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32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律失常] 【原创】心房颤动治疗进展 吴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9-23 0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心房颤动治疗进展 吴宁

  最常见的心房颤动(房颤)尚缺成熟而满意的措施,房颤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致残致死率高的血栓栓塞症,心脏功能的损伤,随年龄增长房颤发生率增多,已构成重要的社会医疗负担,当前已认识到房颤并非一般心律失常,而是一种亟需解决的疾病,未能彻底解决的重要原因是发生机理不全清楚。

  房颤不是单一机制的心律失常,各病种机制可能也不相同,房颤时左右心房表现不一,并与房扑互换等,使房颤机制及规律相当复杂,房颤的药物治疗在临床处理中仍占主导地位。

  一、房颤的分类:
  尚无统一,但适当分类有助于处理,并可预计效果。
  1.按时间:分为阵发性和慢性(或永久性),持续>7天为慢性(chronic),<7天为阵发性,持续>48小时多不易自行复律,称为持续性(persistent),<48小时为阵发性(paroxysmal)。新发现房颤病程多不明确,常在不同类型中转换。

  2.阵发性房颤:1996年欧洲心脏学协会对阵发性房颤按病程和治疗反应分类。

  二、房颤的发生率和病因:
  人口老龄化、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手术后、高血压病、室上速、甲状腺功能与房颤关系值得重视,家族性房颤近年有报道。

  三、房颤的机制:
  四、房颤对心脏的危害:
  1.心房主动泵血,心排血量减少,甚至出现心衰,日久即使复律,心室充盈也受限。

  2.心房/心室的重构。
  3.组织学异常:房颤发作数小时后细胞内线粒体混浊,空泡形成。>1月者细胞超微结构及肌纤维结构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细胞凋亡,数目减少,肌丝模糊消失,代以纤维结缔组织及脂肪退行变。已不可再复律,心功能降低,从而出现心衰,类似扩张型心肌病(tachycardia.cardiomyopathy,.TCM)。
  4.血栓栓塞并发症:

  五、房颤的治疗:
  1.决定治疗方案前需全面考虑。
  2.药物目标:(1)减慢心室率,(2)恢复窦性心律,(3)保持窦律,减少复发,(4)预防血栓。

  六、药物治疗:
   1.减慢心室率并控制在合理范围:
  快速房颤以减慢心室率为首选治疗目的。适应于:
  ①初发或阵发急诊,
  ②保持窦律失败的持续或慢性房颤,
  ③无症状老年患者,无转复适应征者。

  (1)***
  特点:
  ①伴有心功能不全时首选;
  ②但对活动时心律控制有限;
  ③房颤合并WPW时禁忌;
  ④对慢快综合征可用,警惕有20%左右恶化。
  ⑤有观察***减少阵发房颤发作的频率,但延长每次发作时间。
  缺点是:
  ①单用***降低心室率起效慢,显效在6小时以后;
  ②活动时心律加快或起效慢,可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负荷剂量开始,起效后适当减低***剂量。

  (2)非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与***同用能较好控制运动时心律增快。钙离子拮抗剂有负性肌力作用,心衰患者中需慎用。

  硫氮卓酮:静注20~25mg/2分,继以维持5mg/hr,6~20hr,48hr内63~91%(77%)可保持室率合适,继以长效制剂300mg/日。

  (3)β受体阻滞剂:
  能有效地控制房颤心室率,静脉注射普奈洛尔、阿替洛尔、美多洛尔或超短效的艾思洛尔均对运动时心室率加快有减慢作用,长期口服能减低交感张力。

  β受体阻滞剂与***合用,比合用维拉帕米更为有效。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心衰,可与***合用,用前稳定心衰,从小剂量滴定剂量。Ⅳ级心衰暂不宜用,哮喘患者禁用。上述两药均减少洋地黄制剂排泄,可能导致洋地黄中毒。长期合用需减低洋地黄制剂剂量。其它药物一般不用于控制房颤的心室率。

   2.转复为窦性心律:
  房颤复律成功,决定于病程长短(>1年者成功率低),左心房扩大(>55mm),心功能障碍程度。心功能差,病程长,左房明显扩大复律和保持窦律机率降低。

  复律方法为同步直流电或药物。两者各有有利点。电复律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明显降低,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应首选。

  (1)***类药物:复律基本无效,与自然复律率相近,40%上下。

  (2)1A和1C:1A型奎尼丁复律现已少用。1C比3型药有效。新发生房颤,静注1C药为首选。我国主要是普罗帕酮。病程1小时内转复率可达70~90%(静注普罗帕酮70mg,30~45分钟,1~3次,<72小时房颤,转复有效率达67%,明显高于西地兰=。97年以来有报道,对照观察顿服普罗酮600mg,≤72小时房颤,8小时转复率>70%,与静脉相似。

  应用普罗帕酮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有负性心肌作用,对窦房结及房室结有抑制作用,尤其心脏状况不好时副作用更明显(1C类同)。电生理性能有频率依赖,心律越快作用越明显,发生室内传导QRS增宽,酷似室速。"指南"指出此药只适用于心脏无明显异常或轻症,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明显心肌缺血,或心衰。当LVEF<40%时可能造成血压下降,并致高危室性心律失常。顿服法只能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脏状况较好者,不鼓励患者自行掌握。

  (3)静脉胺碘酮:由于起效慢,转复效果70%上下。有报道电复律前给胺碘酮可提高成功率。

  胺碘酮的优点是
  ①心肌负性作用较少;
  ②不适于普罗帕酮,及>48小时未自行复律者(1C不如1A或3型药效)。再选IC可能出现副作用;
  ③致扭转室速较少;
  ④若不急于复律可给胺碘酮负荷及维持4~6周,不能自行复律可改电复律。其它3型药的复律效果报道较少。静脉索他洛尔1.0~1.5mg/kg与安慰剂无差异,类似于多非利特和ibutilide静脉0.0005~0.025mg/kg转复率与剂量有关,46%、3.6%出现多形室速。

  3.不同病状下复律处理:
   (1)急性心梗:静脉胺碘酮或直流电复律。出现心衰时应首选直流电复律。

  (2)心衰:阵发性房颤发生并出现明显心衰,无疑取直流电转复。同理IC药禁忌。若心衰症状不严重,胺碘酮应是最佳选择,索他洛尔可以考虑。

  (3)心脏手术后房颤:心脏手术(包括CABG)后房颤发生率在30%左右,发生高峰在术后1周内,99年美国ACC/AHA关于CABG指南建议用药预防,一方面减少并发症,另外可减短住院时间5天,节约住院费用1万美元。预防药物首选胺碘酮及β受体阻滞剂,术后即刻用药或恢复原用制剂。术后房颤发生率对照与用药比,3%与37%(p=0.001)。

  心脏手术前7天随机双盲给胺碘酮600mg/日7天,后200mg/日维持到出院。用药组术后房颤25%(16/64例),安慰剂组53%(32/60例)(P=0.003)。用药组住院日期明显缩短(6.5±2.6比7.9±4.3天,p=0.04),并发症相似,但住院费用用药组明显减少(p=0.03)。普罗帕酮术后口服300mg,2/日,7天,房颤发生率12%,与氨酰心安效果相似,有左室功能差者需非常慎重。***或异搏定无减少房颤作用。

  (4)"特发"阵发性房颤:自行复律率高,<48小时者,76%自行复律。因此多认为无需特殊处理。

  4.维持窦性心律:
  确定方案,选择药物需要个体,全面考虑利弊。
   (1) 不利长期保持窦律:低LVEF,左房60mm,二尖瓣病变,病程>1年,反复发作并渐频趋势,起搏器。
   (2)预防复犯AA:房颤极易复发,多数药物在6月保持窦律<50%。预防复发药物应能延长心房不应期,降低交感或副交感张力,及减少诱发因素。

  1A型:奎尼丁是40年后常用于复律后维持窦律的1线药物。90年Coplen荟萃分析慢性房颤808例,半数风心瓣膜病,缺血性和"孤立性"房颤分别占16%和12%。复律后用奎尼丁,平均随诊3年(下表)。

- 3月 6月 12月
对照组 45 33 25
奎尼丁组 69 58 50
两组差别 24 23 24

  总死亡率奎尼丁增加2.1%。死因以扭转室速为主的恶性心律,扭转室速发生在用药48小时内55%,4天内77%,因此建议在院内开始用药。92年再次分析发现奎尼丁的扭转室速少见于正常心脏。

  1C型药:普罗帕酮长期使用心外副作用不多,仅5%左右因而停药。国外预防复犯剂量较大(450~900mg/d),但6月时也只30±8%保持窦律。普罗帕酮900mg/d与维拉帕米240mg/d合用,电复律前3天开始用药,结果两药合用较单用为好。3个月时复发率降低,同样心肌功能障碍者不适用。 98年Reinmold报道100例房颤(阵发性及慢性),普罗帕酮(737±177mg/日)与索他洛尔(335±18mg/日)比较两药12个月时维持窦律的疗效相似,30~40%。各有4例窦缓其1需调整剂量,致室律失常5例,普罗帕酮2例,索他洛尔3例。索他洛尔死亡2例,1例扭转室速,另1例性质未定猝死。各种副作用停药率10%。结论是两药效果相似,副作用不多但严重。两药效果与左房大小和病程无关。

  3型:胺碘酮证实具有4个类型药理作用。近10年临床试验(>6000例)证实胺碘酮用于急性心梗,心竭安全面有效。1~3年房颤保持窦律率可达80~50%。我国胺碘酮采取负荷量,逐步饱和法,副作用远比国外报道少。

  胺碘酮的副作用
  (1)扭转室速Singh等回顾性总结20年文献,未见胺碘酮增多扭转室速发生。Hohnloser等回顾性总结其它药物致扭转室速史,换用胺碘酮后未诱发扭转室速。发生扭转室速的条件是QTC显著延长,心脏扩大,低血钾等。

  1997年ATMA荟萃分析,胺碘酮用于心梗后及/或心衰,药物不增加总死亡例,并减少心脏猝死。6000+例中扭转室速不是停药的主要原因;

  (2)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会影响肺脏,胺碘酮肺功能均有轻度影响,严重致命者极少见,发生率<1%。用药过程需注意症状,如拖延不愈的咳嗽、乏力、发热、胸片示周边斑块状浸润灶,及肺换气功能严重降低,血内去乙酰代谢物升高等。早期停药多可获缓解。类固醇激素效果未证实。现认为与剂量过大有关,但不是长期用药的结果。 (3)甲状腺:86年Nademanee.&.Singh等报道76例,甲状腺功能89%正常,8%甲亢,3%甲低(与各家报道的10%左右相近)。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累积量无关。用胺碘酮可有T3及T4的改变,作者观察甲状腺正常功能者,甲状腺激素稳恒,T4增加占42%,T3降低16%,但TSH无明显改变。甲低时TSH>20mU,甲亢者T4>20ng/dl或T3>200ng/dl是敏感的诊断指标。
   上述指标供参考。

  (1)索他洛尔(sotalol):我国内观察顽固的阵发性非瓣膜病房颤,最大剂量160mg/d。第2月起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缩短,维持窦律时间延长(p<0.05=。QT间期及血压无明显改变,未见扭转室速。平时窦律率减缓(81.7±17.8到65.6±1.6次/分,p=0.023)(未发表资料)。正、副作用随剂量而增长。虽无死亡例,但各组均有非阵发性室速发性。

  (2)Dofetilide(D IAMOND?CHF临床试验1518例心衰,病程平均12月,NYHA2+3级占90%,4级6~7%,房颤各占25~27%。随诊平均18月,D组总死亡率未增加,心衰恶化再次住院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30%比38%,p<0.001=。房颤复律,1月时D组12%,对照组2%;12月时D组44%,对照组13%,均有明显差别。D能减少或转复房颤,降低再入院,不增加心衰患者死亡。然而D组3.3%发生扭转室速,对照组无。多形、单形室速或室颤两组发生率相似。

  98年EMERALD试验671例房颤,D用量较大,500mg2/d,1年时保持窦律率66%,索他洛尔56%,对照仅有21%,用药组发生扭转室速及院外猝死病例。

  (3)Azimilide:新3型药,大规模临床试验(ALIVE)正在进行,1~2年后出结果。

  5.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
  1A型药治疗房颤,可引起多型室速,扭转室速,但持续性室速不见。通过加快房室传导使房颤变为1:1房扑,加快心室率。钙拮抗剂或***也可能使阵发性房颤发作时间持续延长。各类型药物都有降低窦房结功能及造成房室阻滞。索他洛尔组有低血钾发生扭转室速及心脏停搏死亡。

  文献荟萃报道,索他洛尔与奎尼丁6月时保持窦律率相似,都有提高死亡副作用。死因直接与用药有关的高危室律失常奎尼丁27%,索他洛尔33%,对照无。SPAF试验中部分房颤用AA药。用药比不用药死亡高危比2.5,合并心衰的用药组高危比达4.7。可能合并心功能障碍的房颤,用药维持窦律的危险性超过其好处。

  
2# 沙发
发表于 2005-9-24 08:52 | 只看该作者
沙发顶!!!
3# 板凳
发表于 2013-9-4 1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shenfj88


    很不错的文章,提升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14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