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32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临床经验] 疑似证治验辨析(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05-3-19 0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何谓疑似证?指凡表象与本质相悖而与他证类同的证候。这类证候,“或虚实有难明,寒热有难辨,病在疑似之间。”临证稍有疏忽,便会指鹿为马,给治疗带来不测之虞。但只要客观、细致地去分析,透过表象,抓住本质,就会得出正确的判断,给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今举数例,供同道参考。

  一 寒证似热
  李某,女,60岁,农民。于1974年11月就诊。主诉:尿频、尿痛5个月,加重半个月。开始诊为“热淋”,拟八正散合导赤散治疗,服6剂后病情如故。问其何症最苦?答:尿道热痛难忍。笔者疑病重药轻,遂于上方加槐花、小蓟、瞿麦等凉血通淋之品,3剂后病情不减。患者又转诊于泌尿外科,诊为膀胱炎,用呋喃坦啶、乌洛托品等治疗,病无缓解。同年12月10日再次诊于余。证见面色白光白,神疲气短,尿频(白天7~8次,夜间10余次),排尿时尿道热痛,并有怕冷,喜热饮,纳差,小腹坠痛,大便干结,脉象沉短,舌苔薄白而滑。诊为脾肾气虚,湿热下注。拟健脾温肾,佐以清化湿热。方药:党参30g、炒白术10g、炮附子5g、山药24g、熟地12g、陈皮10g、茯苓12g、生薏苡仁15g、泽泻10g、龙胆草3g。服用1剂,自觉腹中气顺,尿道热痛减轻。参附已投病机,再加肉桂6g以助气化,升麻3g以升清阳。进3剂,尿道热痛明显减轻,大便通顺,昼夜排尿次数减为6次。病人高兴地说:“半年多没有这么轻松了。”继服3剂,并加服金匮肾气丸,1日1丸,服用1月,以巩固疗效。2年后患者***诊治胃病,问其淋症未再复作。
  辨析:本例初诊为“热淋”,服苦寒渗利之剂愈服愈重。复诊时问其“怕冷怕热?”答:“怕冷”。怕冷是阳虚的主要指征,参合喜热饮、夜尿多、脉沉、舌滑不燥等症,应是脾肾阳虚所致。徐东皋说:“淋证初作者主于实热,当利之八正散之属也;既利之而不愈,久久而气下陷者,虚也。”本例热痛为标,阳虚为本。初诊时仅着眼于热痛与大便干结。不知热痛是阳虚失煦,湿热下渍所致。不然为何有怕冷、喜热饮之症。大便干结并无黄燥之苔,反与舌苔薄滑并见,知是脾失运化,并非热结。中气失驭故见小腹坠痛。初诊时标本混淆,以苦寒渗利之剂治疗阳虚证,近乎雪上加霜。复诊时抓住怕冷、喜热饮等阳虚本质,予桂附地黄汤加减化裁。以桂附温肾阳,参术苓陈健中气,佐以山药、熟地补肾,泽泻、生薏苡仁、胆草清热化湿,升麻升清。肾阳复则气化有权,中气立则湿热分消。

  二 虚证似实
  王某,女,34岁,助产士。1978年因行人流术后情志不遂,渐觉头晕目眩,体力不支,饮食不香。自用当归、黄芪、山萸肉补之,服30余剂,下肢渐健,但增胸腹胀满。又更医诊治,反作食积,竟用枳实、厚朴、大黄及消导行气药治之。如此服用20余剂,下肢酸软难以站立,胃脘胀满更甚。西医内科以“神经官能症”诊治毫无起色。于1979年冬季转诊于余。主诉:胃脘胀满,按之不痛,咽部憋胀,全身困乏,不思饮食,夜间难以入眠,脉沉细,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证合参,诊为胃痞。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之:清半夏10g、黄连3g、黄芩3g、党参10g、淡干姜5g、大枣3枚、炙甘草5g、炒麦芽10g、白蔻仁3g、苏梗5g。服3剂后,胃脘透达,饮食由一日150g增至300g,后加入小麦、酸枣仁等。如此服24剂,饮食增至400g,睡眠可达6~8小时。后又调治半月而愈。
  辨析:《伤寒论》131条云:“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此处阳与阴为对举之词,言阳为实,阴为虚。本例开始用补剂并无大错,但应调中有补,不可蛮补。后竟将虚满误为实积而妄用下法,致中气虚馁,升降失司,而成虚痞。痞者,否也,气不和之义。《伤寒论》149条云:“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本例诊断要点在于误下后,胃满按之不痛,此为虚邪所聚。余治此证常以小剂量取胜。半夏、干姜不过5g,黄连、黄芩不过3g,党参不过10g,大枣不过3枚。意在微辛以利气机,微苦以清虚热,微甘以扶中气。若过辛则有呕恶之变,过苦则便溏,过甘则增满。药虽对证,若量不中的,亦不能收效。

  三 里证似表
  柴某,男,32岁,司机。于1996年6月就诊。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已3年,近3个月疼痛加剧。每次疼痛发作,均有恶寒发热。刻诊见恶风寒,身着厚衣,发热,头痛,胃脘疼痛,得食则减,喜食热粥,轻微吐酸,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象虚浮。体温37.8℃,大便潜血阳性。问其病史,言每次胃痛发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寒热症状。查阅病历,前医曾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与新康泰克等药物治疗,虽有小效,但难以扭转病势。脉证参合,思忖原发病为溃疡,证候为脾胃虚寒,用解表药自然无效。拟温中健脾法,取黄芪建中汤加味:炙黄芪15g、桂枝10g、炒白芍15g、炙甘草9g、乌贼骨15g、大贝10g、红枣5枚、饴糖30g(冲服)。每日1剂,煎2次混合,分3次于饭前服用。服用6剂,外证寒热消失,内证疼痛缓解。服至23剂,疼痛已无,大便转为正常。胃肠钡餐造影复查示,十二指肠球部已无明显异常,充盈尚整,无激惹现象,胃体部正常。大便潜血阴性。
  辨析:溃疡病属于“胃脘痛”与“虚劳”病范畴。这种虚证发作时并见表证的现象并不少见,特别是脏腑虚劳之疾。清代喻嘉言云:“凡虚劳病,多有发热者,须辨其因之内外,脉之阴阳,时之早晚,而定其治。若通套退热之药,与病即不相当,是谓诛伐无过。”考溃疡病属气血虚损者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不足则营卫难以资生,卫虚则畏寒,营虚则发热。《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云:“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所谓“诸不足”,包括气血营卫俱不足。仲景取甘温之建中汤,建立中气,以补气生血。方中桂枝补阳,芍药敛阴,一阴一阳,调和营卫;甘草、饴糖,一阴一阳,补和营卫;大枣、生姜,一阴一阳,宣通营卫。这样使营卫调和,内则溉灌中焦,外则卫护肌表。加甘温之黄芪,使脾元健运,营卫灌溉于肺,里虚可解,外证自然消散。营卫虽行于表,而生化来于中焦,胃为卫之本,脾为营之源,前医不明此理,仅着眼于营卫不和之恶寒发热,标本不明,故效难如期。

评分

参与人数 1贡献分 +1 收起 理由
一指禅 + 1

查看全部评分

2# 沙发
发表于 2005-3-19 23: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再次提醒了医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临床上要辨证准确有时真的很难,不过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未为晚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4-20 17:43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