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49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伤] 胫骨骨折术后钢板部分外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9-6-8 2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男性病人,41岁,因外伤导致胫骨平台,胫骨上端骨折,受伤当日用胫骨上端解剖型钢板固定,术后一月发现手术切口最下端有2.5*1.5cm的红肿区,予以切开,清除坏死组织后发现钢板下段及一枚螺钉外露!各位老师,有何高招?已经换药一周没有多大进展!
2# 沙发
发表于 2009-6-9 10:34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上传图片,可以做舌状转移皮瓣覆盖。
3# 板凳
发表于 2009-6-9 19:04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切口感染了,及时切开引流是对的,以防脓液扩散形成骨髓炎。
本人认为首先应做菌陪+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切口感染可以通过换药,后期早期取出内固定治疗,但仅仅换药1周是不会有多大进展的。可能需要换药3~4各月吧,得看到骨折长的差不多了才可以取,同时行病灶清除。
或者是早期行清创、转移皮瓣治疗,覆盖创口。
二者各有利弊。或长时间换药,或再次接受手术。
去年我们科不知道为什么,出现好几例感染病例。其中有2例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行骨折切开复位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折损伤程度很重,术前均采用跟骨牵引1周余,待患肢肿胀减轻后行手术治疗。其中一例为术前切口皮肤有结痂未揭掉,术后皮缺损,术后通过换药治疗,其他部位出现皮肤红肿区,行切开引流,一直行换药治疗,待4个月后见骨折已有骨痂形成,将内固定物取出后,才将皮缺损关闭。另外一例,术后持续发热,10余天后出现皮缺损,将换药、抗感染治疗后行皮瓣转移,术后愈合好。以上两例实均为切口感染、钢板外露,个人观点还是早期皮瓣转移覆盖创口要好点,这个就要看家属的态度决定了,医生一定要将其中的利弊交代清楚。因为曾有一例胫骨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例,请知名手外科博士行皮瓣转移治疗后,皮瓣未存活,患者皮缺损、骨质外露长达1年余。说实话,患者是很痛苦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lyj1219a + 1 低分会员鼓励!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09-6-9 19:33 | 只看该作者
彻底清创,换药,后可以考虑转移皮瓣。本人曾经经历一次,主要是手术时机选择问题,如果不是开放性骨折,还是建议消肿后择期手术,过早手术,二次打击,效果不一定好!!!!
5
发表于 2009-6-10 16:53 | 只看该作者
前面老师都说的可能是创口分泌物很少的就这样做,但如果分泌物多,特别是脓性分泌物,我建议还是尽早取出内固定,改用其他的固定方式,同时药敏,加强抗感染、换药等治疗。当然,我也曾遇到过两例,待骨折完全骨性愈合后才封闭伤口的,期间钢板一直外露。。。。。
6
发表于 2009-6-10 17:34 | 只看该作者
钢板外露,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我认为无论如何也得取出内固定,再次彻底清创.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断端.细菌培养与伤口分泌物培养是必要的,但细菌培养需要太长的时间才有结果,结果出来了其细菌感染谱又有不同的变化,依靠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理论上要坚持而临床上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楼上的先生提及皮辨的问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问题是对于感染性伤口还是不要太过心急,感染控制后尽可能用转移皮辨(或肌皮辨)覆盖外露之创面,方可是安全又省心的选项.
谈及探讨伤口为什么会继发感染的问题,我想要着太多的可能有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说的容易做的难,动嘴的容易动手的难,马后炮可以说出很很多多,临床第一线的不容易啊.我也是第一线的医生,职称不高,不想再说什么,只期望我们同仁能尽心尽职地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每一件事每一项操作,马虎大意毛手毛脚往往会因小失大,给自己给同事给医院带来本可以避免的麻烦.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lyj1219a+1感谢提供帮助 ,送花香香~~
收到1朵
7
发表于 2009-6-14 23:12 | 只看该作者
不一定需要拆内固定。充分引流,加强换药,无明显渗液,周围无明显肿胀时,可行皮瓣或及皮瓣转移修复术。术后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管3天。到目前类似情况已有6例以上,包括踝关节处钢板外露。皆手术成功覆盖创面,病愈出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1 05:09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