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4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病例讨论] [病例讨论]逐渐加重的四肢力弱两年(答案已经公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7-6-20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8岁的女性病人。病前体质良好。
症状表现为四肢无力。慢性进展性病程,从开始的体力劳动受限,逐渐发展到到就诊时的下蹲位起立困难。伴有进食咽下费力。无朝轻暮重规律,也无肌痛、皮损表现。
主要体征:① 上肢肌力: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Ⅳ级,远端肌力Ⅴ级;② 下肢肌力:髂腰肌、股四头肌Ⅳ级,胫前肌Ⅴ一级,再远端肌力Ⅴ级; ③ 屈颈力弱; ④ 两侧膝反射(+),其余深反射等扣(++); ⑤ 肌容正常,无肌束震颤,深浅感觉正常,无锥体束征。肌酶学检查:CK:4000U/L,LDH:605U/L。EMG:肌源性损害表现。肌病理报告:活动性坏死性肌肉损伤,未见炎细胞浸润。
请诸位高手讨论该病的初步诊断、需要鉴别的情况、并提出初步的诊疗计划。谢谢。
答案已经公布

[ 本帖最后由 redlittleday 于 2007-6-26 08:0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开心军医 + 1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7-6-20 22:56 | 只看该作者
初步诊断:多发性肌炎 (PM)

依据:1、中年妇女患者,突然起病,慢性病程。
     2、症状表现为四肢无力。无朝轻暮重规律,也无肌痛、皮损表现。
3、查体:以近端肌力下降为主,肌容正常,无肌束震颤,深浅感觉正常,无锥体束征。肌酶增高,EMG:肌源性损害表现。肌病理报告:活动性坏死性肌肉损伤,未见炎细胞浸润


鉴别:

1、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的心肌炎

常出现肌酶谱增高。由于临床医生普遍对心脏病较有印象,常常考虑到心脏病。因此多发性肌炎也常被误诊为心脏病。鉴别要点在于心电图的特征和四肢近端肌力的改变。

2、重症肌无力

是一种由于神经末梢与肌肉接头处,神经介质的异常所引起的病变,二者均表现为肌无力,两个病的区别要点在于重症肌无力伴有眼睑下垂,晨起时症状较轻,白天逐渐加重,傍晚更加明显,四肢远端和近端均无力;而多发性肌炎无眼睑下垂,近端肌无力为主,所以即使肌无力严重到卧床不起的程度,握手还常常是有力的。

3、注意排除肿瘤

  由于有20%~30%的多发性肌炎患者合并有恶性肿瘤,有些病人是肌炎与肿瘤同时起病;有些是肿瘤在先,肌炎在后;也有的在肌炎后数月或数年才发现肿瘤。这一部分病人往往按多发性肌炎治疗效果不甚理想,难以达到完全缓解。但如果肿瘤治愈了(如手术切除),则肌炎不治而愈,肿瘤复发时,肌炎也复发。因此,临床上凡是诊断多发性肌炎者,均必须全面检查,排除潜在的肿瘤。

治疗计划:

多发性肌炎并排除肿瘤,则可应用下列药物治疗。

    (1)肾上腺皮质激素  为本病的首选药物。其中** (强的松)和**龙(强的松龙)应用最多,含氟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可引起四肢近端肌无力,即激素性肌病,应避免应用。**的开始应用量为每日每千克体重1毫克,在4—6周或更长时间后测得肌酸激酶(CK)有下降,则剂量才可以逐渐减少,但每月减少的量不得大于10毫克,否财容易导致复发。如肌酸激酶持续增高,则**不宜减量。在肌炎活动性得到控制后,**可以每日5—10毫克维持,维持时间在括动牲完全控制后至少1年。对于严重病人,可用静脉冲击疗法,即**龙每日 1克,连续3天;然后应用上述口服方法。

    (2)免疫抑制剂    有以下情况,应考虑免疫抑制剂治疗:①激素治疗效果不好;②对激素有禁忌证;③激索治疗有效;但有严重不良反应或减药复发。免疫抑制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可以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用量,减少并发症。在甲氨喋呤,环磷酰胺;硫唑螵岭及苯丁酸氮芥等免疫抑制剂中,以甲氨喋呤的疗效较为满意,可以作为首选药物。成人以每周 7.5~10毫克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每周15~25毫克,一般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至病情稳定后,先渐减激素剂量,甲氨喋呤可应用数月至1年。在治疗过程中需定期查白细胞、血小板和肝功能。

  (3)实验性治疗  
   1 免疫球蛋白  每日每千克体重200~400毫克静脉注射,连续3天,2-3周后可重复1次。重症病人应用该大剂量冲击治疗有一定疗效。   
   2 血浆置换  用于进行性、活动性病变的病人,有一定效果。

   3 环孢素(环孢菌素A)  用于难治性病人,要密切注意其血压及肾毒性作用。
   4全身放射治疗  对一些难治性的、病情严重影响生命的病人可试用。[/hide]

[ 本帖最后由 redlittleday 于 2007-6-26 07:5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redlittleday + 1 感谢您的支持,您的发言非常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07-6-21 12:50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下:
发病特点:1中年女性,慢性进展性病程
2,四肢近端肌无力较重
3深浅感觉正常,无锥体束征
4肌酶学检查:CK:4000U/L,LDH:605U/L。
5EMG:肌源性损害表现。肌病理报告:活动性坏死性肌肉损伤,未见炎细胞浸润
考虑
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虽然该病常有家族史但散发病例也常见
鉴别诊断:
1,多发性肌炎  该患者无肌痛,皮损表现肌病理未见炎细胞浸润不支持
2,MG  无朝轻暮重规律,可作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排除
3ALS  改病一般有肌肉跳动,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如诊断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目前没有太好的方法,只能对症与支持治疗
另建议查肿瘤项目,全面检查,作肌电图重复神经电**排除副肿瘤综合征[/hide]

[ 本帖最后由 redlittleday 于 2007-6-26 07:56 编辑 ]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4
发表于 2007-6-22 12:47 | 只看该作者
[]
病史特点如下:
   1.中年女性,慢性进展性病程,主要以骨骼肌受累为主,伴咽喉肌受累;2.以对称性的近端肌无力明显,无感觉障碍。无锥体束征;3.肌酶学检查:CK:4000U/L,LDH:605U/L。EMG:肌源性损害表现。肌病理报告:活动性坏死性肌肉损伤,未见炎细胞浸润。
考虑诊断:
       多发性肌炎。(虽然肌病理报告:活动性坏死性肌肉损伤,未见炎细胞浸润。但由于多发性肌炎病损呈斑块状分布,有时一次活检不能发现异常。)
鉴别诊断:1.恶性肿瘤相关性多发性肌炎;
         2.结缔组织病伴发的多发性肌炎;
         3.皮肌炎;
         4.Lambert-Eaton综合征。
诊疗计划:1.皮质激素。1mg/kg.日
          2.应用大济量的免疫球蛋白。0.4g/kg.d
                 3.放疗或血浆置换术。[/hide]

[ 本帖最后由 redlittleday 于 2007-6-26 07:5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redlittleday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07-6-22 22:01 | 只看该作者
[]病例特点:1、中年女性,病史2年,亚急性起病,进展性加重。
                   2、疾病主要影响为骨骼肌,以四肢近端力弱为主,伴有颈肌无力,咽喉肌受累。
                  3、肌容可,膝腱反射减弱,无感觉缺失。
                   4、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酶升高,肌病理报告:活动性坏死性肌肉损伤,未见炎细胞浸润。
初步诊断:多发性肌炎(单纯型)
鉴别诊断:1、伴发恶性肿瘤的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
                   2、Lambert-Eaton综合征
                   3、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4、肌营养不良
                   5、重症肌无力
                  6、免疫系统疾病
                  7、甲状腺疾病
治疗方案:1、肾上腺皮质激素
                   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3、环磷酰胺、氨甲蝶呤、硫做嘌呤
                   4、血浆置换疗法
目前医嘱处理:甲强龙1000毫克,每日一次静滴,连用3天,减半量用3天,250毫克用3天,改口服强的松60-80毫克每天一次顿服,根据病情适当减量再续服2-3年,如病情不活动时在逐渐停服。配合应用氯化钾、钙、胃粘膜保护剂减轻激素副作用。
            上述治疗无效在改用其它方案。病情严重,进展迅速,影响呼吸功能者,可考虑血浆置换疗法。[/hide]

[ 本帖最后由 redlittleday 于 2007-6-26 07: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redlittleday + 1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07-6-23 10:28 | 只看该作者
看贴,也需要等级?我到???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加密是为了***思考,不影响别人思路,到时候统一解密的。-开心军医

[ 本帖最后由 开心军医 于 2007-6-23 14:07 编辑 ]
7
发表于 2007-6-23 10:47 | 只看该作者
:kiss: :hug: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2、需要鉴别:皮肌炎 侧索硬化症 周围神经病 重症肌无力
3、诊疗计划:a、营养神经对症治疗b、完善辅助检查:ANA谱 ds-DNA ESR ACA SSA SSB JO-1 免疫球蛋白 抗SM :lol: [/hide]:hug: :hug:

[ 本帖最后由 redlittleday 于 2007-6-26 07:53 编辑 ]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8
发表于 2007-6-23 11:04 | 只看该作者
[hide=无肌痛、皮损表现。
肌酶学检查:CK:4000U/L,LDH:605U/L。EMG:肌源性损害表现。肌病理报告:活动性坏死性肌肉i损伤,未见炎细胞浸润。
可以排除多发性肌炎,皮肌炎
从病史看线粒体肌病亦可排除
考虑肌营养不良
治疗对症于支持治疗[/hide]

[ 本帖最后由 redlittleday 于 2007-6-26 07:51 编辑 ]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9
发表于 2007-6-26 07:5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军医斑竹支持,感谢爱友们的参与。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深切的希望大家能把所见到的有意义的病例拿出来,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讨论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
以下结论来自于个人认识,不当指出,欢迎爱友们提出来,我们继续讨论。
病人的主症是四肢瘫。
定位分析:因为肌酶学和EMG检查能筛除运动神经疾病,所以定位于肌病
定性分析及初步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主要是近端肌无力,伴有屈颈无力和吞咽困难,以及肌病理检查呈活动性坏死性肌肉损害的特点,初步诊断为PM。尽管PM最具特点、最有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是炎细胞浸润,但由于取材的局限性及其他因素的干扰,约1/4的病例可能无此发现。确实如淡淡的烟香爱友提到的,肌痛是PM较特征的表现,但真正出现肌痛者仅能占到1/4,因此无肌痛并非PM的不典型表现,不足以动摇PM的诊断。需要高度警惕的是部分PM合并有恶性肿瘤,而且其中70%会发生于肿瘤的原发表现之前。
鉴别诊断:1.肢带型及营养不良症:多在20岁之前发病,40岁以后发病的肌营养不良症罕见,因此,对40岁以上有活动性坏死性肌病患者,不论病理检查有无炎细胞浸润,均应该先考虑炎症性肌病,给予激素治疗,这是符合优先诊断常见病和优先诊断可治疗性疾病的诊断学原则的。2.IBM:其肌无力分布特征是下肢以近端为主、而上肢以远端为重,不同于本例。
最初的诊疗计划:1.做肿瘤筛查; 2.试验治疗,应用皮质激素。
诊疗经过:1.至今未发现肿瘤证据:2.口服**60mg/d,至一个月后症状开始改善,复查肌酶:CK518 U/L,LDU 105U/L。遂开始减量,至第16周,无力症状消失,肌酶降至正常水平。目前病程1年,仍服10mg/d的维持量。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开心军医+3感谢你的解答,送花给你!以资鼓励!
收到3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9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