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6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脊柱] 颈椎病的诊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3-23 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临床上,单纯某一型的颈椎病比较少见,往往是同时伴有多种类型颈椎病的症状,只是以某一型症状突出而已,而且这个突出的矛盾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经常遇到这样的颈椎病患者,初期以上肢麻胀为主要症状,伴有轻度头晕、耳鸣等,后期转化为以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痛苦,上肢麻木则降为次要地位。此类患者,初期应诊断为"混合型,以根型为主",后期则应诊断为"混合型,以椎动脉型为主"。



一、颈型颈椎病



临床上反复发作的"落枕"或"失枕",绝大多数属颈型颈椎病,或为其他型颈椎病的前驱表现。此型不重,但因多见,故放在前面介绍。



(一)症状 颈项强直,疼痛,也可有整个肩疼痛发板,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俗称歪脖子)。病人不能和颈部单独活动,需要活动时,颈和躯干必须共同旋转。少数病人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剧。多数病人疼痛、麻木不超过肩部。但是如果合并前斜角肌痉挛,则可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与麻木,咳嗽、打喷嚏时症状加剧,但不像根痛型那么剧烈。常伴有交感神经、椎动脉受累症状,如伴有头痛、头晕等,尤以头痛多见。头痛部位可为枕顶、耳后或为偏头痛。



(二)体征



1.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面活动范围近于零度。



2.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



3.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压痛范围则扩展,可在胸锁乳突肌内侧,相当于颈3~颈6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绝大多数沿尺侧放射,也可沿桡侧放射。阿迪森征、压顶试验、神经根牵张试验,可为阳性。



[诊断]颈型颈椎病诊断比较容易,根据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和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影象检查以小关节增生、移位较多见,椎体缘骨赘、椎间隙狭窄者少见。但X线检查属正常者也非少见,尤其在早期,可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此型发病率最高,临床上十分多见,医学界最早有关颈椎病的概念,大多来源于神经根型,可谓颈椎病的经典代表。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本型所代表的许多颈椎病概念已显局限,它没有超出颈肩臂-臂丛神经范围,故只能称为狭义的颈椎病。



[临床表现]



(一)根痛型 此型多为颈椎间盘型(如髓核侧后突出),椎间关节损伤可继发于神经根炎症、水肿、肌肉痉挛。因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植物神经都可受累,故可表现为疼痛、运动无力、血管神经营养性改变。



1.症状 因病变部位不同,神经根受压轻重不同,其症状表现也不一样。如病变位于颈4以上,则疼痛主要表现在颈丛分布(头、颈、项背部),与颈型颈椎病的症状相似,但较颈型剧烈。如病变以颈5~胸1,则疼痛主要分布在臂丛神经分布区,发病初期症状可仅表现在脊神经后支分布区,如颈椎旁疼痛、头颈不敢活动、颈背部肌肉剧烈痉挛性疼痛,1~2天后可发展到整个臂丛前后支分布区放射性疼痛,即所谓颈、肩、臂、手疼痛综合征。咳嗽、打喷嚏,甚至深呼吸,均可诱发疼痛加剧。平时可伴有麻木、酸胀或烧灼感、夜间尤甚。病人睡卢时患肢向上,喜取屈肘侧卧位。



2.体征



(1)颈活动受限 较颈型轻,且有明显方向性。由于向健侧转颈时症状加剧,向患侧转颈不受限或疼痛较轻,故病人屈肘凝肩头向患侧歪斜。



(2)压痛点 在受累的脊神经及其后支支配区,如耳后、风池穴、肩臂、胸前、肩胛骨内上角,椎旁肌及斜方肌等,均可有压痛,椎旁可扪及条索状或结节状反应物。



(3)神经根牵张试验、压顶试验阳性。



(4)感觉改变 颈神经根受**,属该神经支配的远端部位表现为疼痛过敏,多在初期或急性发作期出现。颈神经根受压迫较重或时间较久,其远端部位表现痛觉减退。临床详细检查感觉分布,可推断出神经根受压的阶段平面。



(5)腱反射改变 以检查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为主。如腱反射活跃,表示支配该肌腱的神经根病变较轻,多为病之早期。反之,如腱反身减退或消失,则表示支配该有肌腱的神经根受压迫,多为病之中后期。检查肌腱反射的改变,应与健侧对比。单纯根型无病理反射,如出现病理反射,则表示合并脊髓受累。



(6)肌力及肌容积改变 神经根受压迫,轻者所支配的肌肉力量减退,重者则出现肌肉萎缩,临床上可用左右对比的方法,粗试测知,最好用握力计检查握力改变。由于解剖学上神经根支配的弥漫性和交叉性,故仅一个神经受累,也可出现多个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改变,但绝不会完全瘫痪,此点是与丛、干性损害的重要区别。



(7)肌张力改变 神经根型颈椎病,一般皆有肌张力改变。发病初期或急性发作期,支配该肌肉的神经根受到激惹,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甚至出现肌痉挛,当支配该肌肉的神经根受到抑制时,则出现肌张力减低,即肌肉松弛发软,多发生在疾病的慢性期或中后期。



(8)有一定程度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如怕冷、发凉、紫绀、肿胀。阿迪森征可为阳性。



(二)麻木型



1.症状 该类型甚为多见。发病年龄较根痛型高,多在更年期或更年期之后。临床上没有明显的运动障碍和肌肉萎缩,一般没有疼痛或仅有轻度的酸胀痛,突出表现为受累部位麻木。病变在颈5、颈6,主要感觉为肩臂和上胸背麻木;病变在颈7~失胸1,则以前臂和手麻木为主。有的患者伴有植物神经纤维受累表现,如手酸胀、怕凉等。



麻木型与根痛型相反,绝大多数为隐性发病,逐步出现症状,并多在睡眠或晨起进出现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白天缓解甚至完全消失。



2.体征 麻木型的体征不如根痛型明显,可有:



(1)颈神经根牵引试验或仰头试验可为阳性,即出现放射性麻木。



(2)受累神经根支配的皮肤呈阶段型感觉障碍。



(3)臂丛神经根受累的椎旁肌或神经根受按压时出现麻木或酸痛。



麻木型腱反射正常,肌力和肌张力无改变。



此型X线检查,多有小关节紊乱、上关节突增生或前移位突入椎间孔,故椎受累部位主要为椎间孔内的感觉神经节细胞受损,或为后根受损。少数患者由于触觉纤维与痛温觉纤维损害不平行,有时可出现"感觉分离"现象,即疼痛觉、温度觉明显减退,而触觉正常或仅有轻度不平等,有时可出现"感觉分离"现象,即疼痛觉、温度觉明显减退,而触觉正常或仅有轻度减退,易误诊为脊髓空洞症。



(三)萎缩型 本型的突出表现为运动障碍,临床上不表现疼痛或麻木,初期仅表现为患肢肌肉松弛无力,进而出现肌肉萎缩,以上肢远端大小鱼际肌最为多见。此型主要由于颈椎椎体后缘骨赘压近脊神经前根所致,开瑾(Keegan)作尸检证实是椎体后外侧缘骨质增生恰好压在硬膜内运动根上,并且是压在骨质增生的中间"高点上"。如果合并脊髓病,则多由脊髓颤(病人能感觉到肌纤维跳动,但看不到)或肌束震颤(病人可看到肌肉跳动)。颈椎病虽也可出现这些症状,但较轻微。肌电图检查对二者鉴别有重要价值。脊肌萎缩症可在肌电图检查时发现束颤电位及高振幅同步电位。颈椎病所致的前根受压引起的肌萎缩,则罕有肌纤维震颤,肌电图检查也罕有束颤电位及同步电位,但有振幅降低并有多相电位。



单纯萎缩型预后不良,残废率高。此型少见。



表4-8-1 神经根型三个亚型简要对照表


类型
神经受累部位
临床表现特点
腱反射
预后


根痛型
脊神经汇合处
感觉运动均受累
活跃或降低
轻重不同



麻木型
脊神经后根
感觉受累为主
正常
良好



萎缩型
脊神经前根
运动受累为主
降低
不良








根据临床观察,有些神经根型的不稳定的,经数月至数年,甚至经数十年后,可发展为脊髓型或椎动脉型。也就是说,神经根型往往是其他类型颈椎病的早期表现,当出现脊髓、椎动脉受激压表现后,根痛表现多不明显,甚至早被病人忘却了。



[诊断]



(一)临床症状与体征 40岁以上患者有颈肩疼痛或臂手麻木,当胸压或腹压升高时,可引起放射性剧痛或麻木,其放射方向与受累的神经根平面有关,向上肢可沿尺侧或桡侧放射至手;向躯干可放射至上胸背、心前区或腋部;向头可放射至枕顶部,颈活动受限,有压痛点,并伴有感觉及运动障碍,应首先考虑本病。



(二)诊断依据 患者有否打喷嚏、咳嗽时症状加剧,是确定有否神经根受累的简易而重要的临床诊断依据。打喷嚏和剧烈咳嗽也可引起椎间盘脱出,此点已被国内外不少医生所公认。患者的疼痛或麻木是否与打喷嚏有关,是病人的亲身体验,比较客观和准确。



为什么打喷嚏、咳嗽会使神经疼痛或麻木加剧,其原因就在于打喷嚏、咳嗽会使脑压升高,神经根受激惹,其机制为:




 



(三)定位诊断 临床医生如能较熟练地掌握颈神经根的分布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即使不拍X线片也可作出初步定位诊断。下列体征可作为定位诊断的参考。



1.颈3、颈4椎间隙以上病变,表现为颈部后枕部痛或麻木,枕大神经压痛,枕部痛温觉减退,颈项肌和冈上肌压痛,并有不同程度的颈项肌无力和萎缩。



2.颈4、颈5椎间隙(即颈5神经根)病变 表现为颈部疼痛,沿肩顶至上臂外侧和前臂桡侧达腕部,有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并可出现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二头肌、肱桡肌、喙肱肌、桡侧腕伸肌无力或萎缩,以三角肌受累最明显。颈4、颈5椎旁肌压痛。



3.颈5、颈6椎间隙(即颈6神经根)受累 疼痛或麻木沿上肢外侧和前臂桡侧放射到拇指和食指。受累肌肉较上述颈4、颈5椎间隙病变更广泛,表现为肱二头肌、旋后肌、桡侧腕伸肌、旋前圆肌及掌指屈伸肌群,共30余块肌肉无力或萎缩,其中以肱二头肌受累最明显,并有肱二头肌腱反射障碍。但三角肌不受影响,可以此与颈5神经根病变相鉴别。颈5、颈6椎旁肌压痛。



4.颈6颈7椎间隙(颈7神经根)病变 疼痛或麻木沿上述路线放射至食指和中指。受累肌肉的广泛性与颈6神经根病变相似,但以肱在头肌受累最明显,并出现该肌腱反射障碍,故可以此与颈6神经根病变相鉴别。颈5、颈6椎旁肌压痛,往往伴有肩胛部肌肉压痛。



5.颈7、胸1间隙(颈8神经根) 受累 上肢疼痛或麻木,沿上臂内侧和前臂尺侧放射至无名指和小指。受累肌肉的分布特点是集中在手和前臂二、三头肌反射无明显改变或完全正常。颈7及胸1椎旁肌或肩胛内下缘压痛。



以下是指单个椎间隙、单个颈神经根受累的临床表现。在实践中,可见多个神经根受累,其症状、体征自然更为复杂。但是,复杂是简单的综合,认识单个病变是认识多发病变的基础。另外,在临床实践中,即使单纯一个椎间盘病变,由于引起前斜角肌痉挛而压迫臂丛神经,产生颈5~胸1神经根广泛受累,也可使整个上肢出现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在急性期,以此类弥漫性症状居多,到慢性期,定位损害表现才逐步明显。



(四)X线检查

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采取侧位及左右斜位片,正位片意义不大。



侧位片可见生理前凸减小、消失,甚至成后凸畸形。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者,可见椎体滑脱、椎间隙狭窄、椎体硬化、项韧带钙化。如为典型的颈椎间盘病变,则可在该椎间隙的上下椎体看到骨赘形成。斜位片对观察椎间孔有否变形十分重要,如有椎间孔缩小,则应进一步分析骨赘是来自椎体后外侧的钩椎关节,还是来自上关节突的增生或前突,均应明确,以供治疗(尤其作牵引疗法)参考。



本型急性期根痛症状加重,但是除了生理前凸改变外,往往无异常发现;中后期可见明显骨赘形成。项韧带已有钙化者,表示病程较长,但疼痛或麻木症状往往较轻。我们的资料认为X线改变与疼痛或麻木程度不成正比,这与部分文献上认识是一致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8 20:04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