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5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远视眼与调节关系的应用分析及其对配镜处方的影响(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8-16 20: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人是医学院校五年制眼视光本科毕业,毕业3年来一直从事眼视光学专科教学工作,并参与了一些视光科研和临床实践工作。现把我曾发表在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分次贴出,供大家参阅,请前辈和同行们多提一些宝贵意见!
       远视眼与调节关系的应用分析及其对配镜处方的影响
       远视眼是一种与眼的调节状态密切联系的屈光状态。对于一个未矫正的远视眼,看近和看远距离时,都需使用调节,只不过看近使用的调节力量比看远时更大。因而所谓“远视”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看远清晰,看近模糊,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其看远付出的调节力量小,从而主观感觉比看近时更舒适。可见,调节状态的变化对远视患者的视觉影响相当重要,同时也决定着矫正处方的变化原则。下面笔者对调节与远视及其处方原则作出初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
1.调节状态对远视的影响
1.1 远视按调节状态的分类
    通常按照调节对远视眼所起作用的不同,可将全部远视的量分为隐性远视和显性远视,而显性远视又可包括绝对远视和随意性远视两部分。
隐性远视指只有在“湿性”验光(睫状肌麻痹状态下验光)中才能暴露的那部分远视。换言之,就是指在“干性”验光(无睫状肌麻痹状态的常规验光)中不会被发现的那部分远视成分。而不被发现的原因就是这部分远视性屈光缺陷,由晶状体的一部分调节力量所代偿。远视眼因常常始终维持在使用一定调节力的状态,使睫状肌过度紧张,造成调节难以放松,这是导致视疲劳的主要原因。
显性远视指在“干性”验光过程中就可暴露出的那部分远视。显性远视的度数就等于将远视眼矫正至正视状态所使用的最大正镜度数。
而显性远视成分又包括了绝对远视和随意性远视两部分。
    绝对远视指只有通过加一定度数的正镜片才能矫正(提高视力)的那部分远视成分,也就是调节作用所无法代偿的那部分,只能通过镜片来弥补。绝对远视的度数就等于“干性”验光中矫正至正视状态所使用的最小正镜片度数。
    随意性远视指可以由自身晶体的一定调节力量所代偿的那部分远视。但其应区分于隐性远视。两者虽都是可由晶体调节力所代偿的一部分远视,但不同点在于,隐性远视成分在“干性”验光中是不能发现的,只有“湿性”验光中才能表现出来,而随意性远视则在“干性”验光中即可被发现。
1.2 调节分类的各类远视之间的关系
1.2.1 等量关系
随意性远视+绝对远视=显性远视       显性远视+隐性远视=全部远视
1.2.2 转化关系
远视患者通常处于过度调节状态,从而其睫状肌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生理性的张力。这种张力总是保持而不能放松,这就是隐性远视的部分。只有通过麻痹睫状肌或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戴镜适应一段时间后才会放松下来,我们就是从这个角度划分了隐性和显性远视。
随着年龄的增长,隐性远视成分逐渐减少,而显性远视逐渐增多,即隐性在逐渐向显性远视转化。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随意性远视也会变得越来越“不随意”了,也就是说随意性同样会向绝对性远视转化。
1.2.3 关系图
                             全部远视

          显性远视          年龄增长        隐性远视
(接受镜片矫正)                    (不接受镜片矫正)  
                                           (被调节代偿)

绝对性远视    年龄增长   随意性远视
(调节失代偿)             (被调节代偿)
   
1.3调节状态对各类远视视觉的影响
1.3.1 被调节代偿的状态
由于可以被调节所代偿,只单纯具有随意性远视和隐性远视的患者常具有良好的远视力。
1.3.2 调节失代偿状态
由于绝对远视不能被调节代偿,故在未矫正的状态下,这类患者通常远、近视力均受影响。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freely_dave + 1 上次以为你是转载的 .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12-10-28 22:3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文章,翻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3# 板凳
发表于 2012-10-29 0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xinxinyuyu


   写的不错。 希望多多交流视光学方面的知识,许多眼科临床医生没有经过视光学的系统培训学习。
4
发表于 2017-12-6 16:42 | 只看该作者
写的不错。 希望多多交流视光学方面的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4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