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楼主: anne医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Anne医生赶脚记

[复制链接]
901
发表于 2017-8-26 12:22 | 只看该作者
病例选评(1)
夜班惊心动魄,患者反复晕厥;冠心虽是基层病,病困难以分清。
详情点击:惊魂夜班,患者反复晕厥!(典型病例)
https://bbs.iiyi.com/thread-3408602-1.html
(出处: 爱爱医-心血管内科讨论版)
902
发表于 2017-8-28 0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7-8-28 08:46 编辑

节日365

今日乞巧节,祝大家情人节快乐!

余兴致所致,曾模仿《鹊桥仙》一首(相濡以沫 爱在七夕   活动https://bbs.iiyi.com/thread-3408947-1.html
)参与活动,现在不妨借节日喜庆,再模仿一首《清平乐》,莫要见笑~~

清平乐.爱在七夕

爱在七夕,人生伤别离。南北喜鹊奔东西,上下翻飞竞翼。

谱曲天仙恋情,送与世间传听。古往今来多少诗,且将爱字诵咏。

6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6朵
903
发表于 2017-9-3 06:42 | 只看该作者
行走日记

九月份月重点内容推荐:逢胸话急:话说哪些引起胸部症状的急诊(附汇总)
https://bbs.iiyi.com/thread-3409684-1.html

904
发表于 2017-9-3 06: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7-9-3 06:57 编辑

诗词比兴

登苏州虎丘
   作者 北国书生
   碧水回环绕翠台, 亦高亦雅亦诗材。
   鸟衔山色穿林去, 云带钟声入座来。
   **烟霞供纳吐, 一丘风月费徘徊。
   游人惯喜谈遗事, 多少兴亡付酒杯。
  
断桥题壁
  
作者:东方书生
  
        诗情何处题, 斜日断桥西。
   落叶弥山足, 寒泉浸马蹄。
   秋高人影小, 风急雁声低。
   词客伤今古, 清猿不用啼。
  
以上均来源:天涯***


905
发表于 2017-9-4 14:35 | 只看该作者
生活素描

截取旅途见闻,倾注笔端**:山果背篓画面,悠悠真情揪心。

山果

作者:黄兴蓉


       我从北京出发到云南元谋县,进入川滇边界,车窗外目之所及都是荒山野岭。火车在沙窝站只停两分钟,窗外一群约十二三岁破衣烂衫的男孩和女孩,都背着背篓拼命朝车上挤,身上那巨大的背篓妨碍着他们。
  我所在的车厢里挤上来一个女孩,很瘦,背篓里是满满一篓核桃,她好不容易地把背篓放下来,然后满巴掌擦着脸上的汗水,把散乱的头发抹到后面,露出俊俏的脸蛋儿,却带着菜色。半袖的土布小褂前后都是补丁,破裤子裤脚一长一短,也满是补丁,显然是山里的一个穷苦女娃。车上人很多,女孩不好意思挤着我,一只手扶住椅背,努力支开自己的身子。我想让她坐下,但三个人的座位再挤上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我便使劲让让身子,想让她站得舒服些,帮她拉了拉背篓,以免影响人们过路。她向我表露着感激的笑容,打开背篓的盖,一把一把抓起核桃朝我的口袋里装,我使劲拒绝,可是没用,她很执拗。
  慢慢地小姑娘对我已不太拘束了。从她那很难懂的话里我终于听明白,小姑娘十四了,家离刚才的沙窝站还有几十里,家里的核桃树收很多核桃,但汽车进不了山,要卖就得背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妈妈病着,要钱治病,爸爸才叫她出来卖核桃。她是半夜起身一直走到天黑才赶到这里的,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一夜,天不亮就背起篓子走,才赶上了这趟车。卖完核桃赶回来还要走一天一夜才能回到家。
  “出这么远门你不害怕吗?”我问。
  “我有伴儿,一上车都挤散了,下车就见到了。”她很有信心地说。
  “走出这么远卖一筐核桃能赚多少钱?”
  “刨除来回车票钱,能剩下十五六块吧。”小姑娘微微一笑,显然这个数字给她以鼓舞。
  “还不够路上吃顿饭的呢!”我身边一位乘客插话说。
  小姑娘马上说:“我们带的有干粮。”
  那位乘客真有点多话,“你带的什么干粮?”
  “我已经吃过一次了,还有一包在核桃底下,爸爸要我卖完核桃再吃那些。”
  “你带的什么干粮?”那位乘客追问。
  “红薯面饼子。”
  周围的旅客闻之一时凄然。
  就在这时,车厢广播要晚点半小时,火车停在了半道中间。我赶忙利用这个机会,对车厢里的旅客说:“这个女孩带来的山核桃挺好吃的,希望大家都能买一点。”
  有人问:“多少钱一斤?”
  女孩说:“阿妈告诉我,十个核桃卖两角五分钱,不能再少了。”
  我跟着说:“真够便宜的,我们那里卖八块钱一斤呢。”
  旅客纷纷来买了,我帮着小姑娘数着核桃,她收钱。那种核桃是薄皮核桃,把两个攥在手里一挤就破了,生着吃也很香。一会儿,那一篓核桃就卖去了多半篓。那女孩儿仔细地把收到的零碎钱打理好,一脸的欣喜。
  很快到了站,姑娘要下车了,我帮她把背篓背在肩上。然后取出一套红豆色的衣裤,放进她的背篓。对她说:“这是我买来要送我侄女的衣服,送你一套,回家穿。”她高兴地侧身看那身衣服,笑容中对我表示着谢意。此时,一直在旁边玩扑克的4个农民工也急忙站起来,一人捏着五十元钱远远伸着手把钱塞给小姑娘:“小妹妹,我们因为实在带不了,没法买你的核桃,这点钱拿回去给你妈妈买点药。”姑娘哭了,她很着急自己不会表达心理的感谢,脸憋得通红。小姑娘在拥挤中下车了,却没有走,转回来站到高高的车窗跟前对那几位给他钱的农民工大声喊着:“大爷!大爷们!”感激的泪水纷挂在小脸上,不知道说什么好。那几位农民工都很年轻,大爷这称呼显然是不合适的。她又走到我的车窗前喊:“阿婆啊,你送我的衣服我先**,我要留着嫁人时穿,阿婆……”声音是哽咽的。“阿婆,我叫山果,山——果——”
  灿烂阳光下的这个车站很快移出了我们的视线。我心理久久回荡着这名字:山果!眼里也有泪水流出来。车上一阵混乱之后又平静了,车窗外那一族族漫山遍野的野百合静静的从灌木丛中探出素白的倩影倏尔而过,连同那个小小的沙窝站,那个瘦弱的面容姣好的山果姑娘,那些衣衫不整的农民工,那份心灵深处的慈爱消隐在莽莽群山中... ...
         (来源:人民日报  ,有删改)
注:黄兴蓉,女,四川成都人,幼年父母双亡,成为孤儿,后定居霸州。黄兴蓉历经半生坎坷,最终走上文学写作道路,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老年报》、《霸州文苑》、《廊坊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数十篇,数次在征文赛中获奖,出版作品集三部,代表作有散文《山果》、《荷花鞋垫》、《锅盔的滋味》等。
906
发表于 2017-9-5 08:24 | 只看该作者
病例点评(141)
病发饮食后,呕吐水样便,急性胃肠炎,病因怎推演?
水样便、呕吐、血象升高
https://bbs.iiyi.com/thread-3408916-1.html

907
发表于 2017-9-5 15:28 | 只看该作者
病例选评(2)
老年突发肢体无力,病史含有高血压轨迹;此次影像因时不同,结果矛盾拨乱反正。
左侧肢体无力半天,,,,,,(转帖)
https://bbs.iiyi.com/thread-3410171-1.html

908
发表于 2017-9-5 15: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7-9-5 16:00 编辑

节日365
中元节
依托传统节日,沿袭传统命题:缅怀先人时间,与君坐下谈谈——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在华人民间的传统习俗里,中元节是个重大的祭祀祖先,普度众生的日子,家家户户必大事庆祝一番。
中元节俗称鬼节。与清明、十月一合为三鬼节。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如仪。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日送回为止。现在,逐渐剔除迷信色彩,保留祭奠形式,作为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
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节。「盂兰盆」乃梵语音译,原义是解倒悬,传说佛的徒弟目健连,苦於其母生前作恶,被罚***深处,无由解脱,去问佛有什麽解救法门,佛告诉他,於僧徒解制日(在中国是七月十五)斋僧,可救鬼魂脱离地狱之苦。依佛教仪轨,四月中开始坐夏,即入寺院清修,日间不准外出,七月十五日结束,叫做解制日,可以出来接受信众布施,所以有此一说。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民间的鬼节与佛教的中元节、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就这样,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909
发表于 2017-9-6 21:53 | 只看该作者
行走日记
金秋来了,,,,,,,
https://bbs.iiyi.com/thread-3410345-1.html
(出处: 爱爱医-悠然亭)
910
发表于 2017-9-7 09:19 | 只看该作者
节日365
今日白露,天气转凉,莫忘早晚添加衣裳。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11
发表于 2017-9-7 12:53 | 只看该作者
朝花夕拾

秋韵

金黄生来秋粉墨,秋重尚知颜色多。

谁言秋季无景致,丹红处处飞秋色。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12
发表于 2017-9-8 0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7-9-13 19:00 编辑

行走日记
秋韵
秋红无处不在
天意初秋出彩
撷取秋叶秋花
乞巧玲珑可爱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13
发表于 2017-9-12 07:21 | 只看该作者
行走日记

小城故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选自 我眼中的秋天——落叶知秋作者:草原民间中医)
水光潋滟晴方好,景色倒影故称奇。
欲将秋事达城外,权借落叶河传递。
914
发表于 2017-9-12 08:49 | 只看该作者
草堂日记
今日下夜班,走在路上看到日月同辉景象。突发奇想,何不用手机拍照留念也是乐事一件。走至小区更有意义。谁知天不随人愿,手机象素太低,天空中少了月半弯弯的身影,逆光拍射的太阳也只是圆盘模样。
找出前几天路边留存的初秋银杏树照,金绿分明,落叶缤纷,似乎也能诠释意境,正是――
日月同辉难乞全,
地上绿树金光闪。
一叶知秋九月时,
总有奇迹在面前。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15
发表于 2017-9-12 08:53 | 只看该作者
朋友圈诗选登

天意秋初
(非原创作品,仅供欣赏)

天意秋初
金风微度
城阙外画桥烟树
看初收泼火嫩凉生
微雨沾裾
移画舸浸蓬壶
报潮生风气肃
浪花飞吐
点点白鸥飞近渡
风定也
落日摇帆映绿蒲
白云秋窣鸣箫鼓
何处菱歌
唤起江湖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16
发表于 2017-9-13 18: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7-9-15 19:47 编辑

一图一文

秋天印象

(一)



秋来现衰景,宅边两颗椿。
不忍落树下,叶黄恋着本。
落叶共患难,有邻寸草亲。
待到春来临,萌芽知我心。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17
发表于 2017-9-13 19:00 | 只看该作者
一文一图

秋天印象(二)



春天三两籽,夏季颗长成。
待到斑点叶,秋时把果拎。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18
发表于 2017-9-13 19:10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二十七)
骨折发热急,查血小板低。病史很明确,病因需分析。

详情点击:发热、血小板减低、骨折固定术后的患儿
https://bbs.iiyi.com/thread-3408883-1.htm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19
发表于 2017-9-14 14:50 | 只看该作者
管理天地

针对目前***上“看帖多、回帖少”现象,曾有过一些想法与思考,现总结如下:
1.不论原创贴还是转发帖,只要读者感兴趣,如同观看剧目,只要内容丰富多彩,就能吸引观众,***管理也可借鉴,需防止一味反对转载帖子,从而导致***更加萧条;不论原创贴还是转发帖,殊途同归,达到学习与交流的目的就行。
2.从倡议原创贴出发,进一步说说我的理解:
(1)尽量多地维护与鼓励原创;
(2)尽量多地抽时间创作原创主题;
(3)整合资源,二次创作,不单纯转帖;
(4)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增加原创作品主题;
(5)设置话题思考或讨论,互动与交流,增加会员主题创作的议题等。
上述(3)(4)(5)条与转帖都有交集。虽不是原创,但有创新成分,也值得提倡。
3.强烈支持小葱伴伴超版老师从PC和手机端的使用用户分析角度思考问题,建议恢复原来的医内说的主张。

920
发表于 2017-9-14 1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7-9-14 15:00 编辑

行走日记

爱爱医《医学词汇温故知新活动》
https://bbs.iiyi.com/thread-3410688-1.html
这个活动由***倡议发动,第一期已经开始了!医学词汇与我们的工作密不可分。温故知新对于规范使用,减少失误,普及与提高意义重大。欢迎爱友积极参与活动,分享、互动与交流!让我们的活动活跃起来,活动有您才会更精彩!
921
发表于 2017-9-15 13:03 | 只看该作者
图写九月

九月正是秋季收获的季节。每个人思考角度不同,眼中的秋天也不太相同。哀秋、赞秋不一而足;秋天不同时段景色不同,人们情绪也可随着变化而变化。

秋照

一到秋季叶变枯。
岁月河中,
春往暑热去。
满目沧桑与谁诉?
西风吹红黄栌树。

历代怨秋人无数。
唐诗宋词,
凡不胜枚举。
如今秋照美几许?
谁人不夸秋景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图片选自臧琴-我眼中的秋天——园中小景

【附】相关链接:我眼中的秋天——浪漫金色成就秋景(一)、红色无处不抢镜(二)、硕果盈枝头(三)
https://bbs.iiyi.com/thread-3410350-1.html
922
发表于 2017-9-15 13: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7-9-15 13:18 编辑

门诊纪实
“大夫,我孩子肚子上长了个东西,您给看看?”
“什么时间的事儿?”
“起初有个小包,我没有在意,最近这几天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了。”
“我给看看。”
“这是腹壁皮肤感染,现在已形成了肿块,考虑腹壁疖肿或痈,需要处理和消炎治疗,不行的话得手术切开引流。现在,需要您配合一下,给您宝宝查个血,医生需要深入了解一下炎症程度,好决定下一步最佳治疗方案。”
“多大点儿事,还得查血?,不看了!”
母亲抱着孩子气呼呼地走了... ...
?!
923
发表于 2017-9-15 20:36 | 只看该作者
行走日记

九月北方栾树盛景,,,,,,,
https://bbs.iiyi.com/thread-3411297-1.html

924
发表于 2017-9-16 21:31 | 只看该作者
病例讨论(二十八)
巨大新生儿,顺产难办事。谁知剖宫产,窒息危情势。怎样来抢救?如何去预防?诊断怎么样?沟通好才强。

详情点击:【原创】新生儿重度窒息病例讨论(逢胸话急系列——(25))
https://bbs.iiyi.com/thread-3400853-1.htm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25
发表于 2017-9-18 13:10 | 只看该作者
英语沙龙

I love three things in this world, the sun, the moon and you. The sun for the day, the moon for the night, and you for ever!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26
发表于 2017-9-20 19:04 | 只看该作者
927
发表于 2017-9-21 08:21 | 只看该作者
朝花夕拾

芦花

深溪高岸罩秋烟,
飒飒西风织幕帘。
轻风乱拨漫天舞,
枝枝摇起欲弥天。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928
发表于 2017-9-23 19:43 | 只看该作者
节日365
今日秋分。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秋分的“分”示昼夜平分之意,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从秋分这一天起,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摄氏度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秋分节气应避免过早地添加衣物。
俗云:“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钟麦正当时”。当前,也是农民秋收秋种的季节。
929
发表于 2017-9-23 2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nne医生 于 2017-9-23 20:02 编辑

病例点评(142)
老人上腹疼痛,病情迁延难停,原先诊断溃疡,治疗波澜不惊。
如今症状加重,兼有黑便惊梦。辅查其它无异,胃镜问题成众。
出血不是很重,贫血局面硬撑。复合溃疡意外,巨大溃疡形成。
没有水样腹泻,亦无呕吐发热,面临这种局面,究竟怎样问鼎?

详情点击:【情动中秋,乐在国庆】內科区原创病例 巨大十二指肠溃疡一例
https://bbs.iiyi.com/thread-3412578-1.html

930
发表于 2017-9-26 13:23 | 只看该作者
读书明志

西点军校22条军规,:
1、无条件执行;2、工作无借口;3、细节决定成败,4、以上司为榜样,5、荣誉原则,6、受人欢迎,7、 善于合作,8、团队精神,9、只有第一,10、敢于冒险,11、火一般的精神,12、不断提升自己,13、勇敢者的游戏,14、全力以赴,15、尽职尽 责,16、没有不可能,17、永不放弃,18、敬业为魂,19、为自己奋斗,20理念至上,21自动自发,22立即行动。


正式校训:职责、荣誉、国家。

西点训条:准时、守纪、严格、正直、刚毅。

《学员荣誉准则》
不得撒谎、欺骗、行窃,也不得容忍他人有这种行为。
不推卸责任。
无私奉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26 09:5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