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644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急救医学] 氨茶碱中毒1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8-4-26 11: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许丽,李春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北京 100020)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26岁,因服氨茶碱100片、克喘素100片后1小时,于2002年1月29日来我院急诊。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查体:血压11.5/6.4 kPa(1 kPa=7.5 mmHg),心律140次/min,寒战,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全身痉挛。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Ⅱ、Ⅲ、aVF示qR波,V?3~V?6示qRs波、T波低平。X线胸片示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血乳酸7.6 mmol/L;血常规:白细胞26.9×109/L,中性粒细胞0.73,淋巴细胞0.208;尿常规:酮体(++),红细胞15~20个/HP;血气:pH 7.330,PO?212.2 kPa,PCO?23.6 kPa。血Na+ 140.0 mmol/L,K+1.8mmol/L,Cl-101 mmol/L,血糖10.6 mmol/L;肌酸磷酸激酶850.17 nmol·s-1·L-1,同工酶133.36 nmol·s-1·L-1。即刻洗胃、吸氧、镇惊(安定10 mg静推)、静滴706**、纳洛酮、法莫替丁、达力欣等药治疗。2小时后血压恢复正常,心律仍较快(150次/min)左右,且诉憋气,烦躁。第2日患者仍较兴奋,心律130~140次/min,血K+ 3.3 mmol/L。第3日患者心律120次/min,心电图较前无明显变化。第4日患者离院。

2 讨论
?
氨茶碱为茶碱和乙二胺的混合物,口服、肌注、静滴药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均可引起中毒,亦可引起胃肠道**症状〔1〕。氨茶碱抑制环磷酸核甙二酯酶活性,使血管平滑肌扩张,血压下降,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首先作用于大脑皮质,继而兴奋延脑及脊髓。对心血管有兴奋作用〔2〕。此例患者同时具有以上中毒反应,且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由于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患者才得以恢复。
?

参考文献


(1)朱子扬,龚兆庆,汪国良主编.中毒急救手册〔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98.?
(2)巢振南,房居敬主编.现代临床急诊医学〔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388.?
2# 沙发
发表于 2008-4-26 11:09 | 只看该作者
氨茶碱静注过快,可产生心律失常和血压骤降,甚至猝死。艾司洛尔有短效受体阻滞作用,每分钟静滴25~50μg/kg可显拮抗作用。氨茶碱结构与腺苷相似,可竞争抑制腺苷受体而出现中毒症状,腺苷可用于氨茶碱中毒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惊厥的治疗。首次剂量6mg,静注(1~2分钟),无效时可到12mg,总量可至20mg。(来源:健康报)


注:
1.盐酸艾司洛尔
   【药物名称】盐酸艾司洛尔  EsmololHydrochloride

  【药物别名】  Brevibloc

  【分子式成分】化学名:4-{[3-[(1-甲基乙基)氨基]-2-羟基]丙氧基}苯丙酸甲酯盐酸盐。

  【制剂规格】注射液:10ml:0.1g、10ml:2.5g。粉针剂:200 mg/2 ml。

  【药理毒理】本品为超短效的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主要在心肌通过竞争儿茶酚胺结合位点而抑制β1-受体,具有减缓静息和运动心律,降低血压,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输注本品200~300 μg/(kg。min)能明显减慢清醒动物和人的静息心律,降低血压。对接受冠状动脉手术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本品,能明显降低插管及手术**所致的高血压、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动物实验证明艾司洛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治疗剂量无明显的膜稳定作用。本品在100~300 μg/(kg。min)时,对轻至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病不会引起明显的支气管痉挛,但在高于40~100倍剂量时,可抑制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的β2-受体,引起气道阻力的增加。健康人静滴400 μg/(kg。min),2 h后达稳态血药浓度1.59 mg/L,表观分布容积为3.43 L/kg。药物在体内迅速分布和消除,分布半衰期仅2 min,清除半衰期为9 min,其迅速起效及较短的半衰期对于临床状况不稳定的患者,可以在几分钟内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本品在血液中经红细胞中的脂酶作用,代谢成其酸性代谢物和甲醇,24 h末约73%~88%的代谢物由尿排出体外,原药仅占2%。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增高,本品的蛋白结合率为55%。

  【药 动 学】在体内可迅速被红细胞内酯酶水解而失活,T1/2约9.2min,静脉给药6~10min作用最大。

  【适 应 证】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也用于高血压。

  【不良反应】常见低血压、心动过缓、多汗、眩晕、头痛、乏力、雷诺综合征等,尚可见恶心呕吐、皮疹以及支气管痉挛等。

  【相互作用】与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合用,作用相互增强;可乐定、水杨酸盐、非甾体抗炎药可降低本品作用。本品可增强***、胰岛素的作用,降低高血糖素的作用。

  【用法用量】静脉注射或滴注,成人,负荷量,0.5mg/kg,缓慢注射,继以每分钟0.1mg/kg维持。儿童,开始缓慢注射0.1mg~0.5mg/kg,继以每分钟0.05mg~0.25mg/kg维持。

  【注意事项】妊娠C类。注射液须稀释至10mg/ml方可静脉注射。余参见盐酸**。

2.腺苷

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hosphate,ATP)

【异名】腺三磷。

【主要成分】三磷酸腺苷。

【药理作用】本品为一种辅酶。有改善肌体代谢的作用,参与体内脂肪、蛋白质、糖、核酸及核苷酸的代谢,同时又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适用于细胞损伤后细胞酶减退引起的疾病。动物试验发现本品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有明显作用,可抑制慢反应细胞的钙离子内流,阻断和延长房室结折返环路的前向传导,大剂量尚可阻断房室旁路的折返性,具有增强迷走神经的作用,可用室上性心动过速。

【适应证】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肌梗塞、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急性脊髓灰质炎。

【不良反应】头痛、头昏、出冷汗、胸闷、低血压等。偶可见关节酸痛、荨麻疹等。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脑出血急性期、病窦综合征禁用。

【用法用量】肌注或静注:20mg/次,1~3次/日。

【注意事项】1、静注宜缓慢,以免引起头晕、头胀、胸闷、低血压等。2、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时,首剂常用20mg用葡萄糖液稀释至5ml于20秒内快速静滴,若无效则间隔5分钟,再注入30mg,单剂注入量不超过40mg。由于本品在终止室上性发作过程中,可发生多种心律失常和全身反应,尽管是瞬间反应,不需处理,但仍有一定潜在危险,故使用本药时宜连续心电图监测,密切注意病人的全身反应。3、治疗剂量宜小剂量开始,无效时逐渐加量。4、本品对窦房结有明显抑制,故对病窦综合征、窦房结功能不全、老年人慎用或不用。5、部分疗效不确切,应引起注意切勿滥用。
3# 板凳
发表于 2008-4-26 11:15 | 只看该作者
氨茶碱中毒反应防止
朱世保
(安徽省含山县人民医院 238100)
  氨茶碱是应用广泛有效平喘药物之一,其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较接近,安全范围狭窄。现将笔者在用药调查中遇到几例氨茶碱中毒病例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例1 ,男,64 岁。有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 病史。咳喘发作时用氨茶碱015 g 加入50 % GS 20 ml 静脉缓慢注射后,诉
心慌,面苍白,心电图示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立即停用氨茶碱(口服和静脉用药) ,经补液,利尿、异搏定等治疗,心律紊乱逐渐好转,1 周内恢复正常。

例2 ,女,24 岁。支气管哮喘史12 年。哮喘发作3 天,口服氨茶碱未缓解。后用氨茶碱0125 g 加入50 % GS 20 ml 静
脉缓注,数分钟心跳骤停,经抢救脱险,015 h 后休克纠正。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例3 ,男,15 岁。支气管哮喘史8 年。哮喘发作时,给予氨茶碱0125 g 加入50 % GS 20 ml 中静脉缓注,拔针后面苍
白,四肢凉,大汗,血压为0 ,心律30 次/ 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考虑氨茶碱过敏反应,经肾上腺素、吸氧和补液治疗,半小时后休克纠正。心电图为窦性心动过速。

2  讨论
211  上述3 例患者报道提示,氨茶碱用量过大,或静脉注药速度过快,浓度过高,是导致氨茶碱中毒的主要原因。有时常规剂量,缓慢静脉给药也可发生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也应引以警惕。

212  氨茶碱的最佳血药浓度是10~20 mg·L - 1 ,最适静脉给药速度为55~110μmol·h - 1 ,血药浓度> 25 mg·L - 1 ,静脉给药速度> 140μmol·h - 1 ,即出现中毒反应〔1〕,血药浓度越高,给药速度越快,越易中毒,而且越严重。

213  氨茶碱的血药浓度不仅取决于给药剂量,而且与药物在体内消除的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因此氨茶碱个体化给药很有必要。指导合理、安全用药最好办法是开展血药浓度监测,临床用药,要求要熟悉氨茶碱的药理知识、药代动力学特点,根据年龄、性别、不同病情,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

214  氨茶碱早期中毒症状为厌食、恶心、烦躁不安,偶有呕吐,应停药观察。中期则为频繁呕吐、腹痛、口渴和低烧。后期则为呕血、痉挛、昏迷、虚脱和高烧,严重时心搏停止。静脉给药过多过快是急性氨茶碱中毒常见原因。氨茶碱治疗量中毒,多见于成年人,一般发生在注射中,或注射后2~5 min ,少数在注射后10 min。药物过量中毒,多见于儿童误服或过量。

215  氨茶碱中毒重在预防,应使用安全剂量,静脉给药切忌输入过快,至少在10~15 min 以上。

216  氨茶碱中毒多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如果出现严重反应时,除停药外还应采取加速药物排泄措施。镇静、吸氧、排毒、抗休克(如洗胃、泻下、输液和利尿等) ,并用止血药防止出血。速效止惊和排毒为其解救重点。早期中毒应用大剂量镇静剂,如鲁米那、溴化钙等。中期呼吸衰竭和脑水肿,可用山梗菜碱和脱水剂。为防止氨茶碱严重反应发生,对重度缺氧、甲亢、低血钾、血容量不足患者应慎用。要严格掌握静脉注射适应症,正确掌握剂量,排除用药禁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中毒反应,应立即停药,并作相应处理,心跳呼吸骤停者,紧急抢救并行心肺复苏。

参考文献
1  殷觊生. 哮喘病的治疗. 第1 版,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93
2  杨 玉. 茶碱的合理应用. 临床荟萃,1987 ;2 (2) :120

[ 本帖最后由 junjunsu 于 2008-4-26 11:16 编辑 ]
4
发表于 2008-4-26 11:17 | 只看该作者
氨茶碱具有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支气管和胆道平滑肌的作用。亦有一定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但不作抗心绞痛药。
    口服之后,由于对胃肠道的**,可引起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于饭后眼可减少反应。静注过快或过浓可引起头晕、心慌、心律失常、血压剧降,甚至突然死亡。少数病人眼药后可出现轻度的中枢兴奋作用,如失眠、激动不安,可用镇静药对抗之。
【急救措施】
(1)口服过量者,早期洗胃、导泻、静脉输液。
(2)惊厥可予足量镇静剂(苯**、苯妥因钠等),必要时用人工冬眠。
(3)休克者应输液,予升压药,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血压。
(4)呼吸衰竭伴脑水肿时应给予机械通气及脱水剂。忌用**、**、**、肾上腺素及麻醉剂(**、**等),以防增加氨茶碱的毒性。
【护理方法】
(1)三餐进食要定时,要吃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少吃、不吃辛辣性食物,尤其晚上不能喝浓茶、咖啡或含**的饮料、食品。
(2)将萝卜捣烂,加蜂蜜50克拌食,分两次吃完,治恶心、呕吐。或活鲫鱼1尾,去肠杂物,不动鱼鳞,将苍术(20克)及绿矾(10克)填人鱼腹,用黄泥裹封,烧存性研末,以米汤送眼5克,一日两次。或活鲫鱼180克重,去肠留鳞,捣烂绞汁,黄酒冲服。
(3)吉林参或高丽参9克,大枣5枚,放炖蛊内隔水炖服。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养血安神。
(4)枸杞叶150-200克,猪心一个,切成小块,明火用花生油同炒熟,加盐少许调味,佐膳,除烦益智,养血宁心。
5
发表于 2008-4-26 14:23 | 只看该作者
氨茶碱临床用的倒是很普遍,遇到中毒的情况和解救就不是很常见,楼主的东西很有价值,谢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6-8 03:32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