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4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分享】前俯后仰健身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9-22 00: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俯后仰健身法
      人的一生活动中,前俯的动作多,后仰的动作很少。伏案工作,或单一的弯腰负重等劳动,使颈部和腰部椎间前后受压不平衡,如果不注意脊椎的保养和功能锻炼,日久就会使这些部位受损伤。甚至使这些部位发生病变。人的脊柱就好像一根弹簧,年轻时性能很好,到了老年,性能退化,加上平日不注重保养和锻炼,弹簧就会生锈,失去年轻时的弹性。最常见的会出现颈椎和腰椎等部位退行性变化。一旦得病,吃药、**、理疗,效果都不佳,难以治愈,影响工作和生活,精神上也很痛苦。

   “前俯后仰健身法”,就是一种脊椎的平衡和柔性锻炼,在瑜伽中称为温暖脊椎。一般的锻炼活动中很少见到后仰动作,即使有也是一带而过,强度和量都不够,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前俯后仰由于方法简单,不占场地,春夏秋冬,不论风雨下雪,室内室外,都可进行练习,锻炼时间20—30分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长可短,锻炼的强度和量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自我调整,所以很容易坚持,要有信心,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前俯后仰时,拉伸韧带,活动关节,增加脊柱的弹性,延缓椎间间距变窄,使人体不至于过早地老缩。配合腹式呼吸,肠胃等得到**,增强了消化功能,使排便更畅通。

退休后我坚持“前俯后仰”,颈、背、腰、腹、肠胃、韧带、关节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多年的颈椎病好了,几年来无腰酸背痛,搬东西也不会闪腰。每天一次大便十分正常,身体的柔软度,略胜于年轻时。老年人筋骨柔性可以逆转,这是我坚持锻炼的新感受 。


    第一节,前俯后仰。找一垛墙,距墙60厘米左右,背壁而立。一、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两手向前平举,手心向下,两手缓缓上举至头顶,深深吸气,将气沉至丹田,屏住呼吸。微微屈腿,身体慢慢后仰,(注意安全,开始速度要慢,以免后脑碰墙),此时头、颈、腰最大限度后仰,重心后移,两肘稍弯曲,两手翻掌撑住墙壁,使身体成反弓形,然后两手轻轻推墙,使身体回到后仰前的直立状态,保持两手平举,慢慢将气从丹田呼出,此时横隔膜会上抬,随之能听到肠胃里有咕噜的翻气声。

  二、慢慢吸气,气沉丹田,屏住呼吸 ,身体向前弯腰俯身,保持两腿伸直,(膝盖不弯)两手掌连续按地两次,直腰,回到弯腰前的直立状态。前俯时能感到腹部的一股气被压缩,并发出肠胃蠕动的咕噜声。

  三、接着,两手向前平伸,下蹲两次,下蹲时上身保持挺直,同时配合腹式呼吸。

  以上前俯后仰动作反复30次至60次。

  开始练习的次数可以少一些,10次至20次就行,以后逐渐增加。后仰反弓程度,视个人体质情况而定,不能太勉强,开始要小,切不可性急、卤莽。待到适应后,量和强度可逐渐增加,一定要循序渐进。患有高血压和腰背有严重疾病的人,练习时更要慎重,锻炼不忘安全。

  第二节,俯身拱腰。两脚并拢原地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慢慢吸气,同时两手缓缓上举,手心相对,举至头顶,做一次或两三次腹式呼吸,向右转腰三圈,再向左转三圈,然后,左侧弯腰三次,右侧弯腰三次。吸气,气沉丹田,屏住呼吸,向前俯身弯腰,手掌按地三次。向左侧俯身弯腰,手掌按地三次,向右侧俯身弯腰,手掌按地三次,在弯腰状态下,回至前方,两手分别向后划弧,用大拇指和食指扣住脚踝,深弯腰,并使头面贴小腿三次,双手放松向前,两手掌按地三次,两手似从地上捧球,直腰,两手上举至头顶,完成俯身拱腰动作,这一节共作三次。

  第三次做完俯身拱腰后,两手从头顶渐渐下落,两手心向里,顺着印堂穴、脸面落至胸前膻中穴,两手分向腰间,松腕外展、反掌向前抱“球”内收,双手叠掌于腹部(丹田),男左女右,揉腹左右各9次,恢复立正姿势。

  按要求做到上述的规定动作难度较大,尤其是深弯腰,头面俯贴于小腿,对一般人来说,开始都不易达到,但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很大进步的。

  第三节,腹肌练习,可因地制宜,在家里利用门框中冒头来作“单杠”,进行收腹练习5—10次。注意一定要检查门框是否坚实牢固,安全第一。没有腹肌的人可在床上做仰卧起坐10次左右。

  第四节,引体向上3—10次,根据自己的体质,量力而行。

  这一节一方面可锻炼手臂肌肉,一方面也可测测自己的臂力。

  第五节,搁腿练习,搁腿高度视各人的情况,搁腿时来回弯腰动作10—20次,使额头去碰小腿,根据各人的情况次数可多可少。没有基础的人,要循序渐进,开始不要太猛,以免拉伤关节韧带。

  其他练习,可因人而异,因材制宜,利用自己的特长和器械,随时添加和补充

[ 本帖最后由 白术散 于 2006-9-22 10:18 编辑 ]
2# 沙发
发表于 2006-9-22 08:40 | 只看该作者
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是个好方法,谢谢并受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10 03: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