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150|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疼痛] 止痛药,食管癌患者怎么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食管癌患者如何止痛?癌痛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原因之一。治疗食管癌引起的癌痛,依据癌症的病情以及疼痛的等级,可分为三个阶梯进行。而每一个阶梯,所选用的药物种类大致有以下这些。
第一类为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如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这类止痛哟只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疾病,不具有成瘾性,但使用不当同样具有危害性。
第二类为中枢神经止痛药,以***为代表,适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属于二类**,一般为非麻醉止痛药。
第三类是麻醉性止痛药,以**、**等**类药物为代表。此类药物止痛性超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一般适合于中晚期癌症患者服用。
食管癌患者该吃止痛药吗
中国麻醉品消耗远低于美国
国际**品管制委员会的报告说,美国医用**消耗占全球的58.7%,中国医用**消耗仅占全球的1.6%。并不是中国人比外国人更能忍痛,而是卡在止痛药的使用观念上。常用的**、***等属于受管制麻醉镇痛药,是**类制剂,中国人往往根深蒂固地误解为“止痛药是***,千万不敢沾”。[1]
中国麻醉品人均消耗在世界的排名,2001年是146名,2007上升到92名。以**为例,2004年全球消耗的33021公斤**中,发达国家占了93.1%,人均31.13毫克;发展中国家人均只有0.75毫克;中国的消耗量是415公斤,人均0.32毫克,仅为发达国家的1%,发展中国家的42%。这说明很多癌痛病人没有得到**品,或者用量根本没有到位,处于痛苦的煎熬中。
食管癌患者止痛用药原则

疼痛非常主观,根本无法用仪器测出来。这就需要患者能够清楚表述,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描述和检查,评估疼痛等级和性质,再根据疼痛程度合理给药。一般医生会问,痛起来是什么样,刀割样痛、烧灼痛、绞痛,还是刺痛,或者是放电一样的痛。针对食管癌患者,医生给出的用药原则是:按阶梯给药、口服首选、按时给药、注意个体化,注意细节。
按阶梯给药:按照WHO的阶梯给药原则,轻度疼痛,给非**类药药物,扶他林就属于这类药物,在药店就能买到;中重度疼痛,给强**类药物,这类药物是目前已经发现的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毒副作用相对小,成瘾发生率也很低。
口服首选:口服给药方便,不用到医院去**,效果跟静脉注射一样好。而且,口服给药,采用的缓控释制剂,不会突然在身体里形成高浓度,不容易成瘾也不容易产生耐药。
按时给药: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很多人担心成瘾,往往到了疼痛难耐的时候才用药,这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长期疼痛没有控制,容易造成痛觉的敏化,影响止痛药物的疗效,也影响病人的体质,最终影响病人的寿命。正确的做法是按时给药,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药间隔,比如12小时一次,不管痛不痛,12小时到了都要吃。这么做的目的,是维持血药浓度,防止下一次疼痛的发生。
显然,只要用药得当,根据医嘱执行,食管癌患者可以放心使用止痛药。尤其是对于食管癌晚期的患者,通过止痛药物,可以提高生活的质量。这是患者、患者家属都更愿意看到的。360健康
2# 沙发
发表于 2016-4-8 15:05 | 只看该作者
只要用药得当,根据医嘱执行,食管癌患者可以放心使用止痛药。尤其是对于食管癌晚期的患者,通过止痛药物,可以提高生活的质量。这是患者、患者家属都更愿意看到的。


——分享一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绿茗 + 1 感谢多次提供临床疼痛资料,增强专业氛围,.

查看全部评分

3# 板凳
发表于 2016-4-9 06:5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多次提供临床疼痛资料,增强专业氛围,希望再接再厉
4
发表于 2016-4-9 10:34 | 只看该作者
无须忍痛。持续的疼痛不经历是无法了解其痛苦的。
5
发表于 2016-4-9 20:47 | 只看该作者
必须普及相关知识,让基层医生和患者有这种用药的意识,
头像被屏蔽
6
发表于 2016-5-13 16:1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9-8 11:4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