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糖尿病] 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的特点和预防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16: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病的特点和预防
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因此掌握其发病特点,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无疑是延长病人生命和提高生存质量的首要任务。
特点:
1、糖尿病(主要为2型糖尿病)伴发或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较正常人高达3—5倍,约占糖尿病人的1/3。
2、糖尿病伴发或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年龄趋于年轻化,一般较非糖尿病人提前5年左右。
3、糖尿病伴或并发冠心病的死亡率高,在2型糖尿病中,其死亡率约占50%。
4、糖尿病伴发或并发冠心病者症状多不典型,大多无症状,即使并发急性心肌梗塞亦多为无痛性,或仅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因此极易漏诊或误诊,更易导致死亡。
5、糖尿病伴或并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病易反复发作,这就大大提高了其死亡率。
6、糖尿病并或伴发心脏病者由于症状不典型,病人难以防范,更易猝死。
7、糖尿病并或伴发脑血管病多为缺血性,约占89%左右,其中多发生腔隙性脑梗塞,可反复梗塞最终导致脑软化、脑萎缩,而致老年性痴呆,大大降低了生存质量。
8、由于糖尿病人多伴有高血压,因此出血性脑血管病并非罕见,且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9、糖尿病人多伴有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因素,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粘血症、吸烟等。
预防:
1、        控制血糖
由于糖尿病并发或伴发的心脑血管病是长期高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造成的结果,因此最首要的任务是控制好血糖,但控制血糖并非越低越好,血糖过低更易导致心脑细胞的损害,加重病情,一般应掌握在空腹血糖7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即可。控制血糖的药物选择最好选择胰岛素,但要严防低血糖,如果病人拒绝胰岛素治疗(在临床上此种病人并非少数)可选择达美康,因其在降糖的同时,有改善微循环作用。
2、        控制血脂
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最常见的病理结果,血脂异常更易促使动脉硬化,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危害更大,除饮食宜清淡外,可用他汀及贝特类西药或中药降脂。
3、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控制好血压,可降低心脏后负荷,减轻动脉硬化,改善脑供血,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多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压稳定在130/80mmHg最为理想。
4、        改善血粘度
糖尿病人由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其血粘度异常,这样更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通过上述措施,可使血粘度有所改善,同时可服用肠溶阿斯匹林75mg,每晚一次,或定期输液如黄芪丹参液,以改善血流变。
5、        戒除烟酒
6、        科学饮食
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的重要性,但糖尿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不良生活方式性疾病,可以说,饮食的不合理性无疑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主张科学饮食,既非盲目节食,更非大吃二喝,科学饮食的前提是既要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的需求,又不致营养过剩,加重病情。其原则是肉蛋奶适量,①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②粗细粮巧搭配,蔬菜餐餐有,③每餐八分饱,下顿不饥饿。主食的品种以全麦粉、大米、小米、玉米面为主,尽量少食荞麦、莜麦等难以消化食物,以防止对胃肠道的**。主食量可依据身高体重,劳动强度而定。蛋白质以动物蛋白为主,辅以植物蛋白,但肾病患者应限制蛋白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在0.8克以下,脂肪在每日一两植物油左右为宜。
7、        科学运动
科学运动是治疗糖尿病,防止心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运动不同于每日的劳动,它不需要胰岛素就能使血糖下降,且能调节精神,强健心肺功能,因此应高度重视。其原则是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时间应选择在餐后,尤其是晚餐后。晨起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并不科学,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8、        情志调理
情志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称为七情,即怒、喜、忧、思、悲、恐、惊,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缠绵难愈性疾病,所以大部分病人易出现烦躁易怒,或悲观厌世,此种状态极易使血糖升高,同时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的突然发作,因此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豁达、开朗的心情至关重要。
2# 沙发
发表于 2009-12-25 19:38 | 只看该作者
很好,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3 11:11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