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6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治疗结合菌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0 1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治疗结合菌病:两性霉素B、泊沙康唑或两者联合?
     


--------------------------------------------------------------------------------

     爱尔兰Rogers综述了结合菌病(zygomycosis)当前及未来的治疗选择,认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泊沙康唑及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策略值得期待(J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2008,61:S1, i35)。

     结合菌病是一组致死性霉菌感染,常发生于严重免疫缺陷患者。大多数人类结合菌病由根霉、毛霉、根毛霉、小克银汉霉、犁头霉等引起。主要临床类型有鼻脑型、肺型、播散型等。该病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外科清理及积极的抗真菌治疗。

     目前尚无正式的比较性研究以评价抗真菌药物治疗结合菌病的疗效。一些经验性治疗的报告认为,治疗结合菌病时传统两性霉素B用量要大,常达到1.5 mg/(kg·d),两性霉素B脂质制剂因毒性小而成为首选。有限的临床经验表明,两性霉素B脂质体效果优于其他制剂形式,用量可达10~15 mg/(kg·d),但最佳用量仍不明确。

     泊沙康唑是另一种能成功治疗结合菌病的药物。它是一种新型广谱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现仅有口服混悬液制剂。目前有2项临床研究和一些病例报告证实了泊沙康唑防止结合菌病的有效性。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小鼠结合菌病模型中,泊沙康唑预防结合菌病的效果与两性霉素B相似。

     另一种策略是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报告表明,脂质体两性霉素B联合卡泊芬净或泊沙康唑可成功治疗单药治疗失败的结合菌病患者。

     此外,临床或动物试验表明,高压氧、铁离子螯合剂、γ-干扰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因子对结合菌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乔建军    责任编辑 王娣

感染

[ 本帖最后由 tiandou1975 于 2008-3-10 19:53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8-3-10 19:2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转帖请注明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19:10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