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85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案讨论] 【讨论】 患儿,男,1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腹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患儿,男,10岁。入院前2年半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腹痛,体温波动在38℃左右,无规律,腹痛部位为脐周,呈阵发性,最长持续时间30分钟左右,最短数分钟,自觉能忍受,不伴有腹泻、呕吐。1个月后在当地诊断为“阑尾炎”予以手术切除阑尾。但术后患儿仍间断发热,腹痛以进餐后及夜间明显,同时出现反复的口腔溃疡。在外院先后诊断为伤寒、败血症、类风湿等,给予多种抗生素治疗,但其发热、腹痛症状无缓解,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发病以来,患儿消瘦、食欲差,近半年偶有呕吐,大便规律, 1~2次/日,外观稀,无脓血。无皮疹、关节痛等不适。
    入院查体 体重22 kg,身高126 cm,BP、P、R均正常。发育营养欠佳,面色白,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和出血点,颈部可及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咽隐窝及颊部口腔黏膜可见较多溃疡;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右下腹麦氏点可见长约3 cm的手术瘢痕,脐周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既往史及家族史 智力体力同正常同龄儿,否认家族类似疾病史。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14.9×109/L,N 74.3%,L 21.3%,M 4.4%;RBC 3.24×1012/L;Hb 10.8 g/L,PLT 445×109/L。尿常规:蛋白(±) WBC 0~1/HP,其余正常。便常规 RBC 0~1/HP,潜血(±),虫卵(-);
    肝肾功能、心肌酶正常;血沉(ESR) 50 mm/1h ,70 mm/2h;抗溶血素O (-);CRP 42.1 g/L;总蛋白44 g/L,白蛋白29 g/L,球蛋白31 g/L,白/球比值:0.9;蛋白电泳:α2球蛋白升高;抗核抗体(ANA) (-),类风湿因子(-), 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C-ANCA)(+),胞浆型(P)-ANCA(-) ;人合胞体病毒(HSV)、EB、巨细胞病毒(CMV)、肠道病毒抗体(-);HIV(-);肥达反应(-);CD系列正常,免疫球蛋白IgG升高;骨髓像正常;血及尿便培养(-);PPD(-),X线胸片未见异常;
    胃肠钡剂造影:末段回肠、回盲部及升结肠形态不规则,黏膜粗糙,管腔狭窄,肠壁僵硬固定;胃镜:十二指肠黏膜多发糜烂伴结节状增生;结肠镜:末端回肠黏膜不规则裂隙状溃疡,多发炎**肉,部分黏膜呈卵石样改变;末段回肠活检标本病理报告:肠黏膜固有层底部、黏膜下层以及肌层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呈结节状,中心未见干酪样坏死物质,并可见深达肌层的裂隙状溃疡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鱼儿水中游 + 1 谢谢您对于本版的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6-4-3 18:21 | 只看该作者
有没有时淋巴瘤的可能?建议行腹部CT检查看看
3# 板凳
发表于 2006-4-4 21:56 | 只看该作者
  1、本病例诊断:克隆病。
  2、诊断依据:(1)男性儿童,10岁。(2)2年半前出现发热伴腹痛,体温波动在38℃左右,无规律,腹痛部位为脐周,呈阵发性,最长持续时间30分钟左右,最短数分钟,自觉能忍受,不伴有腹泻、呕吐。1个月后在当地诊断为“阑尾炎”予以手术切除阑尾。但术后患儿仍间断发热,腹痛以进餐后及夜间明显,同时出现反复的口腔溃疡。曾多次治疗,但其发热、腹痛症状无缓解。病后患儿消瘦、食欲差,近半年偶有呕吐,大便规律, 1~2次/日,外观稀,无脓血。无皮疹、关节痛等不适。(3)体重22 kg,身高126 cm,面色白,全身皮肤未见黄染、皮疹和出血点,颈部可及数个蚕豆大小淋巴结,咽隐窝及颊部口腔黏膜可见较多溃疡;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右下腹麦氏点可见长约3 cm的手术瘢痕,脐周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4) 血常规 WBC 14.9×109/L,N 74.3%,L 21.3%,M 4.4%;RBC 3.24×1012/L;Hb 10.8 g/L,PLT 445×109/L。尿常规:蛋白(±) WBC 0~1/HP,其余正常。便常规 RBC 0~1/HP,潜血(±),虫卵(-); 肝肾功能、心肌酶正常;血沉(ESR) 50 mm/1h ,70 mm/2h;抗溶血素O (-);CRP 42.1 g/L;总蛋白44 g/L,白蛋白29 g/L,球蛋白31 g/L,白/球比值:0.9;蛋白电泳:α2球蛋白升高;抗核抗体(ANA) (-),类风湿因子(-), 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抗体(C-ANCA)(+),胞浆型(P)-ANCA(-) ;人合胞体病毒(HSV)、EB、巨细胞病毒(CMV)、肠道病毒抗体(-);HIV(-);肥达反应(-);CD系列正常,免疫球蛋白IgG升高;骨髓像正常;血及尿便培养(-);PPD(-),X线胸片未见异常;胃肠钡剂造影:末段回肠、回盲部及升结肠形态不规则,黏膜粗糙,管腔狭窄,肠壁僵硬固定;胃镜:十二指肠黏膜多发糜烂伴结节状增生;结肠镜:末端回肠黏膜不规则裂隙状溃疡,多发炎**肉,部分黏膜呈卵石样改变;末段回肠活检标本病理报告:肠黏膜固有层底部、黏膜下层以及肌层大量淋巴细胞聚集,呈结节状,中心未见干酪样坏死物质,并可见深达肌层的裂隙状溃疡 。
  3、鉴别诊断:肠结核、急性阑尾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缺血性肠炎、小肠淋巴瘤、慢性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
  4、本病治疗:处理原则是给予全身支持治疗与缓解症状的有关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给高营养低渣饮食,纠正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对症及支持治疗。(2)药物治疗:柳氮磺胺吡啶;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3)手术治疗。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鱼儿水中游 + 1 你的发言非常精彩, .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06-4-6 14:48 | 只看该作者
诊断同上。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阳性,体现在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症性肠病中多见。
5
发表于 2006-4-6 14:51 | 只看该作者
临床上如见到间歇性发热(通常为低热)、腹痛(常位于右下腹)、腹泻、腹块、体重减轻与中等度继发性贫血,症状为长期持续性,或发作与缓解相交替,而呈慢性复发性过程,应考虑本病的可能。若伴发肠梗阻、瘘管形成,就应作X线检查和内镜检查以确定诊断。

    X线检查有重要意义。胃肠道钡餐造影,能了解克隆病末端回肠或其他小肠的病变范围,可见到阶段性分布的特征,病变偏肠系膜缘,小肠粘膜的皱襞增厚、低平或消失和卵石征。X线检查可与肠结核鉴别,肠结核的**征较多见。钡剂灌肠有助于结肠病变诊断,且常显示末端回肠粘膜增粗,结肠管腔狭窄并缩短;溃疡间有炎**肉样充盈缺损,亦有出现瘘管和肠梗阻征象者。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小肠或结肠克隆病的诊断率。X线腹部平片,可见肠袢扩张和肠外块影。

    此外,内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微小和各期病变,如粘膜充血、水肿、溃疡、肠腔狭窄、肠袋改变、假息肉形成以及卵石状的粘膜相。有时肠粘膜外观正常,但粘膜活检对确诊十二指肠及高位空肠的克隆病有重要意义,内镜检查可作活检,更有利于病理确诊。但内镜对瘘管的了解、肠管狭窄的性状和长度变化的观察,较X线检查逊色。

    在诊断时,急性回肠克隆病易于急性阑尾炎、急性出血性小肠炎等急腹症混淆。本病与溃疡性结肠炎有时不易鉴别,近年来统计,有IBD病例的病理切片中亦有5%~10%病例尚难确定诊断。克隆病也不能根具有无肉芽肿而定,因为少数克隆病可无肉芽肿,而且其他肠道慢性炎症(溃疡)亦可有肉芽肿形成。诊断本病时应排除其他肠道感染病变、血管病变和肿瘤等,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结核、血吸虫病以及尤其他病因引起的肠炎、结肠癌、小肠淋巴瘤、肉瘤、类癌、慢性肠道真菌感染与肠型白塞病。此外,还应排除其他可以引起腹痛、腹泻、便血和肠梗阻等有关疾病。
  
康乐时代网
6
发表于 2006-4-6 15:4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三楼的观点。这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克隆病。
7
发表于 2006-4-10 21:56 | 只看该作者
本病例具有以下特点:(1)学龄儿童;(2)病史迁延反复;(3)以反复发热伴腹痛为主要特点,有消瘦以及慢性口腔溃疡史;(4)查体:发育营养状态较差,口腔有溃疡,腹部轻压痛;(5)血液检查:反复多次末梢血检查均发现白细胞升高、贫血以及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低白蛋白血症;病毒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均阴性,骨髓正常。(6)影像学及消化内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及末端回肠以跳跃式分布的炎性病灶、破坏增殖性病灶并存为特点;(7)活检病理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最终诊断:克罗恩病
8
发表于 2006-4-11 16:56 | 只看该作者
此为寒中阳明腑。可以用附子理中汤加味。脾气健自然烧退腹舒。
9
发表于 2006-4-11 18:51 | 只看该作者
1:肠粘连~~~~~~~~~~~~~~~~~~~~~~~~~~~~~~~~~~~~~~~~~~~~~~
10
发表于 2006-6-20 13:48 | 只看该作者
诊断:克隆病
依据;1病情反复,2脐周痛,3粪便性状:无粘液、脓血,4血像WBC高,贫血,5结肠镜所见。
鉴别:1溃疡性结肠炎,2肠结核,3肠阿米巴,4回盲部肿瘤
11
发表于 2006-6-30 17:43 | 只看该作者
比较明显的克隆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4 03:0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