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9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家医案] 【转贴】从奇经论治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2-27 10: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部分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出现一系列异常改变,其症状繁杂,轻重不一,属妇科常见病之一。对于此病,一般均认为是由肾气虚引起,涉及心、肝、脾等多个脏腑,故辨治多从脏腑考虑,以至用药庞杂,疗效不佳。笔者认为,肾虚固然是原因之一,但奇经八脉的影响亦为不可忽视的因素,该病的各种异常表现多与奇经有关,故不论病机分析,还是辨证论治,皆应注意奇经的作用。
??奇经对更年期妇女生理病理的影响
??妇女在绝经前后,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在月经紊乱的同时,还出现诸多症状,如头晕耳鸣,烘热出汗,口苦咽干,失眠困倦,心悸怔忡,腰膝酸软,烦躁易怒,情志异常,五心烦热,千燥痰痒,或形寒肢冷,纳呆腹痛,小便癃遗,便塘浮肿,精神萎靡,带下清稀等,西医统名之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认为,女子一生的经孕发育,均受肾和冲任的影响。《素问》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这段**阐明了女子50岁左右,会出现“形坏无子”一系列变化并指出了原因。天癸藏于肾,受肾气盛衰制约,天癸竭即标志肾气虚衰。故“肾气亏损,任脉虚,太冲脉衰少”既是更年期妇女的生理状况,又是发生病变的机制。
?? 冲任属奇经八脉之一,奇经的分布与循行不同于十二正经,对人体尤其是女子某些生理病理有着特殊的影响。妇女更年期所出现的异常症状多与奇经有关。例如寒热汗出、心悸失眠、肌肤瘙痒、情志异常,就与阴维、阳维、阴跷、阳跷有关。《难经•二十九难》日:“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王叔和《脉经》曰:“阳维脉动苦肌肉痹痒,皮肤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阴维脉动苦肌肉痹痒,应时自发汗出恶风,身洗洗然”。李时珍《奇经八脉考》曰:“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入阳,交于目锐眦。阳气盛则镇目(失眠),阴气盛则螟目(多睡)”。
??烘热出汗、口苦咽午、烦躁易怒、胸胁腹痛等与冲脉上逆有关。冲脉起于胞中,上行于腹,至胸胁而散,主血,为十二经之海。其病除表现血分异常外,还表现于气分之变。故《难经》曰:“冲之为病,逆气而里急”。《脉经》曰:“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胁支满烦,女子绝孕”。李东垣曰:“凡逆气上冲,或兼里急,或作躁热,皆冲脉逆也”。李时珍认为冲脉与三焦相通,冲脉上逆则“逆气里急,隔咽不通,大便不行”,或“麻木,厥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又引《千金方》曰:“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其面翁热如醉”。从以上不难看出,冲脉上逆所主各种症状正与更年期综合征相合。
??此外,妇女更年期之月经不调、崩中漏下、腹部胀痛、症瘕积聚多与冲任有关;赤白带下、腰腹痛痛、小便膺遗、大便秘澹多与督带二脉有关;对此论述颇多,不必赘言。总之,妇女更年期所表现的异常变化,均由奇经所主。这是由奇经对女子经孕发育的特殊作用决定的。涉及五脏六腑的庞杂症状似乎杂乱无章,无从下手,但从奇经的功能和经脉分布来看则一目了然,非常容易理解。
??从奇经辨治的原则与方药
??既然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与肾和奇经关系密切,故辨治原则应是在补肾的基础上调治奇经。补肾之法已多有论及,无需详述。调治奇经则要根据不同的表现及主证,分别论之。
??1.表病属二维,治宜调和阴阳
??表病指表现于外的恶寒、发热、汗出、痹痒等症,多由阴维、阳维不能相互维持所致。因为二脉为一身阴阳之纲维,若病则营卫不和,气血不调,阴阳失衡,从而产生以上诸症。故治宜调和营卫、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寒热出汗,兼有表证,偏于营卫不和者,可选用桂枝汤或柴胡桂枝汤加减;兼有乏力、短气等气虚之证者,可选用黄芪建中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兼有畏寒、腰膝酸软等阳虚之证者,可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至于痹痒,是指肌肤麻木或瘙痒,亦由气血虚弱、营卫不和引起。所谓“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麻木可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疹痒可以养血润肤汤(生地、熟地、当归、黄蔑、天冬、麦冬、花粉、升麻、桃仁)加减。
??2.气病责冲脉,治宜理气降逆调冲
??气病指气机不畅,或上逆,或郁滞。气上逆者觉气上冲咽,头面烘热,面色潮红,或周身躁热,烦躁易怒,甚至妄闻妄见,情志异常。气机郁滞者胸胁苦满,院腹胀痛,便秘便难。以上症状皆由冲脉所主,治宜理气降逆调冲。笔者常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之,觉气上冲眩晕恶心者加二陈汤;觉烘热周身躁热者加知母、百合、生地;胸胁苦满、院腹痛痛者加川辣子、玄胡;便秘搜难者加当归、瓜篓仁、薏仁、茯苓等。另外入冲脉调气药如香附、木香、槟榔、吴茱萸;泄冲脉药如黄连、黄柏、知母等均可随症选用。
?? 3血病寻冲任,治宜和血益阴,调补兼施
?? 血病指月事不调(或前或后、或崩漏、或闭经)、症痕积聚等,多由冲任所主,因为冲为血海,任主一身之阴经,更年期妇女任脉亏虚欠通,冲脉血少,故出现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肾气渐衰,‘失于制约,冲任盈虚失常,故有崩中漏下。冲任阴血亏虚导致气虚或气滞,故出现症瘦积聚、腹部胀痛。故《素问》曰:“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脉经》曰:“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瘦病”。李时珍曰:“阴跷与任脉同归,主腰腹痛痛,漏下不止”。治宜和血益阴,调补冲任。和血方以四物汤为代表;益阴方以地黄汤为代表;调补冲任方如逍遥散、生化汤、胶艾汤、断下汤(《济阴纲目》)、大补元煎、王孟英温养奇经方、归脾汤、十全大补汤、伏龙肝散等。逍遥散偏于理气,生化汤偏于活血,大补元煎平补,胶艾汤、断下汤、温养奇经方偏于温补,归脾汤、十全大补汤、伏龙肝散偏于固摄。另外调补冲脉药如当归、川芍、白术、山药、吴英、巴戟、杜仲、鳖甲、山芙肉、仙灵脾、鹿角、肉从蓉、紫石英、泽兰、王不留行、车前子等;调补任脉药如覆盆子、白果、芡实、龟板、鹿角、山芙肉、仙灵牌、丹参、王不留行、泽兰等,均可随症选用。
??3.湿病向督带,治分温补清利
??湿病指赤白带下、小便异常(或窿闭不通、或淋漓不尽,或夜尿过多、或灼热疼痛)。赤白带下由带脉所主,小便异常由督脉所主。因带脉围绕腰际,约束诸脉,各脉受邪均可下注带脉为病而成赤白带下。故李时珍引《明堂经》曰:“带脉……妇人少腹痛,里急后重,月事不调,赤白带下”。督脉与冲任同源,出于会阴,行于身后,主一身之阳,与任脉共同成为人体之子午,乃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主不孕及前后二阴之病。故《素问•骨空论》曰:“督脉生疾……女子为不孕、瘾痔、遗溺、隘干”。赤白带下与小便异常需分清寒热虚实,然后分别予以治疗,虚寒者宜温补,湿热者宜清利。带下虚寒者可选傅氏完带汤、参茸卫生丸;湿热者可选易黄汤、知柏地黄汤。笔者常以白术、茯苓、山药、乌贼、荜箥为基本方,随症加减。入带脉药如白芍、川断、艾叶、龙骨、当归、升麻等可供选用。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者,宜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小便短涩灼热者宜用知柏地黄汤或《千金》渴利方加减。入督脉的药如附片、鹿胶、黄芪、肉桂、鹿衔草等可供选用。
?? 以上对更年期综合征常见病状的辨治进行了分别讨论,不过是为了叙述方便。实际临床所见常兼而有之,故辨证时应全面考虑,在补益肾气的基础上,调治奇经,综合治疗。而不能肝心脾肺肾,面面俱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6: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