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主题
论坛首页 推荐主题 主题专辑 爱医培训 爱医杂志 签约作者 荣誉勋章 排行榜 我的主页
查看: 207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业资源] 慢性乙肝免疫致病机理与中医治疗策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5-7-17 16: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慢性乙肝免疫致病机理与中医治疗策略
袁绍静    指导老师:袁伟东

概述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英文缩写CHB)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重大疾病。据我国于2006年全国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9300万人,现症CHB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与此相关的肝硬化肝癌。目前,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故深入研究和揭示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将有助于对该类疾病过程的全面了解,为切实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理论依据,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治疗策略。
一、慢性乙肝的致病因素与免疫致病特点
肝炎病毒免疫学认为,HBV是嗜肝性病毒,慢性乙肝是以病毒感染为病因,人体免疫功能决定着临床转归方向。免疫应答“恰如其分”发挥则可将病毒从机体内清除;免疫应答无力或应答不全则可导致慢性持续感染;免疫耐受或麻痹则可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免疫应答过激或过强可诱发重症肝炎或肝衰竭。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以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肝炎为绝大多数,也是临床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尤以慢性肝炎治疗问题最为严重,由于病毒炎症因子长期反复**肝细胞,诱发肝脏炎症坏死,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慢性乙肝免疫发病自然史认为,机体感染HBV后在生命的不同时期机体免疫系统和病毒的相互作用,其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主要因素。母婴垂直传播感染的围产期和婴幼儿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30%将发展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此类人群的免疫致病特点一般将有以下4个阶段即免疫耐受、免疫清除、非活动期与再**期。(详见慢性乙肝防止指南)。
二、慢性乙肝发病的三个环节
CHB发病有以下3个环节:一是机体对病毒的免疫耐受消失,即慢性HBV感染者随着机体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免疫功能逐渐强大,对入侵的病毒不再熟视无赎,不再与其和平共处,并开始对期展开攻击,机体的免疫耐受状态被不同程度地打破,病毒进入免疫清除阶段。由于免疫功能在清除病毒、打破免疫耐受的同时,也诱发肝脏炎症因子反应,导致肝脏炎症发生;第二个环节是机体对HBV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主要有赖于免疫细胞的参与,即由病毒特异性细胞如毒丁淋巴细胞(CTL)、树突状细胞(DC)等介导的肝细胞损害,诱发肝炎的发生;第三个环节是机体(肝脏)本身的一些非特异性细胞如NKNKT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此类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可分泌出大量的干扰素、白介素等,在清除病毒中亦有重要作用,但也参与对肝细胞的损害,而导致肝脏炎症的发生。
三、慢性乙肝难以治愈的原因
根据近些年来的慢性乙肝临床治疗与研究,慢性乙肝难以治愈有以下几个方面:1HBVCCCDNA藏深于肝细胞核内,而抗病毒药物只能抑制或降低血中的HBVDNA,对细胞拉核内的CCCDNA无效;2HBV感染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应答无力或紊乱易造成免疫耐受状态,抗病毒药物对免疫耐受治疗无效;3HBV易变异导致耐药,抗病毒药物亦会因其变异耐药而无效,且会导致病情加重。4HBV为泛嗜性病毒,可在多器官、多组织中寄生和**,抗病毒药物对多器官与多组织中的病毒作用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导致病情变化多端且难以治愈;5HBV可与感染者染色体DNA基因整合,整合后的HBV受病毒基因DNA影响更难以清除。
此外,慢性乙肝还会因地理环境、气候差别、民族习惯、医患行为及个体化因素等,均可导致慢性乙肝难以治愈。
四、慢性乙肝治疗的现状
新版慢性乙肝防止指南指出:“慢性乙肝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疫费调节、抗炎、抗肝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并制订了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脏症坏死与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治时间。”进一步强调了慢性乙肝以抗病毒治疗为关键性治疗。近20余年来,现代医学肝病临床与研究,抗病毒药物层出不穷,从普通干扰素到长效干扰素,从拉咪呋定到阿德福韦脂、替必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等,其目的只有一个,通过增强抗病毒药物疗效以长期抑制HBV的**,但目前为止,尚未能过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鉴于上述,慢性乙肝通过长期的抗病毒治疗,抑制了HBV的**,延缓了病情,延长了患者存活时间。但是,长期的无休止的抗病毒治疗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严重,使患者顾虑重重。此外,根据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虽然说病毒感染是病因,其病机是人体免疫功能状态决定着疾病的发展与转归。田氏认为,机体的合适的免疫应答是清除病毒的重要因素。故设法寻找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乃是当今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五、中医药抗病毒免疫应答的作用机理
免疫学涉及医学基础和临床各学科,乙肝病毒免疫学的研究也已经深入到中医药学的领域,并正以现代化免疫学的方法研究、印证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而中医学本身就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有关免疫学的理论和实践,其重要理论如邪正学说、阴阳学说和脏腑学说的某些论述。如“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互为其根”,以及“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等,诸多学说与现代免疫学理论似有所同。西医学视免疫为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功能是识别和排除异物,以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平衡与稳定。中医学把人体的机能活动及抗御和清除有害物质因素的作用总称为“正气”。正气的不足或降低是人体发病的依据。正气意指人体的免疫功能,或谓免疫系统是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的正气包括肺吸入的清气、脾运化水谷的精气及肾中所藏的先天之气,因而正气与肺、脾、肾三脏有关,尤其脾、肾与免疫的关系更为密切。近年来,在对慢性乙肝的免疫发病机理研究中也充分认识到,肝脏作为人体的最大综合化工厂,其主要功能除参与糖类、蛋白质与脂肪等物质代谢和解毒外,还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它是人体内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能吞噬、隔离、消防和改造人体入侵或内生的各种病毒抗原,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故中医在对乙肝辩证中,常以“标实于湿、毒、瘀;本虚于肝、脾、肾”,用于判断乙肝病因病机。
六、中医药在慢性乙肝抗病毒免疫治疗上的应用
中医药临床诊疗与研究发现,在慢性乙肝的辩证分型中以“脾肾阳虚”与“肝肾阴虚”为主的病证十分常见,各项免疫指标也相对较低,符合“久病及肾”的理论。肾虚时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持续感染者中最为明显。因此,中医在治疗上述病证时,常以补肾健脾的中药组方施治。临床报道最多的补肾方常用中药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巴戟天等;健脾方中药如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等。吾在40年来诊疗肝病中,曾接诊近万例慢性乙肝携带者,也常以“久病及肾,脾阳乃亏”进行辨证施治,并佐以活血解毒,以疏通肝脏气血,祛除病毒。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拟出临证验方如下:方名:自拟补肾健脾抑毒汤。常用中药:党参、黄芪、女真子、白术、仙灵脾、补骨脂、巴戟天、叶下珠、白芍、皂角刺、甘草。本方作用机理:用补肾中药淫羊藿、补肾脂、巴戟天以增加抗病毒效应细胞T细胞数量,使Ea玫花结率明显增加,以增强T细胞功能,即增加机体的抗病毒免疫功能;健脾中药党参、白术、黄芪、女真子等,近代临床研究证实,该类中药有增强B细胞功能的作用,可辅助T淋巴细胞清除病毒,并可促使病毒抗原向抗体的转换。中药叶下珠是近年来临床治疗抗HBV疗效较好,应用最多的药物;本方佐以白芍、皂刺活血养肝解毒,甘草调和药性。诸药配合,共起到扶正解毒、增强免疫之功效。本方重用黄芪、白芍、皂刺、甘草四味中药,据研究,该四味中药既具有扶正益气、活血解毒的功效,也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之作用,还有抗病毒及抗肝脏炎症的作用。此外,根据我多年诊疗肝病之经验,大部分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由于病毒感染的时间较长,HBVDNA的**模版CCCDNA在肝细胞核中根深蒂固,很难以清除,上述补肾健脾方法难以奏效。故我常加入2-3味补阳益气固本的中药如红参、附子、鹿茸、紫河车等,颇具良效。有时,我还应用中西医结合与互补的疗法,即在取上述中药方法治疗的同时,再酌情应用西药如抗乙肝特异性主功免疫疗法,聚肌胞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乙肝疫苗联合胸腺五肽等,临床应用疗效极为可观。
在慢性乙肝持续感染的免疫清除中,临床研究发现,此时既有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也会出现细胞免疫过激现象,导致肝脏炎症的发生。中医学理论认为,疾病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发展的过程,机体正气的强与弱,直接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因此,中医非常重视扶正与祛邪。正气意味调整或增强免疫功能,祛邪意味着祛除肝脏炎症,防止因免疫过激而诱发炎症坏死。依据上述辩证观点,我在诊疗慢性乙肝持续感染、机体免疫功能与细胞免疫失调,而诱发肝脏炎症时,以注重双向免疫调节,抑制肝脏炎症因子诱发免疫变态反应为主。进行辩证组方施治。临床经验用方如黄芪、女真子、刺五加、白芍、白花蛇舌草、皂角刺、仙灵脾、水牛角、大蜈蚣、青蒿、金银花、灵芝、甘草等。临床研究证明,中药黄芪所含成分黄芪多糖对机体免疫有强大的增强作用,并可抑制T细胞过激而诱发细胞免疫过激反应的肝脏炎症坏死;此外,黄芪所含氨基酸、生物碱、甙类均可抑制病毒,还有促进机体抗病毒诱生干扰素作用,以增强机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属双相免疫调节之中药。甘草是近年来医学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一味中药,具有广泛而复杂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和甘草酸胺、甘草酸苷等。临床研究证实,甘草甜素的主要作用是对抗病毒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而甘草酸胺与甘草酸苷则主要是抗变态反应与抗炎作用,对肝脏细胞损伤有明显保护和修复作用,并有明显的降酶保肝作用,临床用于慢性乙肝免疫清除期,即可抑制体液与细胞免疫过激,又可消除或减轻肝脏炎症坏死,经临床治疗观察,疗效可靠。
七、民间医药在慢性乙肝抗病毒免疫调节的应用
民间医药资源丰富,经验卓越。我在慢性乙肝辩证诊疗中,亦常用家传秘方《茴针退黄散》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收到显著疗效。该方作用机理以以小茴香温阳益气,壮丹田补肾阳,佐以鬼针草清凉解毒而抑杀HBV,药简方易,功效奇特。迄今我已此方为主,治愈近千例小儿乙肝病毒携带者,值此一献,渴望诸位验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病因是HBV入侵,机体免疫无力或紊乱是其发病机制。其致病特点是湿热毒邪隐伏血分,诸可引发湿热蕴结、肝郁气滞;因肝气传脾、或湿热伤脾,阻遏脾阳,可引起肝郁脾虚;脾气虚久,仍及肾精,亦可导致脾肾阳虚;肾精亏虚,肝血不足,血精阴亏,终可导致肝肾阴虚;肝体阴而用阳,久病者阴损及阳,终可导致肝、脾、肾俱虚;或因气血失调或气滞血瘀,久病必瘀,可导致瘀血阻络。慢性肝病病因、病机、病性、病位复杂多变,病情交错难愈。究其原因,乃不离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与抗衡的结果。正气凛然,邪气自退,病可自愈;反之,邪气愈上,正气亏虚,则疾病缠绵难愈,因此,正确实施扶正祛邪,即适时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是治疗慢性乙肝,促进抗病毒免疫应答的最有效措施,也给根治慢性乙肝带来更加行之有效的临床研究前景。

3 展开 喜欢他/她就送朵鲜花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鲜花排行

  • 寒冰+3感谢支持!感谢分享!
收到3朵
2# 沙发
发表于 2015-7-17 17:2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有独特的效果,但是对于治疗乙肝也是很棘手。辨证论治很重要。
3# 板凳
发表于 2015-7-17 17:4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主要辩症施治  不错  好资料   谢谢分享  拜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关于我们|隐私保护|版权保护|小黑屋|爱爱医 ( 粤ICP备2023094852号 )

GMT+8, 2024-5-3 06:16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