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5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应试技巧] 影像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0: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正常心电图(图3-1-1


P
代表左右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P波方向:Ⅰ、Ⅱ、aVFV


4
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时间:小于0.12秒。P波振幅: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0mV


P-R
间期 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的时间距离。正常心律范围时,成人的P-R间期为0.120.20秒。



QRS
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和室间隔除极的电位变化。时间不超过0.11秒,室壁激动时间在V1V2导联不超过0.04秒,V5V6导联不超过0.05秒。

V1V2 导联呈rS型,V1R波不超过1.0mVV3V4导联的R波和S波基本相当,V5V6导联呈qRRqRsRs型,R波振幅不超过2.5mV。正常人胸前导联的R波自V1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1R/S小于1V5R/S大于1aVR导联的主波方向为负向,可呈QSQrrSrSr'型,aVRR波一般不超过0.5mVaVLaVFQRS波群可呈RRsqR,也可呈rS型。Ⅰ导联的R波小于1.5mVaVL导联的R波小于1.2mVaVF导联的R波小于2.0mV。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主波一般向上。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的正相波和负向波的绝对值之和不应小于0.5mV,六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不应小于0.8,否则称为低电压。正常Q波除aVR导联外振幅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V1V2导联一般不应有q波,偶尔呈QS型。

ST QRS波的终点至T波的起点,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过程。正常ST段应在等电位线,有时有一些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一导联,压低均不能超过0.1mV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超过0.3mVV3导联不超过0.5mVV45 导联及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联不超过0.5mVV45 导联及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二、房性期前收缩(图3-1-2

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不同于窦性P;多为不完全代偿间隙,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心动周期的距离短于正常P-P间距的二倍;P-R间期一般超过0.12;P′后可以没有QRS-T波,有时P′波后的QRS波增宽,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即房性期前收缩合并室内差异传导。


3-1-2
房性期前收缩

1.临床资料:男性,42岁。临床诊断:期前收缩原因待查。

2.心电图分析:窦性心律,心律62bpmP-R=140msQRS=80msQ-T=40ms。第3个期前收缩提早出现,P1aVLV2V5 直立,P′Ⅱ、Ⅲ、aVF 导联P′波倒置,P-R=160ms,早搏起源于右房下部,代偿间歇不完全。

3.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右房下部期前收缩。

三、室性期前收缩(图3-1-3

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相关的P;期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时间多超过0.12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往往有较完整的代偿间隙。

3-1-3
室性期前收缩

临床资料:女性,40岁,期前收缩9年。临床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

心电图分析:窦性心律,心律79bpmPR=120msQRS=86msQT=370msQRS波宽大畸形。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室性期前收缩。

四、窦性心动过速(图3-1-4

     窦性P波,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 4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分。


3-1-4
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男性,27岁。因感冒发热住院。

心电图分析:P波符合窦性。窦性心动过速,心律111bpm。其余各波段、间期均正常。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

   

五、窦性心动过缓 (图3-1-5

窦性P波,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分。


3-1-5
窦性心动过缓

1.
1.
临床资料:男性,80岁。自觉心悸,有时头晕。

2.
2.
心电图分析:P波符合窦性。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心律48bpm,Ⅰ、V 5 导联T波低平,V 3 V 4 导联T波倒置,QT=410ms

3.
3.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T波改变。

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图3-1-6

心动过速发作时有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多在150250.;节律规则;QRS波形态大多正常,如经过旁路折返、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可增宽。临床类型有预激旁路引发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折返引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异位兴奋点引起的心动过速,也可有房室结双径和房室旁路共同参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3-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
1.
临床资料:男性32岁。发作性心悸3年。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

2.
2.
心电图分析:A窦性心律,心律81bpmPR=70msQRS=110msQRS起始部有预激波,Ⅱ、Ⅲ、aVfV 1 -V4- 导联预激波向上,预激向量几乎垂直于V 5 V 6 导联轴。提示旁道位于后间隔部。图B记录于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136bpmQRS=70ms。每个QRS之后均有逆行P'波,P'波在Ⅰ、Ⅱ、Ⅲ、aVfV 5 V 6 导联中倒置,进一步提示旁道位于后间隔部。PR=80msP'R>RP',为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3.
3.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预激综合征;③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七、心房颤动(图3-1-7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通常在V 1 导联较明显;QRS波间距绝对不规则;QRS波多正常;房颤可合并室内差异传导,QRS波增宽变形,多发生在前一个R-R间距较长,下一个R-R间距较短时。


3-1-7
心房颤动

1.
1.
临床资料:女性,49岁。临床诊断: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2.
2.
心电图分析:各导联未见P波,V2 导联可以看到纤细的心房颤动的f波。R-R周期互不相等,平均心室率98bpmV1 V2 导联为rsR'型,V4 -V 6 导联为rS型,提示右室肥厚。右室肥厚的程度不像先心病所致的右室肥厚重,因此无明显的QRS电轴右偏。

3.
3.
心电图诊断:①细波型心房纤颤;②右室肥厚。

八、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图3-1-8

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波频率常快于QRS;QRS波频率固定,为逸搏心律;如为交界区逸搏心律,QRS波形态正常,频率为4060/分,如为室性逸搏心律,QRS波宽大畸形,频率为2040/分。


3-1-8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
1.
临床资料:男性,7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完全性房室阻滞。

2.
2.
心电图分析:窦性P波顺序出现,P-P周期匀齐,心房率60bpm。每个起搏脉冲信号之后均随之以心室起搏的QRS波群,起搏频率64bpmQRS=140ms。心房与心室波群完全无关系。(这种右室起搏的波形除了Ⅰ、aVRaVLR型以外,其余均呈QS型。此种波形在右室起搏中并不少见,可能与心脏顺钟向转位等因素有关。)

3.
3.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Ⅲ°房室阻滞;③心室起搏心律。

九、左、右心室肥厚(图3-1-9,图3-1-10

     左心室肥大:必须具备QRS波群电压增高的一项标准,V 5 V 6 导联的R>2.5mV;R V5 +S V1 >4.0mV(男),或3.5mV(女);RaVL>1.2mV;R>1.5mV;RaVF>2.0mV;R+S>2.5mV

    可出现额面心电轴左偏。室壁激动时间在V 5 V 6 导联超过0.05秒。


QRS
波群时间延长,多不超过0.12ms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以S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反而直立。QRS波群电压增高同时有ST-T改变者,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右心室肥大:V1 导联R/S1V 5 导联R/S1S波比正常加深,重度肥厚可使V


1
导联呈qR型(除外心肌梗死)。RV 1 +SV5 >1.05mV(重症>1.2mV;aVR导联的R/qR/S1R>0.5mV。心电轴右偏≥+90°(重症可>110°)。

    室壁激动时间在V 1 V 2 导联超过0.04秒。


ST-T
改变,同时合并右胸导联(V 1 V 2 )的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等,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诊断右室肥大,有时定性指标(如V 1 导联QRS波形态及电轴右偏等)较定量指标更有意义;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心电图诊断的心室肥大与实际解剖之间有时有差距,临床判断时应综合分析。


3-1-9
左心室肥大

临床资料:男性,26岁。主动脉关闭不全。

心电图分析:PR=120msQRS=92msQT=354msPRT电轴+5°、+40°、+9°。V1 -V6 导联q波逐渐加深,V5 导联R=3.7mV,胸壁导联ST段呈上斜型抬高0.100.20mVV1V2导联T波直立。提示左室舒张期负荷增加。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左心室肥大。



3-1-10
右心室肥大

临床资料:男性,23岁。先心病,肺动脉重度狭窄。

心电图分析:PR=148msQRS=104msQT.QTc=348/406msPRT电轴+5°、+120°、-23°,V 1导联呈qR型,V1导联R=3.0mVV 2导联R=4.6mSV5V6导联以S波为主,显示右室肥厚的特征。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右心室肥大。

十、典型心肌缺血(图3-1-11


ST
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ST段抬高,在V13 导联超过0.3mVV 45 及肢体导联≥0.1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也可以交尖。值得指出,ST-T异常只是代表非特导性的心肌复极异常,并非冠心病特有,其他任何心肌、心包受损的情况、心脏传导系统的病变甚至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均可以使ST-T改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不在发作时,ST-T可以正常;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一部分患者的ST-T不表现为异常。冠心病的临床确诊

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它的辅助检查。



3-1-11
典型心肌缺血

临床资料:男性,57岁。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心电图分析:患者发生下壁心肌梗死10年及前间壁心肌梗死7年以后,下壁及前间壁心肌梗死坏死型Q波已经消失。PR=180msQRS=100msQT=380ms

V4 V 6 导联ST段呈缺血型下降0.05mV左右,V 1 T>T5 V 6 T波。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十一、急性心肌梗死(图3-1-12

     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演变,对心肌梗死的判断意义重大,目前心电图仍为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基本手段。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可分为以下的典型演变过程:

    早期(超急性期):首先T波高大,很快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QRS波可以振幅增大、时间增宽。

    急性期:出现异常QQS)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以后逐渐下降,高耸T波开始降低、倒置和加深。

    近期(亚急性期):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ST-T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低平或倒置,残留坏死Q波,少数Q波也可以变小或逐步消失。

心电图可以帮助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梗死发生在前间壁,V13 导联表现为异常Q波或QS;发生在前壁,V 46 导联异常Q;侧壁,Ⅰ、aVLV 5 V6 导联异常Q;后壁,V 7 V 8 导联异常Q波,V 1 V 2 导联R波增高、T波高耸;下壁,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

只出现ST-T规律性改变,而无病理性Q波出现,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有时还需要结合心肌酶学和临床症状才能明确诊断。


3-1-12
急性心肌梗死

1.
1.
临床资料:男性,75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狭窄5%

2.
2.
心电图分析:A记录于发病5小时。V2 V4 QrQR型,V5 导联R<V 6 导联R波,为典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V1 V 4 导联ST段抬高0.150.225mV,对应下壁导联Ⅱ、Ⅲ、aVF下降0.15mV。图B记录于发病第10小时,V 5 导联已出现q波,呈qR型,下壁导联ST段回止基线。心前导联T波振幅降低,开始进入衍变过程。

3.
3.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前壁心肌梗死延伸伴对应下壁导联ST段一过性抬高。

一、正常心电图(图3-1-1


P
代表左右心房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P波方向:Ⅰ、Ⅱ、aVFV


4
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P波时间:小于0.12秒。P波振幅: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0mV


P-R
间期 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的时间距离。正常心律范围时,成人的P-R间期为0.120.20秒。



QRS
波群 代表左右心室和室间隔除极的电位变化。时间不超过0.11秒,室壁激动时间在V1V2导联不超过0.04秒,V5V6导联不超过0.05秒。

V1V2 导联呈rS型,V1R波不超过1.0mVV3V4导联的R波和S波基本相当,V5V6导联呈qRRqRsRs型,R波振幅不超过2.5mV。正常人胸前导联的R波自V1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1R/S小于1V5R/S大于1aVR导联的主波方向为负向,可呈QSQrrSrSr'型,aVRR波一般不超过0.5mVaVLaVFQRS波群可呈RRsqR,也可呈rS型。Ⅰ导联的R波小于1.5mVaVL导联的R波小于1.2mVaVF导联的R波小于2.0mV。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主波一般向上。六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的正相波和负向波的绝对值之和不应小于0.5mV,六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不应小于0.8,否则称为低电压。正常Q波除aVR导联外振幅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秒,V1V2导联一般不应有q波,偶尔呈QS型。

ST QRS波的终点至T波的起点,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过程。正常ST段应在等电位线,有时有一些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一导联,压低均不能超过0.1mVST段抬高在V1V2导联不超过0.3mVV3导联不超过0.5mVV45 导联及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联不超过0.5mVV45 导联及肢体导联均不应超过0.1mV


二、房性期前收缩(图3-1-2

提前出现的异位P'波不同于窦性P;多为不完全代偿间隙,即期前收缩前后两个心动周期的距离短于正常P-P间距的二倍;P-R间期一般超过0.12;P′后可以没有QRS-T波,有时P′波后的QRS波增宽,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即房性期前收缩合并室内差异传导。


3-1-2
房性期前收缩

1.临床资料:男性,42岁。临床诊断:期前收缩原因待查。

2.心电图分析:窦性心律,心律62bpmP-R=140msQRS=80msQ-T=40ms。第3个期前收缩提早出现,P1aVLV2V5 直立,P′Ⅱ、Ⅲ、aVF 导联P′波倒置,P-R=160ms,早搏起源于右房下部,代偿间歇不完全。

3.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右房下部期前收缩。

三、室性期前收缩(图3-1-3

期前出现的QRS-T波前无P波或相关的P;期前出现的QRS波宽大畸形,时间多超过0.12秒,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往往有较完整的代偿间隙。

3-1-3
室性期前收缩

临床资料:女性,40岁,期前收缩9年。临床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

心电图分析:窦性心律,心律79bpmPR=120msQRS=86msQT=370msQRS波宽大畸形。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室性期前收缩。

四、窦性心动过速(图3-1-4

     窦性P波,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 4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分。


3-1-4
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男性,27岁。因感冒发热住院。

心电图分析:P波符合窦性。窦性心动过速,心律111bpm。其余各波段、间期均正常。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

   

五、窦性心动过缓 (图3-1-5

窦性P波,P波规律出现,P波在Ⅰ、Ⅱ、aVFV46 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分。


3-1-5
窦性心动过缓

1.
1.
临床资料:男性,80岁。自觉心悸,有时头晕。

2.
2.
心电图分析:P波符合窦性。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心律48bpm,Ⅰ、V 5 导联T波低平,V 3 V 4 导联T波倒置,QT=410ms

3.
3.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缓伴心律不齐;T波改变。

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图3-1-6

心动过速发作时有突发、突止的特点;频率多在150250.;节律规则;QRS波形态大多正常,如经过旁路折返、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或室内差异传导时,QRS波可增宽。临床类型有预激旁路引发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双径路折返引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异位兴奋点引起的心动过速,也可有房室结双径和房室旁路共同参与的室上性心动过速。


3-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
1.
临床资料:男性32岁。发作性心悸3年。临床诊断:预激综合征。

2.
2.
心电图分析:A窦性心律,心律81bpmPR=70msQRS=110msQRS起始部有预激波,Ⅱ、Ⅲ、aVfV 1 -V4- 导联预激波向上,预激向量几乎垂直于V 5 V 6 导联轴。提示旁道位于后间隔部。图B记录于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136bpmQRS=70ms。每个QRS之后均有逆行P'波,P'波在Ⅰ、Ⅱ、Ⅲ、aVfV 5 V 6 导联中倒置,进一步提示旁道位于后间隔部。PR=80msP'R>RP',为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3.
3.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预激综合征;③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七、心房颤动(图3-1-7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颤动波,通常在V 1 导联较明显;QRS波间距绝对不规则;QRS波多正常;房颤可合并室内差异传导,QRS波增宽变形,多发生在前一个R-R间距较长,下一个R-R间距较短时。


3-1-7
心房颤动

1.
1.
临床资料:女性,49岁。临床诊断: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

2.
2.
心电图分析:各导联未见P波,V2 导联可以看到纤细的心房颤动的f波。R-R周期互不相等,平均心室率98bpmV1 V2 导联为rsR'型,V4 -V 6 导联为rS型,提示右室肥厚。右室肥厚的程度不像先心病所致的右室肥厚重,因此无明显的QRS电轴右偏。

3.
3.
心电图诊断:①细波型心房纤颤;②右室肥厚。

八、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图3-1-8

P波与QRS波毫无关系;P波频率常快于QRS;QRS波频率固定,为逸搏心律;如为交界区逸搏心律,QRS波形态正常,频率为4060/分,如为室性逸搏心律,QRS波宽大畸形,频率为2040/分。


3-1-8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1.
1.
临床资料:男性,7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完全性房室阻滞。

2.
2.
心电图分析:窦性P波顺序出现,P-P周期匀齐,心房率60bpm。每个起搏脉冲信号之后均随之以心室起搏的QRS波群,起搏频率64bpmQRS=140ms。心房与心室波群完全无关系。(这种右室起搏的波形除了Ⅰ、aVRaVLR型以外,其余均呈QS型。此种波形在右室起搏中并不少见,可能与心脏顺钟向转位等因素有关。)

3.
3.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Ⅲ°房室阻滞;③心室起搏心律。

九、左、右心室肥厚(图3-1-9,图3-1-10

     左心室肥大:必须具备QRS波群电压增高的一项标准,V 5 V 6 导联的R>2.5mV;R V5 +S V1 >4.0mV(男),或3.5mV(女);RaVL>1.2mV;R>1.5mV;RaVF>2.0mV;R+S>2.5mV

    可出现额面心电轴左偏。室壁激动时间在V 5 V 6 导联超过0.05秒。


QRS
波群时间延长,多不超过0.12msR波为主的导联上,ST段可呈下斜型压低达0.05mV以上,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以S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反而直立。QRS波群电压增高同时有ST-T改变者,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右心室肥大:V1 导联R/S1V 5 导联R/S1S波比正常加深,重度肥厚可使V


1
导联呈qR型(除外心肌梗死)。RV 1 +SV5 >1.05mV(重症>1.2mV;aVR导联的R/qR/S1R>0.5mV。心电轴右偏≥+90°(重症可>110°)。

    室壁激动时间在V 1 V 2 导联超过0.04秒。


ST-T
改变,同时合并右胸导联(V 1 V 2 )的T波双向、倒置、ST段压低等,称右室肥大伴劳损。

诊断右室肥大,有时定性指标(如V 1 导联QRS波形态及电轴右偏等)较定量指标更有意义;心电图对右心肥大的诊断敏感性较差;心电图诊断的心室肥大与实际解剖之间有时有差距,临床判断时应综合分析。


3-1-9
左心室肥大

临床资料:男性,26岁。主动脉关闭不全。

心电图分析:PR=120msQRS=92msQT=354msPRT电轴+5°、+40°、+9°。V1 -V6 导联q波逐渐加深,V5 导联R=3.7mV,胸壁导联ST段呈上斜型抬高0.100.20mVV1V2导联T波直立。提示左室舒张期负荷增加。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左心室肥大。



3-1-10
右心室肥大

临床资料:男性,23岁。先心病,肺动脉重度狭窄。

心电图分析:PR=148msQRS=104msQT.QTc=348/406msPRT电轴+5°、+120°、-23°,V 1导联呈qR型,V1导联R=3.0mVV 2导联R=4.6mSV5V6导联以S波为主,显示右室肥厚的特征。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右心室肥大。

十、典型心肌缺血(图3-1-11


ST
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ST段抬高,在V13 导联超过0.3mVV 45 及肢体导联≥0.1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也可以交尖。值得指出,ST-T异常只是代表非特导性的心肌复极异常,并非冠心病特有,其他任何心肌、心包受损的情况、心脏传导系统的病变甚至电解质紊乱、药物等均可以使ST-T改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不在发作时,ST-T可以正常;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一部分患者的ST-T不表现为异常。冠心病的临床确诊

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它的辅助检查。



3-1-11
典型心肌缺血

临床资料:男性,57岁。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心电图分析:患者发生下壁心肌梗死10年及前间壁心肌梗死7年以后,下壁及前间壁心肌梗死坏死型Q波已经消失。PR=180msQRS=100msQT=380ms

V4 V 6 导联ST段呈缺血型下降0.05mV左右,V 1 T>T5 V 6 T波。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十一、急性心肌梗死(图3-1-12

     动态观察心电图的演变,对心肌梗死的判断意义重大,目前心电图仍为临床诊断心肌梗死的基本手段。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可分为以下的典型演变过程:

    早期(超急性期):首先T波高大,很快出现ST段斜型抬高,与高耸直立T波相连。QRS波可以振幅增大、时间增宽。

    急性期:出现异常QQS)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可形成单向曲线,以后逐渐下降,高耸T波开始降低、倒置和加深。

    近期(亚急性期):ST段基本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由倒置逐渐变浅。

    陈旧期(愈合期):ST-T恢复正常,或T波持续低平或倒置,残留坏死Q波,少数Q波也可以变小或逐步消失。

心电图可以帮助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梗死发生在前间壁,V13 导联表现为异常Q波或QS;发生在前壁,V 46 导联异常Q;侧壁,Ⅰ、aVLV 5 V6 导联异常Q;后壁,V 7 V 8 导联异常Q波,V 1 V 2 导联R波增高、T波高耸;下壁,Ⅱ、Ⅲ、aVF导联异常Q波。

只出现ST-T规律性改变,而无病理性Q波出现,为非Q波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有时还需要结合心肌酶学和临床症状才能明确诊断。


3-1-12
急性心肌梗死

1.
1.
临床资料:男性,75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前降支狭窄5%

2.
2.
心电图分析:A记录于发病5小时。V2 V4 QrQR型,V5 导联R<V 6 导联R波,为典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V1 V 4 导联ST段抬高0.150.225mV,对应下壁导联Ⅱ、Ⅲ、aVF下降0.15mV。图B记录于发病第10小时,V 5 导联已出现q波,呈qR型,下壁导联ST段回止基线。心前导联T波振幅降低,开始进入衍变过程。

3.
3.
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前壁心肌梗死延伸伴对应下壁导联ST段一过性抬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7-4 18:2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