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88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经验】警惕糖尿病7大早期症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1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不少人一直以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事实上90%的糖尿病患者早期缺少这些症状,而仅表现出疲劳、乏力,或出现视物模糊、伤口久治不愈等非典型症状。所以,以三多一少症状判断有无糖尿病

三多一少不是判断标准


糖尿病是病人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影响机体糖代谢的正常进行,从而产生高血糖。当血糖超过了肾糖阈值时,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使尿液渗透压增高,肾小管吸收水分减少,带走了大量液体,导致尿量增多及排尿次数增加,每日排尿总量可达2升至10升。由于多尿,机体丧失大量水分,使体液渗透压升高,会兴奋口渴中枢,产生口渴及过多饮水。葡萄糖是体内热能的主要来源,多尿可造成大量葡萄糖丢失,为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需要,补充尿中丢失的糖分,就需要多进食物。但由于病人体内缺乏糖代谢所必需的足量胰岛素,葡萄糖不能被利用,机体需要动员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热能,从而造成体内脂肪和蛋白质消耗增多,最终引起体重减轻及消瘦乏力。


然而,对于占糖尿病90%以上的2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如果不是日尿糖量超过20克的话,一般不会出现“三多一少”症状。因为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其病理变化为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素相对不足,而非胰岛素绝对缺乏,病人体型多肥胖,可长期无任何明显不适或仅感轻度乏力等。


出现并发症才知患病

无典型症状或无任何症状的糖尿病患者,大多在常规体检或因偶然检查血糖时得到诊断。极端病例是那些从不体检,也没有因为偶然就诊就被随机发现的患者,这些人往往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症状就诊而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的,“让医生头痛的是无法准确判断糖尿病病程”。


所以,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高,就需要坚持治疗,定期到医院检查,当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很可能已经是晚期了。“建议患者日常在家用血糖仪自测,每3-6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注意检测血脂,每年做并发症的筛查。”我们最担忧的是很多患者忽视监测,难以判断病情进展程度,不知不觉地发生慢性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建议每年一查餐后血糖

由于2型糖尿病的血糖增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肌体慢慢适应了血糖的升高,随着病程的发展,血糖进一步升高,糖尿病的各种症状就会慢慢出现。所以,35岁以上人群经常查餐后血糖非常必要。


那么糖尿病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如有以下症状中的一两种,很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表现,需尽快去医院抽血检查:

1.经常疲倦、乏力、虚弱、头晕者。


2.皮肤干燥瘙痒,用止痒药无明显好转者,尤其是女性外阴瘙痒经抗炎、抗真菌治疗无效者。


3.皮肤易患化脓性囊肿、痈、疖、疮等且不易治愈以及久治不愈的伤口感染或手术伤口不易愈合者。


4.皮肤感觉异常者,四肢麻木、感觉迟钝,有蚁爬感、套状感觉异常,烧灼痛、**痛等。


5.近期视力迅速下降或有雾状感,白内障进展迅速者。


6.不明原因的肢端溃烂、坏疽者。


7.经常有心慌、手抖、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者或常有空腹感。

1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收到1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5-11-17 21:3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临床上的糖尿病,诉三多一少的不多,大多数是因就诊其他疾病时发现的。
4
发表于 2015-11-18 19:07 | 只看该作者
其他疾病时发现的。
5
发表于 2015-11-20 08:23 | 只看该作者
三多一少 都具备的糖尿病患者太少了,体重突然减轻也是一个重要表现
6
发表于 2015-11-20 10:2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这个症状帮患者对号入座
7
发表于 2015-11-20 23:36 | 只看该作者
很不错 学习了 谢谢楼主
8
发表于 2015-11-22 23:1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中老年人多注意身体,每年测一次血糖,好多糖尿病患者都出并发症了,才查出糖尿病,病史恐怕已不止5年,耽误治疗。
9
发表于 2017-4-27 11:19 | 只看该作者
糖尿病年轻化了,喝含糖饮料导致。

--------------------
此消息发自Android版诊疗助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0 12:27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