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739|回复: 2

[专业资源] 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管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9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管理进展


从1996年至2000年,经年龄校正的心衰发病率在美国男性人群中达3.8%,在女性中也达到2.9%。2012年ESC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出,在发达国家的成年人群中,约1%~2%患有心衰,在7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升高到≥10%。国内情况与欧美国家相似,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心衰发病率也逐渐增加。从现有情况看,国内心衰患病率略低于欧美国家;从10年前的资料来看,冠心病、瓣膜病与高血压占到心衰病因的3/4左右。一旦患上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往往很差,其危害甚至超过了部分癌症(5年生存率)。


2012年ESC急慢性心衰指南推荐,应将心衰患者纳入多学科的疾病管理以降低入院率。2013年AHA/ACC心衰指南推荐了4项措施以降低患者再住院率:(1)识别适宜做GDMT(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的患者;(2)改进和完善从医院到家庭的过渡治疗并拟定出院计划;(3)多学科联合管理;(4)密切随访。


中国心衰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对多学科管理方案的推荐是,将心脏专科医师、心理、营养、运动、康复师、基层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结合在一起,对患者进行整体治疗。随访监测便于对患者及其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加强患者与心衰团队之间的沟通,从而早期发现并发症,包括焦虑和抑郁,早期干预以减少再住院率,便于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美国疾病管理协会(DMAA)定义,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支持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强调运用循证医学和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它以持续性的改善个体或全体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目前常见的慢性心衰疾病管理模式包括:①家庭自我管理;②医院门诊管理;③电话干预;④以社区为单位的管理;⑤互联网管理五种模式。


家庭自我管理模式


家庭自我管理是慢性心衰疾病管理的基础,主要包括:


♥ 自我监测病情变化(体重、尿量、血压、脉搏);

♥ 合理安排生活起居:限制水的摄入、运动管理、避免诱发因素、情绪稳定、避免劳累、戒烟限酒;

♥ 提高治疗依从性:服药管理、定期门诊随访。


医院门诊管理模式


建立心衰专病管理门诊是实施心衰标准化治疗的良好平台,有利于指南的推行。建立心衰门诊,通过提高随访率达到规范心衰药物治疗(尤其是ACEI/ARB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减少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及病情恶化次数。国外有研究报道,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使用ACEI类药物的患者占34.5%,经过专门的心衰门诊规范治疗可以提高到84%。


电话干预模式


患者在门诊或出院后仍能得到与疾病有关的医疗服务,操作简单、花费低、非常实用;国外研究认为,电话干预在心衰疾病管理模式中应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它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再入院率;此外,还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行为方式。


以社区为单位的管理模式


以CHF患者居住的社区为基本单位,建立由多个职能人员共同组成的社区干预体系。这种模式在亚洲较常见且实用。研究认为,这种管理模式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符合我国分级诊疗模式的推行。


互联网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在国外已逐渐流行,其优点在于:1、不需要面对面交流即可收集需要的临床数据,较普通的家庭随访节省时间和交通费用;2、可以进行快速、针对性指导。缺点在于:1、受经济、通讯设施的限制;2、必须在家中安装好相关系统软件或智能手机并会使用。


慢性心衰的疾病管理模式多种多样,目前国内外没有一个公认的管理模式。哪一项因素在疾病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并不得知。尽管AHA/ACC的心衰分期已经发布多年,但早期心衰(A期、B期)防止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国内大量心衰患者在非心血管专科、全科就诊,诊疗亟需规范。


二、同仁初步经验


蒋教授所在医院进行了一项多学科联动社区慢性心衰早期干预研究,拟建立社区为基础,综合多学科(心血管、内分泌、营养、心理、全科等)对心衰进行早期干预,以探索符合上海社会发展需要的心衰疾病管理模式。


研究共入选5798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8岁。结果显示,4883例(84.3%)受试者存在高血压。全科团队任务4011例患者治疗达标(83.9%),实际达标3181例(69.1%)。43%患者使用CCB,30.2%使用ARB,6.8%使用ACEI,11.4%使用抗血小板药,还有少量患者使用复方制剂、α/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2014例受试者存在糖尿病,空腹血糖以7mmol/l为标准,达标率48.8%;以糖化血红蛋白<7%为标准,达标率为48.1%。其中1530例患者接受药物干预占72.89%。1040例患者接受单一药物治疗,占49.55%。490例接受药物联合治疗,占23.34%。在1429例存在血脂异常的患者中,453例使用调脂药物进行治疗。


小结


上海市中心城区早期心衰患者血压、血糖及血脂控制情况显著高于全国水平,但抗血小板药物和调脂药物使用不足。与血压控制相比,血脂、血糖控制情况较差,社区医师对血压、血糖达标存在高估。早期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较好,但仍有少部分人存在焦虑及抑郁,需要相应的干预。我国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专科医师为指导的心血管病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jjmjZy+3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3朵
发表于 2016-6-9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和拜读了,{MOD}。
发表于 2016-6-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MOD},学习慢性心衰向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19 06:35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