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1960|回复: 0

[血液] 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初级预防的现状与未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22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侵袭性真菌病(IFD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和移植患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抗真菌初级预防(PAP)是指在具有发生IFD高危因素的患者中,在出现感染症状、感染的微生物学标志或影像学标志前预先应用抗真菌药物以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能降低IFD发生率和相关死亡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预后。

恶性血液病患者是否需要初级预防基于所患疾病及其发生IFD的危险度分层。目前指南推荐的初级预防对象多为AML /MDS诱导缓解化疗和异基因移植患者,亦有AML挽救性化疗、ALL接受高强度化疗、恶性淋巴瘤挽救性化疗、alemtuzumab治疗的淋巴增殖性疾病等患者初级预防的报道。

国内外指南推荐用于化疗中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抗真菌初级预防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移植患者还包括米卡芬净和卡泊芬净。伏立康唑和两性霉素B未被推荐。德国血液肿瘤感染疾病工作组推荐泊沙康唑用于AML /MDS 诱导缓解化疗及合并有GVHD的异基因移植患者的IFD 预防( AⅠ)。伏立康唑( BⅠ)、米卡芬净( BⅠ)、氟康唑( BⅠ)和泊沙康唑( BⅡ)均作为B 级推荐用于异基因移植患者植入前。吸入脂质体两性霉素B 联合氟康唑可用于长期粒细胞缺乏患者( BⅢ)。

1.  唑类

唑类用于初级预防整体疗效优于棘白菌素类和多烯类,占到预防用药的90%以上,也是被指南推荐最多、适用对象最广的药物。整体上,二代唑类(泊沙康唑、伏立康唑)因抗菌谱广,预防效果优于一代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较氟康唑/伊曲康唑能显著降低bIFD累积发生率及经验抗真菌治疗率,且泊沙康唑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2.  氟康唑

氟康唑是经典的初级预防用药,曾大大降低了IF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随着真菌流行病学的不断演变,氟康唑作为预防用药突出的问题是抗菌谱窄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研究表明,对减低预处理的异基因移植患者氟康唑预防与不预防的IFD发生率无差异,且87%IFD为曲霉菌感染,仅有2例为念珠菌。因此,不推荐氟康唑用于AML /MDS 接受减低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移植患者,亦不推荐用于血液病化疗IFD高危患者,仅推荐用于低中危患者,并且在一项预防止疗的共识中未被提及。有研究显示在AML第一次巩固化疗患者中,氟康唑较泊沙康唑或伏立康唑具有成本效益优势,但巩固化疗患者是否需要预防有待商榷。

综上可见,氟康唑在初级预防中的作用有所减弱,移植患者和化疗高危患者均不建议应用,目前主要用于评价其他药物预防疗效的对照组用药。

3.  伊曲康唑

伊曲康唑有口服剂型和静脉剂型。口服伊曲康唑的患者中约有1 /3不耐受。系统分析研究显示,与氟康唑相比,伊曲康唑的bIFD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停药率高,总生存无差异,而有研究显示伊曲康唑与氟康唑相比,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均无差异。总之,伊曲康唑未表现出更好的优越性。在不同疗程和剂型方面的研究显示,移植后患者应用伊曲康唑预防IFD+ 30+ 90 d相比,+ 90 d bIF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静脉用药较口服用药bIFD发生率显著降低,其预防疗效与血药浓度高度相关。

4.  伏立康唑

伏立康唑目前未被指南推荐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IFD 的初级预防,但因其具有抗霉菌活性,且有口服和静脉两种剂型,可作为泊沙康唑口服生物利用度受影响的患者的替代用药。

研究显示,伏立康唑和氟康唑用于异基因移植患者IFD初级预防的移植后180天无真菌感染存活率、副反应发生率相近,但伏立康唑组表现出bIFD更少、曲霉菌感染更少、经验抗真菌治疗更少的趋势,表明伏立康唑用于移植患者的IFD初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且因其具有抗霉菌活性,更适用于曲霉菌感染高发的移植中心,具有成本效益优势。与伊曲康唑相比,在总生存率和bIFD 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但停药率明显降低,表现出较好的耐受性。然而,伏立康唑的肝肾毒性、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 系统代谢而易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及价格昂贵限制了其作为IFD 初级预防的应用。国内一项单中心研究显示,减低剂量的伏立康唑用于异基因移植患者初级预防较氟康唑有效,且两组肝功能异常无差异,伏立康唑导致的幻听及视觉障碍亦不多见,有效率高,耐受性好。日本的一项研究亦表明伏立康唑用于脐血移植患者IFD 的初级预防是可行的,且药物浓度监测表明其与抗排异药物合用是安全、可耐受的。伏立康唑在化疗患者中的初级预防研究罕见,对于AML /MDS 化疗患者,伏立康唑预防后确诊、临床诊断、拟诊bIFD 发生率分别为2. 4%4. 2%7. 8%,安全性可,或许能使此类患者获益。

5.  泊沙康唑

泊沙康唑预防的患者在bIFD发生率和总生存获益方面均优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其可降低全死因死亡率,与其他唑类比较,是最合适的初级预防用药,尤其适用于AML患者,已被指南推荐用于化疗粒细胞缺乏患者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推荐级别最高。

泊沙康唑预防与氟康唑预防相比,bIFD发生率、经验抗真菌治疗率均显著降低,无IFD 生存率显著提高,并且泊沙康唑比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具有更好的经济学优势。泊沙康唑初级预防后bIFD发生率低,且并不影响后续系统性抗真菌治疗的有效性,包括经验治疗或抢先治疗。

但泊沙康唑静脉剂型尚未上市,目前临床上仅有口服剂型,其临床应用主要受限于口服生物利用度,对于合并黏膜炎、恶心、呕吐的患者,由于难以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以致bIFD 发生率无下降。一项长达6年的病例研究显示,移植患者中应用泊沙康唑桥接米卡芬净进行初级预防,与单纯泊沙康唑预防相比,在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上无显著性差异,但米卡芬净桥接组IFD发生率较低,提示对于移植后不能耐受口服泊沙康唑的患者可以桥接米卡芬净继续预防。并且,一种新型泊沙康唑片剂Ⅰ期B临床试验显示其有很好的预防疗效,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不受进食及胃肠道反应的影响,将来亦可用于泊沙康唑口服液生物利用度差的患者。

6.  棘白菌素类

棘白菌素类具有药物安全性好、抗菌谱广等优势,被推荐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抗真菌初级预防,疗效优于氟康唑,但突破性感染的发生率较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高。系统分析显示,在恶性血液病和移植患者中,棘白菌素类药物较唑类药物初级预防疗效更佳,尤其是不良反应相关的治疗终止率显著降低,且对半相合移植患者的初级预防也是安全有效的。我国一项比较米卡芬净与伊曲康唑作为初级预防的多中心开放式随机对照研究显示,在283 例可评估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中,其成功率为926%,疗效不劣于伊曲康唑,且副作用少,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移植后粒细胞缺乏期应用米卡芬净较氟康唑更能获得好的预防效果,有效率分别为94%88%,能够减少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显著减少医疗费用并延长预期寿命。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应用50 mg /d 静脉输注米卡芬净对100 例恶性血液病移植患者进行初级预防,确诊和临床诊断的bIFDs 分别为6%3%,与既往的泊沙康唑预防研究比较具有同等的预防效力。但有研究表明,低剂量用药( 50 mg /d)易引发口咽部定植念珠菌感染,导致更多的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而100150mg /d疗效相近,均优于50 mg /d。卡泊芬净的相关研究甚少,在AML /MDS诱导缓解化疗的患者中,卡泊芬净与唑类药物相比,在疗效和安全性上无明显差异。

7.  多烯类

多烯类药物不良反应多,采取长间隔或单次用药安全性尚可,但未能降低bIFD 发生率。一项前瞻性临床Ⅱ期试验显示,单次大剂量脂质体两性霉素B 15 mg /kg用于AML诱导缓解治疗期的初级预防是安全可行的,但bIFD 发生率高达83%。在HSCT 患者中与泊沙康唑比较,无疗效优势且有明显的肾毒性,目前指南不推荐用于恶性血液病患者IFD 初级预防。

侵袭性真菌病的控制是恶性血液病治疗的重要方面,初级预防被证明是必要和有效的。未来研究重点是精细化预防和整体化预防,前者包括IFD风险预评估、预防策略的阶段性优化、药物浓度监测及药代动力学分析、新型缓释剂型的应用、纳米药物的开发及成本效益研究等。而整体化预防指IFD的预防止疗不仅括抗真菌药物的应用及相关研究,还包括血液病治疗过程中保护脏器功能、减少机会性真菌的暴露、提高免疫力、对遗传学预后不良患者采用新型靶向化疗药物提高缓解率及应用安全的化疗方案维持稳定的缓解状态等。

总之,将抗真菌预防止疗纳入恶性血液病患者全程的诊疗管理中,将有助于提高初级预防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安全性,以降低IFD 发生率及相关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25( 5):627632
作者:李艳;于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3-29 23:48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