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础知识] 【讨论】叶案选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9-29 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紧跟教授脚步.自己看书觉得这几段理论不错.另摘与大家分享.

温邪内闭热壅。蔓延三焦。昏寐痰潮。舌刺卷缩。小溲点滴浑浊。热气结锢在里。但膏连芩栀之属。药性直降。竟由胃达肠。而热气如烟如雾。原非形质可荡可扫。故牛黄产自牛腹。原从气血而成。混处气血之邪。藉此破其蕴结。是得效之因由也。夫温热时疠。上行气分。而渐及于血分。非如伤寒足六经。顺传经络者。大抵热气鸱张。必熏塞经络内窍。故昏躁皆里窍之欲闭。欲宣内闭。须得芳香。气血久郁。必致疡毒内攻。谨陈大意参末议。
用紫雪丹三分。
微温开水调服。

稚年受温邪。最易阴亏津耗。必兼滋清以理久伏温邪为正。
春阳升举为病。犹是冬令少藏所致。色脉参视。极当谨慎。
陈(四五) 暑湿伤气。肺先受病。诸气皆痹。当午后阳升。烦喘更加。夫无形气病。
医以重药推消。多见不效。
西瓜翠衣 活水芦根 杏仁 苡仁
又 酒客中虚。重镇攻消。清气愈伤。夫暑邪皆着气分。苟肺司清肃。则其邪不攻自罢。
议仍以廓清为法。若雨露从天下降。炎HT  自荡扫无余。威喜丸二钱十服
张司农集诸贤论暑病。谓入肝则麻痹。入肾为消渴。此其明征。议清阴分之邪。仍以养正辅之。
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若正气设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吸入。
气分先阻。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于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人身一小
天地。内外相应。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前人有因动因静之分。或伤或中之候。以及
入心入肝。为疟为痢。中痧霍乱。暴厥猝死。种种传变之原。各有精义可参。兹不重悉。想
大江以南。地卑气薄。湿胜热蒸。当此时候。更须防患于先。昔李笠翁记中所谓使天只有三
时而无夏。则人之病也必稀。此语最确。盖暑湿之伤。骤者在当时为患。缓者于秋后为伏气
之疾。其候也。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有微寒。或单发热。热时脘痞气窒。渴闷烦冤。每
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日日如是。必要两三候外。日减一日。
方得全解。倘如元气不支。或调理非法。不治者甚多。然是病比之伤寒。其势觉缓。比之疟
疾。寒热又不分明。其变幻与伤寒无二。其愈期反觉缠绵。若表之汗不易彻。攻之便易溏泻。
过清则肢冷呕恶。过燥则唇齿燥裂。每遇秋来。最多是症。求之古训。不载者多。独己任编
名之曰秋时晚发。感症似疟。总当以感症之法治之。要知伏气为病。四时皆有。但不比风寒
之邪一汗而解。温热之气。投凉即安。夫暑与湿。为熏蒸粘腻之邪也。最难骤愈。若治不中
窾。暑热从阳上熏。而伤阴化燥。湿邪从阴下沈。而伤阳变浊。以致神昏耳聋。舌干龈血。
脘痞呕恶。洞泄肢冷。棘手之候丛生。竟至溃败莫救矣。参先生用意。宗刘河间三焦论立法。
认明暑湿二气。何者为重。再究其病。实在营气何分。大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者火
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胜。邪伤气分为多。一则耐清。一则耐温。脏性之阴阳。从此
可知也。于是在上者以辛凉微苦。如竹叶连翘杏仁。薄荷之类。在中者以苦辛宣通。如半夏
泻心之类。在下者以温行寒性。质重开下。如桂苓甘露饮之类。此皆治三焦之大意也。或有
所夹。又须通变。至于治气分有寒温之别。寒者宗诸白虎法。及天水散意。温者从乎二陈汤。
及正气散法。理营分知清补之宜。清者如犀角地黄。加入心之品。补者有三纔复脉等方。又
如湿热沈混之苍朮石膏汤。气血两燔之玉女法。开闭逐秽。与牛黄及至宝紫雪等剂。扶虚进
参附。及两仪诸法。随其变幻。审其阴阳。运用之妙。存乎心也。附骥芜词。高明教正。(邵新甫)

0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黑糊糊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收到2枚
2# 沙发
发表于 2006-10-3 22:20 | 只看该作者
如内容稍少些,或能附一定自己的见解或体会就更易于大家学习了。
3# 板凳
发表于 2008-9-12 11:21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7 05:1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