耳聋久矣不闻言,那怕成灾三五年,鼠胆寻来倾耳内,真如顷刻遇神仙。

小儿夜哭

小儿夜哭最堪怜,彻夜无眠苦逼煎,牛甲末儿脐上贴,清清悄悄自然安。

耳疼

耳中疼痛似刀剜,出血流脓久不干,鸠屎夜明吹入耳,除脓消肿便安然。

牙疼

一撮黑豆数枝葱,熟艾川椒共有功,半碗水煎勤自漱,牙疼立止显神通。

赤鼻

肺风赤鼻最难医,幸有良方好受持,但用硫矾为细末,和调茄汁最相宜。

重舌

小儿重舌最难熬,锈锁将来火内烧,打落屑儿为细末,水调吃下即时消。

阴脱子肠不收

脱肛阴脱两般忧,寻取鲫鱼只用头,火上烧干为细末,半搽半服自然收。

脱肛

脱肛不止久难安,真个仙方遇有缘,寻取蜘蛛烧得烂,抹于肛上应时痊。

乍寒乍热

乍寒乍热却淹延,反复犹如鬼祟缠,道上喜蛛寻数个,将来系在脉门边。

咽喉

咽喉急闭莫因循,缓存芦都草的根,好酒煎来三四滚,竹筒灌入妙通神。

双蛾

牛膝生根取汁擂,男左女右鼻中吹,不怕双蛾来势急,酒调一服自然回。



七个乌梅七个枣,七个栗壳七寸草,更加灯心共酒煎,赤白痢疾登时好。

月水不通

妇人月水不能通,鼠粪烧灰立见功,热酒调时逢扁鹊,只消一服显神通。

乳少

妇人乳少听吾言,只用穿山甲五钱,研碎米泔连夜饮,乳流恰似井中泉。

乳疮

奶疮肿痛叫声连,焦炒芝麻细细研,灯盏油调涂上面,除脓消肿即时痊。

产多

麝香肉桂及红花,冰水为丸共一家,牛膝煎汤来送下,断胎绝产定无差。

来溺

小便不禁有何难,寻取天台乌药研,饭后服时宜米饮,日须两次每三钱。

骨鲠

骨鲠难医苦叫天,金樱根用醋来煎。

入喉切莫沾牙上,骨出令人体自便。

胎前发疟

胎前发疟苦难言,寒热交攻最可怜,急取夜明三钱整,空心茶服自安然。

血崩

妇人崩漏血何多,管仲还同米炒和,每服两钱酒醋下,应知此证自消磨。

牙疳

走马牙疳齿动摇,枣中包信火中烧,更将黄柏同为末,患处捻些立便消。

妇人五心热

五心发热欲如何,赤芍药同水薄荷,等分研细白汤下,自尔清凉转见多。

口疮

满口生疮痛可怜,干姜急取共黄连,口中细嚼流涎出,从此疮灾永不缠。

小儿吐泻

小儿吐泻怎能安,滑石硫黄一处研,每服一钱饮调下,方知妙药属神仙。

头风痛

头风头痛太阳间,芎芷石膏三味全,细末三钱茶送下,当时吃了效无前。

耳聋

耳聋终日不闻言,细辛为末蜡熔丸,入耳绵包如鼠粪,始信却灾似解悬。

自汗

自汗不止防风末,浮麦煎汤服二钱;

不效还将牡蛎散,二方经验可流传。

犬伤

人遭犬咬痛堪怜,去壳萆麻五十圆,烂捣成膏伤处贴;又方虎骨可同传。

手足厥冷

四肢厥冷腹中难,热水蘸来拍膝弯,紫黑点儿**破,去些恶血就安痊。

汤火烧

汤火烧淋痛可怜,杨梅皮末使油抟,又将好酒调来洗,目下应知即便安。

转筋吐泻

转筋吐泻实难当,艾叶木瓜煎冷汤,急取食盐安口内,方才咽下即平康。

痹癖

大人小儿患痹癖,肠间一块硬如砖,捣将大蒜硝黄共,敷贴患处软如绵。



黄柏相将轻粉末,再加猪胆调膏药,敷贴仍将帛紧缠,一旬再易疮拈却。

骨鲠

骨鲠单方野苎根;又方甘草对砂仁;

金凤花实根并用,三般治法尽通神。

催生

黄葵子炒七十粒,烂研酒服济人急,妇人产难即全生,免得合家共忧戚。

吹乳

妇人吹乳最难当,急用男梳百齿霜,取下饭丸桐子大,三丸酒下不成伤。

痔漏脱肛

痔漏脱肛人受苦,疼痛之时面如土,急取川椒可二钱,空心水送免凄楚。

吹乳

妇人吹乳意如何,皂角烧灰蛤粉和,好酒将来调八字,立时痊效诚多。

疔疮

疔疮神效草,五月五日午时讨,细末酒调半两余,服讫汗出果然好。

蛇犬伤

细辛荜拨及雄黄,用酒研来入麝香,不问蛇伤并犬咬,当时吃了便安康。

安胎

紫苏陈皮橘皮葱,细末砂仁煎酒同,胎气不安心下揍,腹中胀痛有神功。

颠犬伤

颠犬所伤人最苦,雄黄五钱麝五钱,酒调二钱作二服,不服灌鼻亦安然。

止痛

草果玄胡索最先,灵脂没药乳香联,酒调一盏宜温服,腹痛心疼似手拈。

痔漏

凡人痔漏痛成疮,遗种蚕蛾纸半张,碗内烧灰调好酒,服之去病水浇霜。

牙疼

寒菊花儿五七团,雪花同捣饭为丸,搐入鼻中如枣大,去疼真似手来拈。

接骨

接骨谁知甚药佳,急须觅取大虾蟆,生捣如泥涂患处,杉皮夹定甚堪夸。

解酒

酒能醒酒不寻常,草果加煎干葛汤,解毒频频三四盏,醒前醉后并宜尝。

忘事

凡人日夜事多忘,远志菖蒲煮作汤,每旦空心服一碗,诗书如刻在心肠。

果毒

世间果品甚多般,性毒有无冷与寒,误食中伤何可解,朴硝加麝即时安。

吃噫

老幼忽然吃噫连,川椒生面和为丸,醋汤十粒梧桐大,信是仙方不妄传。

伤寒

伤寒忽觉苦难医,半两茱萸不用余,用水煎来空腹服,管教所患当时除。

头空痛

脑痛悬空在顶高,急宜细碾马牙硝,好把酥来同捣合,暂安鼻上自逍遥。

赤眼

赤眼难开不见天,宣州土产好黄连,便将驴乳淹三宿,点上光明即豁然。

翳眼

眼中生翳莫能窥,想是肝经蕴热虚,缓存兰香七个子,煎汤一服病消除。

小儿疟

幼小孩儿抱疟疾,乌猫取粪最相宜,桃仁七个同煎服,病前一盏显良医。

咳嗽不止

咳嗽多时如不止,谁知只用好浮萍,干时烂捣浓煎服,一夜安眠直到明。

刀斧伤

金疮刀斧偶伤残,只用黄丹对白矾,最好生肌兼止痛,即时伤处见平安。

疟疾

常山捣末取三钱,四个乌梅去核研,疟疾未来调酒服,须臾得吐去痰涎。

恶癣疮

世上诸般恶毒疮,更兼疥癣有良方,好将驴粪烧灰掺,日见皮肤复得常。

足筋急痛

两脚筋疼拘急挛,不分昼夜动移难,快捣生姜膏子剂,薄摊其上复如前。

小便不下

小便终朝难得下,莴苣一味捣成泥,将来作饼脐中贴,能使泉流得应时。

蛔虫寸白

虚胃自然成节病,多生寸白与蛔虫,蜂窝收采烧存性,酒调一匕有神功。

干湿癣

头面若生干湿癣,半生半与明矾,酒调涂上登时愈,管取皮肤日下痊。

翻胃

病来翻胃几多时,干柿三枚捣似泥,好酒调开乘热服,此方效验少人知。

血流不止

血流不止是如何,驴粪烧灰不用多,但取些儿吹鼻内,须知此病即消磨。

口臭

如人口气臭难当,但取明矾共麝香,两件相交搽齿上,言谈呵笑不闻扬。

鼠咬

鼠咬肉皮最不良,毒攻疼痛肿难当,急将猫粪填痕内,端的公然不作疮。



**痔病苦惶惶,炒过胡荽子最良,细碾酒调三五服,自然动履得如常。

蜈蚣蛇蝎伤

蜈蚣蛇蝎毒非常,咬着人时痛莫当,我有灵丹随手好,自然姜汁和雄黄。

消渴

栝蒌根是天花粉,消渴能令目下痊,采得无时煎白水,服之口内似生泉。

小便血

小肠尿血不曾疏,采取新鲜刘寄奴,为末茶调空腹服,便中赤色自然无。

胎衣不下

灶中土是伏龙肝,药贱功殊不等闲,为末酒调温口服,胎衣不下是灵丹。

倒生

儿在腹中将倒生,浑家惊恐计无从,寻取伏龙肝末服,酒调一剂便分生。

产后无乳

妇人乳汁不行时,莴苣三枚研作泥,好酒调开通口服,任他石女也淋漓。

产后咽干

产后咽喉又苦干,更兼咳嗽不能安,猪脂胡粉同交和,熟水调开服自痊。

阴中肿

妇人忽患阴中肿,葱白研膏入乳香,贴敷超时休洗去,原来海上有奇方。

阴疮

妇人阴内忽生疮,痛痒无时不可当,寻取鲫鱼将胆抹,不超时刻便清凉。

月信不调

阿胶灰炒成珠颗,乘热将来即便研,月信不调宜此末,酒调一服应时痊。

产难

铁锤火炼透中红,淬酒乘温饮一钟,专保妇人临产难,即时分娩喜相逢。

产后心痛

产后妇人心气痛,叫声切切手摩拈,酒调鸡子空心服,一夜能教肃静眠。

产后血不止

妇人产后血难住,诸药无如百草霜,为末酒调乘暖服,明朝立马见平康。

胎衣不下

产后胎衣不落身,惶惶惊动一家人,蓖麻去壳十四个,白面同研敷足心。

小儿惊风

急惊风与漫惊风,夺命方知有大功,水磨但得青礞石,调下痰涎主便通。

小儿喘嗽

咳嗽小儿多气喘,石膏火内慢飞,研为细末蜜汤调,一夜分明减一半。

小儿夜啼

小儿夜哭不能眠,收拾灯花四五圆,捻烂灯心汤化下,一宵肃静到明天。

小儿撮口

撮口脐风总一般,十儿难得两三痊,快觅僵蚕为细末,蜜调涂向口中安。

小儿泻痢

泻痢脱肛不用焦,槐花为末米汤调,食前一盏频频进,效验如同鼓应。

牙疼

牙疼鹤虱共甘松,白芷细辛分两同,为末少将牙上擦,煎汤灌漱自安宁。

孙真人枕上记

侵晨一碗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大寒与大热,且莫贪**。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艾火漫烧身,争如独自宿。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自死兽与禽,食之多命促。土木为形象,求之有恩福。父精母血生,那忍分南北。惜命惜身人,六白光如玉。

孙真人养生铭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疲心易役,气弱病相侵,勿被悲欢极,当令饭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寝鸣云鼓,寅兴漱玉津。妖邪难犯己,精气自全身。若要无诸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6
发表于 2008-6-25 10:13 | 只看该作者
上工治未病
 


現在的病為何那麼難治,也那麼難以預防?現在的醫學理論,尤其免疫學的理論不是很發達嗎?不但理論發達,而且儀器也非常精良,CT、MRI、X光、超音波檢查儀……都可以透視人體了,可中西醫師卻都覺得現在的病不好治療,更難以講求預防了,原因在哪呢?參考中國醫學古籍就有可能解决,如《黃帝內經》、《千金備急要方》……等,甚至講修煉、煉丹的書籍如《抱樸子》等,許多的典籍都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概念,雖然每本書籍的這個概念都不盡相同,基本上都是為了預防疾病,希冀它不至於發生,或剛要發生於萌芽之時就殲滅於無形。何等高超的想法啊!那麼,這些只是理論的而非實際的嗎?為了救人的工具--現今醫學、醫術的更進步,絕對值得進一步了解古代中醫的概念!
前言
中國古老的觀念中就有預防生病的想法,例如《周易》有云,在承平之時應該思考到,並且也要預防將來有病的時候,「水在火上,既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又,《國語》也認為人都有疾病,能幹的醫師可以早將疾病去除,並且也警惕說,人民的宿怨對宗族都不好,它也可以被認為是國家的疾患,要審慎的面對,且要及早預防、及早除去,「夫誰無疾眚!能者早除之。舊怨滅宗,國之疾眚也,為之關侖蕃□而遠備閑之,猶恐其至也,是之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無日矣。」(《國語.楚語》)
中國早期修道人與中醫師的重要參考書籍《黃帝內經》有云:好醫生都是修道的,修道的人都是順從陰陽而不反陰陽的規律行事,就如同治國明君不逆反天的陰陽道理,他們都有一樣的特性,因此好的醫生在病人尚未生病之前就已經治好了病,好的治國者於未亂之時就已經把亂平復了。
道者,聖人行之, 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對於預防疾病,唐.孫思邈說過: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聖之至教。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賢人之用心。究竟,預防疾病之發生,也就是中醫學上所云「上工治未病」的理想,有無可能實現?
理論上可能,實質上很難,為什麼?又,如何可以達到「上工治未病」的理想?看看古代醫生的「知未病」、「治未病」能耐,也許可以做為以後醫師的參照對象罷?
人們難以相信在自己現有的狀況看不到、聽不到的
古時的人民就已經有了類似現在的實證科學的那種雛型,認為未來將要發生的疾病,怎麼可能知道?
對於未來,人們多數都只相信自己知識結構上的可能,而離開自己的知識面就難以想像,更難以相信了!試舉幾個例子:
1)扁鵲入朝覲見齊桓侯,見到的時候已經看到桓侯即將患有皮膚腠理之病,不治的話,病情要更深入於裡,於五日後桓侯的病果然深入,而患了血脈之病,再五日將入於肌肉腸胃……,可桓侯不思己病之嚴重,反以為扁鵲是江湖術士待之,之後,果如扁鵲所言病入於腎、骨髓而死。《史記.扁鵲倉公傳》記載:
扁鵲過齊,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謂左右曰:「醫之好利也,欲以不疾者為功。」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血脈,不治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曰:「君有疾在腸胃閑,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史記.扁鵲倉公傳》)
2)東漢的張仲景先生,看到同時在朝廷做官的年輕人王仲宣,可能在四十歲那年得到嚴重的疾病,始則落眉,逾半年而死,並且送湯藥(藥名「五石湯」),謂服之可免病死;仲宣不但不感激,甚至不屑,還謊稱已經服藥,仲景其實望其色就已經看出來仲宣並未服藥,最後王仲宣果然罹患仲景所說的病情而死。
仲景見侍中王仲宣時年二十余。謂曰:「君有病,四十當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含服「五石湯」可免。仲宣嫌其言忤(王仲宣不善之表現),受湯勿服。居三日,仲景見仲宣謂曰:「服湯否?」仲宣曰:「已服。」(王仲宣不真之語言)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湯之診,君何輕命也!」仲宣猶不信。後二十年果眉落,後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終如其言。(《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序》)
3)近代的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病(SARS)肆虐極為嚴重,2003三月至六月達到顛峰期,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台灣、加拿大的多倫多當時都籠罩在發病的危險疫區,實際上,在《黃帝內經》早就有關於「金疫」的說法,「金疫」就是肺的流行病,而且發生「金疫」之前三年(庚辰年,乙庚失守)已有狀況發生;之後又有大風沙遮蔽視線(原野昏霧,白埃四起)的先兆的發生,都是匪夷所思的。不但如此,還有,如果早一點發生的話,壬午年(2002)就見到端倪,而稍慢就於癸未(2003)年發生。
丑未之紀也,……癸丑,癸未,其運熱寒雨。……凡此太陰司天之政,……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原野昏霧,白埃四起,雲奔南極,……。初之氣(大寒至驚蟄,春之所管,厥陰風木),地氣遷,寒乃去,春氣正,風乃來,生布萬物以榮,民氣條舒,風濕相薄,雨乃後。民病血溢,筋絡拘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痿。二之氣(春分至立夏,夏之所管,少陰君火),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溫厲大行,遠近咸若,……。(《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
此乙庚失守,其後三年化成「金疫」也。速至壬午,徐至癸未。金疫至也,大小善惡,推本年天數及太一也。(《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
要治未病,就要先知道病,也要知道疾病的進程
中醫用「望、聞、問、切」的「四診」之法診病,用「八綱」的方式判斷出病的「陰陽、表裡、虛實、寒熱」。而「四診」之上焉者望診,次之者聞診,再次之者問診與切脈之診。所以《難經.六十一難》有這種的說法: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之巧……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
了解以中國古代科學為基礎的中醫學是第一步,中國古代科學建基於陰陽五行學說,認為所有物質與精神的東西都與這種學說有關,所以唐朝孫思邈先生的《備急千金要方》有《大醫習業》篇雲:「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只要想做個好的醫生,就必須學習古時候的經方,也需要知道命理、卜筮等學術,能別具慧眼,當個好醫生。
《黃帝內經》也有記載著「五運六氣」的審病治病方法,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又稱之為「五運」,配合天氣、氣象的「風、火、熱、濕、燥、寒」六氣在一年四季的變化,而能審斷這一年可能有什麼病情會發生,前面所舉的預見癸未年發生「金疫」,便是運用「五運六氣」計算而得。既然預先知道疾病的發生,因此可以對人民發出警訊,避免遭受六氣之風寒濕熱等侵襲,「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又加上人民的精神與物質生活,都能配合著以簡樸的方式進行,因此就不容易生病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治病與治未病的方法
「八綱」的辨證已經了然,治病就有所本;中醫學的治療方法非常多元,最簡單易懂的方法就是「正治」之法;其實所謂「正治」和另一種叫「從治」的觀念,是依據《素問.至真要大論》有「逆者正治,從者反治」治療的指導方法而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清者溫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潤之,急者緩之,堅者軟之,脆者堅之,衰者補之,強者瀉之」這種「正治」之法,是採用與病情相反之藥物治療;而「以熱治熱,以寒治寒」之「反治」或又叫「從治」的方法,就是針對病情,採用與病情相同的藥物,行「從順病氣而治之」的方法。了解病情的八綱後,治病的正治之方就可以被制訂了,中醫有這八種處方「汗、吐、下、和、溫、清、消、補」治療的方法。都是根據不同的辨證「八綱」而擬定的。
「正治」也就是用正常的方法治病,而「反治」就是依據特殊病情的反常的方法治病。另外,還有根據陰陽、五行的生克制化的方式的。
治未病亦是一樣,也就只是類似的「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與陰陽、五行生克制化的治病方式,如此而已。
諸家對於治未病之看法還有不同
大部分中醫學者都認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的意義所在是預防重於治療,看起來好像就是正確的。可每家學說都有些許不同,也許因為醫生的醫術與醫學素養層次不同,也就有不同層次的理解吧。
1)《難經》與《金匱要略》都說,治病的時候,好的醫生會知道病情要傳到其他的臟腑經絡了,就先把那個可能患病的經絡臟腑治好了,於是病情就不會相傳到其他經絡臟腑了,這著實可以達到一些預防疾病的目的。
「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難經.第七十七難》)
「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中醫對於人的生理與結構的看法,人體是一個小宇宙,宇宙中有什麼,人體也就有什麼,天有風、火、濕、燥、寒五氣;地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地上生產的萬物包括藥物,也都有與五行相對應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和寒、熱、溫、涼、平的五性;人有五志(怒、喜、思、憂、恐)和五臟(肝、心、脾、肺、腎),都是遙相對應的。於是,用藥物治療病的時候,首先就考慮到利用五味與五臟生克或相同、相異的關係,例如:
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則心火氣盛;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故實脾,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余臟準此。(《金匱.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
針灸的穴道每一個經絡都有井、滎、俞、經、合五個俞穴,與五行有關,在用針灸的治療法時,甚至也會考慮到穴道的五行生克屬性與病情的相應關係。如此可以把人體各經絡與臟腑的能量變化與天地相應,病情就容易痊癒了。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於預防病情上,例如「春取絡脈分肉、夏取盛經分腠、秋取經俞、冬取井滎」的預防方法,舉冬取井滎為例:
帝曰:冬取井滎,何也?岐伯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故曰「冬取井滎,春不鼽衄」此之謂也。(《素問.水熱穴論》)
2) 預知了未來的病情,應當有妥善的治療之方,先行給藥改善體能與體質,如《史記》對於未來病情將深入的治療記載,各種深入的情形都可以使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治療;當然,如果能在適當的時間,服用了藥物,就解救了未來生病的痛苦:
扁鵲……齊桓侯客之。入朝見,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不悅。後五日,扁鵲復見,望見桓侯而退走……使人問其故。扁鵲曰:「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在血脈,針石之所及也;其在腸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雖司命無柰之何。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後五日,桓侯體病,使人召扁鵲,扁鵲已逃去。桓侯遂死。(《史記.扁鵲倉公傳》)
服用藥物治病或先行給藥改善體能與體質固然好,但是沒病的為了以後不生病的話,也可以服餌養生。
許多醫藥典籍中都有記載所謂的「服食法」,就是為了保養人的身體,使之不生病,例如「服地黃方」、「黃精膏方」、「服松脂方」……等多樣化的服食方法。在中醫藥的歷史上,有用於各臟腑補養的方劑、天然食物的處方等的發明與製作。例如補脾的「歸脾湯」、「四君子湯」,補心的「天王補心湯」,補腎的「六味地黃丸」,雙補脾腎的「還少丹」,氣血雙補的「八珍湯」「十全大補湯」……等藥方,以及前面提到的仲景為王仲宣處方的「五石湯」,和《黃帝內經.素問》所云「湯液醪醴」之發明,都無非是為了補養先天之本的腎,或補養後天之本的脾,或養肝與瀉肝之火熱,或補心氣之虛的,都是期望五臟六腑的功能協調,以致於使得抗病的能力增強,而免於以後的病情發生。許多方劑學書籍裡面也記載有不用藥物而能治病的方法,例如清.汪昂《醫方集解》有《勿藥元詮》篇,就告訴以後的學者,可以用各種**或呼吸調息的方法或修養性情的方式,讓人可以免於疾患。
3)《黃帝內經》認為治病與病情的發展有相當大的關係,而且認為氣的逆順與脈的虛實,陰陽五行都與治療有一定的相關性,掌握了這種治病的方法,就有可能開出治療之方。而且也認為開出好的治療之方與打仗有類似的關係,在病勢昌盛的、嚴重的時候不要衝逆著與之相抗衡,而等病勢較衰退之時再治,就像打仗的時候不要在其鋒頭上抗爭,比較有效果:
氣之逆順者,所以應天地陰陽四時五行也。脈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氣之虛實有餘不足也。刺之大約者,必明知病之可刺,與其未可刺,與其已不可剌也。
《兵法》曰,無迎逢逢之氣,無擊堂堂之陳。刺法曰,無刺隱隱之熱,無刺漉漉之汗,無刺渾渾之脈,無刺病與脈相逆者。
上工,刺其未病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下工,刺其方襲者也,與其形之盛者也,與其病之與脈相逆者也。故曰,方其盛也,勿敢毀傷,刺其已衰,事必大昌。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靈樞.逆順第五十五》)
4)好的醫生治病,是能夠在病情還沒有發展到某種狀況時,他就已經能掌握病情,而且可以早期治療,早期預防病情的發作,就是個善治未病的醫生。例如《素問.刺熱篇》的「肝熱病者,左頰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是預防病情的發作;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善治者治皮毛」,《素問.八正神明論》的「上工救其萌芽」都是希冀在病情才要發生之前,就已經看出病的後續發展,而治好了。可如果一位醫生能在病情未發之前的更早期就讓人們能注意養生,而使病情根本沒有機會發生,那是更高瞻遠矚的醫生才做得到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這樣的敘述,好的醫生不治已病而是治未病之先,認為人要和陰陽順應,而不是逆反的,逆反就會亂了,「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素問.上古天真論》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
5)許多散在《黃帝內經》中的理念認為,道德水準的低下是生病的原因,當道德稍衰敗後,人就開始生病了,而當黃帝之時的人們已經不知道多麼糟了,以致於要用毒藥與針灸治病了。例如:「湯液醪醴……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石針艾治其外也。」(《素問.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不但如此,《黃帝內經》以為,「針石」,也就是治病的方法,不是個普通的事情,它其實跟修道的理有關,一定要精神意志都在道上,病才有可能治好,「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素問.湯液醪醴論篇第十四》),而《素問.湯液醪醴論》也認為,如果人們的嗜好慾望無窮,就會憂患不止,以致於精氣神都弛亂壞去,榮衛之氣也就變壞了,那麼,就是用大量的毒藥治療病人的內科疾病,再用針灸的處理方式治其外,也難以有功。所以《素問.湯液醪醴論篇》有「今之世不必已」、「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榮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與「必齊毒藥攻其中,??石針艾治其外」之嘆。
《史記.扁鵲倉公傳》也說,治病要靠的是良醫與病人的合作;良醫能在早期知道病情的發展,病就可以早些治好了,而病人也可以被救活了;可常人的疾病種類太多,而醫生的對於醫病的治療之道太少。並且也提出了有六種病難治:
使聖人預知微,能使良醫得蚤從事,則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疾病多;而醫之所病,病道少。故病有六不治:驕恣不論於理,一不治也;輕身重財,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陰陽並,藏氣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藥,**治也;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則重難治也。(《史記.扁鵲倉公傳》)
古時注重醫病關係的,都有這樣的希望病人的心也跟得上治病方式,由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養性.序》雲:「聖人所以藥餌者,以救過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歷年而不修一行,纏屙沒齒,終無悔心。」可見一斑。
6)最好的醫師,是注重養生之道的,並且要教給病人做為一個善良的人,認為性善就可以免除百病;而養性也就能治了未病,而且他並不強調病人必須吃藥;而一個好醫生之所以要病人吃藥,是為了暫時挽救那個行為與思想稍有偏差的人,如果這個人改正行為思想方式,就可以不生病了。例如,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裡有這種說法:
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不習無不利也。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性之大經也。
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故養性者,不但餌藥飧霞,其在兼於百行,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故夫子曰,善攝生者,陸行不遇虎兕,此則道德之祜也,豈假服餌而祈遐年哉。
聖人所以藥餌者,以救過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歷年而不修一行,纏屙沒齒終無悔心。此其所以歧和長逝,彭跗永歸,良有以也。(《備急千金要方.養性序》)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澹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為什麼他們能知道未來的病?
做為一個好的醫生,要對於學習古時候的經方如《素問》、《甲乙經》、《黃帝針經》、《明堂》、《流注》……《草藥對》、以及張仲景、王叔和、……等人的著作與各部經方,也需要知道命理學以及卜筮等學問,否則就像沒有眼睛還要夜間行路似的怎能成個好醫生呢?除此之外,還得有惻隱之心,把病人當作自己的親人,當作自己,要非常地關心想盡辦法來救病苦。
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習業》)
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故學習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己了,深自誤哉。(《備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凡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蚩,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淒愴,勿避險□。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備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1)現代的氣功書籍所云的「開天目」:古代人如扁鵲者,因為師父長桑君觀察很久,而發現他本性純真慈悲善良,而且絕非一般人,還能吃一般人難能忍受的苦,就傳給他超常的醫療方法,以致於他能見常人看不到的事物,能「視見垣一方人」,用現代的氣功用語說,就是他「天目」開了,已經擁有了透視的能力,他能看到病人的體內,看到五臟有無積聚之物,但他卻只讓人看到他是使用把脈的技巧看病罷了。
扁鵲者……少時為人捨長。捨客長桑君……出入十餘年,乃呼扁鵲私坐,間與語曰:我有禁方……欲傳與公……飲是以上池之水……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扁鵲以其言飲藥三十日,視見垣一方人。以此視病,盡見五藏症結,特以診脈為名耳。(《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除了扁鵲之外,有傳說雲,神農氏的身體是玲瓏玉體,他身體是透明的,因此,嘗百草之時可以看到藥物在腹部腸胃中的運行。身體是透明的這件事不好理解,若用現代氣功用語的「開天目」來說就比較好理解了。
後世傳言神農乃玲瓏玉體,能見其肝肺五臟,此實事也。若非玲瓏玉體,嘗藥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明.周遊《開闢衍繹.十八回》)
2)有預知的能力:醫緩看晉侯病,有另外空間的精靈前來托夢云,病人的道德不好,不能治。由此可見,好醫師的道德水準,加上病人有好的道德操守方能有醫治的可能。
晉侯夢大厲,被發及地……公疾病,求醫於秦。秦伯使醫緩為之。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晉侯……如廁,陷而卒。(《左傳》)
3)真誠令人感動,神仙也來幫忙:華佗真誠的喜好方書,喜好救人之病,就是在名山大川之間遊歷之時,也不忘乞求醫學的進步,雖然類似神話的傳說多,可原則上呢,古時候的傳徒弟,都是師父找徒弟,不是徒弟找師父的。有一次,華佗在山洞裡的奇遇,發了對病患「無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矜老恤幼為急」的重誓後,山洞裡的神仙才傳授醫術,使他的醫術在一夜之間突飛猛進,成了明醫。其實,神仙哪有那麼容易見到?一定是華佗平時就因為性好恬淡,又常為蒼生著想,已經擁有了特異的能力,以致於可以在遊名山之時「往往有所遇」,可以見到、遇到神仙而傳與他好的醫術。
華先生諱佗,字元化。性好恬淡,喜味方書,多遊名山幽洞,往往有所遇。一日,因酒息於公宜山古洞前,忽聞人論療病之法。先生訝其異,潛逼洞竊聽。須臾,有人云:華生在邇,術可付焉。復有一人曰:此生性貪,不憫生靈,安得付也?先生不覺愈駭,躍入洞,見二老人,衣木皮,頂草冠。先生躬趨左右而拜曰:適聞賢者論方術,遂乃忘歸。況濟人之道,素所好為,所恨者,未遇一法可以施驗,徒自不足耳。願賢者少察愚誠,乞與開悟,終身不負恩。首坐先生雲:術亦不惜,恐異日與子為累。若無高下,無貧富,無貴賤,不務財賄,不憚勞苦,矜老恤幼為急,然后可以脫子禍。先生再拜謝曰:賢聖之語,一一不敢忘,俱能從之。二老笑指東洞雲:石床上有書一函,子自取之,速出吾居!勿示俗流!宜秘密之。先生時得書,回首已不見老人。先生懾怯離洞,忽然不見,雲奔雨瀉,石洞摧塌。……先生未六旬,果為魏所戮,老人之言,預有斯驗。(鄧處中《中藏經.序》)
4)通過修煉而得:修煉的人必須要具有真誠的、善良美好的德性,例如唐朝明醫孫思邈的治病效果好,他所著作的《備急千金要方》為什麼有那麼多好的治療之方?他非常善良慈悲,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雲:「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另外,有些傳說故事中記載,他精誠所至,他與方外的佛、道修煉之人有良好互動,善心救助需要幫助的人,也曾經救過特殊的人,以致於能學習到、而且能擁有非常好的醫術。
……隱於終南山,與宣***相接,每來往參請宗旨。時大旱,西域僧請於昆明池結壇祈雨,詔有司備香燈凡七日,縮水數尺。忽有老人夜詣宣***求救曰:「**昆明池龍也。無雨時久,匪由**,胡僧利**腦將為藥,欺天子言祈雨,命在旦夕。乞和尚法力救護。」宣公辭曰:「貧道持律而已,可求孫先生。」老人因至,思邈謂曰:「我知昆明龍宮有仙方三十首,若能示予,予將救汝。」老人曰:「此方上帝不許妄傳,今急矣,固無所吝。」有頃,捧方而至。……(《太平廣記.神仙二十一》)
結語
不同的書籍對於「上工治未病」想法都不同,《難經》認為看病,是認知病情以後會有所轉化,必須早做預防。而《靈樞》對於病,則認知病情之方盛或已衰,最好是未病之前,先預防;否則要在病勢尚未起來之時或病勢已經漸衰之時立即治療。《素問》則認知病的發生與道德的衰敗有關,與個體的不節制飲食、不節制行為、慾望太多、說謊、說大話等有關。唐朝《千金方》就跟《素問》的說法比較類似;認為,個性善良自然不生病,連禍亂災害都難以發生;所以善養性的人就已經在未病之前已經把病治好了,因此好的醫生只是為了救那一時思想行為偏差了的人,對於永不肯改正思想行為的,那就經常生病了。
古時的好醫生需要給病人灌輸類似《素問》或《千金方》那樣的養生防病的方法,教給病人生活起居與天地的陰陽五行完全配合,要病人的吃喝與睡眠都要有節制與合於恆常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而且要避免風熱等天氣對人的侵襲,要病人也把自己的生活慾望減低,如此根本不會生病(「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因此,知道古時候醫生治病跟現在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我們現在的醫生也能重視而且學學古代醫生的醫病關係,讓病人從此不再與病魔打交道不是很好嗎

2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2朵
7
发表于 2008-6-25 15: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贴中所言,字字珠玑,然实行起来,恐难度极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8:3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